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2-06-09 01:31吴一
海风 2022年3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管理工作

吴一

本文分析了图书资料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共享与程度偏低、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偏低、管理方法陈旧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并尝试围绕强化服务理念、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探索信息化管理发展路径等方面,就相应优化措施展开探讨。

图书资料管理历来都是促进人员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也是为整体化、综合化管理提供重要依据的基础。而进入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需要积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优化。只有对图书资料管理加以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着重针对现有的各种问题进行适当处理、改善和解决,才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进而保障图书资料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资料信息共享与利用程度偏度

目前图书资料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封闭性,资料信息的共享程度较低,同时利用也不到位,导致图书资料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凸显。图书资料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同时管理实践中重资料保存而轻资料分享与利用,导致大量资料信息的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和利用,使得较为管理活动较为局限,职能作用明显受限。尤其是不少资料信息反映了单位的历史发展情况,不但可以从中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还能为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在管理实践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利用的情况下,其自然很难为单位的运行优化、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偏低

实际上不少企业、机构、单位对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只是将其当作可有可无的部分,自然不重视相应的管理队伍建设。这直接导致在岗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偏低,不少在岗人员都没有经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精神,同时信息技术素养、创新意识等也较差,并不能完全胜任实际工作,严重影响管理实效。

(三)管理方法陈旧滞后

图书资料管理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理念和方法,缺乏有效创新。而随着时代、社会、市场、行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对图书资料管理的要求必然会有所变化。不及时创新、调整和改善管理方法,必然会导致实际管理效果和预期存在明显偏差,难以有效发挥管理作用。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工作的开展必然需要以制度作为基础支持和保障。不过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和问题,导致基于其的管理工作难以有序、高效开展[1]。一方面,管理制度本就存在一定不足,但是在实践中却缺乏相应的优化改善机制,导致制度缺陷难以忽视;另一方面,管理制度缺乏有效创新,没有随着管理工作的变化而即使实施调整,无法适应新的管理需要。制度的不健全,直接使得管理人员在实践中缺乏足够科学、有效的管理依据和凭证,不但难以保障管理效果,还容易出现管理混乱、责任缺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

(五)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信息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有着质的飞跃。尤其是在涉及大量资料信息的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减少人为失误,同时实现对大量资料信息价值的充分、深度挖掘,让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但是部分单位受限于资金、意识、技术、人才,信息化水平较低且发展进程缓慢,相应的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明显提升,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本身的优势与价值,严重影响管理实效。

二、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强化图书资料信息服务理念

在新时期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一定要强化相应的信息服务理念。一方面,强化共享服务理念,推动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进一步开放图书资料,让所有人员都能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强化信息价值服务理念,在保存图书资料的同时对其蕴藏的信息价值進行挖掘和利用,让图书资料管理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图书资料管理队伍,是新时期背景下推动管理水平切实提升的关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范管理人员的素质新要求,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服务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落实相应的培训、考核工作,全方位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管理,明确其管理责任,完善追责机制,严格要求管理人员按照规范做好本职工作以保障管理实效。

(三)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对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合理创新,尤其要针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是确保图书资料管理适应新时代的关键[2]。完善图书管理体制,丰富相应的服务内容,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资料研究活动等,构建更加开放的管理模式,吸引更多人员参与其中并实现共管共治,形成更加契合现代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

(四)完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

对管理制度加以完善,是保障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的基础和关键。首先应当明确管理总则,准确把握图书资料管理在提升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素质、促进人员间的读书交流机会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同时明确相应的管理权责,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乃至人头,确保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真正有人负责;其次,对图书购置制度加以规范。以广泛征求各部门、各人员意见为前提,对相关意见进行整合与分析,并基于此明确需购置图书资料的品种及数量,制定相应的图书购置方案,待上报审批通过后方可付诸实践[3]。允许个人提出图书资料的购买意见,并完善相应的意见反馈机制与相应的审批程序,按照规范尽可能地满足所有人员的阅读需求;再然后需要规范图书资料借阅制度。图书资料的借阅通常可划分为个人借阅和部门借阅两种,后者通常会一次性借阅大量图书资料,需要完备的手续和审批文件做基础支撑。并非所有图书资料都可借阅,通常辞典、地图、珍贵图书以及被指定为公共参考图书的图书资料在原则上不得外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方可外借。规定好图书资料的借阅时间,一般专业性较强的工具书经研究后可适当延长借用时间。借书后需要在规定时限内归还,如果有特殊事宜需要延迟归还,需要办理相应的续借手续。不管是借书还是还书,都要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不得随意进行借阅和归还;最后需要完善惩处制度。加强对图书资料的保护,不管是纸质图书还是影碟文件,都要以保护其完好性为重点,相关人员在借阅后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如果存在图书损毁、影碟破坏、资料丢失、逾期不还等情况,需要落实相应的惩处工作。

(五)探索信息化管理发展路径

1.建立数据库

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而数据库则是信息化的基础。积极推动现有图书资料的数字化发展,通过数字扫描等技术将纸质图书资料转变为数字资源,形成相应的电子档案,建设相应的数据库。除此之外,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在保障版权合法的前提下搜集、整合优质网络资源,进一步扩充数据库,进而为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实现网络平台共享化

信息化管理的一大优势在于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全方位共享。在图书资料管理进一步强调服务性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对大量有价值的图书资料进行共享,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功能,无疑是有效发挥图书资料价值的体现。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建设相应的网络平台,并通过账号密码方式进行验证,给予不同人员不同的图书资料查阅和使用权限,在保护部分图书资料本身机密性的同时强化网络平台的共享属性。

3.完善信息化管理功能

网络平台不仅要为图书资料的存储、共享提供基础的平台,更要完善相应的支持功能,保障数字化图书资料的有效利用[4]。主要管理功能包含检索查询、数字资源获取、图书資料借阅、图书资料归还、专业服务等,需要对具体功能的实现加以优化,保障图书资料能够在得到有效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价值与作用。

4.健全信息化管理新制度

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图书资料的承载媒介发生了变化,也意味着管理制度发生一定变化。根据信息化平台的功能以及信息化管理本身的特性,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适当创新、调整和优化,尤其要完善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管理等相关制度,更好地支持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开展。

5.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图书资料信息利用水平

信息技术不仅仅为图书资料提供了数字化媒介和共享平台,更为其信息价值的利用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对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内的先进技术进行合理利用,能够深度挖掘图书资料信息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进而为单位的运行发展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依据。

三、总结

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新时期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重点针对现有管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目前管理的缺陷和不足,并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推动管理质量及效率同步提升,进而保障管理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梁伟伟.试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路径优化[J].科技与创新,2016(7):61.

[2]郁丽玲.分析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路径优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0):274-275.

[3]彭舒婷.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0(5):165,171.

[4]魏平.试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路径优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8):161,164.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管理工作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图书馆图书资料在信息时代的管理与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