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凝聚力

2022-06-09 02:04娜地热古丽·外力
海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凝聚力中华民族民族

2000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以下簡称《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学术界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学名著,作者是卢勋等人。此著作把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本书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过程、发展过程和规律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具体分析研究。本书借鉴了广泛的史料,结合历史和理论,作出清晰的判断,在史论中焕发了生机,详细阐明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问题。

《形成与发展》是一项集体研究成果,他们是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的全职研究人员。大多数专家在国家的发展历史上都做了出色的工作,他们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民族关系史,取得了丰硕成果。全书共53万多字,共分八章。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性因素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关系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通过系统的研究,这本书提出了6个主要因素[1]。

第一是地理因素。中国各类地形复杂多样,易形成独立的地理单元。我国各民族都在生活、繁衍和迁移,并不断融入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是经济因素。第三是传统文化。各民族文化交流一直没有中断,以至于慢慢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第四,普遍的心理状态。第五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六是团结御侮。

一、《形成与发展》的文章结构性特征

(一)《形成与发展》基于大量史料的研究

史料类别丰富,内容充足,理论以历史为基础,论据以证。研究者们在尽可能充分地掌握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地识别资料,消除虚假,坚持真理,消除粗糙,提取精华,进行科学研究,并根据历史事实提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从书中的引文来看,引用的史料包括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汉文书籍、民间文学作品和少数民族文学和资料;各种选集和笔记,还有地方志,都有着丰富而全面的描述。此外,作者对史料的研究也体现在对普通史料的科学利用上,从中经常看到新的想法,但也显示出坚实的学术基础和敏锐的发现力。

(二)综合讨论,强调方法和结构的合理性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上许多因素在丰富复杂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与发展》不仅涵盖了广泛的地理范围和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复杂的国家结构关系,还把这些内容巧妙地组合在书的八章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且论述全面,推理性和说服力强,同时着重分析了前文中提到的,影响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

(三)尤其注重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作用

《形成与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当中的历史作用尤其注重,这是本著作的第三个亮点。中国的统一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行动和努力的结果。本书共分八章,分为八个主要方面,这是一个垂直和水平的纵横联系,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形成与发展》这本书集理论、历史、解释、论述于一体,风格简单易懂,文章犀利自然,逻辑性强,史论与理论相结合。编辑精细,版面精美可以给这本书增添很多色彩。

经济关系是民族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我国地势复杂,自古以来在这片热土上居住着众多的大小民族,数千年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为了达到各个民族不同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内在需求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各民族已逐步形成农、牧两大经济区域,因地区性差异而发展起来的不同经济类型,是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来往和交换产品的重要原因。正是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客观需求和迫切要求,即使在两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时期,各民族在大迁徙中形成了互相杂居的状态,也没有切断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相反更有利于相互学习,这就为我国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2]。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之久的文字可考。文明历史证明,我国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以炎黄为核心的中原华夏族在从野蛮走到文明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契机等各方面的原因,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辐射、传递,在当时自居于一种文化上的中心地位,为秦、汉的大一统文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迁徙和杂居交往,各族人民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取得长足发展。中间虽有大动荡时期,可在整体历史演变上不难看出各族人民展现出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大趋势。比如,在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时期的民族融合以后,中原地区的文化不是单纯的汉族文化,胡曲与胡舞在唐代大为流行,唐代宫廷或民间的游戏,许多都来自少数民族;明、清时期,低势文化向高势文化靠拢,包括回族、满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出现了汉化倾向等等。

中华民族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种大融合的分布格局,是在几千年不断变动中形成的。各个民族的形成历史并不是单向孤立的,各民族迁徙杂居,相互吸收和融合,是在交流交往的演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同胞,在历经每个时代巨大的考验斗争中,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凝聚力[3]。

民族关系一直是中国历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历代朝政为了稳固政权,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来实行民族统治,以便处理民族矛盾和冲突,都有制定各自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的形成过程也是复杂和千变万化的,慢慢成为国家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汉族,在数千年中,饱受磨难和考验,不断向周围少数民族辐射,吸收其他民族成分来壮大自己,成为各民族共同的凝聚核心。大一统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体系,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要素的内涵丰富的系统,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成为中华整体的观念,这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发展壮大并在近代熠熠生辉的重要原因。

二、《形成与发展》的当代启示与现实关照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如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理论层次上,新时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环境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中国独有的特色。在实践层次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从容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和风险,维护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而这就必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显示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性,汇聚中国力量,形成共同应对困境的强大合力。

(一)深化“五个认同”的认识

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要深化五个认同。

1.认同伟大的祖国

在新中国成立的起始阶段,我国已经强化教育经济的发展与科技医疗卫生的发展,推广义务教育,随之增强的便是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妥善处理看病难问题等。改革开放带动着国家,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给人们的高效率生活与生产工作提供条件支持,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4]。

2.认同中华民族

我国包含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特殊的,有特殊的民族历史和特殊的民族特色以及特殊的民族发展环境。比如,民族歌舞的研究,维吾尔族现有的歌舞便是热情如火的、傣族歌舞便是温柔如水的,并且蒙古族与游牧文化存在密切关联,体现着民族特殊韵味。每一个人都要认同中华民族,和多个民族共同进步与发展,让中华民族更加具备凝聚力。

3.认同中华文化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楚歌元曲,均是历史文化的重点产物。民族乐器和方言是文化媒介的体现,对应的和文化与道家文化,甚至是天下大同,都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新时期下我们要充当中华文化的繼承者与传承者,以中华文化的内涵挖掘为主,缩短国家和人民的距离,保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以提升。

4.认同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生活所服务,坚持保障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帮助群众突破生活困境,铸就中国梦。因此我们要不断认同中国共产党,时刻跟随党组织的进步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5.认同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的观点下,一切要结合实际进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是与中国国情互相匹配的,那么社会面临的矛盾与冲突,要求我国坚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群众带来更加幸福的生活。每一个人都要认同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国家美好建设的一分子,指引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二)凝聚力应体现传承性和创新性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应体现传承性和创新性,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彰显特色,要想真正地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应全方位传承优秀文化,涉及儒家文化内容和道家文化内容,让民族的根基体现出稳固性。中华民族的本质是谦虚好学,在社会的发展中应摒弃滞后性的思想观念,吸引先进文化,辅助中华民族有所蜕变,壮大祖国规模,让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具备科学性。在创新性的体现上,中华民族人民应重视创新思维的体现,国家引导群众革新与时俱进的理念,形成良好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环境,让中华民族可以稳步发展。于此,中华民族要秉持理解和尊重的原则,携手并肩一同前进,明确各族群众发展的契合点,消除多个民族的交流隔阂,与时俱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突破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1.方法需要创新

创新是客观事物与时俱进发展的一个动力,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需要各个民族的人民共同努力,可是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的发展概念认知不够明确,不能有效地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体系需要完善

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应不间断地整合群众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认知与认同,突破民族创新的不足,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不管是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方法,还是完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高体系,均需要人民群众作出努力。首先是制定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目标,充分调查各族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相关的影响因素,使得各族人民能够对伟大祖国产生认同感。指引党组织深入一线,把实施国家治理方案为前提,尽可能地提升党组织在基层群众中拥有的执行力影响,各族人民可以跟随共产党的道路前进。对边远山区民族的人民实施精准扶贫方案,少数民族同胞可以及时脱离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指数。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目标的实施结构,整合实施体系,体现国家治理方案的有效性,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效能全方位发挥,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5]。

(四)内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方法

利用好大数据技术筛选与分类数据信息,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规律,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方法进行统计,密切把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结合起来,整合多个民族发展资源,增强民族治理成效。内化调查统计过程,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方案,具备可行性和渗透性,逐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水平。最后,优化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的体系,关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以医疗卫生领域和经济教育领域为基础进行凝聚力提升,让群众对祖国生成认同感。加大力度进行民族共同体的推广项目,各族同胞之间互相依存和休戚与共,主动加入到民族建设的项目。对中华文化进行有力传承,把图书馆和文化馆当作基本媒介,充分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价值。强调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升,进行党组织监督和管理,保证党风能够廉政建设,对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进行推广,群众可以高度认同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国家的发展情况探索多个民族发展机遇,打造和谐稳定的民族创新气氛,让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丧权辱国的一系列悲惨的历程,这段历史刺激了各族人民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各族同胞逐渐意识到中华民族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中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在人类历史上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足迹。中国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与各族人民汇聚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分不开,在与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这场斗争中,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凝聚力在这关键时刻绽放光彩,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当下的中华儿女更加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各族人民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有朝气和青春活力的中国正在朝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前进。

参考文献:

[1]华祖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读后[J].民族研究,2001(3):34.

[2]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9(2):78.

[3]王潇冬.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1(23):98.

[4]王玉希,白彩霞.探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44.

[5]陆晓娇.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涵[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67.

作者简介:娜地热古丽·外力(1996-),女,新疆吐鲁番人,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学。

猜你喜欢
凝聚力中华民族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MINORITY REPORT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