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视角浅析明清时期“南国药都”樟树兴衰

2022-06-09 02:54魏苗苗
海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商道赣江南国

魏苗苗

江西“南国药都”樟树镇在明清时期盛名远扬,繁荣程度仅次于“瓷都”景德镇。樟树镇从无名小镇发展成繁盛的“药都”原因繁多,而樟树镇气候交通在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简要从地理角度分析药都樟树的兴衰。

一、“南国药都”兴盛的表现及历史地理原因分析

樟树镇又称清江县,因药而兴,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樟树逐渐发展为南方药材贸易码头,“樟树镇在丰城、清江之间,烟火数万家,江广百货往来,与南北药材所聚,足称雄镇”可以看出樟树镇药业繁盛,并且随着药业发展和樟树镇的影响力增强,形成了以药业经营为主辐散全国的“樟帮”。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一带的药材市场独占鳌头[1]。

樟树镇药业繁盛又一表现则是商家居多,人口流动极大,“镇区周围约10里,有7坊11巷,内开药铺约200余家”。同时樟树镇在全国的经济贡献不容小觑,宣德四年樟树镇是全国33个“因商贾所集处”而增加商税的城镇之一。叶权在《博贤编》中将樟树镇列入明代的“大码头”之一,樟树镇经济繁荣程度可见一斑[2]。

二、“南国药都”兴盛历史地理原因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樟树位于江西中部地区,江西的腹地地区,素有“四省通衢”之称。樟树镇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更在于水运亨通,是赣江和袁水的支流的交汇处,明清时期的最繁荣商道“长江-赣江-大庾岭-广州”上的节点。加之樟树镇地形平坦,是货运转输停靠的理想码头,樟树镇便成為“江广百货往来贸易”的流通中心。人口流动迁徙是樟树镇兴盛另一重要原因,樟树镇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且远离政治动乱,是人民迁徙的首选。

(2)优越的环境气候为当地药品生长和药材加工业提供了条件。樟树镇药品加工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樟树镇自产的枳壳、枳实、陈皮、黄栀子是当地的道地药材,药用价值极高。黄栀子和枳壳的生长需要温暖的气候、长期的光照和酸性土壤。而樟树地处南方丘陵地带,以酸性黄土为主,气候处在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年均日照长,樟树镇的气候符合枳壳等植物生长要求,于是有“袁河两岸及赣江南岸,自三湖至樟树延绵五六十里,遍地种植桔树”[3]。

除了高质量的药源,樟树的药材加工业也十分发达,当时彭、刘、喻、杜、丘五姓熬制的青矾、红帆也是远销省内外。“万历二十七年,明朝派太监至樟树采购药材供皇家使用”,樟树药业的质量以及在全国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樟树镇高质量的药物和精湛的药品加工技术使得樟树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性药物大都市[4]。

三、当今樟树镇衰落及思考

现今的樟树依旧以制药为本业,失去了往日“南国药都”的辉煌,樟树镇衰落与江西经济政治的边缘化密切相关,近代以后,沿海通商口岸被迫打开,中国的商路也就此发生变化。上海取代了广州的贸易中心地位,贯通南北的传统“赣江、大庾岭”商道走向衰落。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九江也被迫开放后,赣江-大庾商道进一步衰落,以商道兴盛的樟树因此衰弱。

赣江商道衰落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赣江水系的不断萎缩,水量大不如隋唐明清时代,航运承载力远不如以前。商道的衰弱同样有人为原因,经济重心南移时期,不合理地开发山地丘陵地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在商业中心地位丧失的教训中,我们首先就是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同时我们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规划发展路线,樟树虽然地理优势不再,我们应该从中来发现问题,提升地方交通运输能力,发展有核心竞争力的药物,发展在药物行业的核心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文华,陈容华.江西通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方志远,谢洪维.江西通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3]王士性.广志绎·江南诸省(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施由明.明清江西社会经济[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商道赣江南国
南国红豆发新枝
美丽的南国多传奇
感谢你,我的南国
我爱赣江
无意走远,才走的更远
“拿破仑”的前世今生
商道与修身
过黔中
从“计然之策”透出的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