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

2022-06-09 07:24高桂玲
海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表现力舞蹈专业

高桂玲

舞蹈表现力是指在舞蹈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包括有内蕴丰富的意境、节奏、韵律、品位等。舞蹈作为形体动作藝术,可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和内部情态两个部分。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方面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对相关技能的介绍来阐述如何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很多学生在入学前,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舞蹈训练。有些学生因为年龄偏大,未能有效开发身体的柔韧性、肌肉能力、柔软度,这些学生在入学之后,需要从基础做起。这也造成学生对舞蹈内涵的把控及领悟能力不足,对舞蹈缺乏正确的理解,使学生无法在舞蹈教学中真正感受并体悟到舞蹈的艺术之美及舞蹈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丰富魅力,使舞台呈现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感受美,使学生舞蹈学习兴趣增强。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美,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美的一面,而并不仅仅是追求舞蹈技术技能。

一、影响学前专业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的因素

首先,学生个人因素。研究表明,舞蹈能力与音乐才华一样,都具有先天遗传性。如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从事舞蹈教学或表演工作的,孩子的舞蹈天赋就非常明显,舞蹈表现力也相对较强;其次,学校因素。长期以来在舞蹈教学中,许多高校都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错误想法,这也给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和舞蹈推广带来了不良影响。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上,许多学校对学前教育舞蹈专业教学都缺少关注,开设的舞蹈课不仅数量少、课时少,而且教学内容严重老化,教学方法也非常单一;最后,教师影响。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并具有舞蹈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满足舞蹈教学需求[1]。

二、基本功训练

学生需要坚持身体柔韧度、协调性的基本功训练,长此以往,可以让学生将身体变成在表演中的可塑性材料。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要做到基本的动作规范,按照一定的步骤动作进行表演。在训练中,教师的指导不应过于严厉,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创作灵活性,给予学生更多鼓励和关心,有助于学生提升自信心。

三、内心情感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在上课表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这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详细讲解,激发学生的内心热情,鼓励学生创作新的舞蹈作品。舞蹈表现能力的提升也与表现时的能动度有关舞蹈演员增强自身想象力,更容易与观众达成情感共鸣。

四、表情与呼吸

舞蹈动作是一种身心的动态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上台的面部表情、肢体活动、足底移动从多个部位呈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舞蹈情节中人物的不同情绪、学生忘我的情绪、作品的深刻寓意都体现在学生的表情中。

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教师除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外,还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在儿童舞蹈学习中运用“舞林大会”等和舞蹈相关的比较火的电视节目,调动学生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的多样,会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他们也会因此爱上了舞蹈课,期待上下一节舞蹈课,这样就逐渐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表现力。

六、在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升华兴趣

业务生活的丰富多彩,不单单可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对学生的业余生活进行丰富,学校可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大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和舞蹈比赛等形式,使舞蹈不单单是成为一门必修课程,还与他们的业余生活密不可分。不管是观看的学生,还是参赛的学生,都会在浓郁的舞蹈艺术气氛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舞蹈的兴趣大幅提升。

七、总结

培养舞蹈学习的表现力,需要逐渐地积累,而舞蹈训练的结果也并非能在短时期内体现。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舞蹈学习的表现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地摸索,并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勤于动脑的能力,使舞蹈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芬.幼师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42-43.

猜你喜欢
表现力舞蹈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舞蹈课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纤变墨画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