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决策分析
——基于7省农户专项调查数据的研究

2022-06-09 14:39杨羽宸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济林外包程度

杨羽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经济林除生产果品、食用油料、药材,提供工业原料等经济产品之外,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1]。经济林可持续发展是践行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战略的重要途径。黄河流域中上游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也是中国传统重要经济林基地之一,经济林发展对于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黄河流域中上游经济林不仅有助于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还将有效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产,直接关系到区域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黄河中上游地区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是过去及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农村面临的客观环境,对于需要劳动密集型和技术集约型的经济林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生产环节外包因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成为破解该困境的关键[2-3],农户通过将农业生产的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外包给接包方(指生产大户、专业服务队或者农业合作社等)作业[4],不仅能够缓解劳动力短缺与小农经营模式的矛盾,而且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目前农业生产外包正逐步发育并完善为一种新的市场服务机制。

“外包”(outsourcing)最早来源于科斯R.H.Coase[5]和O.E.Williamson[6]关于企业和市场的讨论,是指企业在比较优势思维下为追求效益最大化将部分不具有生产优势的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纵观既有文献,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研究多集中于决策机理分析上,I.Massayoetal[7]比较了日本和荷兰的农业外包模式后认为,农场规模、劳动力数量、生产多样性、机械设备和文化因素是影响农业外包决策的主要因素;V.C.Matriaetal[8]对7个欧盟国家的1 393家农产品公司展开分析后发现,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和信息通信技术是其外包决策的主要动因。国内关于小农经营的外包决策分析成果也较为丰富,王建英等[9]认为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提高非农收入水平以及降低外包价格均有助于提高水稻生产环节外包比例;刘家成等[10]认为机会成本与接包方劳动生产效率的差距会增加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刘魏等[11]发现劳动力流动会显著促进水稻生产环节外包;张强强等[12]研究发现种植面积、土地细碎化程度等经营特征显著影响苹果种植户生产环节外包决策;段培等[13]发现小麦种植户对技术密集环节外包易用性和有效性的认知能够显著提高其技术密集环节外包的概率。

前人研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决策逻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实际上,基于行为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理论的众多实践分析均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决策可以解构为“外包选择”和“外包程度”2个过程,考察完整的生产环节外包行为需综合考虑这2个过程的决策机理。虽然当前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决策的研究相对较为丰富,但是鲜有综合考虑经济林种植户生产环节的外包选择和各个环节外包程度的研究。本研究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林种植户专项调查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的选择决策和程度决策,以期为完善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配套实证依据,提升黄河流域中上游及类似地区经济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及特征

1.1.1 研究区概况 黄河全长5 464 km。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分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敏感,环境脆弱。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性微气候。为提高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国家开展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措施[14],当前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为19.36%[15],其中以果业为主的经济林非常丰富。

黄河中上游地区包括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和河南8个省(自治区),考虑到黄河仅流经四川省的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面积占比较小,而且四川省整体上属于长江经济带,因此本研究选取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和河南7个省区作为调研省份。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外包服务市场机制。以苹果生产为例,张强强等[12]发现71.46%的农户进行了生产环节外包。段培等[13]发现在7项小麦生产环节中,户均采纳外包服务项数为2.86项。

1.1.2 数据收集 研究数据来自于2020年8-9月在黄河流域中上游的7个省开展的农村专项调查,经筛选后获得有效的经济林果木种植数据410份。为确保调研样本代表性,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确定总体抽样区域,综合考虑区域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指标,在7个省区选择了58个沿黄河流域的重点县(市);然后按照人口和地理区位在各样本县抽取2~5个典型样本乡(镇),随后以随机抽样方式在各样本乡(镇)选取2~5个自然村;最后在每个自然村随机选取经济林种植户作为调查对象。具体调研地点见图1。

实地调查采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种植户调查问卷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家庭资产和生产经营、家庭收支、村庄生态宜居和乡村治理等内容。为确保调查的有效性,调查组对调研员进行了严格的调查方式,并要求调研小组及时对每份调查问卷进行集中检验与审查,以确保调研数据的完备性与准确性。

1.1.3 样本特征 研究变量及其样本特征见表1。

表1 变量赋值及描述性统计特征

借鉴前人的研究[12,16],本研究将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行为解构为外包选择和外包程度2个阶段,因此被解释变量包括外包选择变量和外包程度变量。其中,外包选择指的是经济林种植户是否选择1项以上的生产外包服务,外包程度则是指整地、覆膜、采摘、灌溉、病虫害防治、套袋、摘袋、疏花疏果等生产环节外包的采纳项数。从表1可以看到,选择生产环节外包的经济林种植户有150户,占比36.59%;410个样本的外包项数均值为0.67项,同时,折算可得外包服务的户均采纳项数为1.84项。该结果说明整个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经济林种植户选择进行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和程度均较低,原因可能在于该区域农业经济比重较大,非农就业机会较少,大部分种植户倾向于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自有劳动力,因此并未进行生产环节外包;根据调查,大部分经济林种植户存在自有劳动力不足问题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希望进行生产外包,但是受限于经济压力和信息渠道约束而未能实现。

解释变量显示,被调查者主要是户主,户主不在的时候优先选择有话语权的家庭成员。所有被调查者中,性别以男性为主,年龄均值为56.25周岁,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70 a,大多数被调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家庭经营特征方面,受访者家庭收入平均为8.61万元,家庭抚养比均值为0.26,兼业化程度均值为0.37,最高为0.99,最低为0。户均种植面积为0.559 hm2,最少为0.033 hm2,最多为5.667 hm2。户均农机数量为1.05件,最多为5件。在被调查者社会资本方面,亲戚朋友中有村干部占比为45.61%,在遇到紧急情况可借到钱的人数均值为6.44人。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数据特征与区域统计数据和农村现实情况较为吻合。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决策分为是否选择外包和外包程度2个阶段,学术界多采用Heckman模型来估计2阶段决策模型,但是该模型会将第1阶段方程的误差带入第2阶段[17]。为克服这种操作所导致的估计偏差大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了J.Q.Craggy[18]提出的双栏模型(double-hurdle model,DHM)进行生产环节外包决策分析,认为2阶段决策的方程彼此独立,这样就避免了两者的内生性。DHM模型可表示为

Zi=αWi+μi,μi~N(0,1)

(1)

(2)

(3)

(4)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线性检验

考虑到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首先要对各自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判断存在共线性的标准是否同时满足Vif>10和MeanVif>1的限制条件(Vif为方差膨胀系数,MeanVif为方差膨胀系数的均值)。这里以“性别”为例,其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共线性检验结果见表2,显然解释变量并不满足Vif>10的判断条件,表明性别与其余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共线性。本研究仅列出了性别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共线性诊断结果,通过检验以其他自变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共线性检验均不存在共线性。

表2 共线性诊断结果

2.2 DHM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利用DHM模型进行双栏检验的实证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模型P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显著。

表3 双栏模型实证结果

2.2.1 外包选择决策机理分析 1)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对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被调查者的健康程度越高,选择生产外包的概率越大,该结论与传统认知中的人力资本越低越倾向于生产环节外包相悖,原因可能在于经济林生产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具有较大弹性,被调查者越健康,越倾向于精细化管理经济林并因此需要更多的外包服务支持,该正向关系在陈超等[19]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2)亲戚朋友中有村干部、可借钱人数均对生产环节外包选择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社会资本越丰富,种植户越倾向于选择生产环节外包,该结论与种植户实际生产经营现实相吻合,原因可能是在中国农村传统的“熟人社会”中,社会资本能够丰富种植户信息收集渠道与合作资源,并通过隐性契约的形式降低外包成本。无独有偶,众多研究也表明社会资本能够有效提高农户外包信息获取和外报服务价格[20-21]。3)农机数量对生产环节外包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自有农机数量越多的种植户选择生产外包的概率越小,农用机械和生产外包都是对农业劳动力的补充,因此二者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4)经济林种植面积对生产环节外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经济林种植面积越大,种植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越大,该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吻合,通常来说生产规模越大,种植户的劳动约束越大,因此选择外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5)家庭收入对生产环节外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原因在于家庭收入越高,种植户越有能力支付生产环节外包费用。通过生产环节外包,种植户也可以将有限的家庭资源配置到具有更高效益的地方,从而形成收入与外包的良性循环。

2.2.2 外包程度决策机理分析 1)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借钱人数、经济林种植面积、家庭收入均对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程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结果与上述外包选择决策机理基本一致,表明家庭资本禀赋越丰富,种植户越有能力、有动力进行生产环节外包。2)兼业化程度对外包程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在选择生产外包的经济林种植户中,家庭兼业化程度越高,种植户进行外包的生产环节越少,这似乎有悖于常理。可能的原因在于,兼业化程度高表明种植户可通过农业生产之外的渠道获得较高的收入,这意味着经济林种植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较低,相对而言,种植户可能并没有在经济林种植中投入过多精力,类似于套袋、覆膜、疏花疏果等非必要的生产环节直接被省略,因此兼业化程度高反而抑制了生产环节外包程度,这一结果与陈迪等[22]、张丽娟等[23]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将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林种植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划分为外包选择和外包程度2个阶段,采用DHM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决策机理,结果表明,经济林种植户选择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和程度均较低,但潜在的市场需求较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大部分的家庭资产禀赋均对种植户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和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劳动替代效应,家庭农机数量对种植户生产环节外包的选择行为具有抑制效应;家庭兼业化程度则可能因影响种植户经济林种植模式而抑制了生产环节外包程度。

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第一,农业生产周期长、收益低、劳动监督成本高等特点制约了农业外包服务的发展,但外包服务的劳动替代效应是不容置疑的,政府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户利益,通过规范外包服务市场、稳定服务价格、保障服务质量等措施降低道德风险,促进外包服务市场平稳发展;第二,对资本禀赋匮乏的种植户而言,经济林生产环节外包机会成本较大,政府有必要通过提供外包服务供给信息、生产技术指导和农机服务等方式降低其外包成本,进一步推动区域生产环节外包市场规模和行业成熟度。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经济林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尤其针对黄河流域中上游这种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动员广大社会公众,集中力量保护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

生产环节外包是对农业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为经济林种植户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渠道,有研究证明这种专业化的外包服务为农户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2,24],进一步推动黄河中上游地区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林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当前研究区域经济林种植户选择进行生产环节外包的概率较小,户均外包项数较低,但是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深,农村空心化现象势必更加严重,生产环节外包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将更加明显,因此该区域的生产环节外包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政府应积极扶持提供外包服务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公司,推进生产性外包服务市场的有序发展,为该区域外包服务提供配套保障和交易约束政策,切实满足潜在的外包需求。本研究部分结论受作物类型和地理区位的约束,普适性结论有待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林外包程度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