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控制

2022-06-09 00:09
四川水泥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料管线钢筋

董 杰

(泾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防水、防渗施工是房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内水以及外水的防渗漏工作,如屋面、外墙承接的雨水,以及厨房卫生间承接的洗漱用水等[1]。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从材料质量、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做好监督把控工作,借助可靠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提升防渗漏效果。本文重点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屋面三个方面分析了渗漏水防治策略。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渗漏水防治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渗漏水,主要与裂缝渗漏以及孔隙渗漏有关,防治时,需重点做好混凝土配比优化调整工作,主要涉及颗粒级配、骨料成分相关材料的调整。

1.1 钢筋混凝土渗漏原因分析

1.1.1 混凝土裂缝渗漏

混凝土是房屋建筑的关键结构材料,其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出现收缩断裂等情况。在收缩原理方面,混凝土具有水化收缩以及干燥收缩几种类型。其中,水化收缩将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容积在收缩的情况下降低,形成容易引发裂纹的空隙,而水化反应主要与胶凝材料有关,水化反应使得孔隙中的自由水被消耗,导致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干燥收缩则源于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

1.1.2 混凝土孔隙渗漏

混凝土材料成型后会存在大量的孔隙,这种结构的存在,使得混凝土内部更容易积蓄水分,进而出现渗漏水问题。一般而言,混凝土孔隙主要来源于施工遗留和自身构造,而且随着孔隙率的增加,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将持续增长。

1.2 混凝土结构防水、防渗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实现对混凝土结构渗漏问题的有效防治,建筑单位通常可以借助防水材料实现复合防水目标。例如,在现场施工环节,建筑单位可以融合应用刚性、柔性防水材料,融合应用防水涂料以及卷材,通过技术措施实现多种材料优势性能的融合,不断增强混凝土结构的防水质量[2]。其次,也可以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的方式,提升防水效果,同时也可以将化学渗透剂用于其中,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一般而言,结构自防水的关键,在于结构的材料本身,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来提升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而抗渗能力的提升则可以从密实度以及孔隙率两方面入手。在实际操作时,建筑单位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颗粒级配、调整杂质含量、控制水灰比等方式,优化混凝土材料性能。

1.2.1 做好混凝土颗粒级配的优化调整工作

为了提升混凝土抗渗能力,建筑单位需要积极研究最优的混凝土颗粒配比,通过不同颗粒级配效果来确定相应的材料配比,相关测试结果如表1、表2、表3 所示。

表1 间断级配混凝土性能

表2 连续级配混凝土性能

表3 单粒级配混凝土性能

测试结果表明,间断级配能够获得更低的孔隙率,其抗折抗压强度强于单粒级配但弱于连续级配;水灰比的降低,能够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率,但水灰比过低,往往会导致其更难以出现封面情况,而0.32 水灰比时,封面良好的混凝土反而具备更优质的防水效果,在实际操作时,建筑单位需要做好相关测试和对比工作,确保材料的级配、水灰比等满足防水施工质量要求。

1.2.2 做好骨料内部有机杂质以及泥含量的调整工作

通过对有机杂质以及泥含量的调整,混凝土的密实度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加水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水与水泥的化学反应,将会使得凝胶体材料形成,凝胶体能够实现对骨料的整体包裹,在施工人员有序振捣的情况下,能够使得骨料空隙得到充分填充[3]。然而,有机杂质以及泥土等混杂在骨料中的材料则无法进行相同的化学反应,反而会在水分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形成众多尺寸不一的裂缝和孔隙,最终在混凝土长久使用的情况下,导致渗漏裂缝的形成和扩大。为了测试泥土对混凝土强度、抗渗裂能力的影响,对不同含泥量骨料进行测试,混凝土强度会随着骨料中泥土含量的提升而降低,而且在3%以上含泥量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随含泥量的增加,变化的幅度将会进一步增加,这说明混凝土的强度乃至密实度都因泥土增量而降低,建筑单位可以从控制含泥量入手,来提升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效果。

2 地下室工程渗漏水防治分析

地下水工程渗漏水问题的出现,主要与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合格、施工工艺不当等存在关联。因此,需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按要求做好水泥砂浆配置、基层处理、抹面相关工作。

2.1 地下室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

地下室渗漏水通常与施工材料质量、施工技术工艺等存在关联。在材料方面,部分施工单位未曾做好混凝土清洗工作即开展搅拌施工,导致粗骨料具有1%以上的泥含量,或者细骨料具有2%以上的泥含量,大量树根、果皮、沙子等泥土与有机垃圾混入材料之中,导致混凝土密实度性能降低。同时,部分施工单位缺失对混凝土配比的试验检测流程,往往按照过往施工的配比开展混凝土拌和工作,在缺少计算的情况下,混凝土通常存在配比不均匀、不达标等影响质量的问题。在施工管理不当、工艺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地下室渗漏水问题。部分施工单位未能做好施工电力供应管理工作,导致混凝土施工因电力中断而出现冷缝问题,后续难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实度。部分施工人员对防水层效果缺乏把控,理想状态下的分析结果往往与现实相差较大,导致渗漏水问题出现。

2.2 地下室渗漏水防治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2.2.1 确保防渗质量的工艺技术方案

地下室防渗漏施工,需在夯实素土的基础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5cm 的混凝土垫层,避免直接将防水涂料或卷材应用于基层,导致鼓泡等问题出现[4]。在混凝土垫层的基础上,可以通过30cm 的自防水混凝土结构进一步强化防渗效果。然后,在防水层选择方面,需要严格做好水泥砂浆材料的选取工作,在提升防水效果的同时,也需要规避材料老化失效等问题。

为了确保防水材料的抗老化能力,可以选择刚韧性材料,现阶段的常用材料性能如表4 所示,建议选择环氧乳液水泥砂浆(LB-71)材料用于水泥砂浆的配制。

表4 常用刚韧性防水材料特性

2.2.2 水泥砂浆施工要点分析

(1)基层处理

地下室防水需要针对表面做好油渍、污物垃圾的清洁处理工作,同时针对老化开裂的基础进行重新整理,确保表面较为光滑,避免砂浆与基层的结合部位出现较大空隙。为了避免杂质影响砂浆与基层的黏合度,可以借助高压水枪做好清扫工作,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2)砂浆配制

在配制砂浆期间,施工人员需要均匀地做好沙子与料的混合工作,在加料过程中按要求控制加水速度,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控制好水、料比例。对于调配完成的砂浆材料,要避免存放时间>45min 以上,确保成料不会出现干硬情况。

(3)砂浆施工作业

在抹面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操作迅速,确保每个方向都能够一次到位,避免多次中断,出现施工面褶皱等影响光滑度的问题。

3 屋面渗漏水防治分析

屋面渗漏水与混凝土收缩开裂、钢筋网缺陷、管线裂缝等存在关联,防治人员应重点做好上层钢筋选型与钢筋网施工控制工作,重点关注预埋管线防护效果,合理应用膨胀剂等材料改善混凝土抗裂性。

3.1 做好上层钢筋网的保护工作

为了缓解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情况,要强化钢筋网保护工作。相对而言,模板对下层钢筋网具有依托作用,该部位的保护较为简单,而上层则因为施工人员的频繁踩踏更容易出现问题。在施工区间,需要通过垫块对上部钢筋进行支撑固定,具体形状多为H 型或F 型,而梅花垫块在应用时,则需要避免间距超出1m,并确保具备10 以上的钢筋规格,避免因钢筋缺少刚度而影响间距控制效果。同时,还需要加固阳角区域的混凝土,通过双向加固的方式实现对变形裂缝问题的有效抑制[5]。

3.2 重点防治预埋管线裂缝问题

对于屋面管线预埋的区域,需要通过钢筋网强化施工做好渗漏防治工作,主要对象为管线集中区域和较粗管线区域。在进行钢筋网增设施工区间,工作人员可以尽可能提升其抗裂能力,同时将布置间距控制在150mm 之内,避免长度在300mm 以下。在线管铺设过程中,应避免管线穿越、立体交叉等问题,交叉区域可以通过线盒连接;对于管线集中区域,需避免平行紧密排列,尽可能应用放射布置的方式。在线管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在孔洞周边做好井字钢筋的增设工作,数量多为2~12,实现对开裂问题的有效预防。

3.3 合理应用膨胀剂提升抗裂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一定数量的膨胀剂作为填料,添加至混凝土之中,借助材料特性使得混凝土收缩,通过改变混凝土结构的方式来提升其抗裂性能,有效规避渗漏水问题。

4 结束语

建筑防渗漏施工质量,对居住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建筑结构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建筑单位需要在设计合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材料选型配制以及工艺技术质量把控工作,在明确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屋面相关部位裂缝原因的情况下,通过材料选型优化、防水方案改进、工艺质量控制等措施,确保建筑的防渗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猜你喜欢
骨料管线钢筋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D10mm热轧带肋钢筋五切分生产工艺开发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基于多重点云与分级聚合的全级配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高效生成方法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再生骨料含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中天合创开发出用于聚乙烯生产的引发剂注入管线疏通器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截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