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中缺陷率的应用

2022-06-10 04:54冯云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6期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

冯云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危重病人;转运缺陷;

【中图分类号】  G6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2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造成部分,是对各种类型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首要科室,根据临床诊治及需求,需要根据病人病情,将其送往病房、手术室或者检查科室,以便于为病人提供持续诊疗。该科室病人的转运时间不等,可能为几分钟,也可能为十几分钟,在这期间,病人有可能出现多种不良事件,影响健康安全。Pintraho 等医学者以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发现在转运时其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约为67.9%,风险性高,对病人生命产生严重威胁[1]。基于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规范化急诊危重病人转运交接,降低转运缺陷,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在转运过程中,填写急诊转运单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多项内容,例如核对病人身份信息,管道评估、病情评估,皮肤评估等,降低转运交接单缺陷率能够有效提升病人安全性。本次研究以急诊危重病人为对象,分析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120例急诊危重病人,时间2020年09月-2022年03月,将2021年06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的60例病人划分为观察组,其中有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48.18±5.89);将之前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病人划分为对照组,其中有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19-79岁,平均年龄(48.18±5.89)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核对病人信息,详细交接病人情况,包括医护方法,出现反应,已经采取的措施,病人各项相关指标等。

观察组行品管圈活动,主要内容有:

1.2.1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

①组建小组:成员包括6名主管护师,工作内容主要为协调、指导、督查和评价;4名护师,工作内容主要为拟定计划、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和把握现况;1名护士,工作内容主要为确定效果。②主题选定:活动主题为采取品管圈解决急诊病人转运容易出现缺陷问题。③设置圈标志:本次研究为百分圈,寓意为倾注百分百责任心,维护病人安全。其中外围绿色圆圈对应病人生命力,内圈爱心对应病房护士和急诊护士交接病人,百分比在最中间,对应百分百责任心。

1.2.2拟定活动计划书

以推动本次活动顺利进行为目的,围绕主题,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科学的计划书,同时将其制作成甘特图,应用各种品管圈工具,例如雷达图、冰山图、鱼骨图、柏拉图和头脑风暴法等。①把握现状:当下我院实施流程主要为接到医嘱,面對家属、病人,讲解实施目的;告知其需要转入的科室,同时讲解病人病情;对病人实际情况展开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将相应药品以及物品准备好;将转运交接单填写好,定时巡视,将相关连接线和导管固定好;对病人病情再次展开评价,通过特定电梯转运;将病人送回病房,然后和责任护士之间做好交接工作,分别在交接单上签好字。中间两项为本次研究改善重点。②目标设定:在2022年02月,将实施前的转运交接单缺陷率降低到实施后的7.58%。理由为:目标值为现况值与改善重点*圈能力*现况值之差,经计算为7.58%;改善幅度为现况值与目标值之差和现况值之间的百分比,经计算为62.60%,我们将62.60%作为降低幅度,制定目标。③解析:小组成员应用脑力激荡法,对转运环节进行解析,包括方法、管理、人员和环境等,将其制作成鱼骨图,探索转运缺陷出现的原因,明确改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交接双方缺乏协调性、年轻护士经验不足/知识缺乏、未按照流程进行书写、缺陷次数未纳入绩效扣分、不善于运用专业术语、预警评分评估不正确、急诊转运交接单设计不合理、质量管理不严格等。

1.2.3实施品管圈对策

①针对抢救仪器,制定检查记录单,以日为单位,组建管理小组:在开展活动前,护士需定期检查抢救室仪器,做好记录,进行相关维护工作,一般为每周1次。开展活动后,针对抢救仪器,制定日检查记录表单,创建出管理小组,做好检查记录,对于出现维护故障仪器,及时送修并做好记录,专科仪器小组需定期检查,一般为4次/月,对仪器负责护士进行考核和带教。将抢救班从以往的周工作制度,转换为月工作制度。②对交接记录单进行更新,为每位病人建立转运评估单:以往只有住院科室会对交接记录单进行存档,实施活动后,获取两份记录单,一份交给急诊科存档,一份交给专科存档,责任组长需定期检查,观察是否存在不足、漏洞等,如有,及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创建转运评估单,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取年资不同的医师、护士进行护送。③针对重点环节境,强化风险管理:重点在于急危重病人的输血、管道管理、潜在风险以及交接等。针对各项护理风险,提前制定预案,针对转运,创建专用应急箱,划分固定区域,放置好转运仪器。合理排班,包括节假日、中班和夜班,将新老护士合理分配,引入护理组长负责制,在节假日开展骨干和病区护士长轮值制。④加强培训力度:拟定出专科仪器、业务学习、查房和授课培训方案,将常态化学习作为基础,要点为层级化培训,开展多样化学习,包括片区、医院、院外和科室等,人手一册,做好培训记录。

1.3观察指标

1.3.1评价急诊危重病人转运缺陷情况:观察两组出现急诊转运交接单书写缺陷例数,主要包括交接单漏/未签字、转运交接单涂改、病人信息填写不完整、药物名称书写不全、病情评估记录不准确和书写缺漏项、错误等,急诊转运交接单书写缺陷率=同期急诊转运交接单书写存在缺陷的份数/单位时间内调查的急诊转运交接单总份数×100%[2]。

1.3.2评价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1.3.3评价救治效果和安全性:观察两组救治成功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计算对比救治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急诊危重病人转运缺陷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12例出现转运缺陷,转运缺陷率为20.00%;观察组有4例出现转运缺陷,转运缺陷率为6.67%;观察组的转运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病人病情种类多样,程度严重,危险性高,安全转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病人病情变化和生命安全之间关系密切,在进行转运时,医务人员需强化风险意识。转运并非一个简单的流程,其涉及多个环节,交接内容涵盖护理、治療等多个方面[3]。及时、全面评价病人病情,将各项安全护理对策落实到位,将相关急救物品准备好,护患之间良好沟通,确保转运体位适宜,仔细观察病人病情,尽可能保证其安全。

有相关研究显示[4],转运过程中病人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病人,有临床研究显示约高于未转运病人的9.6%。急诊转运交接单主要指的通过文字将转运过程中、转运一般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体现出病情记录具有连续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就交接单而言,其完善程度能够反映出护理质量,展示出护士在转运前对病人实施的安全评估结果,可以有效消除转运风险,为病人安全性提供保障,提升满意度[5]。完整填写整张单子,能够明确医护人员职责,可以为后续救治提供信息依据,能够尽量减少医疗纠纷。本次研究引入品管圈活动,充分分析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各项问题,利用鱼骨图法、头脑风暴法等方式,探索根源,拟定干预措施,然后落实,对急诊科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预防转运缺陷发生,提升安全性[6]。选定主题,分析临床实际需求,将解决问题作为目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安全性。计划拟定,该方式分阶段制定计划,具有全面性和详细性,可操作性高。现状把握,精准收集相关数据,探索能够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目标设定,明确目标,确保其和实际相符,具有可实施性。解析,合理应用该方式,小组成员采取头脑风暴法,对任意环节进行分析,确保解析透彻。对策拟定,小组成员需加强协作力度,全面展开头脑风暴。对策实施,确保对策科学、合理,积极开展,当发现问题时立即反馈[7]。效果确定,严格执行各项计划,以便于获取到理想效果。标准化,在品管圈活动中渗透标准化理念,能够显著提升管理质量。圈会活动情况,合理应用休息时间,进行开会,确保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积极配合、有组织活动。残留问题,就部分年轻护士、资历较浅护士,其书写急诊转运交接单的能力尚有所不足,后续需加强干预力度,于下一个阶段制定解决方案,持续改进。实施品管圈活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8-10]:①对于医院:能够帮助医院打下良好口碑,营造出良好的形象,促使病人满意度提升。②对于护士:能够将相关护理措施有效融合在一起,提升整体性、安全性、准确性和连续性,促使护理质量提升。③对于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可以为其健康提供保障,促使救治成功率提升,预防不良事件,改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有12例出现转运缺陷,转运缺陷率为20.00%;观察组有4例出现转运缺陷,转运缺陷率为6.67%;观察组的转运缺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救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急诊危重病人特征,规范转运流程,优化转运交接单,强化培训力度,提升小组成员技能水平,令其以百分百的责任心为病人开展服务,保障其健康安全,及时消除各项隐患,促使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提升。

综上所述,在急诊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转运缺陷率,提升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茗岚,张凌峰,马金柱.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10):113-115.

[2]周代鹏,胡娅兰. 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7):104-105+121.

[3]刘叶.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3):3390-3392.

[4]赵静. 急诊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9):230-231.

[5]贾艳萍.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积极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2):154-155+159.

[6]顾玉慧,王伶俐,石卉,陈烨,吴敏,戴雪榕. 急诊护士对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风险及规避认知的质性研究[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3):78-82.

[7]卓小华,廖秀芳,陈小婷.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7):137-140.

[8]刘盎,孟倩倩,张洪磊,王洪梅,肖红,孟丽红.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3):336-341.

[9]李亚欣,陆琴. 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1):55+6.

[10]张建芳.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321-323.

猜你喜欢
品管圈急诊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