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会”合作新模式,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体系
——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企会示范基地为例

2022-06-10 11:13李振雄熊中刚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桂林装备

刘 忠,李振雄,周 俊,熊中刚

(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我国在各行各业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年以来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样板工程供参考借鉴。然笔者通过多年从事产学研合作,截至今日此模式合作面较窄,未能动员更多的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让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更能拓展一些。

从2018年开始,笔者在多年从事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将学术社团组织引入产学研模式,逐步探索出一套将学会纳入产学研,使其以校企会合作的新模式。此举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多个企业、高校的认可。通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初步梳理出一条校企会合作,促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企业生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路径[1,2,6]。

1 校企会合作模式形成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服务广西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牵头,联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桂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西金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岩土钻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金洋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桂林方兴机械有限公司、桂林汇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共建,在反复研究实践、调查再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创性地提出校-企-会多方联合,共同助力产教融合、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以高校为主体、行业学会为桥梁,企业联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是集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化及推广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校企会合作是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3]。

广西机械工程学会是一个以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为宗旨,以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为己任,宣传、贯彻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跨行业的学术组织,同时也是政府联系高校、企业及广大科技人员的桥梁,是推动校企合作的红娘,在其带领下,联合相关高校企业建立了“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推进了四个合作:合作科技创新、合作建设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推进就业。开展先进工程装备应用集成创新、自动化解决方案咨询、企业孵化培育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等活动,较好地推动了广西及周边区域产业的发展。

2 产教融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依托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构建了“三层次四轮驱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体系。即: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三层次人才培养,以项目教学、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和成果换化四个轮子驱动发展。联合基地内合作企业,实现了专业布局产业化;自主融入产业,让培养的学生“就业有市场”;课程设置模块化、创新创业实战化、育人氛围国际化,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融入职业,以产教融合及知识、能力、视野与职业要求对接破解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问题,让培养的学生“学业有标准”;专业教学项目化、实践场景生产化、师资队伍双师化、企业参与全程化;积极推进教师学生融入企业,让培养的学生“就业有基础”。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联合桂林金洋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桂林方兴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科研、教学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研究生合作导师、本科生职业导师,引入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实现真题真做,学科带头人主动对接企业,解决企业技术难题,青年教师进企业培训,了解企业技术急需,积极探索产教与实践融合的发展道路;构建“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校完成3年理论课程教学,1年在合作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北京精雕公司、苏州迅雷激光、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拓展学生就业渠道,积极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制造业发达地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4,5,7]。

上述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朱其东副主席、广西机械工程学会李尚平理事长、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孙山林副校长出席“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如图1。

图1 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揭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俊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赵乐秦等领导亲切关怀,亲临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指导,如图2。

图2 自治区领导亲临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指导

3 校企会协同,探索特种工程装备创新发展

依托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联合广西岩土钻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金洋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桂林方兴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开“液压凿岩掘进装备关键技术”等项目攻关,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上述企业均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联合区内外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广西特种工程装备设计与智能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发挥科研平台的技术引领与辐射作用。

在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的支持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刘忠教授为带头人组建了特种工程装备设计与智能驱动团队,团队的研究领域属于高端装备制造—特种工程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前沿,面向国家及区内重大工程装备应用需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的指导下,联合桂林及周边相关企业,展开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进行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同时,积极参加机械工程学会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东盟-智能制造分论坛(2018年)、广西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2020年),以团队技术骨干为核心,联合校企会合作企业,共同组建了广西桂机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2021年)等工作,参与和主持研制团体标准3项。积极推进校企会工作,进行技术攻关,带领本地企业走出广西,参与到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中:一是参与了国家电网阿里网联工程项目建设,提出了面向复杂高原山地的小型化、模块化新型施工机具应用方案;二是参与了川藏铁路输电工程科研项目攻关,着力解决高原复杂山地微型桩施工钻机钻凿开挖、铁塔抱杆协同起吊装配等工程技术难题,项目方案得到了国家电网专家和电力行业同行的认可。

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团队青年教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团队成员先后晋升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4名。目前有14名成员,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博士8名(含在读)。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区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产学研前瞻)、国家电网川藏铁供电工程科技专项、桂林市重点科技研究计划和校企合作开发等30余项科研课题立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成果登记26项、科技成果转化3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10次。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1项、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团队致力于特种工程装备设计与控制的研究与工程应用,针对能源采掘、冶金矿山、国家电网基础工程、广西及周边地区道路交通、城市建设岩土钻凿、地质勘探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需求,聚焦特种工程装备研究应用前沿,特别是考虑到高速铁路沿线山区地形多变的特点,设备运输以及动力供给的局限性,结合主要杆塔基础施工工艺要求考虑,电力线路基础开挖采取传统爆破方式受限严重等情况,围绕“复杂地形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模块化多功能基础孔钻凿装备研制与应用、多动力输出装置能量自适应匹配控制与应用、钻机卡钻工况模拟与防卡钻策略研究、极端工况(低温)下基础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测与应用等研究课题,并展开了初步的研究和成果应用转化,研究实施的项目增加了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劳动投入成本和管理风险,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满足对作业场地的要求,减低对农田、草地等植被资源的损耗,进而保护绿水青山,创造发展与环境和谐的社会效益。

联合区内外相关领域的骨干企业和技术专家,在阿里-藏中电力网联工程施工中,针对高原地区地形特征及重载运输困难等难点,研制了轻便型模块化基础施工钻机及其钻具,并初步成功应用,解决了输电线路基础孔钻凿开挖的施工需求,进行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探索,面向国家产业需求,根据输电工程施工一线和实际工况,突破了技术瓶颈,开发了安全高效先进的基础施工装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工程意义。

目前,科研团队正在进行“硬岩液压钻进装备关键技术研究”“电网山地施工特种运输装备研究与开发”“液压凿岩冲击凿入系统波动力学研究与应用”“适用于高海拔山区机械化施工的复合地基微型钢管桩基础设计施工技术及小型设备研究”等国家/省部级重要课题科技攻关,开发JWZ-L-300型多功能钻机、HY-30A型山地潜孔钻机、自行式轻便钻机、高原型机动双绞磨机、ZJ100型液压凿岩机等多款工程装备;并联合区内相关企业,实现了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其研究成果及研制的装备服务于广西及周边地区地质勘探、国家电网网联工程线路基础施工中,对高原硬岩、沉积岩及冻土基础钻凿施工发挥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功效、减低了施工成本,减轻了高原地区工人的劳动强度,产生了数亿元经济效益。相关创新技术及装备如下:

(1)液压凿岩装备

如图3所示为液压凿岩装备,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公路铁路隧道、地下采掘等领域,是中深孔硬岩破碎钻凿施工的主要设备之一。

图3 液压凿岩装备

(2)自行式大直径工程钻机

如图4所示为自行式大直径工程钻机,用于复杂地形施工,模块化设计,可独立运输与组装,适合大直孔径钻凿施工,目前已应用于川藏铁路供电工程项目中。

图4 自行式大直径工程钻机

(3)高原型机动双绞磨机

如图5所示为高原型机动双绞磨机,用于川藏青藏等高原地区组建索道运输,如物资、施工机具、铁塔组件山地输送及杆塔吊装等。

图5 高原型机动双绞磨机

以上机型的研发与应用,在行业内初步推广,处于领先,有的还居于国内首台套地位,是国内细分行业的佼佼者。

4 结束语

校企会合作模式给予了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启示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真正破解就业和用人的供需矛盾;机械工程学科教师必须坚守教学科研一线、生产实践一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论文写在科技创新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工程应用中。

启示二:校企会合作共建平台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它较好地解决了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脱节的矛盾,推动了高校和企业的有效合作与良性发展。

启示三:校企会合作可加速中小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使中小企业在细分行业中占据一定地位,从而促进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技创新工作的着力点和目标是服务于国家需求,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这也是校企会合作示范基地今后的工作重点。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要在科研工作实践中,努力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忘初心,立足本职工作,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产学研桂林装备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桂林行
防晒装备折起来
乐!乘动车,看桂林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