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管理学初探

2022-06-12 14:59邹太阳张珺
西部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禅寺

邹太阳 张珺

摘要: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很多禅寺出现了商业化走向,僧团的凝聚力和管理的有效性都有待提高。禅寺管理首先要保证禅宗寺院的宗教性和传承禅宗思想文化,其管理难点是:如何构造被管理者接受管理的最强有力的前提;如何实现上下級的主动、双向管理。而精神性管理手段将有效构造禅寺僧团管理前提:(一)精神性管理手段的内容,除慰藉和自豪感等精神奖赏外,还有理想、信仰、审美、道德等精神引导因素;(二)精神性管理手段的功能,增进管理系统总体目标的认同度,最大程度地激发积极性,提高僧人们的群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禅寺;僧团;清规;寺院管理;管理前提;精神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B9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0-0018-04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寺院宁静的环境和淳朴的道风正受到严峻的挑战”[1]。很多禅寺走向商业化,僧团的凝聚力和管理的有效性都有待提高,如何保证禅寺能更好地传承禅宗文化已然成为禅寺僧团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佛教管理制度来看,佛制、僧制、王制是佛教管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宏观层面的管理以僧官体系、宗教政策法令为核心展开,微观层面的管理制度则以丛林制度、戒律、清规为核心展开[2]。微观层面的管理制度能否充分体现和传承禅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禅寺能否保持其宗教性。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3]3-4。要想实现管理目标,就必须依赖管理手段。佛教僧团作为一个宗教性组织,要维护其延续性和不断发展壮大就要实现长效的管理,选择最优化的管理手段。

一、佛教僧团管理制度的演变

佛教发展初期,僧团规模较小,“戒律主要靠个人的自我约制,而僧团的组织与管理方面则鲜有论及,也没有任何的执事分工”[4]。随着僧团的扩大,在僧团生活中出现了不符合法度的现象。佛陀本着“非犯不制”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戒律,规定了僧团成员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和共同生活的准则[5]。原始僧团的行为规范有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雨季安居、云游乞食等。

原始佛教在印度文化传统下制定的行为规范,与中国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社会的农耕经济、传统人伦规范、自食其力的经济伦理使得原始佛教居无定所、乞食他人的生活方式无法在中国立足。佛教传入中土后,祖师们以“八正道”教法与《五分律》的教诲,随国情和文化背景制定了我国寺院出家人修持共住的清规。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僧团初建,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僧团和管理开始成熟,中国化的佛教僧制形成。道安规定的两项制度强化了僧团和寺院的宗教性特征:一是统一沙门姓氏,二是制定了“僧尼规范三例”,增强了僧尼生活的组织化和戒律的实际效果[6]。隋时智顗为天台教团制定了以圆顿戒法、十条制法、四部忏仪为代表的教团法则与规范,是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轨仪制度,是继道安法师之后,中国僧制建设上的又一个创制[7]。唐宋元时期,怀海折衷大小乘戒律,率先厘定了丛林清规。明清时期僧团有所衰落,但戒律和丛林制度仍然保留了下来。民国时期,太虚大师率先提出佛教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创立以人生佛教为核心的现代佛教理论,发动佛教改进运动,推动中国佛教的现代发展”[8]。进入21世纪后,大型企业和商业集团以各种方式进入寺庙建设和管理,竞相投资著名丛林,因此,佛教寺院的物业管理和经济管理呈现复杂多元的态势[9]。

中国现代佛教僧团管理走向多元化,但以佛教戒律为思想渊源的禅宗清规仍然应在禅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禅宗清规为禅宗僧团的生存和发展,协调禅宗僧职设置、法事仪轨、行为规范和惩戒措施等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

唐朝以前,寺院施行三纲制:首座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僧人担任;维那主要维持寺院的修行纪律;寺主即寺院的住持或方丈,管理寺院修建和寺院内重大事务。禅宗自道信、弘忍以来,即使禅僧领袖,也往往居住于茅岩,戒律荡然。百丈怀海则另立禅居,制定《禅门规式》。百丈清规在寺院管理方面的规定主要有以下特点:在组织机构方面,建立了以长老为中心、以“十方寮舍”和维那为主要执掌的组织机构,监察、预防败坏道风的行为;在经济方面,建立“普请法”,规定僧人必须自力更生,所有人都必须参加劳作。《百丈清规》是佛教僧团管理制度的中国化走向成熟的标志。此后禅门清规不断得到补充完备,至元顺帝时由僧德辉重编皇帝颁布成为《敕修百丈清规》,不仅成为禅宗之规范,也实际上成为中国佛教几乎所有宗派都应该遵从的规范[10]。《百丈清规》不仅保证了佛教僧团的管理,更保证了禅寺的宗教性和禅宗精神的传承。“杨岐灯盏名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等禅门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禅宗精神和文化的表现。

二、禅寺管理要保证禅宗寺院的宗教性和传承禅宗思想文化

禅宗不同流派的共同信念是自证自悟,“虽有时借助外缘的启发,所谓禅机、机锋,但关键的一步全靠自修自悟”[11]。其思想核心是心性论,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从而摆脱烦恼、追求生命的自觉[12]。禅宗认为,人的内在自性是成佛的根据,是清净、圆满、超言绝象的。同时,禅宗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提倡“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

进入近现代以后,追求理性和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社会风气逐渐影响了禅寺的宗教性和纯正性。清规虽是佛教进入中土之后本土化的结晶,但随着时代变迁已不能满足佛法传播的需要了。因此,佛教僧团必须借鉴现代管理学的成果,更好地实现管理,更重要的是保证禅宗精神与文化的传承。

三、解决禅宗寺院管理难题的重要两点

其实不仅寺院管理遇到了困难,现代企业也面临很多管理的难题。现代管理学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其中比较重要的两点:

(一)如何构造被管理者接受管理的最强有力的前提。很多公司也知道要以客户为中心、要努力奋斗、要自我革新,但却无法做到像华为公司那样在美国的全面制裁和封杀下依然团结一心、不屈不挠、顽强突围。如何吸纳优秀人才、维持队伍、让员工自觉服从管理,是构造强有力的管理前提的主要问题。EC30669A-E40A-4527-A836-BE4E349CD7D8

(二)如何实现上下级的主动、双向管理。古典管理学中,管理者被动、僵化地接受管理者的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下级员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热情更高。

管理學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让组织成员自觉接受管理。兰德公司认为,“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竞争力”[13]。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是人的精神需求的体现[3]28-36。文化理念的精神熏陶是最强大、效果最佳的熏陶。只有精神熏陶才能建立信仰,产生坚定不移、甚至舍生忘死的行动。要实现精神熏陶,企业理念必须具有“造福于人类的性质和符合客观规律”的性质,才能最终为员工所信奉[14]。因此,对于构造自觉接受管理的强有力前提,构造企业理念是重中之重。

从经营角度看,禅寺的本质是广义企业,是寺院领袖关于禅宗理念的外化形式,《六祖坛经》是它的理念最具体的核心表达形式。对禅宗寺院的管理来说,首先要研究的是如何构造被管理者接受管理的最强有力的前提,其次通过管理心力间接地管理体力。

四、运用精神性管理手段优化禅寺僧团管理

对于如何构造被管理者接受管理的最强有力的前提,本文提出精神性管理手段的方案。在生产力水平低时,短时间内人的物质需求占主导地位;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的精神需求上升为主要矛盾。精神性管理不是对人进行精神控制,而是“基于人的精神规律,在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通过管理活动来帮助人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不断超越和追求至善至美,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品质”[15]。

(一)精神性管理手段的内容

精神性管理手段是一种以精神酬赏为交换内容,从而实现被管理者接受管理的一种管理手段。在这种手段的使用中,除慰藉和自豪感等精神酬赏外,理想、信仰、审美等还具有较大的精神引导作用。做好精神性管理工作应突出信仰引导、慰藉送达、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工作,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人们建立起与管理系统一致的价值观念,自觉地为实现管理系统的目标而努力。

思想引导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理想教育让成员明晰组织目标并化为共同的理想。由此,管理者就可以凝聚意志、统一行动,在组织成员心中激发强劲、持久的动力。在寺院中,构造共同理想非常重要,佛陀创立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让人类走向觉悟和幸福。构造人人走向觉悟的共同理想,将使每一个修行者将寺院的目标变成自己的目标,实现对僧团的思想、意志、行动的强有力调节,达到全体僧团勇猛精进的效果。

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内在的自我控制,人们的行为变成自然的、稳定的、无需监督的行为,而这一点恰恰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所无法达到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佛教的最高道德观念,也是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根本法门[16]。给予众生快乐和幸福,帮助他人拔除苦难,获得成长、奋斗的勇气和希望,为众生取得任何进步、成就由衷欢喜,对自己的善行心无挂碍、为弘扬佛法舍生忘死,在培养四无量心的过程中,修行者自觉地将身语意调整到上求无上佛道、下度无量众生的方向上,逐渐做到“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

信仰引导是精神性管理手段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一个组织做好信仰引导工作是有着两方面意义的:其一,以组织理念为准则,引导组织成员建立与组织理念一致的信仰,自然而然地通过自我管理而实现组织的管理目的。其二,信仰引导本身就具有精神慰籍作用,有利于组织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前提。佛教僧团管理在信仰引导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引导僧众对“佛法僧”三宝的认同,将构造强有力的管理前提。

精神慰藉是常被组织管理实践忽视的,而它又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人兼具生物性和社会性,人的情感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组织对个人的精神慰藉主要表现在信仰的建立、情感关怀、安全感建立等方面。四无量心的培育能够给修行者提供很好的精神慰藉。四无量心不是从上至下的单向度的情感,是一种超越自我中心的、自他互利的双向情感体验,是对生命深切关怀的自然体现,其核心特征是“无我”。无我故能无私,无私故能无畏。当众生遇苦则自身感同身受,进而超越血缘、等级、种群,真正将个体与众生融为一体[17]。

总之,运用精神性管理手段的根本任务是使管理系统中的全体成员明确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以及这一目标与每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前提下,用正确的思想、健康的道德去教育组织成员,在整个管理系统中形成有理想、有追求、有道德的风气,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调动全体成员努力奋斗的积极性。

(二)精神性管理手段的功能

对于寺院来说,僧人来自不同地域、没有血缘关系、文化教育程度不同,性格、行为和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异。寺院管理者需要在充分了解和尊重每个个体的前提下,进行精神性管理工作,使他们的个性成为实现管理目标的有利因素。

管理系统内部结构和要素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不可能拥有一成不变的思想基础。管理者如果不能够因应管理系统的变化,主动地做好管理系统成员的精神性管理工作,就会造成人心涣散的局面。

管理系统中的人在思想觉悟、认识水平上都是不同的,存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人们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上的问题,必须通过思想工作来加以解决;利益上的矛盾也总是首先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管理中的精神性管理手段能够及时地发现这些问题,并首先从思想上加以解决,以避免这些问题破坏管理系统的协调性。所以,运用精神性管理手段可以保证组织围绕其总体目标运行。

首先,精神性管理手段增进管理系统总体目标的认同度。管理系统的目标只有在不断地宣示中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和支持,才能保证管理系统的运行不偏离方向。寺院中所进行的各类仪式、法会,每天的早晚殿、行香、坐禅等活动,都在强化僧人对修行和觉悟这一总体目标的认同。EC30669A-E40A-4527-A836-BE4E349CD7D8

其次,精神性管理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积极性。与物质利益诱导机制不同,精神性管理手段解决的是心灵深处的问题,促使组织成员树立理想、明确工作的责任、目的和意义,从而把管理系统的目标与个人的追求联系起来,在积极地为管理系统目标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的追求。

第三,精神性管理手段可以提高人们的群体观念和团队精神。通过精神性管理手段,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体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寄托在群体利益最大化中,就会产生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愿望。

结语

精神性管理手段的运用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僧人的积极性,构造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勇猛精進的文化,为寺院管理构造强有力的管理前提。并且,精神性管理手段是传承禅宗思想文化的最佳方式。通过精神性管理手段的运用,禅宗寺院的管理将会得到保障,禅宗法脉也将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何世斌.加强寺院财务监督管理——治理商业化问题的重要途径[J].中国宗教,2018(2).

[2]谭全万.汉传佛教寺院的社会功能[M].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3]达夫特,马西克.管理学原理:第7版[M].高增安,马永红,李维余,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4.

[4]纪华传.中国佛教制度及其演变——以僧制为中心[J].宗教研究,2016(1).

[5]园慈.现代佛教寺院管理刍探[J].佛学研究,2010(00).

[6]杜继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144-145.

[7]温金玉.佛教制度的中国化:智者大师与《立制法》[J].中国宗教,2012(9).

[8]李书有.太虚大师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1995(2).

[9]纪华传,何方耀.当代汉传佛教寺院经济现状及其管理探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4(1).

[10]杨维中.论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制度的中国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4(4).

[11]任继愈.禅宗与中国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88(2).

[12]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J].哲学研究,1995(3).

[13]刘光明.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2(17).

[14]黎永泰.企业文化管理初探[J].管理世界,2001(4).

[15]齐善鸿,邢宝学.中国企业的“精神性管理”实践模式研究[J].管理学报,2011(4).

[16]见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现实意义和作用[J].法音,1989(10).

[17]彭彦琴.慈悲喜舍——慈心禅与心身健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作者简介:邹太阳(1994—),男,汉族,江西赣州人,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细胞有丝分裂的分子机制和印度佛教史。

张珺(1991—),女,汉族,江苏泰兴人,哲学(宗教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博士,研究方向为寺院管理、民族文化与宗教等。

(责任编辑:赵良)EC30669A-E40A-4527-A836-BE4E349CD7D8

猜你喜欢
禅寺
在西明禅寺听蝉
冬日去禅寺祈求姻缘的年轻人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雨中游禅寺
德云禅寺(楷书112cm×36cm)
东魏凝禅寺三级浮图碑
INTO THE HEAVENS
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南汉二碑校勘记
东魏凝禅寺三级浮图碑
DHARMA GOES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