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银头饰,是风景亦是信仰

2022-06-12 17:15张芬
乡村地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银匠银饰头饰

张芬

“天青色等烟雨。”每每走进黔东南的村落,方文山的这句歌词便在我的脑海中跳出。巍巍苗岭雷公山脉,拨开云雾,翠绿的杉木林后掩映着一个静谧村落,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控拜村。

这个有着四百年银饰锻造历史的苗族村落,几乎村里的家家户户都会做银饰,他们子承父业,薪火相传着手上技艺。

十余年前从控拜村走出来的穆修和,带着他自小耳濡目染习得的苗族文化与锻造技艺,行走省内,不断研习,而后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开了家银饰体验店。在与他的交谈中,我探寻着关于苗族银饰头饰的文化故事。

探访银匠穆修和

惊蛰刚过,气温回升明显。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笼罩在春日的祥和宁静中,树木长出新芽,绿得令人心生怜爱,樱花正在怒放,旺盛的生命力感染游人。车窗外吹来暖暖的风,把我带进无边的恣意想象,真是个让人萌生希望的季节。

我打开手机微信,按照穆修和发来的定位,沿着石板街去与他汇合。脑海里突然开始“回放”起每次来西江的不同景象:有着熙攘人群的“拥挤”西江;有着灿烂夜色的“梦幻”西江;以及闪现着我四处采访身影的“动态”西江。而这一次,我感受到的是“平静与从容”的西江。

路过西江苗族博物馆,我走进也东寨古道,往山上走。也东寨是西江苗寨最早的寨子,有比较原生态的苗家木制吊脚楼。苗王的住所,也就是鼓藏堂,供奉着祭祀用的鼓,位于也东寨的最高处。沿着一级级的苗寨古道走上去,苗家原汁原味的吊脚楼鳞次栉比、衔首连尾而建,一些客栈散落于此,为不少游客提供着休憩空间。

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传来,我抬头一看,牌匾上写着:穆修和银饰——贵州名匠手工银饰体验店。体验店的门头设计简单,外墙上绘制着制作银饰的场景图。见有人进来,穆修和停下手里正在做的活儿,邀我落座。

苗族银饰的起源与传承

环视店内,不大的空间里摆着银饰展示台,墙上挂着一些证书,门边的操作台不大,摆满了铁剪、

铁锤、铁刨以及焊接用的气枪、镊子等。我仔细观摩着银饰展示台上银光闪烁的各类银饰,好奇这些亮光璀璨的银饰的起源。

穆修和告诉我,相传,西江苗族银饰源于清代,缘起控拜村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厚爱。在苗寨,女孩多在幼年时就跟随母亲学习织布、刺绣、做衣裳。从十二三岁起,女孩便和母亲一起准备结婚的盛装,控拜村有位父亲要嫁女儿了,看着女儿穿上美丽的盛装,感受着妻子留在女儿身上的叮嘱,他也想让女儿把爸爸的爱带走。于是,村里的男人们聚在一起想办法。突然,一位长者说:在她的衣服上缝点银子,让她到婆家急用钱的时候有着落。就这样,银子成了苗族姑娘出嫁时的嫁妆。那缝在衣服里面的银子,则慢慢地变成了银角、银梳、银项圈、银手镯、银腰带……

“银饰上的图案主要展示苗族文化,与苗族刺绣图案有些类似,古朴自然,生动夺目。”穆修和告诉我,银匠通过自己灵巧的手艺,把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刻画在银料上,做成精美的饰品。其中,头饰是苗族银饰最为重要的饰品之一。

头饰主要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等。“做头饰很花时间,头饰在我们苗族文化里的代表意义不一般,多是用在重要场合。”穆修和说,那一双历经岁月洗礼的眼睛炯炯有神,不善言辞的他努力地向我表达着他所热爱的苗族文化。

随后,穆修和一一为我介绍了银帽、银围帕、银发簪的特色。

银帽为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

银围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另一种则整体为银制,内衬布垫或直接固定在头上。

银发簪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虽然同样是花,但单瓣、复瓣,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大不相同。就风格而言,有的发簪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各具特色。

最后穆修和告诉我,在银头饰的佩戴上,苗族人极为考究,其中银角是最典型且基础的头饰。银角的佩戴只在结婚、苗年、姊妹节等大型节庆场合出现,其他时候并不轻易示人。

银角纹饰及佩戴

“头饰为什么做成银角的造型?”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据传苗族地区生活着一种白野鸡,羽毛长而美丽,猎人在猎杀后就将其尾羽插于头部。苗族单单选用白色羽毛插戴于头部是有原因的,其初衷并不完全是为了美化自己,而是为了在幽暗的森林里打猎时起到识别同伴以免误伤对方的作用,也可看成是原始的识别符号。清朝雍正年间,苗族与汉族的交往开始频繁,大量的贵金属包括白银(散碎银子)流入苗族地区,苗族人开始用纯白的碎银来仿制白野鸡的尾羽,打制成 5条横排银片戴于妇女的发髻前,而后渐渐演变为做工繁复、寓意多样的“银角”。

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1厘米。据介绍,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飘逸之美。我脑海中不禁想象着苗族姑娘们盛装时佩戴银角起舞的场景,闪光的银饰、斑斓的绣裙,如美丽的银色海洋。

在雷山,苗族女性喜欢在过苗年时佩戴银角,而且银角都是和银花、银围额以及银马冠搭配出现。

台江施洞的银角佩戴是整个黔东南最为复杂的,盛装时往往在头上佩戴两个银角(一般前大后小),形如扇子,故又名银扇。佩戴时从前面一副银扇底部直插一支龙头银簪至后面的小银扇,同时在前后两个银扇的侧面用两条长约 30 厘米的镂空银千脚虫相连接加以固定。另外,在施洞镇上还有在头两边插戴4根鸟银尾的装饰形象。

施洞银角是银牛角冠的演化形式,大银角两端的银片是水牛角形状,苗语称“嘎你”,“嘎”是角之意,中间的四根银片为凤尾,苗语称“弄基蹦”,即凤之意。小银角为从事农事劳作的犁耙,苗语称“萨你”,“萨”即耙之意,原本施洞妇女只戴一个银角,但为了更好地固定在头发上,就在大银角后加上一个小银角,再用银制千脚虫缠住,以至于让人们从正面看显得高大壮丽,从后面看又显得平衡美观。将犁耙戴于头上是与苗族的农耕文化分不开的。

在一代代银匠的研制中,银角不断被改造和完善,最终成为远古文化观念与近现代文化的混合物,它一方面包含着从属于苗族传统文化的遵守,另一方面又是坚守传统观念意识的从属。

穆修和“银匠路”的新方向

虽说头饰对于苗族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饰品,但对于银匠来说,单纯仅制作头饰却并不能维持生计,耗时耗力,经济收益低。即便是对于历经多年辛劳,积攒了众多荣誉的穆修和而言,也是如此。

“小时候,控拜村子里就有很多银匠,但那个时候没有银子,多是将家里祖上留下的银饰进行翻新、再造,银匠挣手工费。后来,到了2000年,白银交易市场放开,银匠可以采买银子加工售卖,银饰制作才开始繁荣起来。”穆修和说。2006年,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47岁的穆修和,对于自己制作银饰的时间并不能算得很清晰,他自幼接触,家里人、村里人都会锻银,真正的转折出现在他走出控拜村游走在贵州各地的摸索与沉淀。他进过公司化的产业链制作坊,也在凯里、黎平等地开过店,最后在家乡——西江扎根,一下就过了8年。在铁锤的敲敲打打中,他收获了不少作品,也收获了不少奖项。他向我展示自己的第一个获奖作品,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银质卡片盒,上面的鸟图腾十分亮眼。即便已经过了14年也看上去颇为奇特。后来穆修和制作的“金鸡报喜”银壶、“三脚花丝盖碗”“银坛”等都获得了不少专业奖项。

說起自己制作银饰的作品,穆修和直言数量太多,也不乏一些获奖作品。而说起自己制作的头饰,他直言,“我一般只给亲戚朋友或者非常信任我、喜欢我作品的人做。我想表达纯正的苗族文化,不太能接收指定的图案、纹样。”或许正是有像穆修和这样的银匠,苗族银饰才保有纯粹,一直备受人们喜爱。

如今,穆修和对自己的银饰店也有着新规划,在控拜村的老房子开起了手工体验坊,“能容纳50来个人一起做银饰,让更多的人一起试试自己动手做。”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穆修和对自己的新方向充满憧憬,他说,我们控拜村景色也很美,很适合乡村旅游,再加上体验苗族银饰、蜡染制作,一定会很有意思。 (责任编辑/孙晋楠)722673BD-DF0B-4179-A070-F58E45ED82FF

猜你喜欢
银匠银饰头饰
高浮雕银饰
银匠
银饰变黑如何恢复
银匠和铁匠
头饰类恐龙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千家锁
漂亮的“银饰”
“帽子展”
西班牙流行止痛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