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

2022-06-12 17:09王钟桦陈琳
西部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逻辑

王钟桦 陈琳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指导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这些重要论述有着独特的逻辑体系:(一)理论逻辑:厚植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与中国廉政文化思想;(二)现实逻辑:植根于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需要;(三)价值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在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上实现了高度统一,使党内政治生态展现出新气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关键词: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逻辑

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0-0030-04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这鲜明昭示出党中央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的坚定决心。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基础上,结合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立足现实国情、社情、党情的发展需要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形成了关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在我国正式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将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所指出的“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深刻领悟。

综观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不难发现,其准确把握了当前党内政治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变,尤其是强调对基层廉政建设中“微腐败”治理和坚决打击各级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腐败分子,这对深入认识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逻辑理路与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剖析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价值逻辑,重要意义在于积极回应和辩驳敌对势力对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意误读,为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伟大“中国梦”巩固政治基础,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而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一、理论逻辑:厚植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与中国廉政文化思想

从理论逻辑视角出发,厘清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和中国廉政文化思想的渊源关系,关键在于在理解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与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坚持思想承继与观点创新相融合的理论逻辑。

(一)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

关于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主要蕴含于《法兰西内战》一书之中,从社会特征、階级属性、价值作用等方面体现出公仆的基本特点,在权力与责任、私利与民利的两种关系处理上则是彰显了公仆的清廉精神。习近平在辩证汲取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基础上形成了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创化与实践创新,提出了“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加强党的领导和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1]。换言之,完善的党内外监督体系是消解党内政治生态污浊存量、遏制党内作风与腐败问题持续恶化的重要方式,更是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落在实处的重要保证[2]。

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鲜明体现为两个特点:一方面是取消特权、人人平等,而对于公务人员的津贴待遇,马克思认为“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3]154,并且主张“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4],将公务人员与劳动者一视同仁,坚决反对超越劳动者之上成为特权阶级。另一方面是赋予人民监督权,马克思对此则认为“公社并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以为永远不会犯错误,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民众”[3]164。易言之,“这些勤务员总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3]196,公社必须认真虚心地接受群众的意见与监督。由此可见,马克思“社会公仆”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所主张的“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要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监督落地,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1]的重要论述具有一脉相承性,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伦理原则、“情为民所系”的政治伦理情感、“权为民所用”的政治伦理规范和“利为民所谋”的政治伦理宗旨。

(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廉政文化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历史条件下做出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一个政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弱化与虚化将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稳定,只有保持高压态势的常态化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才能迎来政治清明、廉洁奉公的美好时代。

回溯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发展理路,最具代表性的当如古代政治家晏婴所认为“廉者,政之本也”的廉政思想观点,也就是说清廉是从政之根本、政治发展之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1]加强廉政建设离不开政治站位这个“靶向目标”的指引,只有强化政治意识引领作用才能真正营造廉政建设良好氛围。与此同时,在众多政治家关于政治廉洁的思想中也蕴含着许多廉政伦理精神,“廉洁”“廉直”“廉正”等道德原则在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中则是表现为强调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公正勤勉与廉洁奉公的政治伦理精神。此外,“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1]不仅是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廉洁清明,而且更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三位一体的家风建设[5]。依此见得,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并非局限于强调对党员干部本身进行廉政教育,还开辟了以家风沐党风的廉政建设新路径,充分发挥了家风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属性功能,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创新性发展。CB31317D-015D-4C8D-80CB-C8B1A73711DC

三、现实逻辑:植根于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需要

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以植根于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需要为现实逻辑,致力于强化自身队伍建设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组织基础,从而更好地与中国人民一道戮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国情需要:锚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启航中国发展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掌舵者,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历史条件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执政目标,绝非仅仅以近几年国家发展规划为视角考虑问题,而是要以民族复兴大局为根基考虑更长远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明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发展起来”时期以后,对既有“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深化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设定了具体的两个发展阶段,即以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奋斗目标。由此可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展现的不仅仅是国家发展的规划,更是中国共产党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向人民写下的庄严承诺。

反观部分国家,在面临当前国际关系持续紧张、经济水平低位发展的复杂局势下,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举步维艰、“历史周期律”的魔咒频频上演等问题依旧存在,究其缘由还是在于国家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政权。相比西方政党建设现状而言,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的自身建设和长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之策是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屹立如山的根基,更是带领国家和人民行稳致远地复兴中华民族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而推动党的自身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意,还是开启中国发展新征程的重要保障。

(二)党情要求:全面从严治党,锻造伟大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一个坚定的领导者,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离不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而党作为领导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第一责任者也就意味着党必须长期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常态化的政治反腐斗争和高压态势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任务具有不可否决性,而在秉持中国共产党人严于律己的品格下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队伍更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领航人。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针对党内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形式主义与作风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各级党委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纠治四风问题、加強基层廉政建设,并且尤其重视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与党群关系的维护,为巩固新时代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的合力作用奠定基础,推动了党内政治生态趋向好转,政治风气清明利好。

在现代政治发展中,政党制度作为政治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尽管我国也属于政党制国家,但是我国政党制度完全有别于西方政党制度,主要体现在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存在执政党与在野党竞争执政的政治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唯一且具有正当性的执政党。正因如此,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作为根除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顽疾”,中国共产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更应该树立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自觉,坚持党风廉洁、政治清明的绝对立场,真正做到“执好政、服好务、做好事”。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可替代,中国社会的全方位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而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化、常态化才是真正保障党的正确领导的根基所在。

(三)社情回应:深入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百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得到满足,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持续走向正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在不断取得胜利。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全面研判社会整体发展状况与擘画国家未来发展规划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党的领导,尤其是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以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出发点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向来以满足人民发展需要为己任,立足于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而不懈奋斗。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民生”思想的理论实践已经转化为“高质量”满足人民需要的政治实践之中,这就意味着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水平与执政能力需要在社会矛盾转化与解决中进一步提升。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紧盯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6]概言之,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实践深入到社会发展与民生建设的各个领域,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四、价值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从价值逻辑视角出发,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理论升华,还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践而进行的理论创新。因此,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核心精神是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提升至全新高度,衍射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在价值逻辑。

(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价值追求CB31317D-015D-4C8D-80CB-C8B1A73711DC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价值追求。习近平指出,“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一直把造福人民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旨归,通过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与推行反腐倡廉的政治举措,致力于解决损害人民利益的掣肘难题,拔除破坏党群关系的腐败根基,特别是针对直接侵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利益的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肅清工作以及非法剥夺人民所享有的权益等基层腐败问题的大力整治。由此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逐步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基层延伸,着重从人民发展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来提升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认同与执政信心,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发展阶段取得历史性胜利。

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突出特征不仅是强化对基层反腐倡廉的建设力度,还体现在对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与良好家风问题的重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1]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中突破了对传统家风定义,把家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策略而上升到治国理政的全新高度,透射出家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契合性。以良好家风的培育带动党风清正廉洁的塑造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一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队伍的基础所在,推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价值追求真正取信于民。

(二)突出人民群众在廉政建设中主体性作用

“有人民群众鼎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8]人民性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政治立场的直接体现。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既需要常态化推进党内的自我革命和自我监督,同时还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以形成党内外监督合力,从而确保权力依法在阳光下运行,真正践行“权为民所用”的执政理念。

“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9]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起来的根基所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作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必须从严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接受人民的监督。进入新时代,凸显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人民主体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路径与方式,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人民群众以网络、书信、电话热线等多种方式参与监督,并针对人民群众的监督建议进行沟通、反馈,形成政府与人民群众良性互动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强化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的保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推行权力公开、强化权力的制约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确保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结语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所证明的取胜之道。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局势新变化,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纳入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部署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发展,使中央推行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廉政建设的坚定决心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得到充分彰显[10]。总而言之,习近平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党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廉政思想,高度提炼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党风廉政建设观点,在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价值逻辑上实现了高度统一,是党内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效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21-01-23(1).

[2]龚志成.论习近平的权力监督观[J].理论探索,202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罗新璋.巴黎公社公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137.

[5]顾保国.论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2).

[6]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社.(2021-01-22).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1/22/c_1127014

871.htm.

[7]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祝各族人民幸福吉祥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N].人民日报,2021-02-06(1).

[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积极拓展  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5-01-14(1).

[9]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9(13).

[10]陈朋.习近平关于政治生态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5).

作者简介:王钟桦(1996—),男,汉族,四川乐山人,单位为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问题。

陈琳(1996—),女,汉族,重庆万州人,单位为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问题。

(责任编辑:赵良)CB31317D-015D-4C8D-80CB-C8B1A73711DC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建设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父母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新形势下抓好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探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国企改革发展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