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传承

2022-06-12 18:51杜婵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的存在已非常悠久,但是作为遗产被提出、并成为保护对象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因而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尚显年轻,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维动画是当前一种新兴的艺术创作和休闲娱乐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凭借极富感染力、亲和力的优势特点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学生群体,通过三维动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保护,能极大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进步。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三维动画的内容介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其特点优势,并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思想、融入教学内容完善动画教学体系等方面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传承提出了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维动画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6-165-03

【本文著录格式】杜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传承[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6):165-167.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三维动画也蓬勃兴起,并在动画文化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三维动画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尽管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加大了三维动画的教学力度,但其知识大多重视三维动画的艺术表现和技术创作开发,在教学课程设计上未加强对学生文化内容的教育,导致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高校三维动画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三维动画创作能力,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三维动画优秀人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三维动画概念内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某一地区或民族世代相传并引以为傲的社会活动、工艺技能以及物质载体,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遗存下来的宝贵文化财产,凝结概括着这个民族的思想精髓[1]。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编录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国已有42个活动项目,这些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含着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首先,从文化价值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不可再生的文化信息,记载着整个民族发展的思想轨迹,同时也是孕育整个民族文化的基因,而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新物质文明不断衍生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冲击,人们往往将目光聚焦于新兴科技文明,使得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沦为社会文明的边缘,且濒临不断消亡、流失的困境。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缺乏不仅让我国在世界舞台交流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信,也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因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对于民族、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如一些祭祀典礼、民俗文化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能通过这些活动来强化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此外,从经济价值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忠实记录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社会需要,并通过物质文化不断提升而继续发展。在新时代时期,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整合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文化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成了可能,在此背景下,大量的文化不断地被产业化、市场化,正如美国、日本等文化大国,通过不断做大做强其文化产业来向外传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因而,我国应当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切实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2]。

(二)三维动画相关概念

1.三维动画的相关概念

三维动画又被叫作3D动画,是动画的一种形式,通过制作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并按照其创作设计的理念、尺寸等构建场景、角色、动作等,最终通过计算生成动画。三维动画技术对于现实事物模拟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真实性,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学、娱乐等诸多领域[3]。

2.三维动画的功能

(1)娱乐功能。娱乐功能是三维动画最主要的功能,通过形变、夸张等多种设计手法为受众呈现一个极具创新性的环线空间,使受众能沉浸到天真烂漫或另类深沉的想象之中,从而满足人们对自我以及世界的一切幻想。对于受众而言,动画的观看过程同时也是愉悦身心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坚持动画播撒欢乐的娱乐性功能,使得迪士尼创办的公司成为世界顶级电影、娱乐企业。由此可见,娱乐功能是三维动画的首要功能,也只有当人们被动画的魅力所吸引而沉浸在动画的娱乐中时,其教育、审美等功能才能顺利启用[4]。

(2)宣传教育功能。三维动画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具有简单、直观、生动等特点,这使得其能广泛应用于宣传教育领域,并成为其中最为便捷的传播方式。同时,由于三维动画对人们具有天然的影响力,使得以三维动画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宣传教育往往能得到大众的喜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三维动画作品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作品,其中蕴含着设计者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属性,受众在欣赏观看三维动画作品时必然会受到其思想价值的影响,这也使得三维动画具有天然的宣传教育功能[5]。

(3)审美培养功能。审美培养功能是指对人接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培养,在三维动画中具体表现为使受众能通过三维动画的欣赏来实现受众对三维动画中蕴含的审美的理解和认同,以此形成自己的审美价值标准,三维动画是一种集绘画、设计、舞蹈、音乐、文学等在内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动漫作品的创意设计、放映、欣赏等过程中,它既是一种三维空间的独特造型艺术,也是一个载歌载舞的动态表现,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文化内容以及科学技术之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三维动画中的可行性

三维动画是文化艺术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兼具二者的优势与长处,因而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一开放性使得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一,三维动画题材的广泛性。当前,三维动画的表现题材丰富多样,总体分为娱乐动画、科教动画、艺术动画等几大类,而其下又可以细分为众多子分类。三维动画题材的广泛性赋予了其适应不同文化内容的表现能力,使得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在三维动画中得到有力体现。其二,三维动画材料的多样性。三维动画是动画的重要形式之一,因而其本质在于“运动”,在创作过程中,无论使用什么创作材料,只要能形成运动的影像,其便能成为动画创作的材料。因而,一些沙子、黏土、纸片、木头、陶瓷等材料都曾被用来当作动画创作的材料。其制作完美模拟了动画的运动,还因为自身材质的特殊性赋予了动画广阔的创作领域和表达空间。其三,三维动画传播媒体的多元性。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手机、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得到了广泛普及,极大地丰富了三维动画的传播渠道,再加上室内室外广告屏幕的增设,为三维动画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在此背景下,三维动画跨媒介传播已愈演愈烈,形成了全面覆盖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且极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传播系统,这一传播现实赋予了三维动画强大的传播合力[7]。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三维动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思想

要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三维动画教学、培养出具有民族风格的三维动画优秀人才,就必须从教学观念、意识入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绪和审美追求,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高校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三维动画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标准,使学生清楚知道尽管三维动画艺术需要一定的软件基础和技术,但其最根本的仍是创作者自身的美术基础和艺术修养,唯有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更多的民族文化,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并从中获取更多的创作灵感。

(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内容

1.动画造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维动画中角色的造型设计是以动画的主题、内容、特点等为参照进行的,是三维动画制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动画的成功与否,如若一个三维动画在外形设计上不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引起大众情感共鸣,那么整个动画则很难深入人心,也无法获得较好的商业效益。因而,在三维动画教学过程中,要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实际,就必须在角色造型设计中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多设计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三维角色造型。以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生活习惯、服饰风格、须眉发型等内容作为参照进行设计。如三维动画《秦时明月》的人物造型设计便取自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了对先秦时代各国民风民俗的尊重,使得整部动画在人物造型方面显示出浓厚的中华文化特色[8]。

2.动画场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画场景即供动画角色表演的空间,也被称作“物质空间”“叙事空间”,通过对镜头的构图以及视角、景别的设计,为角色的运动和镜头的调动提供良好基础。在三维动画中,场景的设计在场景中至关重要,通过对场景设计的一一描述,能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特征。因而,高校三维动画教学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场景设计中,选取中国极具民族特征的地理化境、自然风貌、家居装饰等作为设计内容,来凸显其文化内涵。此外,我国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也可以作为其动画场景的设计资源。如《大圣归来》中破落的寺庙、朱红色的铅笔、庄严而肃穆的佛像等便是我国传统的建筑特点,其还充分吸收了传统民俗年画的典型色彩作为场景主要颜色,使得其整体呈现出浓厚的文化韵味。

3.动画其他制作流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三维动画中角色动作的设计是塑造角色性格特点的关键,在塑造角色形象时,不仅要遵循角色基本运动的规律,还应当考虑在性格特征驱使下角色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因而,高校在三维动画教学时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动画角色动作设计,以民族的动作习惯、言行举止为动作设计参照,并根据创作的主题和内容设计出能充分表现民族文化的特有角色动作,而不应盲目模仿欧美夸张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以防失去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其次,还可以在动画配乐中融入传统民间歌曲,营造极具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特点的音乐氛围。例如,三维动画《大圣归来》的开头采用的便是民族管弦乐《闯将令》,其高潮部分采用唢呐《小刀会序曲》作为配乐等,通过丝竹管弦等民族乐器弹奏出抑扬顿挫的乐曲,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哪吒 魔童降世》中龙宫的主题音,便是以和尚念诵经文为注,配之以低音弦乐来凸显其幽深孤寂的特点[9]。

(三)完善动画教学体系

首先,加大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策略,与时俱进,把握国际动态,争取采用先进的、对自身发展有力的因素进行改革,从而加快教学发展速度,推进科技进步和文化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培养更多优秀动画人才。其次,三维动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正确把握好三维动画软件操作以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绝不能过度偏重于软件操作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打造一个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三维动画的制作和传输,可谓一举两得。同时,高校还可以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增设优秀作品展示栏,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动画制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而三维动画所具有的优势特点同其传播特点具有高度耦合性,能有效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三维动画的造型设计、场景构思等内容,并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消化,从而真正学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运用到三维动画创作中,并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符合社会要求的三维动画人才。

参考文献:

[1]井维泉.新时期民间剪纸艺术在动画课堂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280-281,283.

[2]邓晰.民族文化注入的动画教学改革:海南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注入研究[J].大学教育,2018(5):117-120.

[3]查霞.高校三维动画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方法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2(3):40-41.

[4]郭舒婷,高偉.中国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89):157-158.

[5]李妞,夏磊,陈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三维动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家庭生活指南,2019(1):37.

[6]温雅,韩文超,屈菁.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数字艺术教学:以动画短片创作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7(1):135,142.

[7]沈迪修.非遗文化与动漫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的探索:以苏州民间美术为例[J].传媒论坛,2018,1(24):16-17.

[8]许思悦.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途径的探索: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东岳论丛,2019,40(2):115-124.

[9]孟醒,王芳雷.文化自觉语境下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互动发展刍议[J].当代电影,2019(9):171-173.

作者简介:杜婵(198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南京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影视动画。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