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抑郁症之病耻感的调查与分析

2022-06-12 00:43吴佳琪朱华燕黄珊
西部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抑郁症大学生

吴佳琪 朱华燕 黄珊

摘要:高校大学生中抑郁症的高发不容轻视,属于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导致比抑郁症本身更可怕的病耻感更应关注。通过对175例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症病耻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抑郁症有程度不同的感知病耻感,特别是曾经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学生,明显感觉到社会上对抑郁症的负面态度和观念。降低病耻感水平的有效措施:(一)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通过向某一特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降低公众对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二)媒体需加强对公众的科普宣教,加强对抑郁症病人康复和社会工作能力的正面报道,减少抑郁症病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负面形象,降低公众对抑郁症的病耻感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个人病耻感;感知病耻感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0-0125-04

根据世卫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统计,我国有过抑郁的大学生近25%,其中有严重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达35.5%。这是我们的年轻一代不容轻视的问题,也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由于社会观念的问题,导致比疾病本身更可怕的病耻感显得尤为突出。

抑郁症的病耻感水平体现在人们对抑郁症的态度如何,病耻感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于1963年提出,病耻感是由于族群或个性、身体、心理特质等所导致的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特点,歧视与排斥是其核心概念,通常分为三种:感知病耻感、个人病耻感和自我病耻感[1]。其中抑郁症的个人病耻感是指个体本人对抑郁症的认知和态度。感知病耻感是指个体感受到他人对抑郁症的认知和态度[2]。抑郁症的病耻感与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行为呈负相关[3],特别是感知病耻感会降低人们在发生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意向[4],是抑郁症救赎之路上的大敌,对于患者自身来说,他们一方面要承受疾病带来的折磨,另一方面还要受到他人的误解,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也让患者面临更大的压力。严重的病耻感导致患者不愿意承认自己患病的事实,羞于求助于家人和朋友,甚至拒绝求医。他们每天身心俱疲,苦不堪言,但仍强颜欢笑,咬牙生活和学习。因而,病耻感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会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往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疾病加重,也是我国抑郁症诊疗率低的原因之一。

因而,改变对抑郁症的态度和观念、消除病耻感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重大意义。因病耻感属主观体验,可直接进行评估和干预。故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抑郁症的病耻感态度现状,为降低病耻感和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相关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提供前期资料和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浙江某高校175名学生通过问卷星平台,线上回答问题。

(二)方法

1.基本人口学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民族、居住城市或城镇、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有被歧视经历、是否有被诊断抑郁症经历等基本信息。

2.采用由刘宝花等[1]修订的中文版抑郁症病耻感量表(Depression Stigma Scale,DSS),可用于测评公众对抑郁症及患者的认知、信念及行为态度,信效度较好,适用于15—24岁人群抑郁症病耻感研究。合计18个条目分别测量感知病耻感和个人病耻感。采用匿名调查方法,由教师讲解填表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学生当场独立线上完成并提交。

(三)统计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参与调查者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175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其中男生83名(47.43%),女生92名(52.57%),年龄18—21岁,平均(19.21±1.78)岁。其中有被歧视经历的学生66名,占全部参与者的37.71%;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学生12名,占全部参与者的6.86%,见表1。

(二)是否有被歧视经历的抑郁症发病率

没有被歧视经历的大学生抑郁症发生率(4.59%),与国家统计的结果接近(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而全人群患病率约为4.4%)。但有被歧视经历学生的抑郁症发生率达10.61%,见表2。

(三)抑郁症感知病耻感与个人病耻感得分情况比较

抑郁症感知病耻感9个条目的分值和总分均显著高于个人病耻感,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四)抑郁症学生和非抑郁症学生的个人病耻感与感知病耻感量表总分的比较

抑郁症和非抑郁症学生的个人病耻感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抑郁症学生感知病耻感得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症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三、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175例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症病耻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抑郁症有程度不同的感知病耻感,特别是曾经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学生,感知病耻感更强,即明显更感觉到社会上对抑郁症的负面态度和观念。

(一)感知病耻感代表了病耻感的真实水平

统计结果显示,感知病耻感水平高于个人病耻感,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本人是能够客观、非歧视看待抑郁症患者,但同时认为公众比自己更歧视抑郁症患者。PELUSO等[5]认为可能是社会赞许效应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即人们倾向于在调查中,隐藏个人真实态度和表现,代之以非真实的、反向的态度和表现,例如过多表现自己的优良行为,或过少表现自己的不良好行为,从而让人产生被社会赞许的印象,以符合社会期望。这种倾向会导致研究的效度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参与调查者可能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态度,而在评价他人时则更倾向于真实表达。因此,病耻感的真实水平应参考感知病耻感更有意义。甚至可以推测,大学生的实际病耻感水平可能更高。一般认为,高水平的感知病耻感会给社会和谐和患者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因素[6],因为往往伴随低自尊、低求助和高愤怒。很多学生们认为自己当然知道什么是抑郁症,就是平常我们经历的这些负面情绪的加深。我们经历的偶尔的或阶段性的情绪低落,或是脆弱或是难过或是失望和对生活失去希望,如学业失败时、失恋时、或是适应不良时等,其实这些心理上的反应只是與抑郁症患者的部分症状吻合,公众无法理解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在糟糕的状态中失去社会功能且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会轻率地评价这些抑郁症人群是不负责任和脆弱的。事实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disease),最为突出的症状之一是没有能量行动,似骨折病人一样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一般,是行为系统的停滞;同时伴随着神经功能与认知系统的紊乱,它意味着患者无法“感知”。

同时,抑郁症患者长期被失眠、噩梦纠缠,通常伴随剧烈的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没有胃口;因记忆、自我意识或认知功能上的崩解,重度患者还会出现解离症状①。所以人们无法想象和理解抑郁症患者所承受的生理痛苦。

而抑郁症污名化又是对抑郁症患者的二次伤害,它反映了公众对这一病症极度扁平的想象与近乎空白的认知。“你的那点挫折真不算什么,怎么就这么脆弱呢!”“大家的生活压力都差不多,怎么就你受不了?”类似的发问经常出现就不奇怪了,从这些发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轻视、责怪甚至是失败这些充满负能量的信号,进而造成的最糟糕的影响就是让抑郁症患者把自己的病症看作一种耻辱,因疾病而感到羞愧。因而比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抑郁症污名化。

(二)公众对抑郁症的病耻感具有心理保护功能

有学者认为,公众对抑郁症的病耻感具有重要的心理保护功能。根据心理学家威尔士提出的向下比较理论,将自己与不幸的他人比较,可以增加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进而提升自尊[7]。公众易把抑郁症患者看成外群体成员、看成“非正常人”的群体,从而达到合理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维持社会认同感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从而加剧了对于抑郁症的刻板印象,使其蒙受病耻感。因而偏见和歧视会直接指向社会地位低的少数人群。还有观点认为,病耻感来源于人们对疾病无常和意外无常的一种强大的、无力应对的恐惧和焦虑。于是人们需要一种观念来赋予秩序和意义,拒绝那些偏离文化常态的人,进而增强我们对自己世界观绝对有效的信心,肯定我们作为人的价值,以达到缓解焦虑的作用。因此公众易污名化个人特征偏离常态的人,因为他们存在的本身是对个体世界观正确性的质疑。

(三)降低病耻感水平的有效措施

研究显示,病耻感程度与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水平相关,即抑郁症相关知识越丰富,对抑郁症的了解程度越高,越不会对抑郁症产生病耻感[8-11],学校和媒体部门要重视和加强相关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获得途径,降低抑郁症的病耻感。

1.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

高水平的病耻感导致患者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无价值的,从而产生自我怀疑、自责、自卑。高水平的病耻感导致患者被视为内心脆弱、心胸狭窄、不适应环境,甚至被定义为社会竞争的失败者。

“优秀的人懂得控制情绪”

“这个世界不会同情弱者”

“战胜心理问题,才是成功人士”……

在以上这些观念里,传达出“一个正常人是不应该有负性情绪,不应该脆弱,并且有心理问题是耻辱和无能的表现”的信息;这些观念会把我们导向去对抗心理问题,去隐瞒心理问题,去歧视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这些错误的观念即是我们常说的认知歪曲,按照认知心理学ABC理论的观点: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会影响到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正因为有了如上的歪曲认知,才导致人们对待抑郁症的态度是排斥的、羞耻的和不接纳的。所以对大学生开展有关抑郁症的认知调整显得非常重要,而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就是一种受众面大、普及率高的重要途经。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浙江省为例,课时数普遍在每学期16—32节不等,教学内容其中包含了异常心理的相关知识,但教学效果会受制于教学方法、教学师资的影响,特别是教学方法还需要多样化,比如角色扮演、访谈法、讨论法等,更可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和走近康复后的抑郁症患者,了解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康复心路、他们对此疾病的看法以及在康复过程中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等,将学生们对抑郁症的认知改变建立在同理、共情和接纳的层面上,而非单纯是知道和了解。有研究显示,通过对患者接触,向某一特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降低公众对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水平。该研究将学生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现场组(通过现场聆听了解患者的个人经历)、视频组(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患者的个人经历)和报告组(听取病房护士的演讲),结果显示,现场组和视频组的病耻感水平在干预后均有显著下降,且现场组的方式效果最好、最受学生欢迎。同时,这种近距离的现场接触方式所建立的社会资源,也有助于患者获得进一步支持和康复。

2.媒体需加强对公众的科普宣教

有些媒体为了博眼球吸引公众视线,大肆渲染报道负面案例,特别对自杀事件报道的伦理缺失问题;有些媒体记者本身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对抑郁症个案带有道德评价的不正确导向,或者缺乏对患者预后工作能力的正面报道,增加了患者在社会活动中的负面形象,类似问题都使得大众对抑郁症的认识走进误区。因而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公众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水平,还应该通过报导、视频、亲身讲解等,使人们对抑郁症病人有正确认识,适当加强对抑郁症病人康复和社会工作能力的正面报道,减少抑郁症病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负面形象。为加强抑郁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疾病的宣传力度,使“可防可控”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利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为疾病发声,在公众中营造一种社会接纳的态度,从而降低公众对抑郁症的病耻感水平。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建议高校根据大学生对抑郁症的态度差异采取不同的宣传和教育措施,可从团体辅导、认知调整、现场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纠正大学生对抑郁症的错误认知,改善对其态度,创造社会对待抑郁症的宽松氛围,使患者有安全感、有求医意愿、增强自我效能感。

注释:

①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是指病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

参考文献:

[1]刘宝花,孙思伟,孙玮,等.抑郁症病耻感量表中文版在北京市15~24岁人群中的应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3(2).

[2]GRIFFITHS KATHLEEN ET AL.Stigma in response to mental disorders:a comparison of Australia and Japan[J].BMC Psychiatry,2006(1).

[3]董湘萍,尚倩倩,张芸,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因素研究[J].四川医学,2019(1).

[4]孙思伟,常春,孙玮,等.青少年人群感知抑郁症病耻感与求助意向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3(5).

[5]PELUSO E T P,BLAY S L.Public stigma in relation to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J].J Affect Disord,2009(1-2).

[6]周玉梅,唐小伟,彭爱琴,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25).

[7]李丽华,王小平.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

[8]KELLY CLAIRE M AND JORM ANTHONY F.Stigma and mood disorders[J].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2007(1).

[9]SCHACHTER HOWARD ET AL.Effects of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on mental health stigmatiz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2008(1).

[10]JANET S.WALKER ET AL.Children's Stigmatization of Childhood Depression and ADHD:Magnitude and Demographic Variation in a National Sampl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08(8).

[11]REAVLEY N J,JORM A F.National survey of mental health literacy and stigma[M].Canberra: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ing,2011:1-6.

作者簡介:吴佳琪(1992—),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单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

朱华燕(1973—),女,汉族,浙江金华人,单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方向。

黄珊(1989—)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单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抑郁症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抑郁症患者脑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