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

2022-06-12 00:43高峰王芳刘朝晖吕哲
西部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疫情防控高等学校

高峰 王芳 刘朝晖 吕哲

摘要:心理危机干预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心理危机干预模型可分为阶段模型和任务模型。目前,高校疫情防控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还很薄弱,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融合的视角,整合心理危机干预阶段模型和任务模型,高校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应对模式应采用加强预判、资源取向的心理危机干预整合模式。具体步骤为:第一步,了解疫情发展现状;第二步,探讨可利用的资源;第三步,研判心理干预工作的目标;第四步,制定干预方案;第五步,实施干预与总结评估。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疫情防控;资源取向;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0-0129-04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1]。完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对社会心理的疏导和干预能力是基于心理安全的社会风险治理创新机制的制度保证[2]。由此可见,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

实践经验证明,心理危机干预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学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干预的需求与作用进行了研究总结,指出应进一步研究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预警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心理干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4]回顾现有研究可以发现,在突发公共事件危机中,人们对心理干预是有需求的,但当前的相关研究滞后,因此加快该领域的研究已变得十分迫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严重危及公众生命及财产安全,且极易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影响社会稳定。高校具有人群密集、跨地域流动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疫情,其防控工作与心理危机应对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帮助高校人员保持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离不开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的规范管理。这就有必要了解高校疫情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型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分析探讨。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阶段模型和任务模型

当前心理危机干预模型可分为阶段模型和任务模型。阶段模型认为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即冲击阶段、安定阶段、解决阶段。

也有学者提出可以分成危机前、危机中与危机后三个阶段。阶段不同,采用的干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危机前应尽量做足应对的心理准备,危机中应有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法,危机后则需充分的成长教育[5]。阶段模型在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更为常用。任务模型的核心成分包括3个连续任务(评估、保障安全、提供支持)和4个焦点任务(建立联系、重建控制、问题解决、后续追踪),强调心理危机干预的灵活性[6]。阶段模型与任务模型究竟孰优孰劣?或许尚且很难得到一致的结论。考虑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本身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笔者认为,也许阶段模型和任务模型的结合更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干预工作的实际需要。

危机干预的综合理论框架兼顾心理干预工作的短暂性和PTSD①治疗的长期性,并将工作重点从个体转向“个体+社会”,从单纯关注过去转向聚焦现在、将来,从关注确定性转向人类本性的不确定性[7]。学者分析了2019新冠肺炎暴发流行的特点、社会公众常见的应激反应、心理危机干预基本技术的目标人群,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基本要领。例如,人文关怀,心理支持;信息提供;保持资源取向;积极取向、未来发展取向[8]。其中,资源取向、未来发展取向在现代心理危机干预中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1)心理危机干预无论从其重要社会意义还是现实迫切性上来讲,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撑和完善社会心理建设和新的治理机制。(2)当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亟需加强,虽然当前已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研究,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特别是高校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3)心理危机反应并非都会刻板地经过固定阶段,因而据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能导致效率低下甚至毫无效果。阶段模型与任务模型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更为灵活、概括地分析危机后的反应,针对不同的阶段反应确定干预重点,或许更适合实际干预工作的需要。

二、高校疫情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现状

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搜索2017年至2021年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71篇,纳入分析的18篇文献中(见表1),高校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相关文献有14篇,高校疫情应对心理危机干预相关文献仅有3篇。其中,2篇文章总结了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陕西、广西高校学生心理反應及其影响因素;另1篇从心理育人的角度,讨论了重大疫情应对中如何实现社会心态疏导价值,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校方案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借鉴与依据。

总体而言,高校疫情防控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本研究以疫情心理反应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疫情心理危机的特点,探讨高校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三、资源取向的高校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整合模式

大学生社会心态在重大疫情暴发期、防控攻坚期及防控形势向好等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呈现出一定复杂性、多样性。具体表现为:(1)因重大疫情风险感知导致焦虑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2)因重大疫情隔离和阻断产生孤独感、无聊感和无奈感;(3)因重大疫情应对导致现实压力感、失控感和危机感[9]。疫情期间,15.4%在校大学生存在抑郁性情绪偏离,6.4%存在强迫—焦虑性情绪障碍[10]。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也有待提高[11],这些身心特点可能会加剧疫情冲击下的心理反应。不同的学生对病毒潜伏期、主要症状、传播途径的有关知识掌握也有差别,这些都会导致面对疫情,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反应和心理问题。新冠肺炎不仅直接引起个体情绪等不良心理状态,还改变了个体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这也会加重个体的心理负担[12]。自媒体的发展,使得学生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渠道增多,面对突发的疫情时,也容易被各种信息混淆视听,极易产生恐慌心理。总结上述研究,提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需要针对重点群人开展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减缓其症状,帮助其顺利渡过心理危机。

当前高校在心理问题“诊断、治疗”的界定、学校管理与学生权益平衡、高校咨询师的执业资质等方面都面临着困境和挑战,因此有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13]。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国家政策文件和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研究文献整理分析后,结合专家访谈,归纳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模型、技术,结合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框架及要点,本研究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融合的视角,整合心理危机干预阶段模型和任务模型,提出加强预判、资源取向的整合模式的高校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应对模式简图(图1)。

第一步,了解疫情发展现状。此环节的重点是判断疫情的危险程度,也即疫情对于高校教学活动和师生员工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主要快速了解师生员工三方面信息:(1)健康基础,通常青壮年相对老年人和儿童来讲,健康状况良好,免疫能力较强,面对疫情的不良反应也就越小;本来就有基础性疾病或常见病的个体,通常更加容易受到疫情带来的健康风险;(2)接触史,重点排查是否有中、高风险区的旅居史,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排查行程码、健康码;是否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及时关注疫情期间的动态信息,排查师生员工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以及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3)了解病毒的毒性和传播力,通过及时关注卫健委、疾控中心等部门发布的信息,对于病毒的危害性有多大,致死率、危重症率有多高,传播系数为多大有大致的掌握。

第二步,探讨可利用的资源。这个环节需要:(1)及时了解国家、省市区各级防控政策,重点关注应急响应级别,以及沟通机制,如如何对外发布信息,上报疫情情况,请示应急措施等;(2)盘点学校属地资源,包括校医院、当地的普通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数、床位数、医疗物资、救治流程等;(3)应对资源,包括当地政府、学校和个人的应对经验、社会支持系统、防护知识、防疫物资等应对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第三步,研判心理干预工作的目标:(1)研判疫情的发展趋势及师生的心理反应,包括第一波对于生命安全的恐慌,如担心自己或家人是否会被感染,对于身体的不适变得敏感多疑。第二波师生返校后可能产生的人际安全恐慌,如返校后如何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佳的环境中保持安全距离,如何与熟悉的老师、同学礼貌而又得体地交流;第三波因疫情影响使得学业与就业受到延误而引起的恐慌,如部分同学可能因为上课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课堂参与效果与知识掌握程度不如线下课堂,或者毕业设计或实验因无法及时返校而受到延误,不得不推迟毕业,由此而带来焦虑与恐慌情绪;第四波可能出现的哀伤与丧失处理,如因为感染而可能导致的亲人离世,或者因疫情防控需要而进行隔离,由此不得不与亲人分开。(2)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类。应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及时识别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与干预;同时,对于健康人群或者普通人群还要积极预防,尽量减缓和控制疫情带来的心理社会影响。有关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类,可以参照权威部门或专业组织,如中国心理学会提供的干预人群分类指导。国家卫健委曾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重点对六类人群,包括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医护及相关人员、與患者密切接触者、不愿公开就医的人群、易感人群及大众等群体提出了不同的干预要点。

第四步,制定干预方案:(1)不同阶段干预要点。针对第一波危机反应,采用标准化的SAFER模型进行干预,包括稳定化(Stabilize)、认识危机(Acknowledge the Crisis)、增进理解(Facilitate Understanding)、鼓励有效的应对(Encourage Effective Coping)、转诊(Recovery of Referral)五步;针对第二、三波危机反应,采用资源取向的焦点解决技术干预;重点从当前能做的、愿意做的事开始,通过一小步的改变增强来访者的信心和控制感,进而引发更大的改变。针对可能出现的第四波危机反应,采用叙事重构技术干预,通过编排和诠释、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来访者看到另外的可能性,实现对生命故事的改写与重构。(2)不同人群干预要点。针对不同危机反应人群,在进行准确的甄别后,采取相应的精神/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或心理教育等措施。这个过程需要精神科医生、学校心理咨询师、管理者、辅导员等不同角色的专业人才的共同参与。

第五步,实施干预与总结评估。实际的干预工作往往很难与预想的情况完全吻合,因此在干预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边实践边调整,总体原则就是“有用就多用,无用就及时调整,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灵活性”。总结评估是指总结复盘整个应对过程,查缺补漏,迭代升级。以上每一步环环相扣,相互支撑,对于疫情心理危机的成功应对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之,在重大疫情面前,每个人和组织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高校人员密集,且师生行程范围大,对于高校的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党委统一部署,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员参与联动,坚持资源取向、未来发展取向的高校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整合模式,可为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提供支撑保障。

注释:

①PTSD: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有时候被称之为创伤后压力反应(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以强调这个现象乃经验创伤后所产生之合理结果,而非病患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又译为创伤后压力症、创伤后压力综合症、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重大打击后遗症。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工作》编辑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解读[J].中国社会工作,2019(1).

[2]范维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2007(2).

[3]易凌,王忠灿,姜志宽,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7).

[4]顾昭明.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9(Z3).

[5]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6]高雯,董成文,窦广波,等.心理危机干预的任务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1).

[7]曾红,刘翠莎.综合理论框架下的危机心理干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

[8]丛中.心理危机干预基本要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

[9]陈虹.论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心理育人的社会心态疏导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20(3).

[10]杨媛媛,王悦,李少闻,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陕西高校学生心理反应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20(5).

[11]梅松丽,于佳鑫,何博武,等.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应对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5).

[12]安静,刘肇瑞,梁红,等.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9).

[13]李永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9(4).

作者简介:高峰(1986—),男,汉族,甘肃陇西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生工作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心理育人及心理健康促进。

王芳(1983—),女,汉族,河北霸州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心理与助产教学。

刘朝晖(1980—),男,汉族,山西寿阳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服务、教育心理及咨询。

吕哲(1982—),男,汉族,河北大城人,单位为中国石油集团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研究方向为职业健康管理。

(责任编辑:杨超)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干预疫情防控高等学校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针对需要危机干预学生的帮助技巧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养研究
关于埃博拉病毒预防控制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