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国东北日侨遣返相关研究综述

2022-06-12 00:43佟德
西部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

摘要: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有大批日本侨民滞留在中国东北,且处境困难。战后如何将这些日本侨民遣送回日本,减轻刚刚经受过战争劫难的东北人民负担,是当时中国政府亟须解决的课题。目前中日两国学者对于东北日侨遣返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对东北日侨遣返的背景及过程的研究;(二)对东北日侨遣返的反思的研究;(三)对东北日侨遣返相关历史记忆的研究。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尽管国内学者对于东北日侨遣返的背景、过程、反思等方面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研究领域尚需拓展,研究成果尚需丰富。日方学者在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方面与国内学者存在一定差异,秉持批判的眼光亦有可以借鉴之处。

关键词:东北日侨;遣返;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266;D829.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0-0142-04

引言

东北日侨遣返是战后中国战区日侨遣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由于战后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侨主要经葫芦岛港遣返,因此也被称为“葫芦岛大遣返”。日本战败投降后,由于苏联参战和日本政府及关东军的弃民政策,滞留在东北各地的日侨失去了国家保护,成为难民,开始了漫长的归国逃亡历程。他们从边境地区向城市逃亡,当他们扶老携幼抵达长春、沈阳等东北的大城市时,绝大部分日侨都成为难民,亟待遣返。尽管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中蒙受了巨大苦难,但在战后并没有对日本侨民施加民族报复,反而以广阔的胸怀对身处困境的日本侨民施以援手,并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对东北日侨的遣返工作,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拟梳理东北日侨遣返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批判的眼光对与东北日侨遣返相关的研究成果做出综合论述,以期进一步探索相关研究领域,为有关战后中国东北日侨遣返的研究提供经验与借鉴。

一、对东北日侨遣返的背景及过程的相关研究

张志坤、关亚新在其著作《葫芦岛日侨遣返的调查与研究》[1]中全面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移民的历史,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历史以及日本统治集团和关东军对东北日侨的弃民政策①。  本书还以沈阳及其周边地区、长春及其周边地区、松花江以北地区、吉林东部地区的日侨遣返为顺序,结合部分遣返亲历者的回忆录或手记等资料,引用东北地区日侨人数统计资料、中方对日侨遣返使用物资资料、中方对日侨遣返制定的政策文件等历史文献资料,详述了东北日侨遣返的历史过程。

此外,张志坤、关亚新还对东北部分地区的日侨遣返做了进一步研究。同作者的论文《吉林东部地区日侨俘遣返述略》[2]概述了战后滞留在吉林东部地区的日侨的境况以及该地区日侨俘遣返的经过;论文《松花江以北地区日侨俘遣返始末》[3]介绍了战后滞留在松花江以北中共控制区日侨俘的遣返,并认为是国共美两国三方合作处理战后问题的成功尝试;论文《1946年沈阳地区日侨俘遣返始末》[4]介绍了战后滞留在沈阳地区的日侨俘的境况,梳理了该地区日侨俘遣返的过程;论文《1946年长春市日侨俘遣返内幕》[5]梳理了战后长春市日侨俘的分布,阐述了长春市日侨俘的遣返过程。

于苏军在《105万日本侨俘葫芦岛大遣返》[6]以及《百万日本侨俘葫芦岛大遣返》[7]中对战后东北地区的政局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最新研究资料详述了日本政府对东北日侨实行弃民政策的深层原因,指出投降后并不甘心失败的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东山再起并恢复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强调战后日本政府让众多已成为难民的日本侨民留在中国大陆并成为其“先遣军”的险恶意图,批判了日本政府及关东军对滞留在东北的日本侨民的冷漠。于苏军的研究为东北日侨遣返的历史背景做了重要补充,还介绍了中、美、苏三国四方就遣返问题进行协商的过程以及实施遣返的大致经过。

池凤臣、王凤山在《“生命的驿站”——百万日侨大遣返纪实》[8]中介绍了东北地区日侨的由来以及遣送的大致经过,但并不全面,其未提及苏联出兵东北的历史以及日本关东军的弃民政策;曲晓范在《战后中国对东北地区日本侨民的安置和遣返——近现代中国政府和人民妥善处理中日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9]中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历史以及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滞留在东北的日侨的影响,并简要叙述了遣返大致经过和留用日侨②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体来说,以上研究指出了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历史、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历史以及日本关东军的弃民政策为战后中国东北日侨遣返的重要历史背景。其中,张志坤、关亚新所著著作《葫芦岛日侨遣返的调查与研究》援引了大量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遣返过程的叙述最为详尽,是研究战后中国东北地区日侨遣返的背景及过程的集大成之作。

二、对东北日侨遣返的反思的相关研究

张志坤、关亚新、李劲为在《1946年葫芦岛百万日本侨俘大遣返始末调查与思考》[10]中指出,葫芦岛日侨遣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广阔胸怀和中国人民以德抱怨的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了战后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党派之间求同存异,合作处理国际问题的大局观;反映了美国在中美和国共之间的积极协调作用;表明日本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同时也给日本侨民带来了极大祸害。作者认为,葫芦岛日侨遣返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彰显了中国人民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文中未提及大遣返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

胡忠宇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抗战胜利后葫芦岛日侨俘遣返问题研究》[11]中指出葫芦岛日侨遣返是中华民族博爱精神的体现及中国人民人文精神的体现,推动了中美、国共的合作,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大遣返中存在的问题,如实施遣返过于仓促、甄别战犯过于简单、反战教育不足、中国在实施遣返过程中耗费巨大等。

池凤臣、王凤山在《“生命的驿站”——百万日侨大遣返纪实》[8]中指出东北日侨遣返的实施及其后世相关纪念活动的举行有利于推广中日两国间的友谊,促使中日两国人民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蔡亮、苏智良在《博爱与宽恕——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纪实》[12]中指出部分被遣返的日本侨民返回日本之后对帮助过他们的中国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过去日本帝国主义所发动侵略战争的痛恨,认为葫芦岛日侨遣返不仅是中日两国友好的象征,还将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指出后人不但要牢记这段历史,更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那种广阔的胸懷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以上研究多指出战争期间饱受日本帝国主义摧残的中国人民在战后不仅没有报复滞留在东北地区的日本侨民,反而以大海一样的广阔胸怀对处境困难的日本侨民施以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东北日侨遣返的实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广阔胸怀,推动了中美两国、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也有部分研究指出了遣返过程中所出现的反战教育不足、中国在遣返过程中耗费巨大等问题。

三、对东北日侨遣返相关历史记忆的相关研究

釋七月子在《戦争を体験した者にとって戦後などないのです——自分史における「戦争体験の継承」に関する一考察》[13]中对东北日侨遣返亲历者铃木政子在战争期间及战后的经历进行了考察,主要探讨了铃木对过去战争看法的变迁以及将继承战争体验视为其毕生事业的过程。作者首先介绍了铃木的生平,指出铃木对未经历过战争的后代淡忘战争的倾向感到恐惧,意识到持续讲述战争体验的重要性。在战后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铃木实现了自身从“被害者意识”到“加害者意识”的转变,意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苦难,认识到日本深重的战争责任,并对自身之前所持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被害者意识感到羞愧。该文通过对东北日侨遣返亲历者铃木在战前及战后经历的研究,讲述了铃木在遣返时期经受艰辛而产生了“被害者意识”,后经过学习认识到日本深重的战争责任,实现了从“被害者意识”到“加害者意识”的转变,并将继承战争体验作为其毕生事业的经过。

赵彦民在《战后日本满洲移民的“记忆之场”的生成——以20世纪60-70年代原开拓团的建碑、祭奠活动为中心》[14]中聚焦于经历过东北日侨遣返的日本赴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移民的历史记忆,探讨其历史记忆的生成与变化。作者指出,战后初期满洲移民返回日本后生活的困苦、对战前日本国家思想意识形态的批判及民主主义制度的推行等因素使得这些移民的历史记忆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但随着1963年日本全国满洲开拓纪念碑的建立,这些移民的历史记忆被逐渐唤醒,并通过建造纪念碑的形式显现,成为了一种物质化、可视化的精神存在。作者认为,日本全国满洲开拓纪念碑的建立,以及随后分散于日本各地的原满洲开拓相关团体建立纪念碑并举行祭奠活动的举措给一直无法诉说其历史记忆的原遣返移民们提供了相互倾诉其历史记忆的“记忆之场”,使得这些移民们重新直视自身的历史记忆,对其历史记忆的复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坂部晶子在其论文《「満州」経験の歴史社会的考察――「満州」同窓会の事例をとおして――》[15]中,聚焦于战后日本国内以“同窗会”为代表的原移民相关团体,探讨其历史记忆的生成与变化。作者在其研究中对119个移民相关团体进行了问卷调查,指出调查时仍进行活动的相关团体共53个,以学校的同窗会为主,所进行的活动为召开总会及同窗会、刊行纪念文集、支援留学生、支援残留孤儿及残留妇人、举办与中国间的友好活动,等等。通过对同窗会会报的研究,作者指出,会报的内容主要由最近团体的活动、同窗会的报告、会员个人的随笔、事务局的联络报告以及与其他同窗会的交流等内容构成。作者认为,这些同窗会所共有的记忆主要以生活记忆为主,如日本战败后移民的逃难记忆等等。作者指出,对这些日本移民在东北的历史记忆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片面性,为此研究战争时期中国人在东北地区的经历及经验尤为必要。

总结

国内虽有以张志坤、关亚新的著作《葫芦岛日侨遣返的调查与研究》为代表的、针对东北日侨遣返的相关优秀研究成果,但数量极少,且关于此课题的学位论文也寥寥无几。总体上来说,对于战后东北日侨遣返的研究尚有不足。

(一)研究领域尚需拓宽

笔者认为东北日侨遣返相关研究领域尚有可以拓宽之处。目前,国内学者对东北日侨遣返的背景、过程、反思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全面,但鲜有对遣返亲历者历史记忆的研究。张志坤、关亚新的著作《葫芦岛日侨遣返的调查与研究》中虽引用了部分遣返亲历者的回忆录等资料,但仅停留在叙述上,并未对其做深入研究。亲历者的回忆录或手记是重要的一手资料,对研究遣返亲历者的历史记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国内鲜有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甚至鲜有对东北日侨遣返中方见证者的回忆录或手记等资料的研究。笔者认为,这是日后的研究中非常值得补充的地方,特别是对中方亲历者的回忆录或手记等资料的搜集和梳理能更好地展现中国人民在东北日侨遣返中所作出的卓越的历史贡献及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此外,以现有条件搜集到的对于东北日侨遣返相关历史遗迹的研究都是对日本境内相关纪念碑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实际上,国内也有一些相关的历史遗迹,诸如马杖房火车站日本侨俘停留地旧址、葫芦岛百万日侨遣返纪念碑,等等,但鲜有以其为对象的相关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可尝试拓展该研究领域。

(二)研究方法尚需创新

目前,对东北日侨遣返的相关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分析法为主。笔者认为,还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实地探访现存的与东北日侨遣返相关的历史遗迹,有条件的话可以对亲历者进行访谈以获取一手资料。若能获取多份东北日侨遣返亲历者的回忆录等资料,还可以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更加多样化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田野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尽可能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加以分析,以丰富与东北日侨遣返的相关研究。

注释:

①主要指战败之际日本政府要求侨民“现地定着”,关东军将开拓团民等人拉上前线充当战争炮灰,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只顾自己逃跑不顾侨民安危等情况。

②指日本战败投降后,中国国民政府于1945年9月30日制定了《中国境内日籍员工暂行征用通则》,接收委员会对在华日籍技术员工因工作需要,予以留用的日侨。

参考文献:

[1]张志坤,关亚新.葫芦岛日侨遣返的调查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430.

[2]关亚新,张志坤.吉林东部地区日侨俘遣返述略[J].抗日战争研究,2008(3).

[3]张志坤,关亚新.松花江以北地区日侨俘遣返始末[J].东北亚论坛,2008(5).

[4]张志坤,关亚新.1946年沈阳地区日侨俘遣返始末[J].抗日战争研究,2010(3).

[5]关亚新,张志坤.1946年长春市日侨俘遣返内幕[J].日本研究,2011(2).

[6]于苏军.105万日本侨俘葫芦岛大遣返[J].东北史地,2012(3).

[7]于苏军.百万日本侨俘葫芦岛大遣返[J].文史精华,2007(5).

[8]池凤臣,王凤山.“生命的驿站”——百万日侨大遣返纪实[J].党史纵横,2006(8).

[9]曲晓范.战后中国对东北地区日本侨民的安置和遣返——近现代中国政府和人民妥善处理中日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J].日本学论坛,2002(Z1).

[10]张志坤,关亚新,李劲为.1946年葫芦岛百万日本侨俘大遣返始末调查与思考[J].日本研究,2006(2).

[11]胡忠宇.抗战胜利后葫芦岛日侨俘遣返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12]蔡亮,苏智良.博爱与宽恕——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纪实[J].检察风云,2006(17).

[13]釋七月子.戦争を体験した者にとって戦後などないのです——自分史における「戦争体験の継承」に関する一考察[J].名古屋大学人文科学研究,2014(42).

[14]赵彦民.战后日本满洲移民的“记忆之场”的生成——以20世纪60-70年代原开拓团的建碑、祭奠活动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3(3).

[15]坂部晶子.「満州」経験の歴史社会学的考察――満州「同窓会」の事例をとおして――[J].京都社会学年报,1999(7).

作者简介:佟德(1996—),男,满族,河北廊坊人,单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研究方向为日本社会文化。

(責任编辑:杨超)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途径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构成的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