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2022-06-12 00:50林艳琼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反思职业教育

摘要:工匠精神在我国已经经过了千百余年的践行和文化沉淀,有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内涵价值,在此基础上将其渗透融入到职业教育,能够切实推动教学的创新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就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进行了反思,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现状;反思

利用工匠精神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创新,应当充分体现在实践教学及办学理念等层面上。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工匠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利用综合化的方式方法及专业的技术手段,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推进工匠精神的渗透融入。在这样的过程中,有的研究学者认为应当从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校纪建设、人文素养等方面入手,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的研究学者则认为要将工匠精神中的精细强作为核心要点,引领学生的持续发展;还有的学者认为,不仅仅要结合工匠精神的发展现状明确教育的战略思路、战略理念,同時还应当有针对性的与实践学习、教学团队建设有机的整合起来。

1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1.1推动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过程中,国家开始大力培养现代工匠,希望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也根据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定位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工匠精神培养是推动学生创新发展,实现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渠道和途径。这样的观点和理念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的,站在宏观角度上以院校的生存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进一步明确了二者渗透融合的重要社会价值。

1.2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充分立足于工匠精神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能够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宗旨,这不仅仅迎合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推动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学生后期更好的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工匠精神要与学生的素质提升紧密联系,以此实现全面系统的发展。

1.3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职业教育本身不同于高等素质教育,其更注重学生基层实践能力,因此充分立足于生产、建设、服务等内容,加强人才的培养,使之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优秀人才。在这样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职业精神,将其专业特征与职业发展紧密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的诠释工匠精神,同时,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引导其自觉主动的承担自身社会责任。

1.4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众所周知,工匠精神本质上应当隶属于职业精神这一范畴,是大多数毕业生均应当具备的能力素养,也是推动其未来持续成长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职业道德水平也是学生稳定就业的关键,而工匠精神则是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2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现状分析

2.1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工匠精神在近年来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且与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部分研究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渗透融入高素质、高标准的工匠精神理念,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凸显出自身发展的特征优势。而在院校文化与工匠精神渗透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校训将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工匠精神的符号化,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认知。

工匠精神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上百年的文化沉淀,所体现出的内涵元素是丰富多样的。部分研究学者认为,要有针对性的将工厂精神渗透融入到校园文化及教学发展理念中,可以将鲁班精神与工匠精神无缝衔接,将地方文化与工匠精神紧密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理念水平。具体而言,职业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积极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并渗透融入到思政教育德育教育中,以此强化学生的工匠精神。

2.2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全过程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特殊性,教师应当基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及个性特征,从实践教学活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入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与此同时,要全面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宗旨,在日常教学中要以现代学徒制为可靠抓手,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革新优化现有的课程模式、教学理念,结合现实需求增设实现环节,确保工匠精神培养贯穿落实到每一门专业教学中,从而在院校中营造出良好积极的文化氛围,为社会及企业输送更多的大国工匠。

工匠精神的渗透融入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尤其是对于中职院校来讲,没有与时俱进,也没有探究二者的有效切入点,导致其无法发挥本身的价值作用,也不能推动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充分立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有针对性的将社会、企业、职业院校、家庭整合起来,形成合力,进一步明确工匠精神对于学生及院校本身发展起到的重要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高效的培育路径及方式方法。

要从真正意义上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必须强以有力的制度作为保障和前提,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创设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及制度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学者认为,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具体而言,第一,在宏观角度上必须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梳理现阶段面临的障碍困境;第二,从中观角度上则要构建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三方评价体系;第三,从微观角度上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校企合作,产教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宗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现代学徒制的价值作用。

2.3基于思政教育的工匠精神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其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活跃思维,以此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而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有针对性地将思想相关知识点与工匠精神紧密联系,深入探究二者的内在关系,以此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及职业精神。

部分研究学者认为,要实现工匠精神的落实落地可以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解读,换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指专业精神、人文素养以及职业态度。部分学者提出,职业教育要从技术类型及价值理性两个模块入手分析,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将其与工匠精神进行的渗透融合能够更为全面地体现并践行专业精神、人文素养、职业态度。

2.4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贯彻工匠精神

我国的工匠精神在某些层面上与西方国家的职业理念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此更好地培育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例如,德国的工作伦理观就有针对性地将专业教学实训课程以及教学合作等文化有机地整合起来,发动各行各业的综合力量,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因,此我国也可以在日常的专业教学及实训教学中渗透融入工学结合理念,鼓励社会多方主体的参与共同,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的工匠精神培育教学不仅仅要积极借鉴学习西方优秀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应当引入现代化的职业教学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德国一直是工业大国,其工作理念、工作认知、工作模式都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职业院校可以利用借鉴合作协议、利用合同管理为校企合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3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

一方面,国家相关研究学者必须深入分析工匠精神与不同专业学科的渗透融合路径。现阶段,大多数学者对工匠精神与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学等方面有较多的研究讨论,但却极少有人分析工匠精神与专业学科之间的融合途径。工匠精神如果没有扎根于专业课程教学,那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帮助,也不能引导其积累丰富的实操经验。

另一方面,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实证研究。虽然大多数研究学院开展了理论思辨,也有部分针对学习案例进行了探究分析,但基本没有人对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总结反思,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实证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更为透彻的掌握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便于及时高效的调整优化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中要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的价值作用,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将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其贯穿教学全过程,基于思政教育提高培养效率,同时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贯彻工匠精神。

参考文獻:

[1]刘颖,郭雅洁.困境与突破:职业教育人才培育中工匠精神的反思与重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5.

[2]徐巧宁,俞雪钰,杜学文.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2021(2020-5):4-9.

作者简介:林艳琼(1982—),女,汉族,浙江温州市人,硕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育国际化。

项目名称: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21YB01-“黄炎培职教思想的价值衍生: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反思职业教育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