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对华政策背后的博弈

2022-06-12 00:44辜学武
南风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冯德尔茨对华政策

辜学武

5月以来, 在欧洲政坛对华政策领域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以冯德莱恩为首的欧盟委员会大幅度向美国靠拢,对拜登政府“联欧制华”的要求几乎全盘接受,大有全面倒向“美国怀抱”之势。

而与此同时,上任不到半年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刚刚竞选连任成功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对中国展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在俄乌战争压倒一切,欧美迅速重新集结的大环境下,还念念不忘强化与北京的关系,与冯德莱恩的“抗华”战略大相径庭,相背而行。

“冯德莱恩现象”

冯德莱恩过去一段时间的行动和政治决断逐渐表明,她正在成为中欧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克星”。据德国媒体透露,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已经于5月7日与拜登政府签署了一份强化欧美在“贸易与技术委员会”(TTC)框架下合作的文件,矛头直指中国和俄罗斯。

此文件称,“在目前发生的事情的背景下,大西洋两岸在贸易、技术和安全领域的合作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自 2021年TTC匹茨堡奠基会议以来,美国政府对这个新型的平台一直寄予厚望,希望把这个平台打造成欧美共同对付“中国贸易和技术挑战”的工具,而对欧盟委员会一直不明确认同这一功能耿耿于怀。

然而,这封文件的签署,意味着欧盟委员会放弃了以往不愿迎合美国的诉求,只愿意把TTC看作是协调欧美内部分歧的平台的态度。不久前在巴黎举行的TTC第二次会议上,美国和欧盟公布了双方具体的行动和计划,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矛头直指中国。

大体上看,冯德莱恩已经接受了美国的建议,加强双方在光伏产业和稀土元素领域的合作,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更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几乎全盘认同了美国在所谓新疆问题上对中国的无端指责,誓言同美国一起严禁产自新疆的产品进入欧洲市场。

考虑到新疆是中国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之一,欧盟委员会跟随美国将新疆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拒之门外,定会对未来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带来不可预期的干扰和变数。

为了终结中国对“全球稀土市场的垄断”,冯德莱恩同意与美国一起共同加强对稀土产业链的投入,并联手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志同道合”的国家夺回稀土市场的主导权。

稀土供应和光伏产业并不是冯德莱恩唯一与中国过不去的地方。4月,她积极响应美国总统拜登的号召,要向全球推出一个“数字大宪章”(Digital Magna Carta),建立一个没有“威权体制国家”参与的世界级的“互联网联盟”。

在这位欧盟主席的话语体系里,所谓“威权体制”是给中国和俄罗斯保留的专有名词。这个互联网联盟针对谁、排斥谁不言自明。事实上,当美国刚开始提出这个倡议时,欧盟并不积极,担心这个联盟被美国的科技巨头所主导。有些欧盟官员甚至认为,美国的“谷歌”、“亚马逊”和“脸书”对“自由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并不亚于“威权体制国家”。

冯德莱恩最终还是决定跟进美国这一举动说明,她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开始把企业来源国的价值体系与政治制度看得比这些企业垄断欧洲市场带来的风险还重,在思想上完成了不惜一切跟美国走到底的转变。

冯德莱恩也是欧盟“全球通道”(GLOBAL GATEWAY)的重要推手。她在宣布这个项目的时候就直言不讳地表明,“全球通道”就是欧盟的“一带一路”。她宣称要用这个欧洲版的“一带一路”遏制中国版的“一带一路”在欧洲和全球挺进的势头,为世界提供一个“更透明、更公正”的互联互通选项。

冯德莱恩过去一段时间的行动和政治决断逐渐表明,她正在成为中欧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克星”。

冯德莱恩对中国的强硬在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之后表现得尤为醒目。她紧紧跟随美国,学舌拜登政府对中国政府提出“胁迫性”的要求“,提醒”中国要站在“历史的正义一方”,加入西方制裁俄罗斯的阵营。她还像美国总统一样“严厉警告”北京,如果帮助俄罗斯绕过欧美制裁,等待中国的“也将是同样的制裁”。

“德法轴心反转”

然而,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对华政策趋向强硬的转变并没有得到其他成员国的支持,至少在公开场合是如此。恰恰相反,在冯德莱恩与中国拉开距离时,欧盟的两个核心国家—德国和法国—正在强化同中国的沟通和合作。

5月9日,正值俄罗斯红场阅兵。这一天也是马克龙来柏林拜访朔尔茨的一天。作为新当选连任的总统,马克龙在践行法国总统的传统:首次出访国非德国莫属。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位如今西方各国的“宠儿”将了德国一军,邀请德国总理这一天来基辅一晤。

然而,朔尔茨似乎不为所动,留在了柏林,白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云端会晤”,晚上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漫步勃兰登堡门。

这一选择表明,朔尔茨的头脑中装著比安抚乌克兰。满足美英和反对党期待更重要的事情。选择在5月9日这个历史性的日子与中国领导人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德关系,与法国领导人商讨如何把“德法轴心”运作得更好,透露出了他心中政治天平的倾向。

按照中方的通报,习近平向朔尔茨政府发出了明确的“三不变”信号:“中方发展中德关系的初衷不变;同德方加强合作的真诚愿望不变;对中德共同办成有意义的大事的信心不变。”

与中方发出的通报相比,德国政府对会晤成果的通报显得更为简洁和抽象。整个德文通报只有四个简短的自然段。但在这个简短的通报中有两处用到了“深化”(VERTIEFUNG)这个词。C1FF0C1A-5727-4603-A204-CC5DB6166ACC

德国政府给德国老百姓和世人发出的信息是,总理朔尔茨要进一步“深化”同中国的双边关系,尤其是经济领域里的合作。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德中追求“深化合作”的范畴还延伸到双边关系以外的领域:全球气候合作,全球能源转型和中欧关系。

无独有偶,第二天,也就是5月10日,马克龙也与习近平通了电话。从双方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这次通话涉及的内容比中德之间显得更为深刻,更为宽广。

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反对集团政治、战略自主、促进俄乌战争早日停火等等,都是马克龙和习近平聊得更深的题目。从这一点看,马克龙在与中国合作的道路上要比朔尔茨显得更为坚定和自信。

问题是,马克龙更为大胆的对华政策是否得到了朔尔茨的支持。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马克龙在与习近平通话的前一天晚上,在柏林与朔尔茨共同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

在招待会上,这位法国总统主动告诉记者,今天谈的许多“世界大事”都是同朔尔茨协商过的,包括同中国的关系。两人默契的程度并不亚于马克龙和默克尔。

这表明,默克尔退出政坛六个月后,“德法轴心”在对华政策上又开始重新启动。然而, 这次和以前不同,巴黎明显开始唱主角。虽然这位法国总统比德国总理年轻近20岁。

无论是马克龙还是朔尔茨唱主角,他们对华政策的基调和态度与冯德莱恩奉行的对华战略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希望通过抓住中国崛起的机遇,通过合作来消化这个东方大国带来的挑战;后者试图通过加入美国的“遏制战略”,通过“防堵”的方式来防范中国。前者仍然把中国视为机遇,后者开始把中国视为威胁。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与她的主要核心成员国在对华政策基调上出现如此的不和谐,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它表明,在对华认知、对美认知和对欧洲自己前途的认知上,欧盟委员会现在的领导层与欧盟核心成员国的政治领导人不处在一个层次上。

考验中国

对于中国来讲,这个局面既是一个战略性的挑战,也是一个战术上的难题。战略层面上,在以冯德莱恩为首的欧盟委员会继续执政的情况下,一个更为统一的欧洲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一个“亲美”的欧盟越统一,越团结,越“以一个声音”发声,对中国的伤害越大。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北京一直奉行的“支持欧洲统一”的对欧政策是否还是“理性的”。什么样的欧洲更适合中国的利益:一个“一盘散沙”的欧洲还是一个“统一”的欧洲?北京的战略家们可能得为此仔细斟酌了。

冯德莱恩与马克龙、朔尔茨的东趋西步现象折射出欧洲的政治精英们在对华政策上远远没有达到一致的水平,至少在程度、广度和深度上与美国看上去达成的“精英反华共识”有着天壤之别。

這表明,默克尔退出政坛六个月后,“德法轴心”在对华政策上又开始重新启动。然而, 这次和以前不同,巴黎明显开始唱主角。

倘若北京试图做出战略调整,放弃支持欧洲统一的政策,转向对欧洲实施“分而治之”的战略,把中国未来对欧政策的重点放在“分化欧洲、各个击破”上,“鸡飞蛋打”的风险不可低估。

这是因为即使马克龙、朔尔茨等务实政治家虽然坚持对华保持合作,但他们都是坚定的“泛欧洲主义者”。一个统一强大的欧洲是他们的灵魂和政治DNA。任何试图分裂欧洲的外部势力都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弹。

因此,如果抱着分化欧洲、削弱欧盟的动机来开拓同德法的关系必定会走进“死胡同台”。从更长远的角度讲,这样一种政策会把中国推向欧洲核心国家的对立面,从而使中国原本在欧洲的朋友们爱起中国来更难,而中国的敌人们恨起中国来更容易。

这个战略上的两难意味着中国必须在战术层次上有所作为:既要强化同德法和其他欧盟成员国双边合作,也要不断地消除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戒心,努力改变冯德莱恩等“亲美派”对中国的认知。

欧洲最终走向统一还是走向分裂并不是中国能主导的事情。在欧盟是否继续“东扩”这个问题上,巴黎和柏林也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分歧,而且这个分歧在这次马克龙访问柏林时暴露无遗。

马克龙婉拒了柏林非常上心的“巴尔干东扩”计划,提出了为目前所有尚未加入欧盟的欧洲国家另外单独建立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设想。朔尔茨虽然表示这个建议“非常有意思”,但“保留态度”溢于言表。

在对待“冯德莱恩现象”上,北京可能需要保持“战略耐心”。随着默克尔的下台,她的“政治闺蜜”冯德莱恩在欧盟委员会主席这个位置上能坐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

冯德莱恩所在的德国基督教民主党2021年败选后已经由执政党转为反对党,现在执政的社会民主党、绿党和自由党政府在下届欧盟领导人换届时不一定会支持“反对党人士”冯德莱恩继续担任主席,虽然她来自德国。

冯德莱恩的任期将于2024年到期,届时朔尔茨和马克龙都还在任上。很难想象朔尔茨会力保来自自己的反对党的这位女士继续连任,但朔尔茨和马克龙这两位“欧洲枭雄”也不会因为冯德莱恩的对华政策就将她赶下台去。

毕竟对华政策只是其他主要政策和欧洲政治生态的外溢,北京可以从容接受欧洲的现实,及时进行战略和战术调整,以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C1FF0C1A-5727-4603-A204-CC5DB6166ACC

猜你喜欢
冯德尔茨对华政策
音乐家的“无理”要求
冯德莱恩 七个孩子的妈妈出任欧盟掌门
冯德莱恩当选下届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欧盟新掌门人的家事国事
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考量
状元秀 马克尔·富尔茨
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选
读格尔茨《仪式变化与社会变迁:一个爪哇岛的实例》
本 期 导 读
美国全球战略下的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