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变化与带小品词的英文短语动词意义随动

2022-06-12 03:20应高峰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语境意义

摘要: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的带小品词英文短语动词为研究对象,从物理语境和认知语境两个维度,研究该类短语动词意义与语境变化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此类短语动词语义随语境的不同而发生随动现象。本文设计了”IEP”教学模式,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此类短语动词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境;小品词;短语动词;意义

一、引言

英文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其学习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词多义现象的影响。一词多义主要表现为一词在语言的不同场合下具有多种词义。束定芳(2008)认为读者对语言的理解通常会超越字面意义,其认知语义需要读者结合语境等因素进行推断。相应地,短语动词作为语言构成单位之一,其字面意义或比喻意义(张镇华,2002)也会因语境变化而相应变化。本文以语境理论为指导,研究带小品词的短语动词意义与语境变化之间的联系。

二、文献综述

2.1语境概念

语境指语言环境,对语言的意义产生影响。马林诺夫斯基(蒋平张志栋秦欢华,2011)认为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社会性语境。特定的语境使多义的语言符号趋向单义,然而,也存在同一语句在一个语境中有多种意义的情况。莱昂斯(1977)把情景语境解释为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来并对语言活动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比如语言参与者、场合、语言正式程度、交际媒介、话题等。较多国内学者在语言研究中使用了语境概念,大部分涉及语言学或翻译学。何兆熊(2000)从交际者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角度把语境分为:(1)语言知识: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对语言交际上的了解;(2)非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包括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范;情景知识包括交际的时间与地点、交际的主题、交际的正式程度、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相互知识。熊学亮(2007)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并把非语言语境分为物理语境和认知语境。王建华(2002)立足于语境同语言的关系,把语境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类。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词汇形式多样,意义丰富,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构成挑战。语境融入词汇教学可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2.2短语动词意义分类

学者们对短语动词做了多个角度的分类。有的从意义来划分,比如Dagut& Laufer (1985)把短语动词分为字面短语动词,比喻性短语动词和完成式短语动词。也有学者从句法角度把短语动词分为不及物,及物和可分,及物和不可分,及物四类。但较少发现文献从非语言语境的物理语境和认知语境对小品词进行分类,进而对带小品词的短语动词语义进行研究。

三、小品词的语境分类与短语动词的意义随动

小品词和动词组合形成短语动词,产生多种意义。经过对大学英语教材中短语动词的观察分类研究,笔者假设了短语动词语义的上位语境与下位意义构建模式,认为短语动词所在的非语言语境赋予了小品词特定的语境,如物理语境与认知语境。小品词本身没有语义,但它所在的特定非语言语境决定了短语动词的下位意义。

3.1.小品词的语境分类

张镇华(2002)的研究发现英语教学中存在15个高频小品词。笔者以此为基础,整理研究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的相关小品词,进行语境分类。根据熊学亮先生的非语言语境观点,本文把小品词所在的语境分为物理语境与认知语境。根据具体小品词所在的语境,又进一步分为1.物理方向性语境,物理内外性语境,物理感觉性,物理状态性等,以及2.认知情绪心理性,认知事件执行状态性,认知数量性,认知时间性等。以此分类为基础,对大学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小品词进行归類,并加以语境解释。

3.2.课堂教学中短语动词的意义随动

短语动词形式多样,意义丰富,与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必然存在密切的练习。笔者在小品词语境分类的基础上,检索了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册课文,找到了带小品词的典型短语动词,试与上文的分类进行匹配,试图探索短语动词意义与小品词语境变化之间的联系。

观察图2,笔者发现,随着语境的变化,相同的小品词在不同的短语动词中,产生了不同的语义。如与down, out, up, along, over, on相关的短语动词,在语境变化后,都产生了意义随动现象。试分类并举例一二以详细说明。

最常见的是“一次意义随动”。短语动词因动词不同而处于特定的语言语境,小品词随之产生相应的语义。如:

句1: As we set out on our trip, he noticed a bird in jerky flight.

译文:我们出发时,他看到一只小鸟飞得很不稳。

句2: I found out he had failed all his course.

译文:我发现他所有的课程都不及格。

句1的物理语境为父子二人在户外郊游看到小鸟。以此为基础,“set”作为语言语境的关键词与“out”搭配,使“set out”产生了“出发”的语义。句2的物理语境为某男生参加大学的期末考试。“found”是语言语境的关键词,与“out”搭配,整体产生了“发现”的语义。在这两个例句中,短语动词的语义产生只考虑了一次局部的语言语境,只发生了一次“语用推理”(熊学亮,2007),本文且称之为短语动词的“一次意义随动”。

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了“二次意义随动”。“二次”指二处局部语境,其中一处是动词语境,另一处是同一句子中的其他语言语境。小品词首先跟动词发生反应,产生一次语义,然后跟第二处语言语境发生反应,进一步产生二次语义。而该二次语义为该短语动词的最终语义。如:

句3:Our faithful journey of love and learning took us down rocky roads of hardship.

译文1:我们忠实的爱和学习之旅带我们走过艰难崎岖的岩石路。

译文2:我们忠实的爱和学习之旅带我们克服艰难崎岖。

句3的第一处语言语境为动词”took…roads”,与”down”搭配,“took us down rocky roads”产生了“带我们走过艰难崎岖道路”的语义。考虑到句中还有” journey of love”作为另外的语言语境,该短语动词发生了第二次语用推理,从而使”take…down”产生了“克服”的语义。

通过以上观察,本研究发现小品词在短语动词中,其语义随着动词的不同,或其他语言语境的不同而发生随动现象。熊学亮(2007)认为,语境是变量,对语句的理解,其实质就是搜索相关语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从而获得准确的语义。小品词在短语动词中的语义随动现象,应在此解释的范畴之中。

四、教学启示

在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缺乏语境意识,导致阅读抓不住语言背后的意义,写作简单堆砌词汇。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语用推断能力,使学生能理解语言背后的意义,使用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语用意义。本研究以带小品词的短语动词为中心展开教学,有效培养学生语境意识,理解和掌握此类短语动词语境变化与意义随动。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输入与输出”(Stern,1983)的控制。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研究设计了”IEP”教学模式。”IEP”具体指”Input, Exposure, Production”,即“输入,接触,运用”。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进行语料准备,或熟读,或背诵,达到熟悉语料的程度即可,此为输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及练习带小品词的短语动词的语境变化与意义随动。教学内容多样,包括小品词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局部语境替换后的意义随动,多个局部语境同时发生作用情况下的意义随动。教学形式多样,以小品词为中心设计并执行各类教学活动,如原文-译文匹配,有选项填空,无选项填空,带提示动词的句子翻译等等,组织形式可以是单人,双人,多人小组,线上线下混合授课等。核心思想就是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接触短语动词语的语境变化与意义随动。此为接触。

通过输入与接触,学生在课堂教学当时,或是之后,能理解和掌握此类短语动词语境变化与意义随动,实现知识的内化。在课后,教师给与学生适当的相关练习对知识点进行巩固。此为运用。

五、结论

本研究检索并分类了主要小品词在不同语境下,与动词搭配之后产生的意义。并进一步整理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小品词,对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一次意义随动”与“二次意义随动”的语言现象。本文发现,小品词在短语动词中,其语义随着动词的不同,或其他语言语境的不同而发生随动现象。以该语言现象为基础,本研究设计了”IEP”教学模式,试图培养学生语境意识,理解和掌握带有小品词的短语動词语境变化与意义随动。

参考文献:

[1]Dagut, M.,& Laufer, B.1985. Avoideance of phrasal verbs: A case for contrastive analysis.[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7):73-79.

[2]Lyons, J.1977. Seman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Stern, H.1983.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何兆熊.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蒋平张志栋秦欢华.语言学流派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束定芳.2008.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王建华.2002.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3):1-9.

[8]熊学亮.2007.语言学新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张镇华.2002.大学英语短语动词教学新探[J].中国英语教学,(5):38-4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院级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高频短语动词的局部语境替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yjy2020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应高峰(1979--),男,宁波镇海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语境意义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有意义的一天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探析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