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开发区发展现状及产业政策研究
——以山西省综改示范区太原片区为例

2022-06-12 00:52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招商开发区示范区

史 婕

(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引言

开发区向来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山西全省上下正在形成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加快招商引资和转型项目落地的共识和氛围。目前,建好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推动山西省开发区提质升级的首要抓手。对综改示范区创造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山西省其他开发区发挥好经济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山西省开发区发展现状

1.1 总体布局

山西省积极科学统筹开发区总体布局,循序渐进推进开发区设立扩区、整合优化。截止2020年底,山西省开发区数量达到88家,包括6家国家级开发区。88个县(市、区)已布局开发区,朔州、晋城、阳泉三市率先迈进了“一县一开发区”行列。山西省开发区正形成以工业类为引领,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旅类并驾齐驱的新发展格局。

山西省88家开发区规划面积共计7 214.18 km2,约占全省面积的4.5%。其中:工业类69家,规划面积为2 881.06 km2;现代农业类12家,规划面积1 490.16 km2;生态文旅类7家,规划面积2 842.96 km2。影响开发区发展的面积缺少问题进一步改善。各开发区同时兼顾推进道路、标准化厂房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研发平台、双创基地等软件服务平台搭建,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1.2 主要发展指标

截至2020年底,山西省入统的64个工业类开发区完成工业投资1 179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省增速30.6个百分点;加上大数据、军工企业等投资后,开发区工业投资为1 227亿元,同比增长53%;同年,完成转型项目投资1 101亿元,达到工业投资的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 060.7亿元,同比增长7%,高出山西省增速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8 624亿元。

7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新建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6.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7.22亿元,同比增长5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5.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1.9;绿色有机农产品覆盖率57%。

6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建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3.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3.42亿元,同比增长45%;森林覆盖率50%;旅客过夜人次459.5万,同比增长5.8%;年景区接待人次987.7万,同比增长15.4%。

2 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片区)产业政策

近年来,山西省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太原片区)通过勇于尝试,不断改革创新。应用多种产业政策助推改革,多项指标完成情况突出,为山西省开发区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

表1 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片区)2020年指标完成占比

2.1 “三制”改革情况

一是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示范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级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并推行责任目标倒逼机制,实现任期制与目标责任考核制有机融合。二是实行全员岗位聘用制,打破干部身份限制。按照以事定岗、以岗择人的基本思路,制定了《人员选聘工作方案》,对原90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双向选聘。2018年1月组织全体职员签订《职员聘用合同书》,明确双方权、责、利,由原来的身份管理升级为岗位管理,由最初的固定用人升级为合同用人。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实现干部奖优罚劣。实行职员绩效考核得分与其薪酬收入直接挂钩,制定出台《服务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年度考核工作细则》等配套制度,建立了同岗位本职、工作成效、服务水平相结合的考核分配激励机制。

2.2 “三化”改革情况

一是管运分离改革。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提出的“管运分离”改革要求,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发区管理和运营分离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了示范区《推进管理和运营分离改革的实施方案》。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航空产业园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山西“智创城”省级双创中心等一批合作共建园区项目建设;在智慧园区、审批服务、公务接待等方面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高级管理人才选聘。根据《山西省开发区条例》和《山西省市场化选聘开发区高级管理人员工作办法(试行)》,结合示范区建设发展实际,积极探索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性急需人才市场化选用机制,制定出台《示范区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实施方案》,委托第三方针对示范区金融研究和管理、集团公司总经理等12个岗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共计15名。

2.3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一是大力实施“招商挂图作战”,对重点产业产业链梳理,深化制定《2019年招商引资图谱》,全力发挥招商地图对“龙头项目+配套项目+研发机构”招商模式的导航作用。二是实施“周联系、季引进”招商工作制,鼓励每人每周至少联系一家企业,每季度至少引进一个项目。综合运用产业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等手段,积极争取央企和省属企业投资。三是项目分类管理推进。围绕项目开工、入统和投资的重要节点开展促进工作,综合预判项目的有效投资额、成熟度、稳定性等因素,重点推进有效投资项目,建立项目退出机制,最大限度降低无效项目的推进资源消耗。四是优化项目推进思路和措施。督促和帮助企业在项目定位、工程设计、开工协调、推进入统、投资申报等各环节缩短周期、提高效率,尽快形成设计、开工、入统、投资等各项目梯队全链条的良性循环。

2.4 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一是一份清单管边界。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赋予示范区各类行政管理权。示范区对省市陆续下放的1 190项事权进行梳理更新,对涉企的172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法律依据、程序、申请材料等要素进行逐项梳理,形成并公布了《办什么》《怎么办》《实际案例》等标准化办事指南,确保清单“应上尽上”事项达100%。二是一颗印章管审批。围绕企业投资整合了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将涉及发改、经信等15个行政管理部门的50项行政管理职权全部划转至行政审批局统一集中行使,并将之前26枚行政审批章统一收回封存。三是一个大厅管服务。将全区所有涉及企业的审批、服务等事项全部进驻大厅,开设了“企业开办一窗通”特色服务窗口,实行“面对面服务”。建立了咨询导办制度,组建帮办队伍,全面开启线上线下“保姆式”帮办服务模式。四是一网通办管效能。“一网通办”囊括了企业开办、行政审批、企业投资项目双承诺制服务、政府采购、OA办公等事项的全流程网上受理,为企业提供了中介咨询、科技成果交易、人才和金融等网上服务。五是一套标准管规范。示范区构建了示范区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正式对外发布标准221项,其中审批标准112项,政策兑现标准60项,基础、管理、岗位等标准49项。

3 启示及建议

通过对综改示范区太原片区产业政策分析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为山西省其他开发区所借鉴。

一是深入推进“三化三制”改革。积极总结省转型综改示范区在管运分离和市场化改革方面形成先进制度创新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开发区的多元治理,在全省开发区广泛推广。

二是持续提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水平。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深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才招商,积极引入第三方经营主体进行委托招商。围绕“六新”,聚焦十四大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筛选重点项目。

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将规划、审批、环保、执法等管理权限下放到开发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企业专网”融合发展,减少企业的填报信息时间,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

猜你喜欢
招商开发区示范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不见面”招商,点亮城市发展未来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莱西以招商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