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新发展的思考

2022-06-13 00:23杨青毕建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7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旅游文化

杨青 毕建国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特别是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做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

关键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7.0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求,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具体体现。随着文化系统与旅游业的逐渐融合、新发展,凤庆县文物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成为必然,为走出一条新路,领导们研讨出一条以滇红茶博物馆、安石茶叶初制所活态博物馆及文庙、鲁史古镇、古墨流浪河磨坊群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为主的融合发展之路,在保护文物单位的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普及各界人士的文物保护意识。

1 文博和旅游基本情况

1.1 凤庆县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

凤庆县文化资源丰富,文物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批重点文物得到抢救保护,文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全县文物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凤庆县目前共有84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保护单位19处、县级保护单位20处、一般级别文物保护点40处。

从2016开始,凤庆县先后完成青龙桥异地迁建和文庙、文明坊、三岔河琼凤桥、鲁史戏楼、鲁史魁星阁、鲁史兴隆寺大殿、鲁史骆家大院、安石茶叶初制所旧址修缮工作。2019年古墨流浪河磨坊群(图1)和凤庆茶厂老厂区(图2)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2020年完成了茶马古道鲁史古镇安防工程建设、文庙亮化工程,完成凤庆滇红茶博物馆建设和安石茶叶初制所布展。目前已完成流浪河磨房群、凤庆文庙、三岔河琼凤桥、安石茶叶初制所等15个火灾重点单位的“一项一策”工作。

1.2 凤庆县旅游业基本情况

凤庆县创建A级旅游景区是加快提升旅游形象品位,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实力的必要途径。凤庆县现有5个A级景区,3个AA级景区(古墨流浪河景区、石洞寺景区、锦秀茶尊景区),2个AAA级景区(鲁史古镇景区、滇红第一村安石景区,图3、图4)。

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宣传,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精神,按照《“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2020年,优选推荐上报了凤庆县安石村、鲁史村、古墨村、箐头村和锦秀村为“临沧市旅游品牌村”,这五个村都有一定规模或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其中安石村资源类型丰富,组合关系好,观赏游憩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并申报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安石村正式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由凤庆县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短视频《凤庆诗礼沿河》《臭豆腐最香的村庄—鲁史》《凤庆县石洞寺景区》《石诗颂古·情河淌爱—古墨村》《凤庆县古墨村》和《中国避暑小镇—古墨村》入选“十佳原創短视频”,其中《凤庆诗礼沿河》获一等奖,该视频将获得“央视频”App首页焦点图推荐,其他五部短视频荣获三等奖,得到“央视频”App“横滑泳道”栏目推荐。截至2020年11月,凤庆县共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共244.9万人次。

1.3 滇红茶博物馆及安石茶叶初制所活态博物馆

县委县政府把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美丽县城”作为总目标,积极打造“天下茶尊、滇红凤庆”城市品牌,把滇红茶博物馆纳入全县文化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传承凤庆历史文化,系统展示悠久历史、人文荟萃,发挥文化建设阵地作用,打造凤庆茶文化对外宣传的公益窗口,积极筹资建设了凤庆滇红茶博物馆(图5)。凤庆滇红茶博物馆于2019年6月通过方案评审,于2019年9月19日开馆,总建筑面积2726.9平方米,展厅面积1372平方米。作为以展示凤庆滇红茶发展历史为主题的县级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我县雄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了凤庆县的历史文化演变、自然环境变化和人文关怀。同时还能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对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有重大意义。2020年,完成安石茶叶初制所活态博物馆建设及布展,截至11月份,两个博物馆共有参观人数17496人次。

2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推进文物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首先要明确文物保护及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路和任务,与旅游发展规划相适应,统筹推进、合理开发,做到利用与保护相统一。这就需要从文物的整体性保护和利用来全面考量,连同其周边环境,乃至与其相关的生产、生活体系都要一并考虑,从而开发出一个既能展示文化、又能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文化旅游项目。

2.1 以文物保护为基础,创建A级景区

十八大以来,凤庆县创建了5个A级景区,其中4个是以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创建的A级景区,分别是鲁史古镇、古墨流浪河磨坊群、石洞寺、滇红第一村安石村,1个以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为基础创建AA级景区。

2.2 以文化傳承,融合旅游发展

将凤庆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心打造凤庆县以茶马古道文化、儒家文化及宗教文化为载体,推动文庙、鲁史茶马古镇、石洞寺等文化传承融合旅游发展。

2.3 以茶文化为基础,发展旅游业

以凤庆滇红茶博物馆、安石茶叶初制所活态博物馆为依托,推动锦秀茶尊、凤庆茶厂老厂区、滇红第一村安石、茶马古镇鲁史等茶文化资源融合旅游发展,观滇红茶博物馆、凤庆茶厂老厂区、滇红第一村安石,了解凤庆种茶、制茶历史,看凤庆滇红茶的发展历程,了解滇红茶诞生、制作,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游境内有3200多年树龄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走茶马古道,品滇红,漫步鲁史古镇,讲述茶和马帮文化。

2.4 做好文物保护,融合旅游发展

以古墨流浪河磨房群的农耕文化、琼英洞摩崖石刻文化(图6)、青龙桥与琼凤桥的桥乡文化(图7、图8)为主,兼具文化与自然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了解凤庆农耕文化,赏桥、听桥的故事,观凤庆末代土司勐寅“琼英洞天”和历代文人题词。

2.5 加强文物保护,发展革命红色旅游

发展革命红色旅游,对加强革命传承教育,增强凤庆人民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革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了解当地民族风情和秀丽自然景观,还可以在旅游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加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发展革命旅游业也有利于革命文物保护。以凤山烈士陵园(图9)、风庆茶厂老厂区旧址、白坟李家大院(图10)、郭大寨琼英洞为基础,发展革命旅游,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教育与保护融为一体。

2.6 别具文化特色,融合旅游发展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特色的自然景区和人文观光路线,逐步将生态资源转换为旅游资源,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和助力脱贫攻坚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以雪山王家寨千年玉兰花、风山镇二道河水文化、勐佑陶文化、郭大寨和新华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

3 凤庆县文化、旅游工作展望

近年来,凤庆县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凤庆文庙、鲁史古镇、滇红茶博物馆、滇红第一村、青龙桥等目前已经成为凤庆县旅游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但在较快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深深认识到我县文博系统和旅游业融合创新发展存在很多瓶颈。旅游行业规模小、旅游景点分散、相互衔接不当、旅游服务较差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县旅游业发展速度缓慢。文博系统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不够,缺乏文旅产业协作机制,各站一线。“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凤庆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之年,共同策划设计和完善凤庆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系统,协同推进凤庆文化旅游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凤庆文化旅游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滇红文化活动、旅游产品成为必融之路。按照“以文促旅、以旅护文”的原则,联盟以保护传承滇红文化、历史古迹,推进滇红之乡凤庆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乡镇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彰显特质、融合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创共享,坚持优势互补,互利互赢,构建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活力强劲、带动作用彰显的凤庆文化旅游共同体,共同把“滇红故事”讲得更精彩、更生动。

①推进文旅产业协作机制。一是必须深入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科学编制“十四五”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二是搞好“十四五”文旅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的统筹谋划论证。三是创建文化旅游产业库,切实保障项目推进和建设保障,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支持。

②创建文化旅游策划机制和宣传推介。旅行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市场主体,是连接旅游供给和需求的重要纽带,在畅通旅游市场循环、扩大旅游消费、促进人文交流和社会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要优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旅行社服务质量评价,建立和完善促进旅行社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二是强化旅行社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意识,避免出现重旅游轻文化思想。三是规划特色旅游路线,推出凤庆城区旅游,认真做好文庙、滇红茶博物馆、文明坊、凤庆茶厂老厂区、青龙桥、陈维寅故居、李家大院、杨家大院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精选凤庆文化特色产品,依托茶文化旅游、茶马古道旅游、滇红茶博物馆、滇红小镇大力推动文博旅游、山水旅游、体验式旅游等。

总之,推进凤庆文旅融合发展,是探索凤庆文物保护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只有让文物“活”起来,才能共同守护文物遗产,更好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白银市会宁县多举措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EB/OL].(2019-04-04)[2021-10-11].https://www.sohu.com/a/305715265_120026097.

[2]中国文化报.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旅发展如何迎接升级变革[EB/OL].(2020-06-06)[2021-10-17].http://w.dzwww.com/p/6028343.html.

[3]李艳艳,王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协同融合发展[EB/OL].(2020-08-04)[2021-10-17].http://www.dezhoudaily.com/p/1516368.html.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旅游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