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色鲜明的地方历史设计城市博物馆

2022-06-13 00:23袁梦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7期
关键词:蚌埠博物馆历史

袁梦茹

摘 要:城市博物馆根植于当地城市,传承本地文化,展示地域特色。文章对城市化背景下博物馆发展情况和展览主题定位进行分析,通过实例探讨如何深挖地方历史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用特色鲜明的地方历史来设计定位城市博物馆,实现博物馆展陈内容和水平的转型升级。最后对城市博物馆功能转变与文化创新的可实施性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保存城市记忆,以饱满、真实的展览还原城市历史,讲好地方故事,实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共享与繁荣。

关键词:特色鲜明;地方历史;城市博物馆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7.020

城市博物馆是我国地域分布最广阔、与市民联系最密切的博物馆群体。①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文化传播的共享平台。在国内博物馆行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城市博物馆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包容着城市的历史,又向其他城市展示着自己的特色。如何精准定位,做好策展设计,关键在于深挖地方特色,以“物”为中心,建成市民的精神家园、城市的文化殿堂。

1 城市化背景下的博物馆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掀起了城市化建设的浪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博物馆的性质和理念也在发生转变。2015年颁布施行的《博物馆条例》对照2008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博物馆的三大目的做了序次调整,过去的“研究、教育和欣赏”调整成了现在的“教育、研究和欣赏”。对比可见,博物馆“教育”目的的重要性被充分强调。发展至今,博物馆已不仅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文化遗产的机构,还成为服务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文化服务和教育机构。随着博物馆自身的演进和公众需求的改变,早期以收藏为核心的“殿堂”功能逐步淡化,让位于吸引公众参与、学习和讨论的“公共论坛”功能,同时文化创意、智慧服务等功能渐成产业。目前,中国博物馆正在经历着“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属性不断强化,工作重点调整为聚焦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博物馆的迅猛发展之势使地方政府逐渐意识到博物馆作为新的文化势力,在城市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巨大作用。如何讲好地方历史,展示城市精神,关键在于博物馆的展览主题的确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博物馆的展览由于缺乏准确的内容定位,主题设定上大多遵循两种模式:一是考古出土文物陈列,展示的文物多集中于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书画等传统文物门类,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多是瞧热闹、看宝贝;二是按照历史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铺展的地方通史陈列,框架大、内容杂、大而全,展览内容缺乏特色,无法体现地方特点。②如何定位城市博物馆的展览主题,树立城市独特的“文化名片”,把握地方历史是关键。

2 以地方史为核心的城市博物馆

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必然会形成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有别于中国历史文化广阔的涵盖面,地方历史文化的形成千差万别。以安徽地域文化为例,“皖南、皖北以长江为界,南北界限鲜明。长江以北地域宽广,又以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习称淮南、淮北”③,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了以徽文化为代表的新安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淮河文化,和以安庆、桐城为中心的皖江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的重要部分。

如果我们不首先深入研究地方史和城市史,在展陈设计方面,就无法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安徽的许多城市,能像西安、南京等那样数千年来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并非多见,大都经历了从古代交通、军事、集镇,到近现代因商贸开埠,或因近代矿山开发而建市,或因行政建置需要而设市。不仅是地名出现改变,而且这类城市多数因移民而形成。由于产业、人口等方面因素,在文脉传承方面难以对接,甚至出现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属性。如1949年设淮南矿区,1951年以矿区为中心,析寿县以及凤台、怀远、凤阳县地设淮南市。④宋国古都淮北市,春秋相城,秦置相县,属泗水郡。隋属彭城郡,唐元和以后属宿州。1960年析萧县和濉溪县地设濉溪市,1971年才改为淮北市。⑤淮南、淮北两座城市因煤炭而兴起,煤文化应该是城市文化的主题。马鞍山、铜陵则完全以沿江的“銅墙铁壁”而著称。如果采用通史模式,以古代文物定位城市博物馆,势必淡化城市历史文化,结果将造成古代史与现代城市形成“两张皮”,展带出现“断头路”。

蚌埠先秦时期处在涂山氏国与古钟离国之间,明代属凤阳的古渡乡集,百年前开埠的皖北商贸重镇,经过新中国70年建设成为现代工业城市。蚌埠市博物馆老馆也曾是以“蚌埠市历史文物陈列”为基本内容,难以续接百年蚌埠城市文脉。新建博物馆设计基本展厅时,按照现代博物馆的理论,设计了“蚌埠古代历史文明陈列”“蚌埠近现代历史文化陈列”和“淮河历史文化陈列”三个基本展厅,将新石器时代的双墩文明、禹会村遗址、春秋钟离国大墓、垓下古战场、明代汤和墓等重要古代文明,以及清末民初津浦铁路过境,皖北大商埠、新兴工业城市和淮河文化的变迁与蚌埠的历史环境全部表现出来。以崭新面貌展现了悠久古代历史文化与城市文化,实现了博物馆基本展厅结构改变,展陈内容和水平转型升级。

3 明确定位实现功能转变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博物馆不仅是城市文化宗庙,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机器。如何讲好地方历史,展示城市精神,关键在于博物馆实现功能转变与文化创新。

3.1 以“物”为中心,创新收藏思路

城市博物馆是一座收藏、展示、研究城市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的综合性博物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展览思想的转变,博物馆的征集对象也在悄然变化。195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规定的收藏对象,还只是有着较高文化价值、艺术或历史性,以及科学和技术意义的藏品和标本。2018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关于征集文物藏品的公告中,征集范围涉及正式出版物类、档案资料、音像制品类、证章类、旗帜类、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服装服饰类、外交见证类、美术作品、具有纪念意义的军事用品、具有重要价值的化石、标本以及家具等人工制品等,覆盖面之广进一步印证了博物馆的征集范围和对象已从古代文物向时代物证扩展。

蚌埠市博物馆从建新馆开始,以古代出土文物为基础,新增近现代城市历史文化陈列,拓宽收藏思路,重点以百年来商贸重镇的各种器物、图片、文献,以及蚌埠在向新兴工业城市转变中出现的各类标志性工业产品和反映工业城市面貌的图片为主要征集对象,选择各时期代表性的藏品列入收藏上展,新馆开馆后在市民中取得强烈的反响。观众在观赏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陶器刻划符号、青铜器、元青花瓷器等文物之后,走进近现代城市厅,仿佛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新馆建成开放后,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的观众接待人数一直在百万以上,是安徽中等城市中接待观众人数最多的博物馆(图1)。许多市民纷纷把家中收藏的许多老物件,通过捐赠的方式送进博物馆。从2015年新馆开馆以来,蚌埠市博物馆共征集和接受捐赠的城市历史见证物达千余件。其中包括民国初期津浦铁路从蚌埠过境的界碑、盐粮行使用过的量具及行员证章、宝兴机器面粉厂开业前后的各类文献及业主使用过的办公及生活物品、医院印章、富商家用浴缸、学校使用的铜钟、武术器械、清末样式的民国长袍马褂及各式旗袍、从上海流行而来的镜面香蕉床以及新中国发展机械工业以及轻纺、食品、化工、电子等行业在各时期代表性产品等(图2)。这些物品除一部分用于馆内陈列外,许多进入库房,有待于提升展厅时丰富展品陈列。

3.2 坚持从“物”到“文”的转变

对于历史文物的介绍,博物馆常规做法是从文物年代、质地、工艺、纹饰、功能等方面进行讲解。这些当然是历史文化,但观众会感到乏味又专业。随着群众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博物馆应及时转变文物研究视角,从小文物来看大历史,透过文物溯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价值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意义。例如,蚌埠双墩春秋大墓出土的青铜罍(图3),许多观众在观赏它精美的工艺之后,因为联想到今天喝酒“炸雷子”,常常关心它是酒器还是盛水的容器。我们应当引导观众认识它是楚文化东进淮上,最后定都寿春的产物,以及失蜡法工艺形成的纹饰如何反映出南北文化艺术的渗透,由此让观众认知蚌埠城市的历史区位,让两千年前的文物回到今天的观众心中,这应该是博物馆对文物进行解读的关键所在。

3.3 让展厅陈列与观众对话

从单纯展陈古代历史文物,到以人为中心布展,在城市博物馆布展中,展品的摆放需要根据故事线来进行组合,并营造出必要的历史场景,形成与观众对话的空间。蚌埠市博物馆将火车过境后形成的淮河新船塘、现代宝兴机器面粉工厂作为文物展陈的背景进行场景复原,原本孤立静态的文物和展品在观众眼中瞬间活了起来。另外,将二马路商业街建筑场景进行真实还原,每个细节都力保“民国化”,所有细节都有据可查,真实呈现了民国时期蚌埠商贸业的繁荣(图4)。观众走在二马路上,切实体会20世纪30年代蚌埠的风土人情。当年宝兴业主后人专程从上海携全家成员来到展厅,追忆父辈创业,更有健在商铺店主在子女搀扶下来到“二马路”自家店铺门前留影。在现代新兴工业城市展厅,以机器安装车间为场景,陈列出蚌埠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空气压缩机、柴油机等“五大机”,观众油然为自己城市创造的业绩而自豪。而不同时期的“蚌埠人家”,按照实景陈列不同年代的家具,又让蚌埠几代人都找到了自己生长的地方,许多中年人专门带领孩子观看,沉浸于展厅之中。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民众对自己城市的心理回归与认同,无疑是博物馆起到了良好的精神慰藉作用。

3.4 实现文化共享与创新

蚌埠是民国时期因铁路通车而形成的典型城市。它同淮河两岸的淮南、淮北和沿江马鞍山、铜陵这些以矿山开发形成的城市一样,都存在古老的地域与新兴的城市两种文化形态。如何把地域文化的脉络与现代崛起的城市融为一体,让观众在博物馆里实现文化共享,这是城市博物馆发展中的新课题。蚌埠新建博物馆,让新石器时代原本“养在深宫人未识”的众多文物,在当代蚌埠城市的导引下重见天日,许多观众在惊叹文物的古朴与精美之后,真正感受的是我们这块土地深厚的历史文脉。从淮河古老文明的发祥地、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到近代因铁路过境而兴起的城市,蚌埠在历史文明与现代城市文化的涵养过程中,共享了博大精深的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博物馆对于城市文化创新的驱动有着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蚌埠市博物馆牢牢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根据藏品特色,把有知名度、文化内涵和具有代表性的藏品挑选出来,配合博文艺术品商店,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开发了文创产品共15大类、40多个品种,产品种类较丰富。以镇馆之宝陶塑雕題纹面人头像为灵感设计的纪念币为文创产品中的“明星产品”,深受大众欢迎。2020年,蚌埠市博物馆主办了首届蚌埠市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图5),围绕双墩文化、大禹文化、蚌埠现代城市文化等蚌埠文旅IP,联动社会,充分挖掘蚌埠文明之美,以精彩作品激活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打造了一场“文化+”的创新盛会。作为城市历史标志,各行业在制作多媒体专题作品、宣教品之时,都把博物馆的内容作为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群团体组织各类活动,如妇联的“旗袍秀”等在博物馆进行展示。二马路复原的老蚌埠商业街建筑,被现在餐饮业老字号复制利用。原本多受老年观众或专业人员青睐的博物馆,变成社会各类群体共同爱好的文化殿堂,博物馆成为实现城市历史文化共享与繁荣的重要载体。

注释

①叶扬.序二[C]//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记忆的变奏—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论文集(2013—2014).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②严枫.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主题与内容定位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③安徽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皖志综述[M].合肥:安徽省体委印刷厂,1988:7.

④安徽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皖志综述[M].合肥:安徽省体委印刷厂,1988:90.

⑤安徽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皖志综述[M].合肥:安徽省体委印刷厂,1988:80.

参考文献

[1]叶扬.序二[C]//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记忆的变奏—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论文集(2013—2014).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严枫.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主题与内容定位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3]安徽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皖志综述[M].合肥:安徽省体委印刷厂,1988.

猜你喜欢
蚌埠博物馆历史
博物馆
小院系列之二
两袖清风
新历史
露天博物馆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