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视野下的人鱼纹饰演变刍议

2022-06-13 00:23薛妍唐邦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鱼演变考古

薛妍 唐邦城

摘 要:人鱼纹饰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常见于两汉、隋唐时期的墓葬中,形制丰富,器型多样。学术界对此做过不少讨论,但对不同时期人鱼纹饰的时空脉络关系研究较少。结合现有考古资料,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鱼纹饰展开梳理和分类,探讨人鱼纹饰在不同时空下的发展变化关系与原因,进而得到我国人鱼纹饰的演变脉络。人鱼纹饰受不同时间葬俗观念和地域变迁的影响,呈现复杂化、人格化和世俗化的演变趋势。

关键词:人鱼;演变;考古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7.031

鱼类是史前时期人类最容易接触、捕获的动物种群。人们出于对它的自然崇拜或其他原因,将与鱼类相关的工具或器物置于墓葬中,并在器物纹饰上体现出人、鱼结合的特征,常以人面鱼身的形式出现在各类器物中。

“人鱼”二字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①,书中记载秦始皇将人鱼膏制成灯油一事。而东汉辛氏所著《三秦记》②则补充了人鱼膏的材质,应为鲸鱼制成的动物燃料,与本文所述的人鱼存在差异。真正以人面鱼身形式存在的人鱼见于《山海经》③中,种类包括鲵鱼、陵鱼、赤鱬和鱼妇。《山海经·北次三经》载:“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文中明确指出人鱼的形态与特征。而在《山海经·海内北经》《山海经·南次一经》等文中曾指出人鱼存在人面鱼身或拥有手足的特征。此外,人鱼还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历代志怪小说中,如《汉武洞冥记》《搜神记》《博物志》《述异志》等。

目前,学术界对于人鱼纹饰的研究已有不少讨论,主要集中于对东汉时期画像石的人鱼纹饰和隋唐时期人首鱼身俑的类型学研究,对人鱼纹饰的时空发展脉络则关注较少。本文通过梳理各时期人鱼纹饰的器型特征,探寻人鱼纹饰的组合关系、地域关系、时空关系,希望为学术界在人鱼纹饰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特征与形制

1.1 特征

考古所见人鱼纹饰主要以“人首鱼身”的组合形式出现,是现有考古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人鱼纹饰,其留存时间较长,历经时代的变迁,呈现复杂化的趋势。以人首鱼身俑为例,鱼身所绘的纹饰越来越精致、复杂,增加鱼鳞、鱼鳃、鱼鳍等细节描绘。

同时,人鱼纹饰呈现人格化的特征,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发髻、发饰、肢体等具有明显人类特征的元素。唐宋时期,这些用于描绘人类特征的元素开始出现性别上的差异,以重庆永川高洞子南宋墓④出土的人鱼雕刻为例,雕刻中的人鱼纹饰呈“人首鱼身”的组合形式,所雕发髻彰显女性特征。

1.2 形制

结合已有考古发掘材料,可将人鱼纹饰分为A、B、C三类。

A类:人鱼纹饰呈“人首鱼身”的组合形式。该组合形式由人的头部与鱼身两个部分构成。鱼身或存在鱼鳍、鱼鳞,鱼鳃,不具备其他的动物元素,如羽翼。这种人鱼纹饰常在墓室壁画中和以人首鱼身俑的形式出现。进一步,可按鱼身组成结构的不同划分为Ⅰ式和Ⅱ式两个小类。⑤

Ⅰ式:人头鱼身式,由头部、鱼身两个部分构成。鱼身由颈部至尾尖各部位组成,鱼身比例大于人头比例。这一类在敦煌佛爷庙湾西晋墓出土的人首鱼身壁画⑥、宁夏彭阳墓出土的“美人鱼”砖雕⑦中均有发现。例如,山东济宁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图1)⑧,刻有三条人鱼,且三条人鱼的颈部与鱼身连成一个整体成鱼身,发上生冠,近似直立站姿,无上肢、足部。辽宁朝阳七道泉子唐墓⑨出土的人面鱼身俑(图2),由人首、鱼身两部分组成,鱼身较扁,身、尾、鳍俱全。

Ⅱ式:半人半鱼式,以腰为界线,腰上部分为人身,腰下部分为鱼尾。例如,山东邹城南落陵村出土的画像石《鱼车图》(图3)⑩,画像石上刻画一条人鱼,腰下生尾,身披长发,存在两臂,呈前后摇摆状,是人鱼纹饰在画像石中充当河伯鱼车的先导者作用的体现。

B类:这一类人鱼纹饰以存在双足或多足的现象来划分,符合《山海经》中对陵鱼的记载,也体现了古人将神话传说应用于墓葬的现象。例如,1958年于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的双耳鲵鱼纹彩陶瓶(图4)k,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厘米,颈部附堆绳纹,腹部绘黑色人首鲵身纹样,平底。该器物上的鲵鱼纹呈黑色,頭部圆似人脸,头部同尾部相连成鱼身,两足,符合人鱼纹饰B类的组合形式,且为单体形式的早期鲵鱼纹样式。甘肃武山县傅家门村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彩瓶l,与西坪出土的鲵鱼纹彩陶瓶相比,傅家门的鲵鱼纹样腹部更加圆润,附肢由两足转变为六足。刘瑶在《石岭下文化“鲵鱼纹彩陶瓶”释读》一文指出鲵鱼纹彩瓶上鲵鱼纹的整体造型、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与现实生活中的鲵鱼接近,是对现实中鲵鱼的模仿。m西坪、傅家门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彩陶瓶上的人鱼纹饰存在多足或双足的现象,符合这一类的分类要求。除彩陶外,徐州市铜山县洪楼村汉墓的画像石也属该类。山西省襄垣县出土的人首鱼身俑n,由人首、鱼身两部分组成,彩绘鱼鳞、鱼尾,鱼身下附四肢,符合B类的组合形式要求。

C类:人鱼纹上存在其他动物元素,为人、鱼和其他动物元素的复合体。例如,重庆永川高洞子南宋墓人鱼雕刻(图5)o,人首鱼身,鱼身雕有翅膀,前段为一女性头部,雕有发髻,肩部侧有羽翼,尾部上翘。这幅雕刻融合了人、鱼、鸟的动物元素,符合C类的划分标准。

此外,人鱼纹饰上的服饰、发髻、肢体动作也值得关注,这一情况往往同上述人鱼纹饰的三种类型并存,故不做单独分类。例如,山东济宁东汉墓画像石中的人鱼戴冠p,画像石中的人鱼既符合了A类的标准,并在其基础上增刻衣冠。

2 演变历程

2.1 先秦时期

考古所见的人鱼纹饰随时间的发展呈现出不同风格。人鱼纹饰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以人面鲵鱼纹彩陶瓶为典型器物,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晚期的石岭下文化类型。早期的人鱼纹更多反映的是人们原始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

2.2 两汉时期

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人鱼纹饰在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中出现较为广泛。人鱼纹饰以A类为主,在墓室壁画中出现C类的情况为人、蛇、鱼的复合体。在这一时期,人鱼纹饰受氐人、陵鱼、鱼妇、冯夷等神话形象的影响,出现在画像石、画像砖和墓室壁画中。山东邹城北宿镇东汉墓出土的《鱼车图》画像石中的人鱼q,充当着河伯鱼车先导者的作用。此外,在马王堆一号墓、卜千秋墓室壁画、河南永城芒山西汉梁王墓室壁畫中的人鱼纹饰由人、鱼、蛇三部分组成r,属C类。这类人鱼纹饰与《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鱼妇情形相同s,充当着引渡人们平安到达神仙世界和实现再生的使者作用,反映了汉代传统生死观和生命转化、灵魂复苏的升仙思想。

2.3 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的人鱼纹饰常以人首鱼身俑为典型器物,少量出现在砖雕或墓室壁画中。其中,人鱼纹饰以A类为主,少数出现B类和C类的情况。隋唐时期人鱼纹饰相较秦汉时期呈复杂化趋势,对鱼身的描绘更加精细。例如,在山西长治唐范澄夫妇墓t和河北邱县唐袁翼夫妇墓u出土的人首鱼身俑,前者俑身饰有鱼鳞、鱼尾,后者俑身饰有鱼鳃、鱼鳞、鱼鳍。

仔细研究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人鱼纹饰中服饰形制可能与墓主人所推崇的宗教有关。例如,南唐李昪墓、南唐李璟墓出土的人首鱼身俑v,前者晚年推崇道教,陵中俑头戴道冠帽,后者常年推崇佛教,陵中俑头无冠帽。

人首鱼身俑多出土于山西、京津冀地区,横跨隋唐五代、两宋时期。而将人首鱼身俑作为随葬明器的墓主人存在身份上的差异,是不同历史时期葬俗观念变迁的体现。隋唐时期的墓主人多为官吏,五代十国时期的墓主人多为王室贵族,而两宋时期的墓主人多为平民w,说明人鱼纹饰的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趋于世俗化。

3 组合关系

在考古发现中,人鱼纹饰不仅单独出现,还和其他动物纹饰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墓葬中。这种情况常见于隋唐、两宋时期的墓葬中的随葬明器中。人鱼纹饰与其他动物纹饰组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以人首鱼身俑、人首蛇身俑为基本单位,常见于隋唐时期的官吏墓葬和两宋时期的平民墓葬中,随时间的变化存在墓主人身份上的差异,趋于世俗化不断发展。如在山西长治唐范澄夫妇墓x、辽宁朝阳唐张狼墓y、山西长治唐冯廓墓z、山西太原金胜村三号唐墓、四川绵阳杨家宋墓等墓中均有出现这类组合情况。以人首鱼身俑、人首蛇身俑、人首鸟身俑为构成的组合情况见于身份为官吏的唐代墓葬中,如在河北邱县唐袁翼夫妇墓、河北元氏县大孔村唐吕众墓、河北南和东贾郭唐墓、河北安国梨园墓等墓,出现人首鱼身俑、人首蛇身俑和人首鸟身俑三俑并存的组合情况。而在五代时期的考古材料中,以人首鱼身俑和人首龙身俑构成的组合情况常见于王室贵族的墓葬中,如南唐二陵、江苏邗江蔡庄五代墓。

第二种情况,墓葬中出现特殊组合,如人首鳖身俑、人首蚕身俑、人首鸡身俑等。在罗田县王家桥宋墓,发现了人首鱼身俑、人首鳖身俑、人首蚕身俑和塔式罐器物组合的现象,结合在该墓出土的以文俑手捧生肖头像为造型的十二生肖俑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可推测该类器物组合吸收了较多道教文化因素。

4 地域时空关系

东汉时期,人鱼纹饰常以画像石的形式出现在各地的墓葬中,常见于山东地区和苏北地区的墓葬中,在四川、湖南、陕西等地墓葬中也曾发现。东汉时期出土的人鱼纹饰往往和升仙题材存在一定的联系,是东汉时期不同地域墓主人的共同心愿,体现墓主人对生命转化、灵魂复苏的迫切需求,也是汉代传统丧葬观念的集中体现。此外,东汉时期不同地域间丧葬观念存在同一性,山东邹城出土的画像石和陕西榆林出土的画像石虽相距较远,却使用了相同的画像石题材,两地将人鱼纹雕刻在画像石上,刻于车前,充当河伯先导者的作用,构成《鱼车图》的经典情形。隋唐时期,全国各地的墓葬中均可见人首鱼身俑。人首鱼身俑作为神怪俑的一种,具有辟邪的作用。这一时期出土地点以北方的京津冀地区和山西地区为主,京津冀地区有11座墓葬出土该俑,山西地区则有10座墓葬出土该俑。少量见于辽宁、河南、江苏等地的墓葬中(图6)。五代时期,出土地点发生南迁,人首鱼身俑见于苏、闽二地。至两宋时期,人首鱼身俑多见于南方地区的墓葬中。

从人鱼纹出土的情况来看,自隋唐时期至两宋时期,出土地点发生南迁现象。隋唐时期的人鱼纹出土地点以北方地区为核心,而五代时期和两宋时期的出土地点以南方地区为核心。结合目前的考古发掘材料和历史文献资料,推测这种南迁的现象可能与政局的更迭有一定的联系。隋唐时期,随葬陶俑之风盛行,人首鱼身俑作为随葬明器出现在各地的墓葬中,是各地采用相同的随葬习俗的体现,具有统一性。五代时期,人鱼纹饰多见于南唐的墓葬中,南唐随葬形制沿承唐制。两宋时期,出土地点多见于川渝地区和江西地区,结合墓葬出土情况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发现这种现象可能与两宋时期统治者推崇道教有关,川渝地区和江西地区是道教盛行之地,该时期墓葬中的人首鱼身俑吸收了不少来自道教的元素。

从两汉和隋唐时期的文化遗存来看,人鱼纹饰体现了不同地域间丧葬观念的统一性。自元代开始,一些来自唐宋时期传统的中原葬制被废弃,人们的葬俗观念发生转变,人鱼纹饰的明器作用逐渐被削弱,在社会的丧葬习俗中逐渐消失。

5 结语

在考古发现中,人鱼纹饰多见于墓葬,结合墓葬的物质遗存和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不同时期人鱼纹饰的使用与当地丧葬习俗与观念有关。

先秦时期,人鱼纹饰受人们对原始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的影响,历经从单一体到复合体,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化过程。自西汉时期开始,原始宗教信仰不再左右人们的思想,人鱼纹饰演化受汉代传统生死观和升仙思想的影响,寄托了汉人羽化升仙的美好愿望。在这一时期,人鱼纹饰出现了与人有关的装饰性元素,如冠帽。隋唐、五代时期,两汉的葬俗观念和随葬形制仍是影响人鱼纹饰的主要因素,宗教也是影响人鱼纹饰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人鱼纹饰更加具体化、精细化,出现了鳞、鳃、鳍等部位。人鱼越来越人格化,出现性别之分。自元代起,一些来自隋唐时期中原旧制和葬俗观念被废弃,人鱼纹饰向世俗化方向不断发展,消失在社会的丧葬习俗中。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②辛氏.三秦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③s方韬.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④o王昌文,代玉彪,王道新,等.重庆永川高洞子南宋墓群清理简报[J].文物,2020(6):25-40.

⑤朱笛.从远古走来的美人鱼[J].中国收藏,2021(4):68-73.

⑥俄军,郑炳林,高国祥.甘肃出土魏晋唐墓壁画:中[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⑦王玉平.出土罕见“美人鱼”古砖雕[N].宁夏日报,2016-04-27(001).

⑧p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

⑨李道新,李阳成,高铁,等.辽宁朝阳七道泉子唐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8(6):18-36.

⑩q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赖非.中国画像石全集:第2卷:中国画像石全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k李永平.双耳鲵鱼纹彩陶瓶[J].丝绸之路,1997(5):23.

l郎树德,贾建威.彩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m刘瑶.石岭下文化“鲵鱼纹彩陶瓶”释读[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9,4(12):134-137.

n张庆捷,刘耀中.山西襄垣唐墓(2003 M1)[J].文物,2004(10):45-46.

r郑茜方.汉画中的人鱼形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3(5):25-29.

tx侯艮枝,李奉山.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J].文物,1989(6):58-65.

u刘爽,申慧玲,李政.河北邱县唐袁翼夫妇墓发掘简报[J].文物,2021(3):14.

v南京博物院.南唐二陵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

w崔世平.唐宋墓葬所见“仪鱼”与葬俗传播[J].东南文化,2013(4):81-86,127-128.

y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朝阳唐张狼墓发掘简报[C]//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朝阳隋唐墓葬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9-29.

z侯艮枝,朱晓芳.山西长治市唐代冯廓墓[J].文物,1989(6):54.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南郊金胜村三号唐墓[J].考古,1960(1):48-50.

何志国.四川绵阳杨家宋墓[J].考古与文物,1988(1):3.

刘超英,冀艳坤.元氏县大孔村唐吕众墓[J].文物春秋,1999(2):31.

李振奇,辛明伟.河北南和东贾郭唐墓[J].文物,1993(6):32-3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安国市文物管理所.河北省安国市梨园唐墓发掘简报[J].文物春秋,2001(3):31.

张亚生,徐良玉,古建.江蘇邗江蔡庄五代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0(8):43,47.

罗田县文管所.罗田县汪家桥宋墓发掘记[J].江汉考古,1985(2):39-46.

丁子杰.唐宋墓葬出土人首鱼身俑研究[J].东南文化,2020(6):123.

猜你喜欢
人鱼演变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考古简史
“考古”测一测
异兽人鱼故事类型考析
美国 西雅图 自认是人鱼的美人鱼社群
巴西极品海蓝宝戒指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