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画报中的“八百壮士”

2022-06-14 07:10姚新婧
黄埔 2022年3期
关键词:良友画报军营

□ 姚新婧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带领的“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奋战四昼夜,成功掩护国民革命军撤退的事迹,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当时的《良友》画报也对“八百壮士”临危受命、死守四行仓库、被迫撤退到公共租界的孤军营,以及谢晋元的牺牲进行了跟踪报道。

临危受命

八一三事变当天,日本就对上海闸北地区进行猛烈炮击,《良友》画报报道中说:

日军既大举侵入华北,复威胁我淞沪,故意派中队长大山勇夫及一等水兵齐藤要藏,闯入我方虹桥机场,而造成淞沪之恐怖局面,企图以此要挟我当局。我为自卫与维持和平局面计,拒绝日方之无理要求,日乃增调部队来沪,而于八月十三日开始进袭我闸北八字桥一带防地。日方侵沪之野心,至是已全部揭露……日军布置就绪,遂于八一三开始向我闸北守军挑衅,引起淞沪战争。

事变第二天,1937年8月14日,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指挥国民革命军最精锐的部队87师和88师首先主动出击。随着战线的拉长,军队部署在不断调整,军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9月21日,以陈诚为总司令的第15、第19集团军编为左翼兵团;朱绍良代替抱病的张治中指挥第9集团军,作为中央兵团,作战区域为北站、江湾、庙行一线及以西地区;以张发奎为总司令的第8、第10集团军编为右翼兵团,作战区域为苏州河以南至杭州湾北岸地区。10月23日,日军率重兵前往真太公路,直逼大场左翼。因庙行、大场位置较为突出,成了日军的眼中钉。

/ “八百壮士”。

10月26日,大场失守,守军为保存实力而转移,“上海闸北为我军淞沪战线之右翼,工事坚固,敌军屡攻不逞。十月廿六日,因大场失守,闸北形成突出之势,故不得不忍痛退出,即军事上所谓‘战略的撤退’。退出部队秩序井然,右翼部队依次支持左翼防线,以致我军全部退出”。当时撤退时,原本是要88师全部留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以掩护撤退,但征求88师师长孙元良意见时,孙师长建议只留一个团留守掩护。孙师长便把这重担交给了524团团附谢晋元。

四行仓库保卫战

四行仓库最初是四家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共同出资建设的存储货物的联合仓库,以墙厚楼高、易守难攻著称,因此成为第88师司令部驻地,其中还有不少弹药和粮食。四行仓库的北面和西面是被日军占领地区,东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苏州河,河的对岸是公共租界,所以四行仓库的位置形同“孤岛”,而“八百壮士”便也成为了孤军。

谢晋元率领该团400余人,于26日深夜开始退守到四行仓库内,坚守闸北这最后一块阵地,进行了4昼夜的艰苦战斗。《良友》画报也立即报道了相关情况:

因战略关系,于十月廿六日深夜开始撤退闸北江湾方面之守军,之翌晨二时,已全部撤尽,只留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士兵为掩护部队。该团为最先开入闸北保卫北站者。此次奉令掩护全军,以最后退出闸北,全团士兵引以为荣,该团团附谢晋元,营长杨瑞符,带领五百健儿完成其掩护大军后撤之重要任务后,即坚守闸北光复路口四行仓库与大陆银行仓库,誓与闸北仅存之一块土共存亡。

27日晨,谢晋元率该团退至新垃圾桥头时,除派一部分壮士为警戒部队外,全部入守仓库。进入仓库内,谢晋元便立即部署兵力防守,加固防御工事。驻守新垃圾桥头的英军几次劝慰退入租界,谢晋元皆坚决拒绝。当天晚上并设法递出遗嘱,托付家属,表示愿与国土共存亡,非完成任务,决不退出。因四行仓库中供给不足,谢晋元呼吁外界人士支援:“以盐,糖各五百斤,光饼五万接济之。”消息传出后,上海市商会及抗敌后援会等,立即募集各项慰劳品,想方设法送入四行仓库。

28日下午,女童军杨惠敏渡河献旗。上海民众、在沪各国侨民以及一些外国记者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瞻仰:

/ 《良友》画报第132 期《孤军奋战记》。

/ 四行仓库。

沪市民众,闻风而前来瞻仰者,途为之塞,至亲携慰劳品交负责机关设法送入慰劳者,为数甚众。驻沪之各国侨民,亦争相输将,英文大美晚报记者,且要求准其入内共同生活,俾将壮士之轰炸行为,公诸全世界。可见我孤军死守四行仓库之举,不仅受我国民众之热烈拥戴,且已为世界认识所钦敬。

日军屡次进袭均被击退。“八百壮士”于四行仓库与大陆银行仓库苦撑达4昼夜之久,成功完成了掩护大军撤退的任务。日军伤亡200余人,“八百壮士”则只有20余人伤亡。“八百壮士”英勇抗战,引起了上海公共租界的严重不安,他们要求“八百壮士”撤出四行仓库。国民政府与公共租界的英军达成协议,英军助力压制日军火力帮助孤军撤退入公共租界内,乘英军的汽车回沪西归队。31日凌晨1时许,谢晋元率军冲出重围,退入公共租界。但由于受到日军的威胁,公共租界违背了协议内容,把孤军扣留于胶州路孤军营内。这一困便是4年之久。

亲历者的叙述

孤军琐记

“八百壮士”中的一位军人在撤离四行仓库后投稿给《良友》画报,讲述了在保卫四行仓库的过程中,“八百壮士”井然有序,各司其职,抱着与四行仓库共存亡的决心,积极地对抗敌人,展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怀。

作者首先向送来慰问品的民众表示感谢,并向民众传达撤出四行仓库到达公共租界后平安的消息。接着,作者对守卫四行仓库的过程作了一定的叙述。当时接到命令之后,谢晋元团附和杨瑞符营长带士兵分途退出北站,开入四行仓库。凌晨2点多,一些人布置防御工事,作者和几个士兵把守着蒙古路附近的要口。6点左右,日军开始袭击。为保存力量,他们一边迎战,一边退出四行仓库附近的阵地。下午2点后,“我们退入仓库中,有些敌人再逼近来,我走上屋顶,由窗口扔下几个手榴弹。当场就击毙了几个敌兵,其他的慌慌张张的退走,不一刻敌人派来了几条猎犬,拖了死尸就走”。

最后,作者还介绍了在保卫四行仓库过程中的几件趣事:

其一,我们以为吃水极缺乏,不敢乱用,拿了几只大水桶,把撒下的尿都储起来,当作“消防药水”,因为敌人时常用火攻我们,我们不能不预防万一;其二,有一天晚上,我亲自拿一个用棉花做成的照明弹抛下地上时,却碰巧打中了一个伏在地上的敌人,他唬叫了一声,以为是吃了一个钢炮弹,曳了尾巴就跑;其三,还有一天,我用望远镜望过对岸,见到一位外国太太,一边仰头望着我们的窗口,一边用手巾拭着眼泪,不胜怜悯的样子,到后来,又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好似请求她的上帝来保佑我们。其实,我们的生命是没有紧要的,最紧要的是国家民族的生存,所以上海中外人士对我们的热诚,我们是感激的,但是各界的慰劳,我们却受之有愧,因为我们军人是有守土的天职的,为国而死,可说是责无旁贷。

沉着的一夜

在“八百壮士”奋战4昼夜的过程中,各界人士及民众争送慰劳品,以此表达他们对“八百壮士”的热烈支持和崇高敬仰。童子军战时服务团也积极负责后援接济工作,他们把民众送来的慰问品装满卡车后,想方设法送到“八百壮士”手中。一位在童子军总部工作的童子军,将他们支援“八百壮士”的经过也刊发在《良友》画报上。

当数百健儿死守四行仓库的消息传出后,上海市的300万民众可以说没一个不表示着敬意与关怀:

那天午后,无线电是不停地播送出闸北八百健儿抗战的英武情形,同时又竭力为孤军呼吁,请求各界人士多多捐助食粮。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工人,商人,学生,黄包车夫,卖报小贩,他们都亲自走来,手里提着一包东西,很诚意的,千叮万嘱,要送给死守闸北的孤军的。

童军团部在4小时之内就被许多捐赠的粮食堆满,有光饼、大饼、面包、年糕、面粉、白米、火腿、麻油、香蕉、苹果、生梨、白糖、枣子、食盐、大头菜、自来火、洋油、馒头……

当晚,童子军便开始运输物资,共有5辆车开往四行仓库。前面两辆是褐色的自备汽车,里面坐着几位穿西装的中年人,中间两辆是装煤的卡车,上面满载了许多慰劳孤军的食品,后面一辆是没有篷的小卡车,那里立有六七个穿着传统军制服的童军,“当抵达四行仓库时,童军们都不谈话,同时车上的灯,也全都熄灭了。几个男童军,小心翼翼地搬运着,直到搬完为止。在他们工作的时候,敌人曾发三小钢炮,来试探过他们”。

我们的生活

1937年10月31日凌晨,“八百壮士”接到命令开始撤退,退出四行仓库后,便被困在公共租界的孤军营营内,长达4年之久。在这4年内,“八百壮士”是如何生活的?《良友》画报在139期(1939年2月)发表了谢晋元的一篇文章《我们的生活》,并配上12幅照片,展现了“八百壮士”一年来在孤军营中积极乐观的日常生活状态。

孤军营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谢晋元写道:

余等被困于上海公共租界,驻地为星加坡路十号对过。因为这块十亩上下的空地,原系水湖,高低不平,过去用作堆积垃圾,因此没有门牌,和胶州花园仅一墙之隔。我们住的房屋,极度拥塞,且高不及丈,简陋不堪,雨天满屋漏水,衣寝尽湿,行动维艰。尤以卫生设备毫无,一切凭余等艰苦经营。

“八百壮士”的生活环境虽苦,但是生活作息以及业余生活还是较为规律稳定和丰富多彩的。“八百壮士”全体官兵,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起床后有半个小时的洗漱和打扫清洁时间。5点到7点半是晨操时间。担任警备的万国商团俄国队会在8点检查人数,大约10分钟左右。9点开始早饭,10点到11点为课堂时间。11点到下午2点半为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洗衣洗澡等。下午2点半到3点半,教练拳术或唱歌、游戏。晚上7点半到8点半为洗澡休息时间,晚上9点正式就寝。除课堂时间外,其余时间大半花在运动场上。孤军营中有篮球、排球、垒球、网球场各一个,三个乒乓球台,以及钢架、木马、铁饼等。

我们篮球队共有五队,计分“孤军”“攻击”“斥候”“突击”“冲锋”。为了各队人数过多,球场不敷分配,所以现在正在计划加筑一方。篮球方面,蒙吴子彬先生暨青年会陆总干事派人前来指导,又有宋福华先生每周前来放映电影一次。另有口琴队,承石人望先生亲来教授。

谢晋元牺牲

在孤军营内生活的4年之中,汪伪政府曾想笼络谢晋元,但被谢晋元坚决拒绝。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像往常一样到操场率兵早操,却被汪伪政府收买的叛徒用匕首行刺,不幸去世,谢晋元当时年仅36岁。

谢晋元深受士兵和民众的爱戴,所以在他的追悼会上,民众都自发前来吊唁,入场致祭的民众达4万余人。《良友》画报也报道了这一壮观场面:

谢晋元团长不幸殉难,中外闻耗无不痛骇,孤军营内大礼堂上各界之前往瞻仰遗容者日必四五万人,因谢团长之棺木,系用玻璃棺盖,在棺旁可以窥见遗容,谢团长生前与本市各界交谊素切,故噩耗传来,均自动前往吊唁,仰瞻此民族英雄之遗容,追念其忠凛勋绩,无不肃然起敬。青年学生于瞻仰谢团长遗容后,莫不面露戚容,间有失声痛哭者。孤军壮士对四年来艰苦共进的谢团长遗容作最后注目礼,热泪盈眶。孤军士兵与民众代表为谢团长盖棺。谢团长盖棺时在场民众莫不哀嚎凄怆,如丧考妣。孤军营后一小园,将为谢团长安葬之处,将军英灵不泯,可以含笑九泉矣。

/ 《良友》画报第166 期。

/ 《良友》画报第166 期。

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保卫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已经过去了将近4年之久。为了能够更好地缅怀谢晋元和“八百壮士”的壮举,《良友》画报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汇总整理,配上了24幅照片,重新展现了谢晋元生前的生活、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以及“八百壮士”在孤军营内的生活状态,并对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结语

《良友》画报1941年10月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被日军查封。但从其他资料可以看到,同年12月,日军突然进入上海公共租界,将“八百壮士”剩下的士兵押走。部分人被遣送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集中营,经过几年苦役,最终回到了上海;部分人曾追随新四军的步伐积极抗日;部分人解甲归田;部分人在上海码头从事劳力工作……“八百壮士”最终回归到平凡生活并逐渐消失于人们视野,但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敬佩与铭记。上海市将北火车站到四行仓库的道路改名为“晋元路”,将与孤军营一墙之隔的胶州公园改名为“晋元公园”,并在园内修建了谢晋元墓。

1983年,上海市在虹桥万国公墓重建谢晋元陵墓,以缅怀这位抗日英雄。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展出了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的图片。2014年9月1日,谢晋元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12月17日,民政部正式批准追授抗日英雄谢晋元为烈士。

猜你喜欢
良友画报军营
你有病吗
《黄土地》画报
山东画报2020年2、3期合刊
《良友》的世界视野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军营里的“大餐”
春的画报
FUNNY STORIES
《良友》画报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