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

2022-06-15 15:42王华彪
知与行 2022年2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摘要]当前,面对基层数不清的“碎骨头”、嚼不烂的“硬骨头”,面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时间越宝贵、任务越重、要求越高;越是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政治立场,坚持稳中求进、担当尽责、建功一线,越是要勤练扶贫本领、爬坡迈坎、奋力冲刺;越要发扬钉子精神,“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越是要以“实”的作风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跑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加速度”。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F13;F06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308(2022)02-0026-07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现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战,是我们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越是接近收官,越要有不胜不休的顽强斗志,保持攻坚克难的锐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1]。2021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之年,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乡村本身具有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先天并不具备与当前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等平面传播模式所对应的流通优势。与此同时,长久依托农民自

主议价和农产品初品买断为主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增收、制约乡村振兴、制约共同富裕的最大弊端,亟待以新模式、新业态来改变现状[2]。

二是基层党组织引领高质量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能力不强。少數基层党组织政治意识不强、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引领服务群众能力不足,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有的地方主动思考谋划工作少、机械执行上级部署多,抓党建与抓脱贫攻坚融合不够,对以“三个组织化”为总抓手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多、组织动员能力不足,导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平衡、特色亮点不突出。

三是部分基层干部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甚至存在“脱了贫”就“交了差”、“见底清零”就已经“大功告成”的错误想法。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有所松懈,认为大家辛苦了一年、脱贫后应该放松一下,导致少数驻村工作队员不仅思想上放松、纪律上也放松,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个别帮扶单位和挂钩干部产生厌战情绪,脱贫攻坚工作不安排、不积极、不主动,有懈怠思想。

四是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谋划不深。部分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等缺乏思考,对如何有序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研究不深不透,对如何更好地加强乡村建设、基层治理和强边固防等创新措施不多,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和狠劲,没有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一些地方“脱贫了就完成任务了”的观念滋生,开始放松工作力度。由于产业底子薄弱,群众“内生动力”不强,“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巩固脱贫成果的道路还很长。还要清醒地看到,剩下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任务还很艰巨,仍未摘帽的地区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没有一鼓作气、一战到底的韧劲和毅力,是难以完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的。

五是治理主体比较单一,多元主体不对等。由于村集体资源条件受限、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或无法充分利用村集体资源等原因,村党支部功能弱化,依然沿袭旧的传统治理模式管理村庄,不能接受新型社会组织进入,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农村内部公共服务跟不上、外面公共服务进不来的困境。长期以来,人们惯性认为村“两委”与经济组织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政策执行中必然产生一定矛盾。而受历史原因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需要在利益整合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却不能够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造成权责不对等,直接影响了村级经济组织自治功能的有效发挥。

六是村民自治不完善,农村社区有短板。在开放性、流动性的农村社会中,大量乡村劳动力选择进入城镇打工,留守在农村的往往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村庄空心化现象严重。乡镇对村委会管理服务方式有待转变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权力行政化倾向较为突出,对村委会自治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等村务活动横加干涉,不愿支持村民自治,甚至妨碍村民自治,挫伤了村干部的积极性。新型农村社区多是“多村合一”,人口量大,组织无序,外出务工群体多,群众学法意愿低,造成普法、学法相当难,“讲人情、讲关系”“遇事找熟人”成为习惯。

二、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秉持服务初心,倾听民生察疾苦、谋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3]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任何谣言、任何困难、任何风浪、任何诱惑下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为党的伟大事业坚持不懈奋斗。“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4],党员干部必须永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把群众呼声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出台政策的“优先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终标尺”。现在我们极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现象,反映出了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够、为民情怀欠缺的问题,继承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正当其时,特别是当前,受疫情等影响,我们更要不怕险阻、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战场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永做一心为民的“志愿者”。要蹲在田坎收集“带露水”的新鲜问题,坐在灶台旁听取“冒热气”的工作建议,站在村头谋划“接地气”的发展路线,俯下身子听群众讲,摆正位置替百姓想,切忌听到困难就摆手,遇到矛盾忙缩手,要甘作“拓荒牛”“孺子牛”。8CC3F3D1-5AFE-4A3A-8FE2-86E060F4E160

(二)砥砺奋斗前行,肯接难事敢碰硬、不缩手

“百姓的小事难事,就是国家的大事要事”。党员干部要把群众诉求当家书,人民困难当家事,把事关民生的“烫手山芋”一抓到底,以“滚石上山,负重前行”的决心做到“去民之疾如去腹心之患”;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跳起来摘桃子”,自我加压,能快则快,能超则超,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以“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必干成”的严实作风,全面投入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来,全力以赴踢好决战决胜“临门一脚”;要敬终如始、一鼓作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想、敢做、敢当,努力“治病于未”“治病于微”,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第一公里”,当好攻坚克难的“主攻手”,大力发扬“弱鸟先飞”和“天黑趕路、天亮进城”的精神,拿出决战决胜的勇气,拿出决战决胜的作风,拿出决战决胜的姿态,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更加扎实的作风,做新时代能经风霜、敢萃炉火的“劲草”和“真金”,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努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场“毕业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三)永葆守纪廉心,拒腐防变不伸手、不丢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入最后阶段,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重道远,党员干部都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和钉钉子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亮剑、敢于负责,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让担当实干、敬业奉献的正能量不断弘扬,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立足本职、竭尽所能、建功立业,向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力求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的成就。敢教日月换新天,聚“战无不胜”之力。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决定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反贫困斗争波澜壮阔的时代传奇。越是接近目标,任务越艰巨,越需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越是需要牢记使命、守望初心,越是需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越是需要自重自省,廉洁自律。随着今天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党员干部更要牢筑拒腐防变的底线,甩掉“私欲包袱”,背起“廉洁行囊”,踏实做事,明白做人。

(四)坚持愈战愈勇,善用脱贫工具讲招法、重衔接

党员干部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攻坚作风,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标准一点不能降。要精准盘清所有贫困户、边缘户家底,按照未脱贫户、边缘户、已脱贫户的顺序,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过线”及饮水安全等扶贫领域问题进行了“大排查”,做到逐村、逐户、逐人“过筛子”,以钉钉子精神破解“疑难杂症”,确保户人不漏、标准不低、对象不偏、干劲不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应当深入理解“钉钉子”的深刻内涵。在钉钉子的过程中,离不开关键工具——锤子的作用,只有用锤子不断加大力度,才能真正让钉子物尽其用、钉进木板。放眼神州大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鏖战犹酣。在四川大凉山,彝族人民搬出了大山,住上“好房子”;在贵州黔西南,布衣儿女走出了深山,端稳了就业的“铁饭碗”;在帕米尔高原腹地,新疆最后一个未接入电网的乡合闸送电,乡亲们彻底告别“用电难”……“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目前,虽然大部分人民群众已摆脱贫困、达到小康,但是依然存在返贫风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广大党员干部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击鼓催征、越战越勇的使命感,超常奋斗,确保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少。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任务的进程中,要善于使用脱贫工具,即灵活使用扶贫政策、扶贫产业、务实举措等。即使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也不能忽视脱贫工具的重大作用,要保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攻坚态势。把先前好经验好做法进行继承,总结出一套符合实际、务实有效的脱贫致富好思路、好招法,用其指导实践,把加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到实处。

(五)务求突出精准,瞄准症结治穷病、拔穷根

“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动”[5]。按时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兑现“军令状”,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广大党员更须以非凡之精神和行动,坚决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场“硬仗”,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钉钉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精准发力的过程。如果敲打钉子不精准,就很可能导致钉子钉得不牢固,甚至松动脱落。战脱贫发扬钉钉子精神亦是如此,必须注重精准。不能因为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就松懈懈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蚂蚱”。面对剩下的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攻克的贫困堡垒,不能有畏难情绪,要审慎分析、深入调研,聚焦其剩余未脱贫地区和人口,通过实地踏查、入户走访等形式掌握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步一个脚印,逐一破解。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务求突出精准、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继续下好“绣花”功夫,瞄准“穷根”,开对“药方”,让脱贫攻坚更加精准、更有实效。

(六)做到锲而不舍,持续发力趋长效、成常态

越是任务重,越要有一鼓作气的恒心,保持“好作风”。作风建设必须久久为功。任务越艰巨、考题越难解,越需要良好作风。党员干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要坚持作风建设常抓不懈,要弘扬严实作风,用过硬的能力办好实事,用良好的作风抓好落实。党员干部要主动“沉下去”,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不走样、不打折。党员干部要用真心、解难题、办实事,用真情、出硬招、晒实绩,要想贫困群众之所想,急贫困群众之所急,用最大的辛苦指数和耐心指数换取群众更多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为实施第二个百年目标作出更大贡献!俗话说,若想把钉子钉牢,离不开一锤接着一锤敲,连续不断地敲打。有人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战场,也是砥砺作风、体现担当的考场。只有长久坚持、持续发力,才能真正做好“钉钉子”这件事。“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最后,越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的意志力。剩下的“贫中贫”“困中困”“硬中硬”“难上难”,更需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意志力、激扬精气神,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攻坚之志和决胜决心,迎难而上,打好这场硬仗。要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拿出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韧劲,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一抓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事接着一事练,用”实”的作风、“干”的举措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坚决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用过硬的作风、务实的担当,真抓实干、勇挑重担、顽强奋斗,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8CC3F3D1-5AFE-4A3A-8FE2-86E060F4E160

(七)坚持日久知人心,保持攻坚态势不减速、不收兵

2021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群众工作是最接地气的工作,把群众的事看成大事、急事、难事,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的转变,更是一种爱的境界,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赶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快车道”。“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只有努力让自己与群众成为“知心人”,搭起“连心桥”,引领“心风尚”,才能知道民间疾苦,才能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带着烟火气,成为“知心人”,“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难啃的都是“硬骨头”,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变得更为迫切。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先发现和找准问题,从群众中取到“真经”,就要迈开腿、弯下腰,俯下身子深入到基层一线、群众家中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更加灵活、轻松、接地气的土言土语与群众交心谈心,拉长耳朵倾听群众声音。只有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才能让群众把自己当做“知心人”和“自己人”,才能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拼在一起。党员干部只有到基层、到群众当中沾染了烟火气,才能于细微处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二是带着真感情,搭好“连心桥”,“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群众不是石头,大家的共同努力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思想上淡忘群众,感情上疏远群众,对群众疾苦缺乏深切感受,工作肯定难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然浮于表面,没有办法真正解决根源性的问题。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并不是将原则、政策、规定都抛在脑后,乱表态、乱承诺,而要既讲原则也讲感情,做到较真不冷漠,热情不失格。只有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立足于“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通过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三是带着硬功夫,树立“心风尚”,“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群众反映每一件“小事”是构成国家、社会的“大事”,在解决群众反映的一些小事上不能“以事小而不为”。工作落实得好不好、能不能满意,群众心中有杆秤。每一名党员干部始终要牢记为老百姓服务,解决百姓的困难,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党员干部的“心风尚”。对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整治不力等烦心事、急盼事要马上办、立刻办,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想,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好政策宣传,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政策、技术服务指导,拓宽就业渠道,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只有带着“烟火气”“将心比心”,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我们的心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八)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增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要攻克深度贫困难题,实现稳定脱贫,必须要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汲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验,保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总体稳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绷紧弦、拉满弓,着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带贫能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为决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构筑产业扶贫升级“格局”。要继续加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围绕资金投入、金融扶持、科技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为产业扶贫升级搭建起“四梁八柱”。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搞“高大上”“大呼隆”,着眼产业基础和自然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规划方案。深入基层调研、聘请专家把脉,反复研究论证,在特色粮经作物、园艺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产业上做足文章,推动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聚力模式创新,拓宽产业扶贫带动“路径”。在选品种、育产业、拓市场、创品牌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导向和用户思维,大力培养产业致富带头人,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带动和指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扶贫模式,采取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把扶贫工作融入產业链条,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持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增强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三是坚持主动发力,打通产业扶贫对接“通道”。倡导消费扶贫理念,完善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消费扶贫协作长效机制,通过开展贫困地区产销对接,广泛组织动员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踊跃购买扶贫产品,形成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抓住农村电商发展机遇,以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和个体经营户等为重点,培育一批电商创业带头人,补齐扶贫产业上行短板,加大对当地特色扶贫产品的推介力度,推动电商平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固定客户等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将消费扶贫由“被动帮扶”变为“主动发展”。

(九)集聚资源力量,促进产业发展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新生力量,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队伍的生力军,凝聚着强大的资源和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员干部应当挑起攻坚大梁,握紧新时代发展的接力棒,一起跑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度”,在攻坚中驰而不息,加速成长;在攻坚中负芒披苇,久久为功,坚决夺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全面胜利。一是党员干部的心脑要“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关键时期,挑战进一步升级,党员干部在面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时,必须坚定信仰和立场,把好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跑道上,越接近终点越要打牢思想根基,越要补足精神之“钙”,越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党员干部当以攻城拔寨抓脱贫的责任担当,在决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全面发展,以奋勇向前、无惧无畏的魄力,牢牢握紧新时代发展的“接力棒”,担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担子,守好打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阵地,破难题、促发展、解民忧,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保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如期完成。二是党员干部的步子要“稳”。跑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半程”,党员干部当谋定而后动,深入思考、精于思考、善于思考,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笃定前行,精准绣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不能等一等、停一停、歇一歇,既要跑出“加速度”又要跑得稳。党员干部要发挥眼界开拓、思维灵活的优势,在把脉问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上善于理论结合实际,善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挨家挨户知家常,进村入户谋实事,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升新本领,持续进行产业扶贫,让脱贫村和脱贫群众走上一条可持续且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发挥“造血”功能以稳住“脱贫果”,在跑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度”的同时,做到蹄疾而步稳。三是党员干部的手臂要“勤”。古人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已到闯关过隘、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扶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大,决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员干部应甩开臂膀、撸起袖子,“勤”字当先。党员干部要勤于扑下身子,联系群众。勤下基层,掌握基层情况,了解群众需求,坚定扎根蹲点摘穷帽的决心,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党员干部要勤于学习,增强扶贫本领。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论学习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Z].中国新闻网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2-25/9418457.shtml

[2]李树军.依托电商平台助推农产品销售的路径思考——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J].农家参谋,2021(11):25.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1.

[4]习近平.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1.

[5]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0-25.

[收稿日期]2021-12-22

[基金项目]

2022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科研项目(2021000452)

[作者简介]

王华彪(1973— ),男,湖北汉川人,教授,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8CC3F3D1-5AFE-4A3A-8FE2-86E060F4E160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