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探讨

2022-06-15 22:07陈清贵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创设素养情境

陈清贵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情境法,其意义和作用是多元的,既可以调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又可以提升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的效率,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当下,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创设方式较单一、目标不清或缺少多元性等。基于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教育效用的考虑,本文分享几个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5-0105-03

Discussion on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of geography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EN Qinggui (Shunchang County Jihui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use of situational method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has multiple meanings and functions. It can not only adjust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mobilize students' positive learning emotions,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memory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nd can also expand students' knowledge vis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of situational appli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re the single creation method, unclear goals or lack of diversity.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this article shares several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creation of geography teaching situat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Situational method; Teaching

情境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之后逐渐流行起来,在多个学科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基于落实新课程教育思想和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基于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升级,此外,情境法还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积极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情境法,也颇受教师的重视,这还因为情境法与地理课程的学习特征及需求较为吻合。下面,结合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实践,就情境法运用的价值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如何运用情境法分享几个策略、方法。

1.情境教学的价值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其教育价值主要是几点:

第一,调节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地理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虽然有较强的实践性,本身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天上的星星是什么、地球的结构是怎样、雨是怎么来的、风向哪里去,学生学习这些,其实有较强的兴趣。但当这些内容落到课本的文字上时,又变得比较枯燥、无趣、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变低。这种情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质量和效率。而情境是将生活中、自然中的地理现象“搬”到了课堂,使抽象的地理理论变得重新有了生命力和形象性。这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情又可以重新回归,学习地理的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后,其学习态度更加投入、学习思维更加活跃和集中。

第二,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地理被称为图表学科,其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图形、图表的运用。这可以使地理的知识变得直观、可视和具有系统性。而其实情境的教学原理与图表有些共性,即情境可以使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可视。从人的思维习性来看,通过感官的学习(触觉、味觉、视觉、听觉等)要比纯抽象的推理学习(纯大脑的思考)质效要高得多。而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地理见闻相对较少,且其认知思维比成年人更偏向于直观感性,因而,情境的助学作用更加明显。无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是提升其记忆效率,都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第三,拓展知识视野。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等方面明显较为欠缺,因为还没有参加工作,也没有经济条件到各地去游历,地理的见闻和文化视野都比较窄。这些因素,对其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是有阻碍效应的。而情境则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课本,到世界各地去“游历”,见其所需见——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可极大地拓展其知识视野。

第四,培养素养发展。情境不仅是向学生呈现地理现象,有时候也向学生展示与地理相关的事件、问题、需求等信息。这些信息,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向学生展示某地森林遭到破坏的场景画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如,向學生展示某地的航拍视频,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发展。此外,情境法既是一种教法,又同时是一种学法。学生通过教师使用情境的启示,在自己进行自主的地理学习时也可以有意使用情境来帮助自己学习(比如通过网络查找某地的地貌图片来深化对地貌、地形知识的理解)——从这个角度看,情境法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情境教学的问题

情境教学并不是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情境,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运用这种教法,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当下,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创设方式较单一、目标不清或缺少多元性等。

第一,创设方式单一。开篇谈到情境法之所以在当下得到较广泛的运用,一是其有多元的教育价值,另一个原因是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指教学设备的信息化普及和不断升级,即原先在电脑、电子白板、网络等教学设备进课堂前,教师要想创设情境是比较困难的,操作烦琐且成本较高。比如,在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时,教材中提到“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但各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样的独特性?文化艺术又有什么种类和特色?学生通过这样的表述是得不到答案的,因而也就对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传统体育等仅能从字面上去把握和记忆。而教师要创设情境,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语言描述(这只不过是对教材中文字的展开解释,直观性一般),另一种是向学生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体育、生活环境等内容的场景照片——这个照片不能太小,必须使教室中每名学生都看得到。这些较少用于商业或装饰的图片不仅难找到,而且购买成本不低。所以,大多数教师是放弃使用情境教学法。而有了信息技术教学条件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很方便、快速地从网络上找到需要的图片,通过电子屏幕呈现给学生,而且图片数量可以足够多,几乎无经济成本。此外,视频的展示也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给教师运用情境提供了条件上的便利和支撑,但这也使教师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限制了其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除了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教师几乎不用其他创设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情境教学价值的发挥。这样单一的情境缺少思辨性(只能呈现结果)和体验性,对学生思维素养或实践素养的培养作用一般。

第二,目标不清或缺少多元性。这与情境的教育价值相关,既然情境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如前所分析),那么也就意味着运用情境的目标是多元的。但当下,不少地理教师运用情境在目标上是有问题的,一是教师本来就没有教育预期,也就是在使用情境时自己不清楚要达到什么目的;二是有目的,但目的仅限于两个——辅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拓展其视野。而素养培养、兴趣激发,特别是素养培养,则情境很少指向这组目标(因为素养培养的目标不只一个)。这样,因为没有目标预设或目标指向过于单调,教师在使用情境时不采取相应的引导行为,情境法的教育价值自然就得不到全面发挥。

3.情境教学的举措

(1)多媒体情境

多媒体情境就是前面在分析问题时所提到的,但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只使用这一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使用网络获取资源并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是当下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操作最简便、效果很好的情境创设方法,而且从技术角度上说也正是因为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条件,才使情境法流行起来并得到普及的。因而,教师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不仅是应该的,而且应该多用,常态化地用。但一般来说,多媒体情境的作用仅限于向学生呈现直观的学习资源,起到辅助理解和拓展视野的作用,如果不与其他教法结合,情境的其他教育价值不容易体现出来。这一点,是教师需要注意的。

比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中的“地势和地形”时,教材中提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岭,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而且教材中还配了几张图片。但受教材空间限制,这几张图片一是数量少,二是展示的视角较窄,反映的信息不全。显然无法使学生全面地把握和领会这段话。为了使学生直观地把握这段知识信息,教师可从网络上搜集资源并呈现给学生:我国著名山脉、典型平原以及高原、盆地的航拍视频,丘陵的大视角场景照片,卫星拍摄的全景图像,以及各种地形、地貌的电子虚拟模型。看过这些图片、视频和模型,教师不用多费口舌,学生马上就能抓住我国各种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即时从视觉上完成信息记忆。

(2)活动式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地理学习相关的活动,也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特点是學生的主体参与性高,即学生本身就是情境的构成元素。活动式情境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对于学生理解知识、记忆知识,以及激发其学习热情都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素养,活动式情境的作用不可替代。活动式情境可分为两个场景,一是在课堂上的操作式活动,另一种是课堂下的体验性活动。比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结构的解剖图,然后让学生用彩色橡皮泥亲手制作一个地球模型,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不同的地质层面(地核、地幔、地表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如果有兴趣,再做一个月亮模型,将地球模型与月球模型组合成地月系模型。学生参与这个活动的热情非常高,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准确、牢固地完成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而且可以培养其动手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及地理实践能力(制作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实践力)。学生最终的模型作品,就是教师所要创设的直观情境。再如学习“海陆变迁”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以及为什么会在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浅水槽里用两块泥巴模拟大陆板块的碰撞和挤压,观察“地形的隆起”变化。这个活动,同样的有趣、生动、直观。

还有,在学习“天气、气温、降水”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生活。自己从生活中去提炼、发现家乡天气、气温、降水变化的现象和规律。这种观察活动可以视为情境,也可以视为实践。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实践意识等素养的作用,比较突出,同时也对建立人地协调观具有作用。

(3)问题式情境

问题式情境也很有趣,其趣味点是利用了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种趣味感来源于学生自身,对其积极学习的驱动力更强。而且,问题式情境的教育作用指向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素养发展。问题情境与上面所谈到的活动情境一样,属于学生自构的情境,即教师只向学生抛出问题,起到引起学生思考和学习行为的作用,而情境的创设(探究的过程及知识信息的获取)则由学生来完成。

比如,在学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向他们提出一组问题:“第一,“中东”这个词我们在新闻类节目中经常听到,请大家调查“中东”这个地理区域名称的由来和名称定位的视角;第二,中东地区几十年来战争、冲突不断,是个多灾多难的地区,请大家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发生了哪些主要的战争;第三,中东地区的地理特征有哪些;第四,综合以上调查学习,结合上学期所学的“居民与聚落”等地理理论知识,你认为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在这组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通过网络想办法去找回答问题的资源(图片、视频情境,以及文字资料),最后完成问题的解答。可以看出,学生个体所创设的情境并不完全一致(自己搜集的资源有差异),但最终基本上能得到较合理的答案——殊途同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最终掌握了知识,“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地理原因”——丰富的石油资源、关键的交通地理位置、严重的水资源缺乏及多民族、宗教的聚集。而且,其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素养都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除以上分享的三种情境运用策略,还有几种也值得教师关注。比如经验式情境,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新闻时事来创设情境,直观性强且利于人地协调观及实践素养的发展——先让学生在课前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环保问题和现象,然后回到课堂上大家探讨有关环境保护的理念,以学生的生活观察为情境;任务式情境,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或实践任务,效果和操作方式类似于活动式情境——对家乡的某种风俗、文化进行调研,分析这种风俗或文化形成的区域原因,以调查任务为情境。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拓展视野及培养素养等作用,应得到教师的重视和积极运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应避免创设方法单一和目标不清或缺少多元性的问题。建议教师除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外,还可关注活动式情境、问题式情境、经验式情境、任务式情境的使用,以保证情境教育作用的全面、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吕玥.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7).

猜你喜欢
创设素养情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