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设计,促进小学英语深度学习

2022-06-15 22:11钱妍
求知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深度学习小学英语

摘 要: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新鲜有趣,且充满挑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有效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行为真正发生。基于此,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就如何优化课堂问题设计,从学生已有生活体验、教学关键问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学生思维培养出发,通过精心的课前预设以及即时的课后反思,设计有思维深度、逻辑意义的问题链,以问促学,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让课堂散发英语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问题设计;深度学习

作者简介:钱妍(1987—),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

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新鲜有趣,且充满挑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有效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行为真正发生。而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缺乏深度思考,过分依赖教参教案,不能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等,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有的教师则过分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语言逻辑关系的梳理,导致英语教学出现零散、细碎、流于表面等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他们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无法进行深层思考和大胆探索,导致英语课堂沉闷而拘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发挥问题的价值,就要学会从教材内容、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等角度出发,深度研磨问题,在课后及时反思这些问题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有所帮助,对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是否有益处,通过精心的课前预设以及即时的课后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问题的思维深度,打破教师的思维局限,真正实现语言教学的真实性,实现学生有思维地表达。在优化课堂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突出课堂的“英语味”,坚持从学生已有生活体验、教学关键问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学生思维培养出发,设计有思维深度、有逻辑意义的问题链,以问促学,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让课堂散发英语的魅力[1]。

一、从已知出发,建立知识的新旧联系

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并不在于英语教学的难度,而在于学生缺乏真实的英语生活体验。这不仅是横亘在教与学之间的“拦路虎”,同时也是造成学生跨文化交际“鸿沟”的最大原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效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建立起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与情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产生“共情”與“共鸣”,有效消除学生对英语新知识的陌生感与排斥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要做到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横贯单元整体教学,纵横学段知识内容,通过问题语境、问题衔接等形式,积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经验过渡到新的学习挑战,增强学生的感知与理解能力。

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Our animal friends”中的“Story time”时,教师可以从

“animal”这一关键词出发,联系学生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I like dogs”一课中讨论过的动物话题展开,以“Guessing friend”的白板游戏引导学生在拼图碎片中猜动物朋友,由此引出“dog” “cat”“tortoise”“goldfish”“lion”“tiger”等单词,引导学生以“I like dog,wang wang wang”的chant形式,深化学生与动物朋友之间的互动。在这个互动游戏中,学生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将动物的标志动作及神态模仿得惟妙惟肖,在动作、神情与声音的捕捉过程中,有效激活了教学主题。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以学生熟悉的话题内容及语言逻辑,引发学生的真情互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让学生阅读插图绘本故事“Little Zoe looking for Mum”,并引导学生在观察绘图的过程中回答“What animals does Zoe meet on her way?”这一问题,引出更多的动物朋友,为接下来语篇的阅读以及话题活动的展开埋下伏笔。

二、从核心出发,梳理课堂主线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问题的“碎片化”是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尤其是语篇阅读教学时,极易产生的教学问题。很多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能够根据课型以及教学目标锁定核心问题,导致课堂问题非常零散,提问非常随意,学生看似一直在解决问题,但是却不能抓住课堂的核心,导致他们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收获很少。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先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弄清课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以思维导图、问题链、板书、电子白板等形式,帮助学生有效梳理课堂的主线问题,让学生明确这堂课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性[2]。

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rawing in the park”的“Story time”时,教师应先聚焦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及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初步用句型 “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对看到的事物进行交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紧扣“What can you see?”这一关键问题,在“warm-up”环节中,设计英语歌谣“What can you see?”并反复强化“What can you see?”这一问题,在学生练习歌谣的过程中教授句型,引导其在描述歌谣动画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这个句型。

Q1:What can you see?

A1:I can see a monkey.

……

在“Presentation”环节中,教师呈现Flash动画,引导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的过程中,完成“What can you see?”的接龙任务,并在活动中呈现“tree”“flower”“boat”“river”等新词汇,在情境中深化词汇与句型的训练。最后,以练习“Look,look,What can you see?”再次强化学生对句型的记忆。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核心问题“What can you see?”设计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呈现新知识。并且,教师应在问题的复现与反复操练中,深化学生对这一句式的认识与运用,确保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有效。37DAB6FE-B559-41FB-96A7-25F1D2F163B0

在“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学必须增效提质,基于此,教师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教学核心出发,聚焦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核心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梳理教学内容,实现对课堂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通过由点到面的教学模式,聚焦重点知识的教学,扎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从个体出发,关注学生学习参与度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包办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导致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对英语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为了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其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使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既关照大部分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发散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跳一跳”,通过分析与思考,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3]。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关注班级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巧设梯度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在教学译林版“Seasons”这一单元时,教师应围绕“What are four seasons?”“What do you fell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What do you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情境展开合作学习。在“What do you do in spring?”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整合感觉类词汇和活动类词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In _____, it is ____. We _____.”这一语言支架,分类描述四个季节。在小组活动中,可采用分层设计。

1. What do you do in spring?(Fly kites or go boating)

2. In _____, it is ____. We _____.(描述与季节相关的感觉及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结合文本插图,找出与季节相关的活动,并以合作的形式,完成第二个问题,并推选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以分层的形式,对小组任务进行了细化,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话题活动中,推动了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中,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缺乏分层设计,没有考虑到不同层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需求,导致英语课堂看似热闹,却收效甚微。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准把握学情,以分层化的任务设计或评价设计,提高英语活动的覆盖面,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都能有参与的机会,并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收获。

四、从学生思维培养出发,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既要基于对文本的深度探索,又要切合学生的真实生活,以具体的活动任务推动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究,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能力的达标具体到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问题出发,设计具有拓展性、探究性的学习任务,以任务单、学习单的形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以“Tips”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活动支架,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推進学生对问题的实践与探究。

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Would you like a pie?”的“Story time”时,教师可在“Post-reading”环节布置角色扮演和话题延伸两个任务。角色扮演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锻炼学生的英语复述能力。话题延伸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理解与意义联想的过程中,创编对话,促进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的发展。

Task:Post-reading

Lets act

五人一组,分别扮演Mike、Helen、Yang Ling、Su Hai、Liu Tao和Wang Bing(自主选择)

Lets imagine

Su Hai shares a pie with Helen. Yang Ling shares a cake with Helen. What about Liu Tao and Wang Bing? What do they share? Let's imagine. Please make a dialogue and act it.

通过话题拓展的形式,深化了学生对“Share makes you happy”的认识,升华了单元主题,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让学生不仅学有所得,而且懂得了迁移与创新。

问题是课堂的灵魂,是触发思维火花的关键媒介,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4]。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抛出问题,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的问题走,而要以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归属感与体验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主动参与到教学话题中,成为话题的核心。在课堂中,教师要以问题作为推力,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推进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语言实践,突出英语学科的工具性特征与人文性价值。

[参考文献]

刘周.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浅析[J].校园英语,2021(3):165-166.

秦亚梅.聚焦问题设计,让英语课堂闪耀智慧光芒: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教学实践与反思[J].小学教学研究,2020(34):72-75.

海梅.关注教学设计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例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校园英语,2020(37):179-180.

龚琛.“善思”还需“巧问”:谈思维品质培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英语教师,2021(5):84-88.37DAB6FE-B559-41FB-96A7-25F1D2F163B0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深度学习小学英语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精设计,巧提问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