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小学留守儿童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2-06-15 22:51施昕辰
求知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全媒体时代留守儿童

摘 要:隨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学校中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留守儿童缺乏陪伴和教育,法治意识相对薄弱,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文章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入手,探究培养留守儿童法治意识的有效策略,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留守儿童;法治意识;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施昕辰(1992—),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新安小学。

引 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体时代悄然到来。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背景,儿童德育的理念和举措也要与时俱进。全媒体有全程、全息、全员、全校等多种媒体呈现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引入全媒体,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生成,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科学引入全媒体资源,借助其丰富多样的呈现形式辅助教学,就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多的支架,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一、融合多种媒体,开展主题活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合线上虚拟媒体与线下真实媒体,通过开展法治案例剖析和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法律的神圣。

(一)案例剖析,强化法治体验

法治案例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师将真实鲜活的案例内容引入课堂,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法律的重要性[1]。教师可以播放校园霸凌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围绕案例展开深入剖析。

比如,聚焦江西永新县学生打架事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被霸凌者的身心创伤和霸凌者受到的法律惩处以及对其自身发展和家庭生活的巨大影响。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范霸凌事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案例的看法。最后,教师可以总结归纳学生的观点,从德治和法治两个层面教育学生:被霸凌者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老师,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法律,因为违反法律规定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假如我们与同学产生了矛盾或纠纷,要及时找班主任援助,不应该粗暴地霸凌别人。

(二)模拟演练,体验法律威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课堂环境和法庭实景也有一定差距。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强化学生的体验。借助模拟法庭的情境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法律的权威,增强法律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针对校园霸凌,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组织一次模拟法庭的情境教学活动,设置如下情境:甲同学因为丁同学没有把作业借给他抄,就叫上乙同学和丙同学一起欺负丁同学。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上述案例进行合理创编,形成情景剧剧本,并准备相应的演出背景音乐和服装道具等;然后,教师指导几个同学扮演审判长和家长,开展模拟表演;随后,学生在班会课上正式演出,老师可以运用一些背景音乐和文字图片等,创设法庭审判的模拟情境;最后,教师宣布模拟法庭审判结果,并现场采访当事人的感想,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二、聚焦学习主体,优化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大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积极把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关注一些新的教育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陪伴,或多或少会出现缺少关爱、缺乏安全感、调皮捣蛋等问题。教师要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强化他们的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优化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一般会引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了解如何保护自己。这种教学策略的实效性不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的生活案例。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保护自己的多种路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录制微课,组织学生聚焦案例展开讨论,分析案例中侵犯权益的具体细节,并探讨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学生明确案例中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增强学生利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意识。教师在微课中可以呈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校园欺凌、家庭暴力等。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遭遇或感受:“你或者你的同学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呢?你可以拿出便利贴,匿名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然后投到老师准备的盒子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设备,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学、研修、比赛等形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积极优化教学策略。

三、借助媒体呈现,联系学生生活

全息媒体是全媒体的形式之一,是指信息传播的多种形态,即借助图片、视频、音频、虚拟现实等不同的形式传播信息。留守儿童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窘境,教师借助全息媒体的传播优势,可以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此外,全息媒体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生活资源。借助全息媒体,教师可以呈现鲜活的生活情境,并与学习内容相衔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生活[2]。

例如,在“我们的班规我们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全息媒体,引导学生聚焦身边的故事。全息媒体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学生多角度呈现他们在教室、走廊以及操场活动的情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确定班规的细则。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制度。而后,教师适时向学生介绍契约精神,让学生明白班规是同学们一起制定的,大家都要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班规的权威。教师可以通过班规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他们的规则意识。树立班规的权威是执行班规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遵守班规的意识和习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为学生遵纪守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留守兒童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借助多媒体拓宽他们的眼界,通过积极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巧妙引入媒体,指导学生实践

所谓全员媒体,是指在信息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传播信息,其中,自媒体是目前最活跃的媒体平台。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巧妙引入自媒体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多载体。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他们较难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把自媒体平台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可以构建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拉近时空的距离,促进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双向沟通,有助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也有助于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例如,在“宪法是根本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吸引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学习:“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后,我们要制作一份有关宪法的手抄报,优秀作品会发表在我们班级的微信公众号上。想要做好这份手抄报,同学们就要在课上有效提取关键信息。”在新课教学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自主创作手抄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布置学习任务驱动学生深度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十分显著。最后,教师把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到班级微信公众号,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评选优秀手抄报时,教师要从多个维度精心选择作品,让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借助自媒体平台即时发布学生的学习作品和活动照片,可以让家长第一时间知晓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媒体平台感受到在外务工的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有效的双向沟通增进了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媒体全程投放,强化学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时事政治相关的全程媒体素材,择机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程序,熟悉公民应如何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不是朝夕之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依法行事的观念,引导学生知晓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社会责任。

例如,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全程媒体,强化学生的参与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知晓公民的权利,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权利观念,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权威地位,让学生通过视觉体验增强对宪法的了解,不断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法治意识。

留守儿童是小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帮助他们知晓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全程媒体及时呈现一些法治视频,不断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六、巧用网络调查,了解学生学情

所谓全效媒体,就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信息受众的情况反馈。近年来,全效媒体被广泛应用于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借助全效媒体,教师可以精准掌握学生的学情,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全效媒体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线上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

例如,在“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全效媒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烟酒、毒品对人体的伤害,不断强化学生自觉防范和坚决抵制烟酒、毒品的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一份网络调查问卷,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在调查问卷中,可以设计“你身边的人有没有抽烟的习惯?你有没有帮家人买过烟?毒品的危害有哪些?”等问题。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再借助大数据分析,总结班里学生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教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沟通,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远离烟酒的意识。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教师可以运用正反设问,不断提升调查的有效性。留守儿童缺少亲人的陪伴,生活习惯容易出现问题。教师要重点关注并分析留守儿童的问卷,准确把握其身心发展状况。

七、构建互动平台,促进家校交流

普法教育对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学校、社区定期宣传法律知识,为学生创设知法、懂法的普法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法、守法氛围。充分发挥全媒体的宣传优势,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为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提供更多有效的载体[3]。

每周一,教师可以借助学校的显示屏定时滚动播放普法教育的图片或视频。在宣传教育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告家长书”等形式引导家长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媒体学习法律。例如,有些学生喜欢争抢物品、游戏区域等,有时还会通过打架解决问题。这些行为受成人影响较大,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来进行有效引导。学生打架斗殴不但会扰乱学校秩序,给自己和对方带来安全隐患,而且情节严重、年满16周岁、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学生还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宣传教育,让每个学生形成基本的法治观念,让他们知道如果出现无法调和的纠纷,就应该找教师援助,要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 语

教师要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全媒体的宣传优势,进一步整合学校、社区、家庭教育资源,不断提升留守儿童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崔海健.留守儿童法治意识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00-101.

顾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留守儿童法治意识的途径研究[J].第二课堂(D),2020(12):32-33.

张锦娟.留守儿童法治意识发展路径探究[J].科普童话,2020(17):52.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全媒体时代留守儿童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