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专家魏诗卉

2022-06-15 00:04正裕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6期
关键词:制导导弹研究

正裕

魏诗卉

她用毕生所学攻坚科研,长期从事弹道导弹制导理论工作,攻破了困扰中国五十年的精确制导难题,为中国导弹装上“天眼”。她就是火箭军研究院研究员魏诗卉。

海军学子圆“导弹梦”

魏诗卉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导弹的“大脑”,也就是导弹武器的指导控制系统。那么,她是怎样从一个普通女孩一步步成为导弹专家的呢?

1978年7月,魏诗卉出生在一个拥有着红色基因的家庭。魏诗卉的外公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奔赴前线抗日;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响应国家政策支援西北建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魏诗卉的父亲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常常给年幼的女儿讲述优秀军人的故事。

魏诗卉的从军报国志,离不开父辈的垂范与教导。“从小父母就教育我,长大后要干一番事业,用所学的知识报效党和国家。”1997年,她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测绘系,这所学校被誉为“中国海军的黄埔军校”。2001年,她又继续攻读军事运筹学硕士学位。

读研后,魏诗卉在调研时第一次见到了导弹部件,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调研带队领导告诉她,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元部件,它们可能成为助推战略导弹腾飞的倍增器。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这些部件,从它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能量。听完领导的讲解后,魏诗卉对导弹更加着迷。观看了海湾战争的影像资料后,魏诗卉深深体会到近现代战争的残酷,了解了海陆空联合作战的重要性。她意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装备高科技化,才能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国家才能更加强大。此刻的她找到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自此,魏诗卉对导弹着了迷,她决定去火箭军工程大学攻读制导与控制专业的博士学位。然而,这个选择的难度是前所未有的,由于跨界跨专业读博,魏诗卉只能从零开始学习。天道酬勤,毕业后,魏诗卉来到火箭军研究院某研究所,加入导弹专家肖龙旭的团队,如愿成为一名导弹领域的科研人员。

攻克五十年技术难关

“要想维持国家主权的完整,就必须走军事强国的道路,而导弹作为军事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魏诗卉说。在读博期间,魏诗卉研究的第一个课题是提高某型号装备的打击精确度。运用自己的运筹学功底,她用抽样数据和极致范围来进行精度测量,解决了导弹火力打击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我国军队实战下的精确打击能力。魏诗卉的研究成果获得军中科技二等奖。肖龙旭赞许地说:“小魏,你真不简单!”

同事们都说,魏诗卉对工作标准有完美主义情结,有股子韧劲。在一次现场考察中,魏诗卉发现导弹的一个重要组件存在严重缺陷,在高性能的工作状态下,会使零件寿命缩短,导致导弹战斗力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诗卉不断研究,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测算、试验,她以发散的思维,提出了全新的解决路径,最终一举攻破这一技术难关。

30岁出头的魏诗卉已经在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她并没有自满,而是一直秉持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不仅解决了导弹精准度的问题,还率先提出了联动性质的方案,根据我国的实际武器装备状况,研究出了一種自主导航的新技术。这项研究非常棘手,魏诗卉翻阅了浩如烟海的研究资料,收集的学术论文资料堆起来足足有两米多高。她甚至把铺盖卷都搬到了实验室,工作到太晚时就在实验室将就一夜。付出总有回报,33岁的魏诗卉成功解决了困扰我国导弹性能五十多年的难题,晋升为国家高级工程师。

探索提高导弹命中率

魏诗卉在制导方面接连获得成就,而成功的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每当科研任务来临,魏诗卉都会守在科研试验的最前沿。部队要求,新导弹发射时,研究人员要在危险范围以外进行观察。而在一次导弹发射实验中,为了更快速更准确地得到实验数据,魏诗卉在距离导弹发射100米的位置进行观察记录。为此,上级严厉批评了魏诗卉,军事武器威力巨大,一旦发生事故,短短100米距离内必定会遭受爆炸的波及。

魏诗卉把导弹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常年超负荷地在导弹领域做研究。即使身怀六甲,她依然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看着数不尽的数据,推导着没有尽头的公式,做着一个接一个的实验。一天夜晚,魏诗卉忙完手头工作,顶着风雪回到了家中,母亲看到风雪里归来的女儿,不由得阵阵心痛,对魏诗卉说:“孩子,累了就休息一会吧,你是不是忘了自己已是一位准妈妈了?”一席话让魏诗卉瞬间热泪盈眶。

2019年,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在获奖的十位科学家中,身穿军装的魏诗卉格外显眼。如今,魏诗卉作为军队中的高精尖人才,主持了我国火箭制导控制专业的“973计划”。同时,作为军方新一代控制系统的负责人,魏诗卉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提高我国导弹命中率的方法。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获得国防发明专利26项,网友们都称她为“科苑超女”。对此,魏诗卉却笑着摆摆手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2022年3月,魏诗卉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我国在军事领域不断取得成就,与魏诗卉等新一代年轻科学家的努力有很大关联。为国家建造安全的屏障,魏诗卉奉献了青春年华,展现了科研领域的巾帼风采。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8FAE0996-6363-4825-B704-C14347C1D124

猜你喜欢
制导导弹研究
神奇的纸飞机(四)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三)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十)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九)
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八)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