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双重变奏

2022-06-15 01:11陈紫竹
学理论·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商务印书馆

摘 要:全面抗战时期,敌后地带的学校教育难以为继。对此,上海市社会局首先设立家庭教师服务处,为身处敌后的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而后,教育部借鉴上海经验,建立了以延师补习为核心的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函授学校经营者亦是时提出以函授教育取代部分课堂教育的设想,并尝试以民办函授教育服务配合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但并未被教育部所采纳。战时状态下,民间教育力量与国家教育机构相互补充又互相碰撞,形成了多元立体的战时居家教育体系。

关键词:战区教育;居家学习;送教上门;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5-0062-04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大片地区沦为敌后。各级公办学校在敌后难以为继。这一形势下,官方与民间分别设计了延师补习与函授自修两种居家教育模式。这两套模式不仅揭示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两条可能路径,也映射出民国时期民间教育力量与国家教育机构的微妙竞合互动关系。考察这两种模式,有利于深入理解紧急状态下的中国教育应对,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课堂教育与函授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内在联系与历史走向。

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到了有关战时中国居家教育体系的若干史实。如黄书光在考察国民政府的教育应对这一问题时,提到《教育部处理由战区退出之各级学校学生办法大纲》,但仅注意到文件中关于国立中学的内容[1]。又如李艳莉在梳理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函授教育机构的发展过程时,提及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于1938年开设中学部,但并未注意到这一行动与教育部《战区中小学生自修办法》之间的关联[2]。本文主要利用民国时期相关政府档案、报纸期刊等资料,以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居家教育体系为切入点,考察教育行政与民间办学之间的竞合关系,庶几揭示社会力量与国家机器在中国近代教育场域中的张力。

一、淞沪会战时期上海送教上门制度的推行

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大量学校停学或迁入后方,大批师生失业失学。一些上海市民为免子女学业中辍,一面延请失业教师上门授课,一面与教育部门接洽,寻求官方对战时家庭教育的学历认可。①一些内迁后方的学校也计划通过函授和“委任代教”的方法为敌后学生开办“辅导自修班”,并请教育部门备案。上海市社会局认为辅导自修班“照章碍难”备案,“惟念事出非常”,特准立案。②在辅导自修班的基础上,由上海市社会局局长潘公展担任理事长的中国特种教育协会于1937年9月初成立家庭教师服务处[3]。

家庭教师服务处成立后出台了《家庭教师服务处专科以上学生学籍特许办法》及《家庭教师服务处中小学学生学籍特许办法》。这两份文件规定了上海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时应学之主要课程,并强调居家学习者,必要由家庭教师服务处安排教师上门授课,完成一学期课程后,须通过由家庭教师服务处组织的会考,方能获得教育部门认可之学历,以便战事结束后插班、升学。③这一规定将上海市民零星延请家庭教师的自发行为转变为由专业机构统一送教上门的学历教育制度,一方面缓解了战时上海师生的失业失学问题,另一方面也通过机构认证与考试审核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教师的资质水平与居家教育的教学质量。该项规定于1937年9月中旬获得上海市社会局备案[4]。此外家庭教师服务处针对家境较为清寒的中小学生推出团体教学服务,可由数个家庭约定教学时间、地点和内容,联合聘请一位家庭教师,开展小班教学[5]。小班人数达三人以上者,可减免一半学费[6]。

为保证师资力量,并为战时失业教师提供救济,家庭教师服务处成立后便不断收容失业教师,招募优良师资。1937年9月中旬,该处已登记教师200余名,并面向社会招聘英语、国语、算术中学教员[7]。为使各级教师适应战时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环境,该处于10月底开设上海市家庭教师训练所,面向上海所有曾任小学教师、曾受师资训练以及具有中学学历的女性招生。训练所于11月2日正式开课[8],主要课程为“名人演讲”“国际大势”“各级主要课程教授法”“战时知识”等[9]。及至11月初,家庭教师服务处已登记教师700余名,聘请教师60余名,其中教师参加授课者51人,教授学生136人,分布在41处授课地点[10]。淞沪会战结束后,上海华界沦陷,家庭教师服务处随即停办。该机构“为时虽暂,而成绩斐然”。1940年10月,一些原家庭教师服务处教师仿照该处组织模式,在上海租界组织家庭教师待聘所,继续从事送教上门工作[11]。

限于战争形势与社会经济水平,上海战时送教上门制度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不过,上海教育部门以学历认证配合送教上门,有效地结合了居家教育与学历教育,是对特殊时期教育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也为教育部建立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提供了借鉴。①

二、教育部戰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的产生与推行

上海沦陷后,中日战局日益紧张,华东、华北大量学校遭受战火波及,战区学生就学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鉴于此,教育部于1938年2月25日出台了《教育部处理由战区退出之各级学校学生办法大纲》。该办法规定战区中学生,所在中学关闭且未迁校者,可“由家长声明在家自请教师自修补习,以后参加考试”,战区小学生“无法送入学校或儿童教养团者,得在家庭自请教师补习或自修,如欲转入相当学校者,受各该校入学试验及格后,编入各该校相当之年级”。

1938年3月3日,教育部又颁布《战区中小学学生自修办法》,规定凡战区初、高中一、二年级失学学生须首先向各省、市教育厅、局登记,领取登记证。学生中需居家学习者,其家长应先延请具有一定水平的家庭教师,后向原登记机关发出声明,提交登记证和声明书,经原登记机关审核通过,获得自修许可证,并于每学期持许可证去附近中学参加学期或学年考试,由组织考试的中学发给成绩单。居家学习的战区中学生可凭该成绩单向各地中学申请转学或借读,但仍须接受所申请中学的入学考试,方可回归校园。该办法同时规定,由战区迁至安全地带的初、高中三年级学生不得居家学习,滞留战区者,事后经证明属实,特许居家学习,并参加附近中学的毕业考试。该办法对于战区小学生居家学习的规定较为宽松。无须经过任何登记审核,战区小学生即可居家学习,并可根据自身学力参加附近小学的入学考试或毕业考试,编入相应年级学习或直接获得毕业证书[12]。4D79EB1C-44F5-41A0-8E6F-69468086DFA1

1938年6月,教育部制定《沦陷区教育实施方案》,开始向战区派出教育督导人员。在战区学生居家学习方面,该方案规定,凡中等学校学生既不能入校求学,又不愿离开战区者,应在当地教育督导员的许可下在家自修或延师补习,学习确有成绩的学生,经当地教育督导员证明,可转入同等其学力的学校班级肄业,或参加同等其学历的学校的毕业考试[13]。由此,教育部为滞留战区且居家学习的学生建立了学历认证机制。

教育部之后又颁布了《推行战区家庭教师办法》《教育部处理战区学校员生及社会教育机关人员办法大纲》,规定除“原有之家庭教师”外,战区教育督导人员还应将当地中小学教职员及社会教育机关人员吸收为私塾义塾教师、乡村家庭教师或流动教育机关工作人员,并为这些人员向教育部申领生活费。②

是年7月,教育部颁布《战区中小学学生自修成绩考查暂行办法》,为居家学习的中小学生建立了统一的自修考试制度,同时规定,滞留战区的中小学生,有确实证明者,皆可参加上述战区学生自修考试。8月,教育部又颁布《修正战区中小学生自修暂行办法》,规定凡战区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需居家学习者,亦应延请家庭教师,并向所在地之县、市教育机关声明,取得许可证。由此,教育部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的框架基本确立,一直延续至1946年3月[14]。

上述一系列政策的颁行,一方面为战区中小学生提供了有限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局部地实现了对战区知识精英的动员,使国家事权在武装力量已然无法触及的区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续。这些政策在部分地区得到落实。如南京战区教育督导员袁涌庆通过派遣家庭教师,向南京市区的部分儿童“灌输反敌伪之思想”,并对这些儿童的家长进行抗战宣传。③

这些政策刚推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广东的一些师范和职业学校的学生申请居家学习,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对这类学生却未做规定。广东省教育厅就此请示教育部,得到批复:“查师范学生必须实习教学,职业学生应注重学习,均非自修所能达到,部订战区中学自修办法,不适用于师范及职业学生。”[15]在福建,相关政策文件下达后,大部分战区学生登记居家学习,而不随原就读学校疏散至后方。福建省教育厅针对登记居家学习的战区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规定“合于申请居家学习的学生,须原就读学校所在地沦为战区,遭致失学,而所住县区又无同类学校可以借读”[16],要求各县、市教育机关详细甄别。1939年下半年,福建省教育厅拟具《考察战区中学学生自修成绩实行细则》[17]。1940年5月,该省教育厅颁布《战区学生自修通讯指导要点》,要求凡居家学习的学生,小学四年级以上者,皆应受所在教育机关的通讯指导,阅读指定教科书,每月做读书报告,方可参加自修考试[18]。可见,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不但被一些地方政府推行,而且还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中央、地方的细化和强化。

三、“以函授代替校舍”设想的提出与学界的讨论

就在教育部接连颁布一系列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相关法规的同时期,大后方知识界也在关注战区学生失学问题,各路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其中王云五和黄觉民提出了以函授教育代替课堂教育的建议。王云五提出“学生不必求毕业,学校不必求毕年”的战时教育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建议国民政府“恢复中等毕业同等程度得考大学的办法”,且使“大学校前二年的课程得许学生在外自修试验及格后,免其重复修习,惟最后两年的课程,仍需入校修习”。王云五认为国民政府如能照此改革,则“因战事失学的中学生可以在家自习,或于私人教师指导之下而自习,不仅可以节省学生的金钱与时间,且于战时战后之重建学校或设立临时学校,均可减轻负担与困难”[19]。黄觉民指出,在战区及战区附近地带的校舍不是已被炮火焚毁,就是时刻遭受空袭威胁,已然无法利用。解决战时校舍问题可分为普通方法与特殊方法。普通方法不外乎安排战区学生借读、建立临时学校、迁校、修建新校舍等国民政府已在实施的措施。特殊方法则包括“以播音台代校舍”“以家庭代校舍”“以邮局代校舍”(即开设函授学校)三种办法。其中“以家庭代校舍”的具体方案为:(1)教育部门应准许学生在家自修,经学校考试及格后给予学分或准予升班。(2)教育部门应令全国大学、中学以及其他文化机关给予在家自修的学生参加考试的便利。(3)厉行严格的考试制度[20]。

之后,王云五进一步完善其“学生不必求毕业,学校不必求毕年”的主张,并联合二十位学者向教育部提议:“(一)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及大学校之入学,均凭试验,无须经过低一级学校之毕业。(二)初级中学及高级中学前二年功课,均许学生在校外自修,经试验及格,得插入第三年级,在校一年畢业。(三)大学校前二年功课,许高中毕业者或经大学入学试验及格者在校外自修,经试验及格者得插入相当年级,但至少须在校两年,始能毕业。(四)各学校之图书馆及实验室,于相当限制之下,开放于自修学生。”[21]

这一提议可说是“一种破天荒的非常办法”[22],引发教育界热议。周尚认为,如以函授教育代替课堂教育,则为保证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初中以下的学生应全体编为童子军,高中以上的学生应全体编为壮丁。各类学生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以上的集体生活,由当地政府机关主持[23]。钟鲁斋认为,函授自修制度会导致社会上出现大量学力较弱的中学、大学毕业生,在战时民穷财尽、百业不振的中国,这种做法反而会加剧毕业生失业问题[24]。

教育部长陈立夫亦对黄觉民的设想做出评论:“关于以函授代替学校制度,本部同人亦曾计虑及之。我国厉行考试制度,果由部施行函授学校办法,学子得校外自修机会,届时应考及格,自可广甄才能,且可提倡自修用书之编辑,使承学之士更得研精覃思与日俱进。惟不必仿学校之编制,有毕业之程期,既以广学问于无止境,亦以防弊于未然。”陈立夫又指出:“教育范围不仅在智识之传授,人格之甄陶、师友之切磋,其功用亦未可忽视。徒凭函授之方,将或丰此啬彼。即以智识之传授言,言语文字等科,亦恐非函授所能奏效。”[25]教育部长明确否定,一锤定音,“以函授代替校舍”的讨论就此落下帷幕。4D79EB1C-44F5-41A0-8E6F-69468086DFA1

四、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对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的响应

相较于黄觉民“以函授代替校舍”的激进主张,王云五“学生不必求毕业,学校不必求毕年”的原则性建议在事实上得到教育部一定程度的采纳。王云五、黄觉民所做之建议一方面反映了二人作为学者的一贯教育主张[26],另一方面也隐含了二人作为出版家的具体利益诉求。众所周知,由王云五担任总经理、黄觉民所供职的商务印书馆,其附设函授学校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函授教育机构。教育部颁布《战区中小学学生自修办法》后,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立即做出响应,在其广告中加入相关条文以为宣传[27],并在其办学宗旨中加入“对于因战事失学在家自修之学生授以主要之学科,俾仍能升学毕业”的内容[28]。1938年6月,为配合《自修办法》,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在原设国文、英文、日文、图书馆学四科的基础上,按照中学课程,增设算学、自然、史地三科,形成中学部。同时,该校提出“辅助战时教育,指导失学青年,自修替代面授,学校即家庭”的口号[29]。至9月,该校建立大学部,设有15学系、60学程[30]。

在教育部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的框架下,函授学习仅可作为战区中学生延师补习的补充手段,相当于课外补习。对于这一关键事宜,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的招生宣传中却少有提示,仅偶有隐晦的表示[31]。个别情况下,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在广告中利用同义替换及选择性引用的手段援引教育部法规与教育部长言论,以提升宣传效果。如1938年8月的一则招生广告中,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将教育部文件中“战区高、初中一、二年级失学学生”可“在家延聘教师自修补习”之规定,转述为“初、高中一、二年级失学学生,准许自请导师,在家自修”,并附之以大号字体“专家指导”四字作为广告标题。这则广告另在结尾中声称:“学者加入本校自修……更易获得主管机关之认可,于将来升学毕业,较为便利。”[32]该广告表面上虽没有与教育部规定相悖的内容,但其通过对“在家延聘教师”与“自请导师”的混淆,以及对“更易”“较为”这类暧昧副词的运用,十分容易使不熟悉《战区中小学学生自修办法》相关规定的战区民众产生误读,将含有专家指导服务的非学历函授教育误解为教育部认可的,以聘请家庭教师上门送教为形式的学历教育。之后,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虽仍在如火如荼地招生,教育部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在各主流报刊投放的招生广告中却再无有关《战区中小学学生自修办法》以及前述“辅助战时教育,指导失学青年,自修替代面授,学校即家庭”口号之表述。出现此种情况的具体原因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放弃了依托国民政府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进行招生宣传的策略。民办函授教育与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从此渐行渐远,分道扬镳。

五、结语

面对全面抗战初期战区学生大量失学的困难局势,民间学者与政府机构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安排战区学生居家学习的解决方案,但对该方案的具体实施路径,二者却各执一词。以王云五、黄觉民为代表的民间学者主张以函授教育替代课堂教育,以上海市社会局、教育部为代表的政府机构则坚持战区学生延师补习。函授自修较易普及,而难以保证学习质量。延师补习成本较高,但除在形式上较接近课堂学习外,更有缓解战区教师失业问题之功效。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利弊,本可以相互补充,但在战时居家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以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为代表的函授教育机构与以《战区中小学学生自修办法》为核心的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却未形成有效的配合,二者之间反而产生了微妙的张力。這一状况不仅反映出民国教育部门排斥函授教育的保守立场,也从一个侧面隐约揭示出民国教育场域中民间力量与国家政权之间的权力博弈。

总而言之,国民政府与民间机构对于战时居家教育模式的不同主张,表面上呈现为学者和政府在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实质上则揭示出国家与社会对于教育权力的争夺。故此,国民政府为保证其在教育领域的垄断地位,自始至终将民间色彩浓厚的函授教育排除在战区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制度之外。这不仅不利于战时居家教育体系的推广,也使战时国民政府错失了发展国家远程教育体系的优良契机,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黄书光.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教育动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91.

[2]李艳莉.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函授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4):89-93.

[3]潘局长昨召集家庭教师训话[N].申报,1937-10-19(2).

[4]家庭教师服务处已批准备案[N].申报,1937-09-23(2).

[5]家庭教育服务处征求团体学生[N].申报,1937-09-20(6).

[6]家庭教育服务处减收半费[N].申报,1937-09-10(6).

[7]中国特教学会家庭教师服务处征求教员服务[N].申报,1937-09-12(6).

[8]家庭教师训练所昨开学[N].申报,1937-11-03(8).

[9]中国特种教育协会附设家庭教师服务处主办上海市家庭教师训练所招生[N].申报,1937-10-30(2).

[10]家庭教师之使命[N].申报,1937-11-05(7).

[11]家庭教师待聘所近讯[N].申报,1940-10-03(8).

[12]教育部.教育法令特辑[M].重庆:正中书局,1938:29-63.

[1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291-293.

[14]为转令废止战区中小学学生自修成绩考察暂定办法仰知照一案由[J].四川省政府公报,1946,414:10.4D79EB1C-44F5-41A0-8E6F-69468086DFA1

[15]令知修正战区中小学生自修暂行办法不适用于师范及职业学生[J].广东省政府公报,1939,452-453:90.

[16]本厅限制中小学失学学生申请登记[J].福建教育通讯,1938(12):238.

[17]工作计划[J].福建教育通讯,1938(15):155.

[18]闽教厅订定战区学生自修通讯指导要点[J].教与学,1940(4):44.

[19]王云五.战时教育问题[J].教育杂志,1937(11-12):2-3.

[20]黄觉民.从战时校舍问题说到改革学校制度[J].教育杂志,1937(11-12):4-9.

[21]教育家对于自修□□□□□[J].东方杂志,1938(19):1.

[22]吕金录.与黄觉民先生商榷《改变学校办法》问题[J].教育杂志,1938(4):52.

[23]周尚.战时战后自修教育的探讨[J].教育杂志,1938(4):38-39.

[24]钟鲁斋.自学制度之我见[J].教育杂志,1938(4):43.

[25]陈立夫部长的复函[J].教育杂志,1938(4):35.

[26]魏应麒.谈自修并评黄觉民的函授自修的办法[J].教育杂志,1938(4):48.

[27]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征收自修学员[J].东方杂志,1938(4):43.

[28]私立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简章摘录[J].东方杂志,1938(14):2-3.

[29]私立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增设算学自然史地三科[J].东方杂志,1938(11):2-3.

[30]私立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添办大学部[J].东方杂志,1938(18):2.

[31]青年自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莫善于加入私立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N].大公报,1938-10-06(2).

[32]专家指导[J].东方杂志,1938(15):116.

①参见《上海醫生姚菊致函上海市社会局》(1937.9.27),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社会局档案:Q6-18-384-13,第33-34页。

②参见《市立敬业中学致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开设辅导自修班的呈》(1937.9.25),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社会局档案:Q6-18-416,第179-182页。

③参见《家庭教师服务处相关法案》(1937.9.15),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社会局档案:Q6-18-384,第9-13页。

①抗战时期的“战区”一词主要指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置的战略单位,如“第五战区”,而同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语境中,“战区”即等同于当代语境中的“敌后”。为还原历史语境,本文中的“战区”与“敌后”同义。

②参见《张廷休致陈立夫签呈》(1939.1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部档案:五(2)-1061(2),第47页。

③参见《南京市教育工作总报告》(1944.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教育部档案:五-733,第23页。

收稿日期:2022-02-2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江苏省高校港澳台学生‘三结合、三提高国情教育体系研究”(D/2021/01/90)

作者简介:陈紫竹,讲师,博士,从事抗日战争史研究。4D79EB1C-44F5-41A0-8E6F-69468086DFA1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商务印书馆
最有思想的句子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最有思想的句子
最有思想的句子
试析如何提升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性
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