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地区构建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分析

2022-06-15 03:50孔可欣
民族文汇 2022年27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机制

摘 要:进入后扶贫时代,意味着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伟大胜利,但返贫问题频出拉低了脱贫成果和质量。本文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分析乡村旅游地区返贫的潜在风险,总结出外界环境冲击和主体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的原因。因此,构建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客观实际,本文提出了五点建议,分别为建立预警信息收集机制、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确保资源的持续供给、构建新型发展模式、培育旅游技能人才机制,涵盖前期识别和后期帮扶机制,以及具体的发展策略和规划。

关键词:乡村旅游  贫困脆弱性 返贫风险 机制

一、贫困与贫困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贫困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在如何反贫困问题上,各国的立场都是相似的,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也总结出了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其中,中国的做法尤为突出。自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减贫工作,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2020年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的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两不愁三保障”也在全国全面实现。

关于贫困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解释。在我国的减贫实际中,政府更关注的是收入标准,即家庭人均收入无法维持家庭或个人最低的生活需要。现有的贫困标准是根据家庭上一年度的人均年纯收入来确定的,属于“事后认定”的范畴。2016年中国的贫困线约为3000元,即人均年纯收入低于3000元就被认定為贫困人口,但对那些目前并不贫困或者说刚刚脱贫但未来可能重新陷入贫困的人群,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政策缺乏前瞻性。

贫困具有长期性和顽固性的特点,并非宣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就不复存在了。恰恰相反,相对贫困问题仍会长期存在,我国的目标是要实现逐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贫困的动态性要求治理贫困的关键是防止返贫的发生。按照现行的贫困标准制定的扶贫政策,并不能在贫困发生之前阻断贫困,由此引入“贫困脆弱性”概念,《世界发展报告》中将其定义为“度量对于冲击的弹力——冲击造成未来福利下降的可能性”,脆弱性越高则意味着“未来陷入贫困的风险概率越大”。贫困脆弱性的引入弥补了现有贫困标准的不足,它能够把“现存的、未来的贫困”都纳入到扶贫框架中去,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未来贫困治理提供前瞻性视角。

贫困脆弱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受到的冲击,这份冲击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二是主体抵御冲击的能力,这个能力一部分受自身条件限制,一部分受到结构性因素影响。贫困脆弱性则是两者比较的结果,如果在主体受到了剧烈冲击的情况下,主体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弱,那么其很有可能重新陷入贫困。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区域贫困脆弱性水平存在差异,部分西部地区贫困脆弱性发生率远高于贫困发生率,也高于全国脆弱性水平。家庭脆弱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可能源于长期的低收入(消费),亦可能源于收入(消费)的高波动性。农民是否可能在未来陷入贫困是农民收入(消费)增加与收入(消费)波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贫困脆弱性在不同人群上也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女户主、低文化程度、有病患、未加入合作社及无外出务工家庭会更脆弱。

二、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地区返贫的潜在风险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用于满足美好需要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为适应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城乡协同发展,乡村旅游凭借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乡村旅游能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如此,它也在维护乡村社会稳定、保持乡村环境整洁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贫困脆弱性在全国不同地区显著性水平不同,同时贫困脆弱性的存在也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地区仍有返贫的潜在风险。

笔者将基于贫困脆弱性理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乡村旅游地区返贫的潜在风险。

1.来自外界环境的冲击

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生存的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多指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区或极端气候区等;二是因灾返贫,自然变异或者人为影响都有可能造成灾难的发生。乡村旅游地区客观上也存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但胜在风景秀丽,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但旅游业可以带来增收,不过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会给个体和组织带来严重的损害。灾难不仅给受灾人民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可能造成实质性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灾难还会破坏受灾区的基础设施,扰乱群体秩序和生活,使脱贫人口再次面临生存与发展困境。

社会环境变化造成的冲击主要包括政策变化、社会安全危机等。政策扶持变动或者取消扶持资金投入,都会影响脱贫农户的生存。而社会安全危机包括战争、疫病、暴乱等事件,以2020年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为例,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为30.9亿人,达到了历史最高值,比2018年增长了7.1%,但2020年1-8月乡村旅游人数减少60.9%至12.07亿人。受新冠疫情的长期性和波动性影响,我国总体上仍坚持动态清零政策,这也就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间接导致乡村旅游地区收入大幅削减,严重影响了农户的正常生活,可能造成脱贫农户返贫。

2.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

①农户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乡村旅游地区的农户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也就可能出现因病返贫、因残返贫和因老返贫的情况。西部高原地区的居民易患高原疾病,高纬度地区的居民易患脏腑病,低纬度地区的居民易患风湿病等等,再加上农户长期的饮食不均衡,这些都会造成健康损害。同时由于乡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一旦有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为了维持日常的医药支出,那么很有可能造成整个家庭重新陷入贫困状态。另外,尽管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对于从业者的身体素质要求并不太高,但现有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农家乐、采摘园等农业生产基地仍占很大比例,需要大量农民从事农事劳动,外加空心村和老龄化现象严重,因身体残疾或者年老体弱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也有可能面临生计来源的难题。

②农户思想观念落后

部分农户长期依赖政府的扶持,已经成功“被脱贫”,但“等靠要”的思想突出,他们视低保救济为理所当然,劳动积极性不高,脱贫后也一直要求恢复帮扶政策。部分农户不了解未来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在接受技能培训方面也存在著认知欠缺。一些农户甚至幻想着所有的旅游设施都由政府资助,致富的主动性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不足。

③农户知识技能水平较低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从总体上来看,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居民,这也就导致了农户的旅游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乡村旅游人数骤减,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减少,特色农产品消费也成为难题。外加农村地区人才流失或人才短缺,疫情冲击下,部分商家缺乏宣传理念和技能,难以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机遇,不得不关门。

三、乡村旅游地区构建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

1.建立预警信息收集机制

返贫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因此必须做到实时收集信息,精准监测数据指标,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借助村民和村干部的帮助,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了解脱贫户近期发展情况,尤其要了解清楚住房、收入、疾病和土地安排配置等关键性因素,收集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纵向比较脱贫户自身发展情况,横向对比其与其他农户的发展差距以及具体影响因素,要对整个村集体的脱贫情况有清晰感知。最后要将数据及时准确地录入系统,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2.完善监测帮扶机制

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筛选出返贫边缘群体,采用多维贫困测度指标。如果维度高于此,则表示该家庭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返贫问题,反之就有重新陷入贫困的巨大风险。政府工作人员应将返贫风险高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识别返贫原因,密切关注脆弱性农户的发展状况,落实因灾、因病、因残、因疫等新发问题返贫的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障措施,同时要加强对脱贫成果的评估工作。

3.确保资源的持续供给

首先,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在贫困脆弱性显著的地区,运用底线思维坚持“四个不摘”原则;其次,要逐步提高地方财政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补助比例,重点支持企业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企业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最后,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城际公路、物流、水利、电力、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密切城乡之间的联系。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可以缩小城乡差异,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同时降低脱贫人口的脆弱性。

4.构建新型发展模式

首先,要坚持实施电商助农工程,挖掘“互联网+”的更多可能,支持淘宝、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种植合作社展开合作,帮助农户进行网上销售、多样化宣传等等。其次,要发挥乡村的文化属性,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推出文化创意产品,打造特有品牌,进行产品特色包装,以及鼓励开发具有新意的线上文化旅游项目等等。最后,要形成由村委会带头、社会企业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的多方协调治理机制,坚持“旅游促农,生产带村”的长效机制,吸引更多合作组织落户乡村,同时调动农户积极性,促进农户角色转化,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5.培育旅游技能人才机制

首先,要对当地居民进行技能培训,将当地人才作为旅游发展的中坚力量,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积极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从而丰富当地居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当地的服务水平。其次,要积极吸引国内外旅游技能型人才,通过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为外来人才提供补贴,解决外来人才的基本生活需要,并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其自身发展。最后,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不仅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也可以借此选拔高素质人才,建立稳定的人才交流机制。

四、结语

虽然我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我国乡村旅游地区仍然面临着返贫的风险。因此,构建抑制返贫的长效机制应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应有之义,脱贫农户、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主体要协调治理返贫问题,无论是前期收集预警信息还是后期进行监测帮扶,都要确保资源的持续供给。加快培育旅游技能人才和推进构建新型发展模式,从根本上预防返贫问题的发生,从根本上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入后扶贫时代,应着力于促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继续巩固好、保障好、发展好脱贫成果。

参考文献

[1]范和生.返贫预警机制构建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1):57-63.

[2]丁军,陈标平.构建可持续扶贫模式  治理农村返贫顽疾[J].社会科学,2010(01):52-57+188.

[3]秦升泽,李谷成.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12[2022-06-02].

[4]聚焦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三)  四项举措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J].新农业,2022(08):1.

[5]袁伟. 旅游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怒江上赶马山村抑制返贫长效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9.

[6]陈芮鋆.后扶贫时代脱贫户返贫预警机制构建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05):206-209.

作者简介:孔可欣(2003—),女,汉族,现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机制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衔接机制论析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