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子宫动静脉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

2022-06-15 04:20董萍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动静脉线圈宫颈

董萍

【摘要】目的:对比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子宫动静脉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双极电凝处理,观察组患者子宫动静脉上支套扎宫颈处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恢复(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08.47±5.30)ml均与对照组(106.57±5.33)ml比较,不见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37.67±0.25)℃、术后排气时间(31.80±10.59)h、术后住院时间(6.01±1.12)d较对照组(37.56±0.22)℃、(32.77±10.66)h、(6.89±2.16)d之间也不见明显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手术用时(115.09±2.21)min短于对照组(120.12±3.25)min,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过程中,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双极电凝与套扎宫颈处理效果都较好,套扎宫颈处理操作简单,手术用时较短,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双极电凝;子宫动静脉上支套扎宫颈;手术指标;术后恢复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病情尽早康复,是现阶段妇科常用的一种微创技术,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子宫次全切除术可以完全切除患者子宫病灶,亦可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阴道穹窿部位与宫颈部位的完整程度,也不会缩短患者阴道长度,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相比,这一手术方式并不会过度影响到患者性生活与性生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所以深受临床医护人员的青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实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便是子宫动静脉上行支的科学处理,传统治疗期间,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套扎宫颈处理患者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应用普遍,而目前也有部分患者接受双极电凝并切断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处理方案,但是这两种处理方案应如何选择,近几年研究文献并不多。为了进一步分析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子宫动静脉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将以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现把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把60例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对以上对象进行平均分组,每组30例,均是女性。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值是34岁,最大值是55岁,平均值是(45.34±2.59)岁;如孕天数71~86d,平均值(78.45±4.05)d。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值是32岁,最大值是56岁,平均值是(45.37±2.55)岁;如孕天数70~84d,平均值(78.40±4.01)d。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之间,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对照研究。

纳入标准:(1)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研究对象都知情有关内容,家属也在知情同意书上署名。

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症患者;(2)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癌疾病;(3)诊断性刮宫发现子宫内膜癌;(4)不愿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手术方案

全部患者常规麻醉,协助取膀胱截石体位,常规消毒,留置导尿管和举宫器。根据患者子宫大小状况,科学穿刺,注入CO2建立气腹,维持腹腔内压力水平12~14mmHg,确定患者右侧麦氏点和左侧反麦氏点、左侧脐旁4~5cm部位,分别置入5mm、10mm、5mm套管,借助腹腔镜对患者子宮、附件和盆腔进行检查,分离粘连组织,举宫器偏向一侧,对保留附件患者侧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进行处理,对切除附件患者进行子宫悬韧带处理,超声刀剪开患者阔韧带前后叶,及时分离患者宫旁疏松结缔组织。

对照组实施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双极电凝处理,剪开患者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下推膀胱到机体宫颈外口,双侧子宫动静脉充分暴露在外,近子宫部位给予双极电凝处理,同时超声刀间断患者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如果发现暗红色子宫体,需放置粉碎器并退举宫器,分离子宫体、瘤体、子宫内膜组织,并及时取出,宫颈残端创面诚内凹陷锥形,宫颈电凝处理,不见出血方缝合宫颈残端前后壁,缝扎止血。观察组实施子宫动静脉上支套扎宫颈处理:剪开患者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下推到膀胱部位,打结肠线线圈放入左侧套管直至子宫峡部,摆动举宫器,未套入其他组织方可退出,紧线并取推结器,打结加固。子宫体缺血放置粉碎器,取出粉碎组织,粉碎宫体组织直至线圈上10~15mm部位,电凝宫颈,不见出血可重复套扎宫颈残端,避免线圈脱落。

两组患者缝合膀胱反折腹膜与宫颈后壁腹膜,并对残端进行包埋,冲洗患者腹腔,不见出血撤镜放气,管壁穿刺孔,术毕。若术中分离创面大,可放置盆腔引流管负压引流,避免再次出血。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在内的手术指标与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在内的术后恢复指标,分析临床疗效。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3.0统计学整理软件分析各项数据,计量资料采用[n,(x±s)]进行表述,组间检验值定为t;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表述,组间检验值定为x2;α=0.05作为研究检验标准,如果P值低于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P>0.05则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指标,提示两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较对照组明显(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1。

2.2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

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不见明显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2。

3讨论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过程中,电凝并切断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处理需要对患者子宫动静脉进行充分裸化,双极电凝能量操作也可能会损伤患者周围组织,尤其可能是损伤机体输尿管,所以临床会把这种治疗方案应用在子宫小、子宫活动度佳、盆腔不见粘连的患者中,而套扎宫颈处理子宫动静脉方案应用过程中,并不需要分离患者宫旁疏松组织,也不需要对患者膀胱反折腹膜进行处理,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较高,并不被患者子宫大小因素所限制,所以相较电凝处理,套扎处理的手术用时较短。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之间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用时方面,提示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提示两种处理方案效果都较好,但套扎处理法的操作简单,手术用时短,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实施前,需要保证患者机体耐受,该方法可有效保留患者宫颈,待腹腔镜内粉碎子宫体,方可取出,合理选择子宫动静脉处理方法,避免游离组织盆腹腔被污染,但应慎重,需要完全排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瘤恶变患者。应用双极电凝方案前,定要裸化血管,防止血管电凝止血不彻底,电凝子宫体子宫动静脉时,也需要夹闭外侧血管,防止趋肤效应,降低对患者输尿管的热损伤机率。另外,为了避免患者单侧电凝切断子宫动静脉子宫体出血,需要双极电凝双侧子宫动静脉,然后对子宫动静脉进行切断。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子宫体过大,难以暴露,需要科学处理双侧卵巢固有韧带、输卵管和圆韧带,在子宫体注射稀释垂体后叶素加快机体子宫收缩速度,降低出血机会,剔除患者部分子宫肌瘤,再次处理患者双侧子宫动静脉。而在套扎处理方案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证线圈中不见其他组织,也不见子宫颈后壁粘连分解的肠管。(2)在患者宫颈左侧9点方位打结,并抽紧后线结,因这方位的用力方向更加相符,线圈容易被打紧,不会因受力角度的问题而拉断线。(3)路德结套扎宫颈方法有助于良好阻断子宫动静脉上行支,经过多次套扎可以保证线圈紧固,不会脱落。(4)对于腺肌症患者来说,子宫下端质相对硬,套扎效果不佳,如果患者子宫下段出现肌瘤,需要优先旋切肌瘤,此时宫颈残端会向下凹陷,线圈脱落风险高,旋切至患者子宫下段时,需要重复套扎宫颈部位,防止脱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宫体旋切阶段,硬保留线圈上宫颈残端10~15cm,使之呈现蘑菇样,避免残端保留过长出现残端炎症或者脓肿症状,术后增长吸收热时间,而过短保留线圈上宫颈残端,或者引起宫颈残端内陷的锥子样,会增加线圈脱落风险,所以注意线圈留存长度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行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双极电凝与套扎宫颈处理效果都较佳,但套扎宫颈处理操作简单,手术用时较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李静,赵福杰.垂体后叶素联合宫颈套扎法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21,27(8):27-32.

[2]於莉英,王菊芳,张桂宝.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子宫动静脉处理方法的比较[J].浙江医学,2017,39(17):1462-1464,1468.

[3]陈泗总.两种子宫血管处理方法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5):6-8.

[4]許成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间隔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6):3886-3889.

[5]戴泽果,陈瑾,林小丹.子宫血管电凝宫颈缝合与宫颈线圈套扎在腹腔镜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6):68-70.

[6]刘伟国.垂体后叶素联合线圈套扎法在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1):100-103.

[7]欧阳彦兰,李裕华,陈霭屏.间隔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套扎止血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9):946-949.

猜你喜欢
动静脉线圈宫颈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探讨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最简单的电动机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动静脉联合溶栓的疗效分析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
实验改进3则
宫颈糜烂真的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