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武术课程开展途径研究

2022-06-15 04:50朱建超
民族文汇 2022年27期

朱建超

摘 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两个重磅文件正式发布了,宣告体育和美育的春天真的来了。体美两育的有机结合,更加彰显出“五育并举”的重要存在。武术是中国的国家瑰宝,小学阶段开展武术课程意义重大。本文以小学生开展武术课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移植法等,在研究分析小学生特点和武术教学特点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小学生武术课程开展道路。研究认为:小学生武术课程开展应从武术文化的道德教育作用、武术技术运用和文化升华、新的传承途径及“身心一统”的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落实。从而将武术课程的开展,从普及到提升,从传承到发扬、创新,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学会,人人有特长。

关键词:武术课程  小学生武术  武术道德素养

“武术”是我国的国家瑰宝,也是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进校园”既推进全民健身的落实,也能够强健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价值观。同时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进校园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有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何把握小学生性格特点和课程特色,培养武术兴趣,激发学习武术的动机是小学体育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以武术文化和武术技法的特点出发,结合分析小学生学情特点的情况下,提出小学生武术课程开展的合理途径。

一、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武术文化的德育作用

(一)抓住儿童心理特征,渗透武术常识

小学生武术课程的开展要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体质出发,才能选择适宜的方法和课程。好奇、好问、好学,容易被激励是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身边一切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有极高的热情去接受新事物。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可以从该学段的心理特征出发,保持武术课程的新鲜感,引导学生对武术的好奇,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武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了解武术手型、步型、拳种等武术常识,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武术基本动作的魅力。采用问答的方式,抢答等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武术常识。同时,在课堂游戏和准备活动中加入冲拳、垫步、棍操等武术元素,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并以活动和游戏为载体,讲述武术故事,生动课堂。另一方面,通过如“站如松、坐如钟”、“外练一口气、内练筋骨皮”等武术日常谚语,渗透到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了解武术常识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对武术素养潜意识,创设学习武术的语境。

(二)立足課堂常规,深化武术道德教育

武术道德,俗称“武德”,是用以约束和规范习武之人日常行为的一套道德标准。而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也是顺利开展课堂的保障。两者在目的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武术课堂之中可以发挥武德教育对课堂常规的维护作用。因此,练习武术,课堂中应立足于常规,找到武术与常规体育课程的融合点,形成独到之处,深入推进武术道德教育。首先,武术礼仪是武术道德的外在表现。改变体育课一贯而来的师生问好形式,“抱拳礼”是武术人之间或是对长辈的问候方式,以武术特有的“抱拳礼”作为武术课的特殊问好方式,提升儿童在武术课上的身份认同感,让他们感受到武术课程的独特魅力,体会到武术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的文化所在,增加儿童学习武术的兴趣。其次,改变常规队列练习中的“立正”等队列标准,将“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等武术仪态标准作为武术课堂中评价学生队列的新标准,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则应该进行肯定、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对学好武术的追求。最后,正确发挥武德的思想教育作用。教师将武德中对作为一名武术人的行为规范的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

二、知行合一:武术技术的有效学习和运用

(一)打练结合,构建技击意识

对抗性是武术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的根本属性,也是在小学课堂中需要注意和把控的问题,但同时也是武术课堂中最能够技法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武术对抗技击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安全的保障并举,是对一个武术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传统武术以“击必中、中必催”的技击特点从而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对于击打和抗击能力训练方式,而竞技武术以“高、难、美、新”为指向标,也产生一系列发展弹跳、灵敏等身体素质的训练方式。在小学生武术课堂中对于二者的训练方式需要加以借鉴和甄别,结合体育课堂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运用。因此,在指定单元计划时,有必要在设置一定量的对抗练习课时。在学校武术的教学中,对抗练习应采取“模拟实战”的方式,即传统武术所说的“喂招”。在学生完全掌握所学技术的前提下,有教师通过示范教学,讲解、示范该动作的实战运用,并组织学生二人一组,分步骤练习。如在“弓步架打”的教学中,教师要求两人行“抱拳礼”之后,清楚地告诉学生“架”在哪里,“打”在哪里,再安排学生模拟“招架”的动作,待熟悉后再进一步模拟“打击”的动作,之后再以“喊口令”的方式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模拟对抗练习。最后运用重复练习法进行重复练习,熟悉动作的重、难点。

(二)非打之打,升华武术本质

武术的本真价值虽是技击,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随着武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武术的技击本质更多的被“非打之打”的文化内涵所覆盖,表现为“点到为止”和“止戈为武”的谦和忍让。武术文化是武术的核心,武术文化是一种“和”文化,这是一种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致的“和”文化。由武术技术到武术文化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武术本质不断升华的结果。因此,小学武术课程的开展在注重武术技能掌握的同时,更要注重武术文化对小学生人格形成的滋养作用。针对小学武术课程的技术教学中,要注重由武术技击向“非打之打”的武术文化学习的推进,让学生意识到武术作为一种技击运动,其深刻的含义是由制人到不制于人最终到制己的一种自我修养的形成。在教学中以应“变化方式打”、“变化位置打”等不同“打”的形式,让学生体会武术和谐文化的外在表现,深入贯彻“和谐”意识,引导学生“和谐”观念的建立。如在“弓步架打”的教学中,通过“变化方式打”,将握拳击打对手改为用掌击打对手,或者通过“变化位置打”的方式,将极大位置移至肩膀等部位,让学生意识到这是对对方的一种保护作用。

三、推陈出新:新师徒传承途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结合“新旧”特点建立新师徒传承的教学途径

“口传身授”是武術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在传承途径革新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但这种方式也决定的武术教学过程是一项缓慢且复杂的工作。因此,新的师徒传承相较传统师徒传承更是一种普及的、简单的教学方式。首先,制定六年武术教学的总体纲要,包括学习的拳种、学习的方式、发展的身体素质等,并细化为学段、年级、学期的单元教学方案,合理安排实践课程课时和基础理论课程课时。其次,主动提高自身的武术素养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口传身授”对于武术传承的重要性,一方面借助课堂模式结构化、系统化教学内容,打破课堂式的填充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师生间课堂现场交互和学生间的交流体悟。另一方面重视学生对武术内容的诉求,适当筛选一些适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和对抗练习的技术动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后,结合校园的场地特点,将武术课程与篮球、快速跑的其他项目相结合,借助其他项目的教学方式,采取混合式的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武术课的单调性。

(二)建立“身心统一”的武术考核方式

传统的体育考核评价多以运动技能作为评价学生体育成绩,在常规体育成绩的考核中就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更无法满足武术这种有着丰富文化底蕴、需要技术与文化学习并举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考核。“身心一统”是武术“天人合一”境界的基础,在武术成绩的考核中,有必要采用“身心统一”的考核体系。所谓“身心一统”的考核体系就是建立起多方面的评价体系,把学生个体差异,练习态度、动作技术水平、学生间交际、文化理论学习等纳入评价体系里,通过学生对运动、健康、对安全和文化理解以及合理的运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热爱武术的兴趣、保持和增进健康的能力。武术课程“身心一统”考核方式应包括运动技术、实战对抗、学习态度、理论水平、文化认识和学生自评等六个基本考核指标。同时,体育教师也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建立评分标准。一方面“身心统一”形式的体育考核,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从单一的分数竞争变为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竞争。另一方面,“三位一体”的“身心一统”的考核方式也有利于维护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对武术课程的开展有积极作用,对于常规体育课堂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四、结语

武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能够强健国民体质,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武术进校园是扩大普及传统武术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之一。因此,推进落实基础教育阶段的武术教育是一项重大任务,小学阶段的武术教育是校园武术的重要基石。小学阶段的武术课程的开展,应从小学阶段学生特点出发,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武术的道德教育作用,充分发挥武术“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国斌.武术:身体的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

[2] 刘文武,金龙,朱娜娜.“武术文化”的剖析与评价[J]. 体育科学,2015,35(06):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