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消渴病痹症的效果观察

2022-06-15 06:11王琴梁雅云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

王琴 梁雅云

【摘要】消渴症痹症与西医中糖尿病周围性神经性病变一致,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中并不罕见。消渴症痹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肢体麻木挛急疼痛、或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关于该疾病的治疗,当前尚未有根治的药物或疗法,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治疗。为探究消渴病痹症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本文将患者采取分组对照研究。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消渴病痹症;效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消渴症痹症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8~76岁,平均(66.03±8.05)岁;病程5~19年,平均(13.21±2.51)年;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9~76岁,平均(66.18±7.44)岁;病程6~20年,平均(14.02±1.0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2)患者随访情况好,配合度高;(3)所有患者由临床症状诊断(诊断标准参考WHO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医学鉴定等确诊为消渴症痹症患者:跟腱反射阵痛或反射减弱,下肢灼痛、刺痛、麻木或发冷,足背脉搏与常人无异,但时常感觉麻木或无痛觉;(4)患者在本研究开展前未接受过同类型治疗干预。排除标准:(1)排除认知障碍、智力缺陷等患者;(2)排除病历资料残缺患者;(3)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4)排除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5)排除合并其他类型感染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如降糖治疗,配合糖尿病专科护理指导,如服药指导、生活起居、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皮肤护理、防低血糖护理指导、情志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具体如下:(1)中药足部泡洗:将舒筋洗外用颗粒(成份有威灵仙、苏木、钩藤等)1包兑水放置于泡洗木桶内,调整温度至39℃~40℃,指导患者将患肢放到泡洗木桶内,覆盖毛巾,浸洗双足,浸至脚腕以上,泡洗时间约为20min,1次/d;(2)口服方药:①气虚血痹:[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30~50g,川芎、当归尾、赤芍、地龙,各15g;桃仁、红花各10g,随症加减。②阳虚血痹:[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生黄芪30g,桂枝10g,赤芍12g,甘草6g,大枣10g,生姜3片,随症加减。③阴虚血痹:[方药]芍药甘草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白芍20g甘草5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5g,生地15g,随症加减。每日服1剂;(3)中医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取穴内关、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穴作环旋按摩,每穴按摩5min,可教会患者自行按摩。穴位贴敷药物采用活血散:含川芎、独活、生川乌、生草乌、木瓜等,每日一次,每次贴6h,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如有不良反应及时汇报医师[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治疗有效率)评估标准:(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如针刺感、乏力、四肢麻木等得到显著改善,患者自觉体征或症状消失;(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如针刺感、乏力、四肢麻木等均有改善,患者自觉体征或症状好转;(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如针刺感、乏力、四肢麻木等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中医症候积分为27个项目,多方面评估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肢體寒冷、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等等。0分显示不存在症状,1分显示症状较轻,2分显示症状中等,3分显示症状严重,得分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5.0软件处理,计数指标以(n,%)表达,实施t检验;计量指标以(x±s)表达,实施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

治疗前,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有远远地提升,观察组提升幅度较大,组间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

2.2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超过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

3讨论

中医领域中,消渴病痹症主要致病机制是患者由于脾失健运、肾气不足等因素导致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为己所用,使水谷精微阻滞于血脉中,引发血瘀、脂瘀、糖瘀等临床症状,慢慢发展成为消渴病痹症。中医范畴中认为,腑脏与机体体表是一个密切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的体质,调节其免疫系统,且无毒副作用,疗效好,腧穴有储存药物的功效,患者行穴位贴敷护理治疗,能够延长中药的药效,穴位贴敷疗法能将药物的理化功能长时间储存在穴位当中或释放入机体内,整体调节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疾病症状。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包括:护理工作者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特点,把常规中医疗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给予联合治疗。如:中药熏服或内服、艾灸、针灸等,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本研究发现:消渴病痹症患者在选择中药足部浸泡过程中能达到活血通络、促进局部腠理等功能,利用中药浸泡能将相关药物逐步渗透到脉络中,联合穴位刺激、敷贴等,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活血化瘀、阴阳平衡等目的,减轻患者的肢体疼痛、手脚麻痹等病症。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率75.00%(30/40)、观察组95.00%(38/4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χ2=6.274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显示,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情况,传导神经反应速度更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消渴病痹症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厚琼.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消渴病痹症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0):175-176.

[2]张明明,马先红.中药熏洗在消渴病痹症中医临床方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7):145-146.

[3]孙芹.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消渴病痹症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2):70.427F0DCD-0849-4BF6-9BD3-4381515DB5A4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
剖宫产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用于外科患者护理的效果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
社区健康教育课堂对更年期妇女干预效果观察
前房穿刺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