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包建设策略

2022-06-15 06:22陈丙生
民族文汇 2022年27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劳动特色

陈丙生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岀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积极响应《广州市推进大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部署安排“开发地方和校本劳动教育课程”的工作要求,基于学校特色课程和荔乡文化传承,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建设策略,打造了一批精品劳动教育资源包,对推进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一、笃定研究目标驱动研究实施

首先是基于改变学校传统劳动教育日式衰微的现状,提升特色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课程改革深化与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第二是通过重点解析劳动教育的内涵,揭示劳动教育资源包的典型特征和属性,厘清特色课程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

第三是通过重点探索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包内容开发的线索与路径及组织策略;研究学校劳动教学资源包的实施方式,形成劳动教育资源包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第四是通过劳动教育资源包的评价研究,评量劳动教育资源包的教学收益及课程改进方案。

二、坚定调查研究科学研判现状

经过前期大量文献研究后,为进一步了解增城区各中小学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包建设现状,课题组根据调研目的精心设计了一份《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做信效度检测后,发现本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问卷设置要求,可用于研究。

接着面向全区中小学发放问卷共262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小学230份,初中23份,高中9份,问卷有效率100%。然后运用SPSS25.0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各学段对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劳动教育课程学习积极性高,但了解低,也很显著地表现出对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劳动教育课程学习非常不系统。课程设置需要重点根据各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学校自身特点,解决对基于特色课程的劳动教育课程认知不清晰,缺乏劳动教育资源包建设策略等问题。基于此而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开展了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包开发策略、组织策略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三、锚定学校特色结合荔乡文化传承

“学校特色课程”是学校运用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具有独特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本校课程。具有课程资源的独特性、课程组织的科学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教学收益的实效性等典型特征。

“荔乡文化”是本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包括荔枝文化、“八景”文化、特产文化、饮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榄雕艺术文化、农耕文化等。

在“基于荔乡文化传承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主题内涵下,本区教师发展中心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指导和服务,全区的21所特色学校打造了亮丽纷呈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品牌。

四、选定一校一品优势建设特色劳动课程资源包

本区依据一校一品优势资源打造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特色资源包项目:

(一)基于荔乡文化传承的手工艺品制作特色项目。例如:剪纸特色课程《美劳相结合,实践放光彩》、《我是陶艺小巧手——轻粘土手工装饰美化家居》、《泥塑的制作——指尖上的故事》、《“舞火狗”场景手工制作》等;

(二)基于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理念的设计与制作特色项目。例如:《C-STEAM中医药课程——中草药芳香油产品劳动项目》、《基于STEAM理念的劳动教育融入研究性学习课程》、《在STEM教育指引下构建“植物身份ID”主题研究课程》、《“生活实践探究” STEM 课程设计与开发》、《基于STEAM教育的“创客”校本课程》等;

(三)基于科技实践与发明创造的劳动教育特色项目。例如:《创意机器人实践课程》、《我是科技小能手——电动小船的制作》、《我是小主人环保酵素制作课程》、仙村中心小学《自制保温杯的探究、 迷你粉刷清洁器创意设计课程》、《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双向融合培养学生创造力——融创机器人制作课程》等。

(四)基于“小农田和城市小菜园”的种植实践生产劳动项目。例如:《田园STEM+种植创意课程》、《绿美园田蔬果积极课程》等。

五、坚定落实必修课程全面拓展劳动教育场地空间

全区各中小学严格按照教育部劳动纲要的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结合本区的“十四五规划”课题和校本研修,大力开发荔乡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全学段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包。

在全区中小学创造性开发形式多样的校内和校外劳动教育场地,如:种植园(菜地、鱼池)、花基、农田、生物园、创客空间、通用技术实验室、3D 打印实验室、劳技实验室、社团场室等,不断地拓展师生劳动教育的空间,给予学生更多更丰富的劳动实践机会。

六、制定征集方案开展课堂教学凝练资源包成果

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学科基于荔乡文化传承并结合学校的特色课程,细化主题活动项目,制定了明确的资源包征集方案。因此,全区中小学在方案的指引下,通过踏实的课堂教学和教研反思,围绕主题活动方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劳动微课、劳动清单、作业设计、评价案例等主要内容开展研发。

资源包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检验并修改完善,通过每学期的按时递交,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评选,公布,极大地激发一线教师的热情,逐渐丰富了资源包的劳动主题和劳动属性,为推进课程落地扎实根基。

七、问题与讨论

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包的开发与实施需要学校建构完善的特色课程领导机制,也需要有效的劳动课程评价对课程开发与实施予以保障。本项研究将进一步对学校特色课程与荔乡文化传承的结合度与劳动教育课程落地展开研究,通过有效的资源包建设,发挥劳动课程评价的导向、改进与研究作用,在评价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资源包的建设,提升学校特色课程的品质及促进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的有效实施,最终指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增城區项目“项目名称: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包建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c2019009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劳动特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