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2022-06-15 06:51谭秋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5期
关键词:急救应用

谭秋华

关键词: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危重创伤;急救;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5--01

国内交通行业不断发展,且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意外所致严重创伤多发伤整体发生率上升,该类患者特点为病情严重、症状复杂且病情进展快等,早期未及时开展有效急救措施干预,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1]。无缝隙急救护理作为一类新型护理模式,将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急诊抢救室-急诊手术室-急诊监护病房联合成完整的急救链,建立完整的院前救援-院内急救-重症监护三环相扣的紧急医疗救护体系,培养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院前救援、院内急救的应急救援队伍,促使每项急救环节层层相连、环环相扣,并形成有序急救护理程序,从而保证患者得到快速、规范、优质、高效的救治,缩短耗时,为患者后期治疗争取有效时间[2],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文章就危重创伤急救中实施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干预效果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入危重创伤急救患者1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入危重创伤急救患者200例作为本次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为病情危重者;②患者各项临床基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合并精神病史;②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平稳。对照组中男116例,女84例,年两19~87岁,平均(56.56±6.56)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其他分别为68例、62例、54例、16例,观察组中男102例,女88例,年龄19~87岁,平均(57.56±7.12)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其他分别为65例、60例、53例、1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措施,当患者入院后并快速分诊送入抢救室,当接到患者后及时评估,并开放气道,及时配合医师完善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初步判断患者疾病类型,如外伤骨折,止血包扎,保护气道等一系列的紧急处置以及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展开合理抢救,急救期间维持呼吸道通畅性,待紧急处置及完善相关检查急救后,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及时与相关科室完善后期交接工作。观察组:无缝隙急救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无缝隙信息共享:为保障患者获得有效救治,当接到急救电话后,总调度指挥中心与120指挥系统联网,能够及时追踪救护车动态,确保120院前急救人员可以准确及时到达现场,及时向急诊科创伤中心反馈现场患者动态情况,确保院内能够做好充分的接诊准备。②无缝隙院前急救护理:跟随120并参与到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救治能力与较强应急能力,及时配合医生准确评估患者伤情分级及病情变化,可以及時反馈至120急救中心和急诊科创伤中心。第一时间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适当补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妥善处理患者的伤口,必要时以颈托或者夹板支具固定,减少患者搬动频次,避免二次损伤。③无缝隙院内急救护理:当患者进入医院后,立即送入抢救室,由训练有素的院内急救创始团队接诊,立即开启无缝隙急救绿色通道,对患者创伤部位及伤情严重程度进行再次评估,确定患者为严重创伤多发伤患者,及时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检查,有呕吐物的患者护士立即给予清理口鼻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血压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昏迷者立即予气管插管,保护气道,协助医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加快补液速度,纠正酸碱与电解质平衡,维持创伤区域循环血量,避免失血性休克及心跳骤停等不良事件发生,完善各项辅助检查,记录患者各项详细信生命体征。若患者已经出现了创伤失血性休克,同时在床边B超下看到腹腔有大量积液并在腹腔抽出不凝血,经大量补液治疗不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立即启动床旁球囊阻断术予紧急止血,为患者的检查和手术争取时间,并为患者办理急诊监护病房住院手续,转送至监护病房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护送检查及转科前,及时告知相关科室患者基本情况、急救措施以及创伤情况等,完善充分准备工作。转运过程中,要求备足急救药品与仪器,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便于随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术前急救时间。(2)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激性溃疡伴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急救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术前急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急救时间、急诊检查时间与术前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84%高于对照组82.00%,并发症率2.11%,低于对照组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创伤患者以创伤部位出血并继而合并出血性休克,若早期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无缝隙护理干预作为一类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其实施目的为保证不同部门、不同步骤的护理工作能够快速、准确衔接,以保障护理工作连续性与完整性,缩短患者救治时间[4]。当前国内外对无缝隙护理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并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本文研究指出,对危重创伤急救患者实施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干预,经有效抢救护理后,患者急救时间、急诊检查时间与术前急救时间显著缩短,且患者整体抢救成功率提升,而治疗期间各项并发症率显著偏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缝隙急救护理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相互融合为一体,能合理规划严重创伤多发伤患者整体护理程序,并充分体现出急救护理实施过程中规范化、系统化与人性化,保证临床整体急救效果[5]。当前无缝隙急救护理干预下,利用网络信息化服务于120指挥中心联网,及时对患者实际情况了解并做好接诊准备工作,最大程度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当前多发创伤患者特征表现之一为多器官受损,患者体征表现出多样化,病情不稳定,为急救护理人员整体工作效率與素质能力要求较高[6]。当前开展无缝隙急救护理措施下,及时对患者意识、呼吸、循环、辅助检查等内容细化与分工,促使护理人员与急救医师之间配合更加准确及快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危重创伤急救患者实施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干预后,整体急救时间缩短,且患者整体抢救成功率提升,并发症率降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少玲,李柯叶,张珠凤,等. 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新模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成功率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6):719-722.

[2]张雪芳. 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2):2014-2016.

[3]李常娥.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对患者应激反应、满意度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0):1245-1247.

[4]刘艳芹,季银霞,罗玉春. 区域协同医护一体化无缝隙链接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108-110.

[5]魏小兰,王莉. 院前-院内无缝隙衔接护理配合在急性脑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8):177-178.

[6]盖纳,董青苗.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4):115-116.

猜你喜欢
急救应用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以及护理方式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