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艺体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情境讲解策略的校本课程探究

2022-06-16 07:58吴顺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6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习能力

吴顺仪

【摘要】在新高考新教材教育改革下,情境类题目形式丰富,除了文字情境外还有表格、图片、漫画等,情境主题新颖,这些特点让情境类题目受到出题者的青睐,使之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此如何通过情景类题目的突破以提高艺体生学习能力,是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就这一情况,笔者就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艺体生;学习能力;情境解题;校本课程

一、情境讲解策略的探究是教育现实的需要

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改革以来,特别是教育部提出构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背景下,明确提出高考的考查载体为情境。即通过情境承载考查内容来检验考查要求是否实现,而考查要求实现与否在于学生对情景的领悟与否。所以,培养艺体生对情境的领悟能力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之一。

2021年是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试的第一年,重新回到广东卷,但又区别于以往的广东卷。根据2021年广东高考年报的数据反馈,历史科全卷难度0.59,信度0.77,兼顾了全省范围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兼顾了考生的发展差异。也就是说偏、难、怪、深的题目几乎不存在,都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做的题目,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如往年的高。另外,承载考查内容的情境在广东卷的表现新颖,形式丰富,并且是主要。所以艺体生对情境领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

自2020年9月以来,德庆县孔子学校高中部的招生发生了变化。2020年秋季开始,兄弟学校优先录取县中考前900名左右的学生,县900名以后的约1000名学生和中考参加艺体考试的考生则录取到孔子学校。这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一个迫切因素。而202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使用的历史教材也恰巧是国家第一年推行的统编版历史教材,新教材、新情境遇上新学情这是我们校本课程要克服的困境之一。

二、情境解题策略校本课程教学过程的要求

作为艺术类学生为主的学校,我校高中部的艺体生学生在情境类解题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境。如,认为文字情境深奥、历史概念的考查在情境中领悟能力明显不足、情境信息提取不匹配等,大大降低了知识点考查正确率。为此,在艺体生的日常教学,对情境类题型的学法指导,提出以下几点主张。

1.基于高中艺体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情境讲解要遵循简洁性

鉴于艺体生文字理解能力不足的学情,对历史主干知识和概念的讲解以及在情境中的运用,能简单说明就不详细拓展,化繁为简。即使对核心概念内涵或者核心概念的外延的发掘都要尽量的简洁性。过于详细的讲解不但不能让艺体生理解基本的历史认知,反而因为掌握不了重点而增加了学习负担。如: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上精耕细作概念共有66个字的文字,概念当中的“生产模式”,对学习能力薄弱的艺体生来说,可能间接成了一种负担,加大了对精耕细作的理解的难度。针对学习对象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境讲解要遵循简洁性,达到“简而精”的效果。所以对精耕细作概念的理解,我们作适当地修改:精耕细作指农民对自家田地种植“花心思”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获得丰收。字数减少一半同时学生能读懂的字面意思。另外,为加深学生对修改后概念的理解,把概念运用到情境中,如下表1。

A.小农经济形成 B.铁器广泛应用

C.注重精耕细作 D.社会分工明确

表中体现的是精耕细作中在生产工具上的细化,体现农业生产上“花心思”,简单明了,同时加深学生的对概念的情境理解以及运用。

2.基于高中艺体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情境解题要遵循生活性

情境解题过程中除了要求语言的简洁性,还建议与生活相结合。即在情境题考查过程中对一些关键词或场景的理解用学生能感受的通俗例子,这样的“吸收”效果会更明显。主要是因为历史科学习内容是过去的事件和行为的记录,跟学生存在时空脱节,领悟能力较弱的艺体生对情境的理解会有“距离感”,甚至理解不了为什么会出现情境考查的现象,而拉近这“距离”的手段之一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南朝时期学校流行的是文化士族喜尚的儒、玄、文、史四学。北魏时期的学校则重视提升行政能力的书学、算学、法学,这些科目在南朝或缺失或不受重视。据此,与南朝相比,北魏(  )

A.正统思想有所不同 B.文化氛围更为浓郁

C.官僚政治相对完善 D.士族势力走向衰落

這道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学校学习内容的变化,通过南朝的儒、玄、文、史和北魏的书学、算学、法学的学校科目变化的情境展现。在解题过程中,对情境信息提取之一:书学、算学、法学在南朝不受重视。根据这个信息,部分艺体生认为材料主题跟官僚政治没有关系,因此把C选项排除,选择B选项。即使在讲解过程说不能根据科目不同而得出谁文化氛围更好的结果,因为没有可比性,但是接受能力弱的艺体生还是不能明白为什么错。这时需要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对B选项的理解,如在学习备考中能不能说物理类的学生比历史类的学生学习氛围更浓厚,学生就能迅速地领悟到B选项的侧重点与情景表达的不一样。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情境用通俗的例子表达,艺体生能快速领会到考查的点在哪,明白自己的错误且印象深刻,甚至能举一反三,这对提高艺体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基于高中艺体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情境解题要遵循互证性

情境解题要遵循互证性,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的情境中,指的是情境考查的内容与选项列举的史实是否一致,这是检验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有效的方法之一。互证性对艺体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学生根据选项引用符合选项说法的“史实”,所引用的“史实”能与情境相互印证的(或者表达相符的)即为答案。如,科举制度于隋唐创立之后,到北宋前期不断发展,建立起糊名、编排、差录、锁院等制度。这些制度(  )

A.丰富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B.增加了学子备考的负担

C.利于维护科举考试公平

D.导致科举制度日渐僵化

情境考查的是科举制考试的程序的完善,体现考试的公平。情境解题互证的解题思路A选项的说法“丰富了科举考试的内容”所列举的情境史实应为由原隋唐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的内容,到北宋的科举制增加其他考试科目,但这一史实并不能与材料情境互相印证,所以A选项不是正确答案,以此类推B、D选项。互证性的关键在于艺体生能不能正确提取信息,能不能根据选项引用正确的史实。艺体生在这方面一但有较大的突破,学习能力也随之提高。

情境讲解过程要遵循简洁性、生活性或者互证性,必须要严谨且科学,符合历史学科属性。简洁性不能把历史的概念随意修改,要依据史实;生活性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晦涩的情境,而不是乱用。互证性引用的史实必须依据情境,有可比性。

总而言之,情境是考查艺体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艺体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培养提高艺体生在情境题中的学习能力仍然是我们教学重点,目前校本课程仍有很多不足的之处,需要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学习能力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