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水母,地球上“长生不死”的动物

2022-06-16 23:44柠七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动物界水母灯塔

柠七

《西游记》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以期长生不老。永恒的寿命,是许多人心之所向。自古以来,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不计其数,秦皇汉武更是其中著名代表。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构想一种冷冻技术,他们希望将自己的身体冰冻起来,等到将来通过科技重获新生。

可是,人类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2016年《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爱因斯坦学院的遗传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分析了大概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死亡率数据库,得出结论:人类的自然年龄限制为115岁。目前,“世界最长寿的人”这一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是法国的珍妮·卡尔曼特,终年122岁。

可见,永生对于人类来说,的确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人类并不能长生不老,那么在动物界,是否有生物可以长生不老呢?

动物界中长寿的动物有很多,比如陆龟、大蜥蜴、弓头鲸以及我们熟悉的锦鲤,它们的平均寿命长达200年以上。南极洲海绵更是神奇,传说中目前已经发现寿命长达1550年的个体。

但长寿并不代表永生。就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来看,自然界唯一曾被称为“长生不死的生物”的,只有一种小小的水母。

这种小型水母直径只有4~5毫米,通体透明,能够看见其红色的消化系统,整体形状如同灯塔,因此得名“灯塔水母”。灯塔水母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中,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型鱼类为食。它们常常被吸进远洋船舶的压舱水,又因被船舶排放而逐渐散布至其他海域,如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甚至出现在大西洋的另一侧。它是一种有毒的生物,混在虾皮虾酱中被人误食后,会引起中毒。

在上个世纪,科学家玛瑞亚·皮亚·米列塔研究发现,灯塔水母具有特殊的繁殖方式,导致它的生命周期与众不同。

水母,在进化过程中带有刺细胞,因此隶属动物界刺胞动物门,除此之外,人们最熟悉的刺胞动物还有珊瑚、海葵等。多数刺胞动物的生命周期都包括兩个基本的形态:一个是水螅型,即圆筒状的无脊椎动物,口向上,长有触须,附着在水草或枯叶上;一个是水母型,即进化成熟的水母,能够自由地漂浮在海洋中。

一般来说,水母正常的生命周期从受精卵开始,渐渐地长成体表遍布纤毛的模样,如同毛茸茸的幼虫,人们称之为“浮浪幼虫”;其次幼虫会蜕变成水螅型;水螅型进化成水母型后,便会产出卵子和精子,最后走向死亡。换句话说,水母的繁殖完成便象征着生命正走向尽头。

然而,灯塔水母在这一生命周期中能够“返老还童”。也就是说,灯塔水母不会像其他的水母一样最后走向死亡,而是跳过最后的死亡阶段重新回到水螅型(即幼年期),从水螅型进行无性繁殖,这就好比一只蝴蝶重新变成了毛毛虫,再从毛毛虫成长为蝴蝶。

人们将灯塔水母跳过死亡这一过程叫做“细胞转分化”,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从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这种细胞功能的转化,通常会在器官再生的情况下出现,对于灯塔水母来说,只要它们不被吃掉或者病死,这个过程就不会有次数限制,它们可以通过反复的“细胞转分化”来获得无限的寿命。

虽然灯塔水母已经被誉为海洋中的“永生之花”,但有些科学家对于灯塔水母可以长生不死这一观点存怀疑态度。首先灯塔水母的“返老还童”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常常是当它们遭遇饥饿、物理性损伤或其他突发危机的时候才会发生。其次灯塔水母的这种转化,就是无脊椎动物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即水螅型以无性生殖(出芽)的方式产生水母型,水母型长大成熟后,又以有性生殖(精卵细胞受精)的方式产生水螅型,这并不是灯塔水母的“独门绝技”。

不管灯塔水母是否能够长生不死,它都是自然界中颇为神奇的存在。我们不得不感叹于大自然惊人的力量,它让一些简单的原核细胞,形成各种各样的生物,让生物进化环环相扣,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猜你喜欢
动物界水母灯塔
像灯笼一样发光的水母
动物界的好爸爸
水母奇观
LIGHT—HOUSE 灯塔
动物界的伪装大师
水母与风暴
日本人借爱情拯救灯塔
一群莫名很搞笑的动物们,把我看开心了
灯塔
它们可不是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