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2-06-16 23:42张春明
新农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集体经济改革

摘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改革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资产方面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确等问题,激发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活力,使得改革成果惠及全体成员。山东省宁阳县经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该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希望对其他区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改革;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2020年,宁阳县通过清产核资摸实村级总资产47.39亿元,经营性资产11.3亿元,分别比2017年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初的总资产36.03亿,经营性资产5.86亿元,高出31.53%和92.8%。2020年通过农经年报数据显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5.09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0.9亿元,发包及上交收入0.6亿元,投资收益181.8万元,补助收入1.47亿元,其他收入2.09亿元,分别高于2017年各项收入的45%、27%、5%、209%、172%、25.9%。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集体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机会共享农村改革红利。2018~2020年以来,宁阳县涉及2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别“分红”(现阶段以福利为主)486.52万元,645.64万元,1135.16万元,使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尝到了农村改革的甜头。

1.1 村企共建模式

一是服务企业促增收。发展工业是壮大经济的必经之路,有的村瞄准引进工业企业落地发展,搞好服务来创收。2005年宁阳县引进超威集团落户堽城镇辛安村,该村抢抓机遇,党员干部分片包保、带头搬迁,腾出200亩建设用地使企业得以“安家”,村集体每年可以获得45万元的用地租金。同时,该村成立建筑公司,承接超威集团沉淀池清淤、路面维修等小型工程,每年增加集体收入近30万元。二是筑巢引凤稳增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扬长避短,充分借助区位优势兴建厂房。如东庄镇南故城村自2004年开始兴建厂房1.2万平方米,引进奶牛厂、制衣厂等企业,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强了村民幸福感,集体厂房租赁年收入可达到150万元。三是村企合作保增收。引进企业,发展新型产业,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思路,構建企业、村集体、农户抱团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可以推动村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堽城镇保安村强化闲置地利用,整合土地80余亩成功引进华宁纸箱厂、宁阳运通公司两家企业,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形成了经济增收的稳定机制,每亩地实现3000余元的股份分红,年稳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两家企业安置本村剩余劳动力100余人,增加群众收入近500万元。

1.2 产业带动模式

一是自主经营发展型。农业产业发展初期,很多都是村集体带头培育的,往往效益明显,示范效应强。2019年,华丰镇高庄村以1000元/亩的价格流转农户70亩耕地,瞄准市场价格高的经济作物——生姜发展种植。2020年经济效益明显,当年产量22.6万公斤,留存15万公斤姜种后,剩余对外销售后收入46万元,当年收回项目的所有成本,极大充实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当地进一步扩大生姜种植产业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合作经营发展型。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和农户承包经营的优势,开展合作与联合,是推动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华丰镇南良父村立足当地30多年的西红柿产业,从注册商标到城里专业合作社,如今形成了占地500多亩、400多个大棚的产业规模,村集体每年增收50余万元。2020年成功创建西红柿产业基地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壮大了产业。三是公司化经营发展型。村集体经济要想发展长远,乡村产业要想进一步壮大,需要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开展经营,提高集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南赵东村立足于具有历史悠久的粉皮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合作,以规模化带动现代化实现粉皮产业的发展壮大。全村265户居民,60多户从事粉制品加工,从业人员达270人。2020年生产了近0.4亿公斤的粉条及附加工产品,实现了3.2亿元的销售收入。

1.3 土地利用模式

一是资源开发型。泗店镇罗河厂村从土地流转实际出发,建设了占地86亩的农场,用来发展旅游采摘业。后来新增冬暖式温室大棚、观光鱼塘、高标准玻璃温室大棚等项目,并与种植技术先进的以色列农业专家合作,种植草莓和蔬菜。另外造田30亩,栽植山东果树研究所最新研究的鲁丽苹果树4200颗。现在采摘园吸纳村民就业20多人,每年人均可增加1.5万元收入,村集体增加收入12万元。二是盘活土地经营型。通过“三资”清理专项活动,整理开发属于村集体的空闲地和“四荒地”等资源,获取集体经济收益。八仙桥街道庙东村通过“三资”清理活动共清理经济合同42份,解除原租赁合同13份,收回应收账款33.73万元,收回企业厂房土地109亩,与县城投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租赁价格每亩1300元,每年稳定增加集体收入14.1万元。三是土地规模经营型。泗店镇刘楼村借助“搬迁”东风,实现全村2260亩耕地全流转,其中仅上海蟀将网络公司就流转土地1200多亩用于蟋蟀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山东天基集团流转土地200余亩用于发展高标准苗木和有机蔬菜种植。村民通过“土地承包费+外出务工”双向收入,年人均增收 5000~10000元。

1.4 “三资”透明模式

一是坚持制度化管理。通过出台涉及“三资”管理、农村产权交易、清产核资等系列制度,实现“三资”登记、保管、处置的透明化。二是坚持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宁阳县三资管理和农村产权交易的两大平台系统,进行数字化运行,实现了对农村“三资”的监督管理,加强了三资管理的规范性。三是坚持公开化管理。建立县乡两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制度,凡涉及集体资产、资源实行发包、出租、转让经营的,原则上要通过乡镇(街道)或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签订经济合同,明晰权利及义务,保障集体权益;坚持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每月15日为全县统一财务公开日,日常性财务收支每月公开一次,对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集体资产的购置处置、资源的发包等重大财务事项或重要活动开支要随时公开。

2.1 拓宽增收渠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一是善抓机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该县华丰镇高庄村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结合村集体自身发展的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生姜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目前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4万元。二是加大培训,发挥党建引领带头作用。加强村干部农业政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培训,拓宽工作思路,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提高工作积极性。三是发挥好村集体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如乡饮乡南赵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淀粉制品合作社),采取“三位一体”的互助模式,开展技术指导、经营服务,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四是加强涉农资金的整合。向有潜力,有发展的村集体项目倾斜财政资金,为其发展提供必要资金需求。要使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落地,探索用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股权质押贷款,用来解决村集体发展的資金难题。

2.2 加强市场对接,实现集群抱团发展

一是加快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的市场对接工作很关键。市场对接工作要提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就可以启动市场对接。二是加强对扶持项目的市场运营论证。可以选择重点村居、重点方向、重点产业,力争形成产业类型科配套的产业集群,或将资金联合注入当地企业,实现规模化抱团发展,实现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发挥出扶持资金的最大效用。如宁阳县周公台社区八官庄村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帮扶资金100万元注入产业园下属宁阳环城实业有限公司,联手共建宁阳县纺织服装文化创意园二期工业地产项目,投资0.3亿元,面积0.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高标准服饰生产厂房和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后,八官村可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真正将扶持项目资金落到实处,使村集体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2.3 重视理财组织,强化过程监管力度

一是监督人员。特别是主要的村干部,是否存在违规报销、违纪违规、是否有侵占村集体经济行为等行为。二是监督财务。把监督的重点放在村集体财务管理方面,认真审核涉及村集体的各项开支、涉及违规违纪行为坚决不予报销。三是监督重大事项。要监督涉及村集体发展的重大项目是否经过了“四议两公开”集体决策过程,涉及重大的村级工程建设有无进行招投标,是否存在村干部的“一言堂”等情况。

作者简介:张春明(1990-),男,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集体经济改革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改革之路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改革备忘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