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奇迹中蕴含的危机

2022-06-16 03:04刘健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6期
关键词:莫罗文森特薛定谔

刘健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还在全球蔓延,各国顶尖的物理学家都在为释放出被禁锢在原子内部的巨大能量而倾尽全力,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却因“一只猫”而闻名于世。

薛定谔在这一年出版了一本用物理学来解释生命现象的书——《生命是什么》。书中,通过热力学和力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质,引入非周期性晶体、负熵、遗传密码、跃迁式突变等概念,来说明有机体物质结构、生命的维持和延续、遗传和变异等现象。最终,薛定谔指出,生命的特征在于“密码本”,这个“密码本”不但可以指导细胞组织的遗传,还能让有机体摆脱热力学第二定律。

当战争的硝烟散去,薛定谔的这些思想指引众多新锐科学家们走进了一座名为“分子生物学”的崭新科学大厦。而攀登这座大厦的阶梯就是薛定谔所说的“密码本”。

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用一篇简短的论文,描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人类就此翻开这本生命之书。

早在1896年,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出版了长篇科幻小说《莫罗博士岛》。小说中,莫罗博士是一位醉心于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怪人。他在大洋深处的小岛上定居,用各种外科手术将野兽转变为“兽人”,还通过声带手术让它们获得使用语言的能力。但是,这些“兽人”身上的野性仍然无法从根本去除。于是,莫罗博士制定了“走路时不准手脚齐用”“不许吃肉吃鱼”,以及“破坏法律的人是逃不掉惩罚的”等规则,来约束“兽人”

的行为,并亲手处决那些违反规则的“兽人”。但最终,在追捕一只美洲豹“兽人”的过程中,莫罗博士与“兽人”双双毙命,岛上靠莫罗博士维持的“秩序”迅速崩塌,其他“兽人”重新退回原始的生活方式。威尔斯通过小说中离奇的情节,展现了对科学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双重隐喻,引发了人们对于科技伦理的深入思考。

在小说《莫罗博士岛》发表百年之际,1996年,美国好莱坞将其改编为电影《拦截人魔岛》。影片在高度还原小说原著的同时,加入了最新的基因科学设定。马龙·白兰度饰演的莫罗博士试图用经过精确编辑的完美基因去替代导致“恶”的兽性基因,从而制造出完美的“兽人”。但这种尝试最终仍然以悲剧告终。

莫罗博士无法通过基因改造创造完美的“人”,而对基因的筛选和评价也可能让我们的社会面目全非。1997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变种异煞》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在“基因决定论”的社会背景下挣扎求生的小人物的故事。影片中,人类在胚胎阶段就要经过基因诊断和修正,只有通过这种基因工程筛选和加工出生的人才是正常人,否则被视为“病人”。电影的主人公文森特·费曼就是所谓的“病人”。但文森特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他用因事故导致瘫痪的正常人杰罗姆·莫诺的血样和尿样骗过了基因检测,在经历了各种磨难后,“病人”文森特终于以一名宇航员的身份飞上浩瀚的太空。

影片中所反映的基因歧视,也正是当代科技伦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分子生物学发展到今天,不过是几十年而已,与自然历史数十亿年的生物进化相比,不過是沧海一粟。基因对人类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依然处在初级阶段。更何况对于生命整体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来说,我们的认识更是非常有限。因此,谨慎地使用基因技术,严谨地求证生命存在之理才是人类应该有的科学态度。

本期刊登的两篇作品分别是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的《生命之歌》和潘蓁源同学的《鲸落万物生》。其中,《生命之歌》是王晋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科幻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是中国古籍《列子·汤问》中记载的《偃师造人》故事的当代版本,体现了作者对于科技发展与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而《鲸落万物生》则是以现实生态环境中的“鲸落”现象为原型,构思出了“地球生物圈神经元网络”这一前沿的科幻构想,文笔悠扬,颇为耐读。

人类本质上是一种既平凡又独特的生物,说人类平凡是因为我们与现今存活于世间的万千生灵一样,都是几十亿年地球生物演化的产物。而说我们独特是因为在已知的万千生灵中,我们是唯一尝试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宇宙,同时也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我们自身生命本源的物种。这种探索精神与理性,使人类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浴火重生。因而,只有当我们真正意识到那份生命的“密码本”中不仅有名誉与财富,同时也潜藏着各种意料之外的陷阱时,我们才能在不断深入破解密码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敬畏和耐心。

猜你喜欢
莫罗文森特薛定谔
差点失去的善款
漫画来拯救
拟相对论薛定谔方程基态解的存在性与爆破行为
Chern-Simons-Higgs薛定谔方程组解的存在性
歧视错误的多元理论:评索菲亚·莫罗《不平等的诸面孔:错误歧视的理论》
一类相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解的存在性
薛定谔的馅
别指望只问一次路
锃光的头,瓦亮的友
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