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一天

2022-06-17 17:02王韵瑶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悬念老爷爷公交车

王韵瑶

周末,爸爸开车外出,我和妈妈只好坐公交车去镇上

(开门见山,引出故事。)

在烈日的灼烤下,公交车终于来了,我长舒一口气,迫不及待地跨上公交车。匆匆瞄准就近的一个座位,来不及多看,只想一屁股占领。可就在这时,一个老人突然出现,堵在我想要坐下的位置前

(老人的出场预示着故事拉开了帷幕,悬念顿生,暗合题目“神奇”二字。)

老人脸上沟壑纵横,红血丝布满了眼眶,头发也白了一大半。竹枝似的指头上好几根都裹着胶布。.

(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为下文突出老人的善良品质作铺垫。)

我转向妈妈小声地嘀咕:妈妈,你看,这个爷爷怎么没有先来后到的意识啊?“好了,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走,咱们坐其他地方去。”由于位置不足,我和妈妈只能坐在不同的地方

我紧紧地盯着那位老人,看着他脸上的笑容,越想越委屈

这时,我旁边的一位叔叔睡着了,眼看他就要倒在我身上了,我內心十分忐忑:叫不叫醒叔叔呢,如果叫了,打扰到他睡觉怎么办?如果不叫,倒在我身上怎么办?我向后瞅瞅妈妈,发现她早已睡着了。顿时,孤独与无奈涌上我心头

(“我”的窘境和无奈、不满的心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悬念进一步加深,为习作主旨的凸显蓄势。)

“小姑娘,来,你去我那个位置,我来坐这儿,爷爷晕车。”嗯?是刚才那个爷爷?他正蹒跚着走过来。惊喜?疑惑?还是感激?这是怎么回事,刚刚还在跟我抢座位,为什么现在又主动替我解围呢?哎,真搞不懂!再次坐下来的我不免有些纳闷

“26号街已到,请……”广播里传来到站提示。许多乘客簇拥着下车,老爷爷也站起身,他再一次蹒跚地向门口走去。咦?老爷爷裤子上的泥水从哪来的?明明上车时没有呀!

我看了看自己现在的位置,上面还有残留的泥点子

老爷爷下车前冲我笑了笑,这一笑我明白了,他是为了不把我的裤子弄脏才故意抢我的位置,之后,他看出我的窘迫才又跟我换了位置。这一切都是一位年过七旬的陌生老人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

(真相大白,小作者恍然大悟,之前对老人的误解烟消云散。这里完成了对老人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突出了老人善良、慈爱的品格,令人意想不到。)

温暖不是只有亲人才能给予,也不是只有朋友才能给予,更不是只有自己认识的人才能给予。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于我而言,这,真是神奇的一天!

(“我”的顿悟是这一天神奇之所在,卒章显志,简洁有力。)

(江苏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初级中学)

总评

从极具神奇味道的题目,到小作者层层铺设悬念的写作技法,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生活中一件寻常而又美好的小事所吸引,字里行间折射出了社会的温暖与美好。

习作出彩点如下——

1.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都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看得出小作者是善于讲故事的。习作开篇以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既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又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整个故事叙述得一波三折,很有吸引力。

2.欲扬先抑,凸显人物形象

故事里,小作者一开始对“老爷爷”是有误解的,她的“无奈与孤独”“委屈与疑惑”正是为了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这样的“抑”为后来的“真相大白”——老爷爷的善举蓄势,使一个善良慈爱的老人形象成功跃然纸上,给读者造成心灵的冲击。

3.心理描写,增强感染力

人们常说“我手写我心”,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时必须发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习作中,我们不难触摸到小作者最真切的心灵。如她一开始迫不及待地想占个座,到后来老人的“不守规则”让她很不开心,以及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委屈、孤独、纳闷、不解等心理感受,这些都是一个孩子正常的情绪宣泄。

只有这样真实的文字,才容易走进读者的内心。

(管永霞)31FCA1A4-F4AE-487D-AA3D-F39C7F92E645

猜你喜欢
悬念老爷爷公交车
小灵通看老爷爷吃梨
你们认识吗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我演老爷爷
公交车上
公交车奇妙日
城里的公交车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卖纸的老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