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环境:人物活动的永远风景

2022-06-17 20:41周远喜
初中生写作 2022年5期
关键词:拉车烈日柳树

周远喜

一提及热,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老舍《骆驼祥子》中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烈日下,那无精打采的柳树,那干巴巴刺目的马路,那叮叮当当刺耳的声音,祥子在烈日下有气无力地拉车……人物破空而来,挥之不去。老舍的文字仿佛是一个个精妙的镜头,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是环境描写的艺术魅力。我们不妨欣赏一下《骆驼祥子》的精彩片段: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拉车的人们,明知不活动便没有饭吃,也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只来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

祥子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就喘不上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明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这是老舍《骆驼祥子》中《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片段。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祥子拉车生活的艰辛和遭遇的悲惨,让人忍不住洒下一把同情的泪水。

其实,记叙文特别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活动的场景,还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等多方面作用。

那么,如何写好环境描写呢?

一、调动多种感官,善于捕捉细节

环境描写要活灵活现,就要调动多种感官,善于捕捉细节。你看,老舍从视觉写柳树,写柳树在烈日下的“无精打采”,写柳枝“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写狗“吐出红舌头”,骡马“鼻孔张得特别大”的状态;从听觉上写“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从触觉上写“整个的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有力地烘托出天气的酷热难当。如此环境下,祥子还出车,可见他勤劳、不怕吃苦,也可见他迫于生计而不得不拼命苦干的悲惨遭遇。

二、放飞想象,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精彩的环境描写,往往驅动想象的翅膀,借助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呈现。片段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烈日和暴雨下人们的感受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如运用夸张修辞写“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写出太阳的毒热;运用拟人修辞写“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把风借雨势、雨借风威的形象描述出来。

三、巧用电影镜头,注意景物远近高低

一旦环境描写涉及多处场景和人物,就要善于借用镜头,并注意空间顺序。片段写了天气概貌,如电影的远景镜头,重点在天空,通过人的感受,写早晨已暑热难当,中午酷热可想而知。借助镜头,把树、马路、便道依次写来,并运用特写镜头,描绘狗、骡马、小贩等在酷热下的各种情状。后写在奇热天气下,车夫们“有的……打盹;有的……喝茶;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也有拉车的,可就算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镜头极有层次。F68B8262-EF2D-49DC-A2AD-54C162E2A117

猜你喜欢
拉车烈日柳树
烈日取水
有道理
有道理
柳树
会治病的柳树
疯狂编辑部之烈日消暑法
烈日下的浪漫新颂
找不同
烈日下手持92式9mm手枪的美女警察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