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2022-06-17 22:51蒋乔华梁景添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高等学校

蒋乔华 梁景添

【摘要】本文论述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意义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协同育人路径:达成思想共识,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构建融合格局,完善协同育人制度设计;建立协同模式,搭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等学校 辅导员 专业课教师 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2-0043-04

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当前,各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共识,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论述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任务。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两大动力来源,也是高校育人共同体中的中坚力量,他们身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下,明晰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意义,厘清二者协同育人面临的挑战,探索二者形成协同效应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意义

“协同育人”指教育从事者以共同的教育目标为基础,在整个学生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与要素功能,通过高效的合作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活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优势互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育人成效。

(一)有利于打好跨学科组合拳

辅导员和专业课程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都是在校大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二者共同的目标。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其通过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系列途径与载体组织、实施和指导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专业课教师是大学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其主要职责是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在实践环节指导开展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知识建构能力。二者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二者最终的工作目标一致,都是向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前进。

由于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程教师工作内容的不同,他们所掌握的资源也不同,但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引下,二者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有利于推动学生工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协调统一,提升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成效。辅导员长期处于学生工作一线,熟悉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着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手信息,辅导员可以将这些信息整理成信息库,然后与专业课教师共享,便于专业课教师在信息库中抓取他们所需的学生信息,再以信息为导向不断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程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分工不同、各有侧重,双方优势互补、团结协作,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和职责聚焦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心理问题干预、党团学群建设以及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且要常规开展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主题班团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专业课程教师则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通常是在第一课堂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作为不同的育人载体,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积极发挥个体功能,形成“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责任意识和育人理念,对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贯通融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和专业课程教师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互补性与协调性。课程思政的实施促进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工作内容上优势互补、方法上相互借鉴,使专业教育与德育不断渗透和融合,最终实现价值传播和知识传授的同频共振。

(三)有利于提升教育实效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程教师协同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专业素养、身体素质的提升上,还体现在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上。辅导员根据本人专业背景加入相关专业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依托其熟悉学生基本情况、善于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优势,将专业学习与实践实操融合融通,能极大地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学生学风建设成效;专业课教师兼任班主任或辅导员,结合学生专业进行班团建设,有助于打造专业特色、锤炼学生专业精神,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这是人才培养应有之义,更是必備内容。

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面临的挑战

(一)工作职责相对独立,协同意识薄弱

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教育主体具有统一性,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二者日常工作的交叉融合点不多,导致他们协同育人意识薄弱。专业课教师通常专注于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思政教育关注度不高,尤其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责任,专业课教师主要负责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样的观念将“教书”与“育人”二元分化,不符合当前大思政格局下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基本要求,也不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相比之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一般集中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班团建设、心理辅导与咨询、校园突发事件处理、干部队伍建设、职业规划与指导、奖助贷勤补等烦琐的具体事务上。事无巨细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上容易趋向程序化和简单化,对学生工作内容缺乏理性思考和系统规划,同时忽略对全局工作的宏观把握。部分辅导员对课程思政理念理解不深、领会不够,往往将课程思政简单地归结成专业课程教师的一项工作要求,不能从“三全育人”的格局定位自身职责,因此缺乏与专业课程教师协同育人的意识,这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成效。

(二)能力不足,整体联动滞后

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工作意义重大,但同时对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思政素养、信息化水平以及实际的教学能力提出更加全面和严苛的考验。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程教师需要自觉、主动地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对课程教学的不同要求,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因入职时间不长、缺乏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和系统培训,加之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个人的能力上升缓慢,尤其是在学校课程与教材的开发、教学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能力不足现象。高校辅导员则由于本身职业发展的特殊性,存在着队伍不稳定、年龄结构年轻化、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结构差异大等特点,与专业课程教师一样存在育人能力不足、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各自的工作中都存在能力短板,使得二者的配合与协同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达不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出现整体联动滞后,甚至工作效能互相消解的情况。

(三)组织保障有待完善,育人合力不强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依靠一线教师的自觉性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制度的设计与优化加以保障。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各层面在思想上同心、在目标上同向、在行动上同行,才能真正形成“校校有精品、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氛围。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重要的师资力量,但当前因二者所属的管理范畴不同,考核评价机制迥异,缺乏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且专业课程教师与辅导员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路径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高校育人体系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系统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无法形成强有力的育人合力。

三、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

(一)达成思想共识,树立协同育人理念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两种基本方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不是二者职责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目标。部分高校教师长期囿于工作“舒适圈”,已经形成工作从自身岗位角色出发的单一惯性思维,要转化他们的观念,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教师达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思想共识,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其一,教育者先受教育。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形势与政策解读、理论学习论坛、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等途径,进一步强化高校教师队伍的政治意识、协同意识、大局意识,引导教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规范自己,自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形成协同育人意识,确保课程思政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其二,高校应该立意高远,立足实际创设适当的情境加强对所有教师的教育和思想引导,明确立德树人是所有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的共同使命,要求教学、管理、服务等多部门协同联动,让高校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理念由原来的“分割”转向“统一”,在工作方式上由“单打独斗”变成“协同作战”。

(二)构建融合格局,完善协同育人制度设计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已经作为国家教育战略决策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融合格局,需要找出二者在育人目标和策略上的共通之处,画出教书育人最大同心圆,进而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首先,学校层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出发,通过成立由学校教务与科研管理处统筹,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的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以提质培优为标准,通过设置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课程思政课题项目申报、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堂革命等形式将课程思政的任务和目标分解落地,真正将课程思政纳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当中。尤其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部门,在立德树人这一共同目标导向基础上同谋划、齐推进、共发展。其次,顺应新形势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要求,以革新教育评价为契机,把育人的成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点,建立科学务实、可控可达可测的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共同体。一方面,通过教学评价、教学督导、学生满意度调查、第三方评价、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方法和手段对教师育人工作过程进行多维考核和评价;另一方面,以二级学院教师个人绩效考核(KPI)办法的修订为抓手,将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发展与管理工作列为基础性考核指标,将育人成效作为奖励性考核指标,建立更加完善的过程评价与奖励制度,激发教师育人的内在动力,进而提升教师协同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三,完善教学与管理相关制度,厘清辅导员与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通过每月固定组织召开由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共同参加的学生工作联席会,了解学校学生整体发展情况,专题研讨解决学生发展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共同协商解决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做到群策群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育人。

(三)建立协同模式,搭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

课程思政是开放兼容的系统,适切的模式、科学合理的载体和平台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分配与优化,提升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效果。首先,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第二课堂的策划和实施,同时配合专业课教师进行第一课堂的辅助工作,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制订适合的学风建设方案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专业课教师则通过担任班主任、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实习实践指导教师以及参加辅导员座谈会、学工联席会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在专业課程的第一课堂教学与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此外,组建由辅导员和专业课程教师共同参与的辅导员工作室,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创新育人理念与方法,共同指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能实现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发力、同向同行。其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第一课堂作为实施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专业课教师需要自觉关注和了解学生;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场,辅导员负责统筹策划,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随着第二课堂成绩融入学生评价考核体系,专业课教师要积极融入学生的第二课堂,将教学和学工深度融合,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第三,线上与线下协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借助新媒体教学的优势实施课程思政,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各高校依托本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建构课程思政要求下的专业课网络学习机制,建立“线上交心、线下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师还可借助“雨课堂”“网易云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动态把握学生学习、成长状态,实现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协同育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新举措、新方向。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中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两支队伍,二者应加强合作,突破传统育人工作的藩篱,达成思想共识,提升协同育人能力,为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目标、提升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成效形成合力,切实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建华.知识即美德:课程思政的学理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21(2).

[2]刘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

[3]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

注:本文系2021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基于辅导员工作视角的大学生四史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LSZ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乔华(1983— ),广西桂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服务与发展;梁景添(1987— ),通讯作者,广东佛山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高等学校
简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和工作要点
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培训探讨
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下专业课教师的机遇与挑战探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