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策略

2022-06-17 23:25崔英俊裘小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9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

崔英俊 裘小江

【摘要】伴随城建事业兴盛、市场经济繁荣,我国正式进入经济格局转型变革时代,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新媒体环境应运而生,短视频平台、网络门户等持续涌现,对广播电视行业造成极大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抓住转型契机,推进安全、高质发展成为了该行业人士关心的热点话题。本文聚焦于此,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内涵、面临挑战及管理对策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9.011

广播电视行业具有播出时间固定、制作流程复杂等鲜明特征,可以在播控系统、接收系统等的帮助下,实现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等功能,在新时代文化产业升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当前伴随科技手段的更迭、媒体环境的变化,广播电视系统日益复杂,网络性特征愈发明显,安全播出技术面临的设备、人员、信息等风险持续上升,严重威胁广电行业健康发展,必须通过深入、系统探究找到有效的应对路径。

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现实意义

1.1 能够提升传输系统稳定性

传输系统是连接电视台、用户设备的关键桥梁,能够在高效、高质状态下完成信号传送,提升节目时效性、稳定性,传输系统出现故障,将制约节目播出进程,影响观看体验。对于播出时间相对固定、擅长使用直播手法的电视节目来说,无论是大型比赛、新闻联播还是节日晚会,均需要低延迟、高速率的传输系统提供支持,而安全播出技术中,将传输系统管理、维护作为关键内容,要求每次演播前开展常规检查、调试,能够有效规避系统潜在故障带来的隐患,当前伴随科技手段的进步,LTE、5G等网络技术,以及防火墙、大数据监控等技术也陆续加入到安全播出技术体系中来,有助于减少延迟情况,提升收视、收听体验,降低盗播、篡改风险。

1.2 能够确保节目内容合乎法规

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受众广、内容权威等特征,与自媒体传播相比,其舆论导向功能更加明显,价值观普及更加便捷,因此播出内容必须在合法、合规范围之内,要能够以丰富的展现形式、新颖的结构组成吸引受众观看,达到弘扬主旋律、避免低俗化的目的,同时防止虚假信息造成的错误引导。安全播出技术中,融合使用监管、科技手段,通过细化规章条例,明确展现了违规内容类别、特征,配备完善的审核机制,同时融合大数据筛查、处理技术,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从而剔除其中有毒、有害信息,保障先进、正确理念的传播,减少内容违规等法律风险。

1.3 能够保障传播设备及人员安全

广播电视系统平台中,涉及的传输设备是十分多样的,广播电视台、网络播出系统,以及光端机、机顶盒等均是信号制作、接收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任何一环出现故障,均可能导致广播电视传输质量的下降,节目演播中还需要多专业、岗位人员的参与,参与者自身安全意识、工作规范等会直接影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进程。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策略将制度流程细节进行优化,配备相应的考评、监管机制,保证消防、照明、供电等系统平稳运行,实现对设备、人身安全的保护,同时借助培训、考评等手段,规避人员态度、专业性层面的风险因素,有助于保障传播设备及人员安全。

2. 新时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面临的挑战

2.1 播控系统复杂,维护难度提升

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经历了极为悠久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50年代首家电视台成立开始,黑白电视节目走进千家万户,为信息传递开辟新路径,90年代后卫星技术不断成熟,多家电视台相继成立,播出技术持续更新,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在21世纪的今天,广播电视行业高科技融合趋势愈发明显,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播控系统无人值班模式,系统直接与总控制室相连,支持大型视频播出的同时,还能满足随时切换需求,优化后的同步电视功能以及格式转化器功能,更是为资源灵活配置奠定了基础,相关的多声道传输技术、数值信息传输技术不断改进,系统功能愈发强大。这种状况提升了广播电视演出质量,但同时也致使系统结构持续向复杂化、多样化演变,运维难度直线上升,相应的管理、维护技术及思维也必须进行更新、优化。

2.2 播出频率增加,管理需求扩大

舊时传媒环境中物质基础相对匮乏,居民平均休闲时间较少,相应的电视广播频道相对稀缺,单个节目的播出时间可达3小时以上,安全管理运维压力集中,但管理控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相对有限。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开放,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各电视台积极应对变革,缩短平均播报时间,同时多元化节目种类,有些频道节目数量可达上百,全天播放特征显著,再加上广播电视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特征,单套节目制作背景复杂,信息采编、策划制作,直至传送入户,均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财力,这与自媒体制作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需求量急剧膨胀,旧有制度却并未进行相应改革、补充、优化,带来了较多的风险因素。

2.3 交互速度加快,信息风险上涨

在科技普惠的时代背景之下,以电子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数据管理模式逐渐进入各行业领域,促进了工作效率、质量的提升,广播电视技术同样受到影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号模拟技术被数字化技术取代,电视制作、存储,乃至编辑、传输都变得更加轻易和快捷,IP信息自由化进一步提升了信息传输质量,检测监管环节可靠性也有所上升,播出硬盘、数字播控系统等被广泛引入,给广播电视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但该种环境之下,播出系统闭环性能大幅削弱,局域网特征则明显加强,各环节可侵入的渠道更多,不法分子借助专业设备进行信号盗取,实现盗播、插播等目的,内容被篡改的风险有所上升,一旦遭受病毒入侵,还可能面临严重的信息泄露、监控失灵等状况,甚至直接诱发播出事故,影响节目口碑。

2.4 人才素养欠佳,预防机制缺失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相对繁琐,需要采编、策划、审核等岗位的鼎力配合,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影响播出质量,诱发播出事故,因此各专业人才素养培育至关重要。但从现阶段运行实况上看,广播电视行业部分主体管理机制漏洞、人才队伍建设乏力的状况仍旧普遍存在,部分偏远地区人才稀缺,电视广播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老化趋势明显,却因为人手不足而得不到有效检修、维护,安全风险较大。部分电视台创新意识匮乏,仍旧沿用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对电视数字化、网络化进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风险视而不见,即使更新了相关制度,推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阻力,很多主体认为风险把控只集中在演播环节,日常管理维护十分松懈,缺乏长效化推进动力,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难度较大。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对策

3.1 健全保障机制,常态化落实管理细节

规章制度是现代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约束、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态度,减少设备、信息等方面的风险因素,为安全播出技术的落地推行奠定扎实基础。制定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基础性制度的建立,要从自身运行实际出发,积极关注广播电视行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网络检查、升级制度,将检查任务落实到人,同时关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交互性增强的特征,广泛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可在融媒体思维指引下开辟抖音、微博等官方账号,倾听观众意见和建议,促进自身运营方式的改善。其次还应关注架构性制度的建立,科学分析新时代背景之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面临的新型挑战问题,不断健全自身组织架构,可以建立专门的安全播出部门,广泛吸纳设备运维检修、网络研发设计人才,最大限度降低故障风险爆发危害,保障节目播出质量。最后还应关注细节性制度的优化,从设备、人员、传输系统三重要素角度出发,制定机房环境保洁制度,防止播出室内灰尘堆积、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的设备老化、损坏,可以装设暖通空调、新风机等进行调节,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为佳,相对湿度60%左右为佳,做好环境参数的监控。人员角度则应健全人事管理机制,明确考勤规则、细节,将各岗位工作内容具体化、流程化,明确责任落实主体,做到有功必奖、有错必罚,防止人员态度懒散、专业素养不达标带来的安全风险。传输系统层面则要关注信息保密性、高效性,不断开发新技术,引进新理论,提升信号传输、解码质量。

3.2 改善设施环境,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

我国数字电视回放设备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当前伴随科技体系的成熟,半导体固态结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设备体积明显缩小,在能耗控制的基础上,还能实现高效率运行作业,给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助力。但与此同时,半导体材质的特殊性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潜在雷击风险,恶劣天气情况下设备安全较难保障,直接雷击发生时,设备与雷云间导通,设置可能导致电磁波的外传,进而扩大损坏范围。因此,实践中必须进行有效的防雷保护,可以通过避雷针的布设抵御直接雷击侵蚀,感应雷击防护则要通过管线布置进行优化,建筑内金属设备、管道,乃至钢屋架、风管等均要与接地装置相连,屋面结构中若使用钢筋,则要通过焊接形成闭合回路,非金属屋面则要加装网格,同样进行接地处理,全面保障广播电视设备的安全。其次,设备电源管理也是安全防护技术要点所在,现阶段节目播出室中,电源通常采用双向回路设计方案,电压分别为10kV、35kV,前者为民用供电电路,进入用电高峰期后,会面临较大的跳闸风险,35kV电压下跳闸情况虽然较为少见,但10kV的瘫痪会间接增加该线路负荷,影响系统稳定性。这种跳闸会导致广播电视信号突然中断,影响节目演出质量,因此要提前做好预防,向设备提供正弦波在线不间断电源,或搭建备用发电系统,提升设备运行和节目演播稳定性。最后,对于设备本身可能存在的老化、质量风险,也应当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明确生产、运行时间,加强保养和检修,最大限度减少故障隐患。

3.3 增强创新思维,开发数字化管理路径

当前伴随全球化格局的成型,无数新兴管理理念涌入,相应的管理维护技术也在持续更新,作为新时代全媒体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行业有必要树立创新思维,用数字化管理方式更新安全播出技术体系,增强管控力度。首先是要强化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库是整个演播流程的核心所在,其综合性能直接制约着演播成功几率,可以引入大数据相关技术进行优化,同时关注磁盘阵列运行情况,其肩负视频回放、读写职能,在持续读写过程中极易发生磨损,要加强检查维护,一旦发现存储错误情况,要及时进行检修、更换,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冗余思维,将关键数据进行磁盘备份,防止原始数据损坏造成的安全风险。当前磁盘产品形式不断更新,RAID1、RAID10等阵列结构均有较高的适用性,即使系统崩溃,数据仍可在恢复后保证安全,考虑到备份磁盘本身同样仍旧存在折损问题,因此管理环节要做好定期检查,综合使用系统清理、重新安装等手段保障磁盘稳定性、高效性。其次是要强化设备仪器信息交互能力,借助有效的网络通信协议进行改进、优化,使核心设备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其中尤其关注故障信息的交流,现行控制室模式中,故障告警模式通常以不同色彩呈现,便于及时定位和故障排除,在演播量持续增大的当前,可以对该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使用色彩区分已演播、未演播节目,突出标记故障设备区域,从而方便检修工作安排。

3.4 树立風险意识,建设多元化预防机制

预防大于善后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有效的预防手段,可以将风险要素扼杀在摇篮之中,减少事故发生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尽管部分主体已经积极做出应对,制定了相应的日常检查、风险预防制度,但制度内容大都较为分散,员工掌握程度也难以保障,因此各电视台有必要从系统化、全局化角度出发,建设多元化的预防管理机制。首先是要积极完善风险预案,运用全过程思维剖析演播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要注意风险的细化与明确化,比如播出视频服务器故障类别之下,还需细分软件故障、静电干扰、供电中断、人为操作失误等;播出值班岗人员项目之下,还需细分技能不足、误操作等风险类别,系统罗列出来之后,明确不同要素的重要性、危害性程度,比如是否会造成停播、错播、严重劣播、一般劣播等事故,并通过危险赋值、威胁频率赋值等手段,进行科学量化评估,以主次顺序分析风险防控内在需求,比如供电稳定需求、环境整洁需求、人员素养需求等,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升安全播报技术的适用性。其次还应健全现场处置备案,部分广播电视播出事故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特征,此时向上报备、获批指示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为事故扩大埋下隐患,因此工作人员还需具备一定的现场处置能力,在备案编制时,要明确何种状况下需要采取预案措施,需要采取何种预案措施等,以方便应急预案指挥组及时决策,决定是否需要切断电源、加大发射功率、切断音视频数据连线,或者调整节目演播内容等。同时考虑到应急状态下需要多方协助的客观事实,提前做好物资、人员方面的部署,定期开展相应的现场演练,制定有关员工手册,防止风险的扩大,应急事件结束后,也要及时进行损失、恢复方面的评估,为方案的改进提供方向和指导。

3.5 关注队伍建设,打造系统化培训体系

制作团队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关键性因素,其专业素养、敬业精神等均会制约播出质量,设备操作不当、语句表述不当等,都有可能给演播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高度关注队伍建设问题。首先要强化宣传教育,将广播电视行业法规编制成册,让“内容为王”的理念深植于每位员工心中,坚持以主流价值观引导受众,以积极内容普惠受众,为安全播出提供保障。其次还应完善培训考核机制,积极革新原有培训体系,融入现代化录播、制作技术,开拓内容策划者视野,为节目内容的丰富做好铺垫,同时提升员工设备维护、管理能力,教授给其必要的故障隐患识别知识,防止隐患扩大导致的播出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意义重大,各主体应当正视新时代环境中,系统面临的管理需求大、维护难度高、信息风险多等关键特征,积极健全保障机制,明确网络检查、用户反馈收集等制度细节,重点把控设备稳定性因素,同时增强创新思维,梳理数字化环境中新的风险要点,建立多元化预防机制,充实风险管控及现场处置方案内容,全面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广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志明.探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J].传媒论坛,2019,2(18):125+128.

[2]苏骏.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230-231.

[3]佟立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维护管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9(08):215-216.

[4]梅晓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与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9(03):118-120.

[5]田京.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24):247.

作者简介:崔英俊,山东淄博,汉,目前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裘小江,江西新建,汉,目前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一广播电视
周一广播电视报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