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调查和改进策略研究

2022-06-17 14:59王璐莎朱蓝燕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一流文化自信高等教育

王璐莎 朱蓝燕

摘  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双一流”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美好期盼,肩负着提振高等教育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革命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2020年首轮“双一流”建设收官,通过对Z大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较高,但是三类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细分群体的满意度也存在显著差异。未来“双一流”高校可以通过发挥教育主体作用,挖掘学科育人功能,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做法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

关键词:“双一流”;文化自信;大学生;满意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4-0001-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将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作为“双一流”建设任务之一。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拔节育穗”的关键时期,对文化自信的正向引导和精心培育至关重要。调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满意度,既是对首轮“双一流”建设文化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也是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有效途径的探索。

一、文化自信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正确的精神引领

(一) “双一流” 建设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长期战略任务,不仅是指学术规模和可比指标要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更要向形神兼备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跨越发展。“双一流”建设扎根于中华大地,涵育于传统文化根脉中,中华传统文化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最深层次的骨气和底气,为铸魂育人工作提供宝贵财富和丰厚给养。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使命。

(二)“双一流”建设要发扬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

凡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都是文化大发展繁荣的时代,中国的革命文化诞生、沉淀和凝结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浴血奋战、争取独立与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征程一脉相承,跨域时空,不断推进各项伟大实践。

“双一流”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可以借鉴,必须要从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坚持党性原则,拿出不怕困难、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干劲,才能引领教育事业步入新征程。

(三)“双一流”建设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于教育的使命担当一直有着清晰的认知和阐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到培养“四有新人”,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继承延续,更有着丰富发展。

“双一流”建设只有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引,响应新时代对教育使命目标的行动号召,才能在引领社会前进的过程中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二、“双一流”建设为文化自信提供培育树立的支撑土壤

(一)“双一流”建设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发展

“双一流”建设紧紧围绕“世界一流,中国特色”这一根本要义。《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双一流”建设要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充分发挥教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2]。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努力传承传统文化精华,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不断碰撞的今天焕发新的活力,助力传统文化创造发展。

(二)“双一流”建设有助于多元文化的互学互鉴

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坚持面向世界、融通中外。“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作为改革任务之一,“双一流”建设需要中外高校务实合作,密切师生交流互访,联合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担负社会责任、秉持科学精神的优秀人才,携手创造更多引领未来、造福世界的科研成果,共同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搭建深化人文交流、促进多样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纽带[3]。

(三)“双一流”建设有助于文化自信的整体提升

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双一流”建设坚持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的具体生动体现。

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面向科技前沿创造更多文化智力成果,增强国家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双一流”建设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自信,承担起担当文化先锋的时代重任。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实证研究—— 以Z大学为例

(一)问卷编制

本次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将大学生文化自信满意度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每个方面设置4个维度,16道题目。

问卷采用五点量表自评,从“完全同意”“基本同意”“有些同意”“不怎么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依次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

初测问卷编制完成后,共发放并回收问卷160份,运用spss,結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4],三类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解释的总方差均超过70%,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量表的内容效度较好。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模型拟合度较好。

(二)样本情况

时间相隔一个月,重新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8份。对Z大学34个院系的本硕博学生进行调研,具体考察大学生对文化自信教育满意程度,了解性别、民族、年级、政治面貌、学部、生源地、原就读中学性质、学生干部身份、家庭收入情况等因素是否会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带来差异性影响,准确把握Z大学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均值来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的基本情况,从统计结果来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总体满意度较高;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教育满意度较高;在革命文化教育中,革命歷史教育满意度最高。

2.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根据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等分析比较得出,Z大学学生的民族、学部、生源地分布、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对其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没有明显差异性影响,但是性别、学历、政治面貌、原就读中学性质、学生干部经历等因素对其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性影响,具体见表1。

(1)性别差异。性别对于三类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性影响,女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男生。

一是男女生思维方式不同,女生共情能力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二是男女生关注偏好不同,男生普遍更加关注时政、竞技等领域,女生普遍更加关注历史、人文等领域,且女生对微博、论坛等使用频率更高,更易耳濡目染地接受不同渠道的文化自信教育。

(2)学历差异。学历对三类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性影响,研究生满意度更高。研究生年龄较长,接受教育的时间更长,心智更加成熟,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客观,对于文化自信教育的满意度也更高。

(3)政治面貌差异。政治面貌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性影响,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性影响,党员(含预备党员)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满意度更高。

(4)原就读中学差异。原就读中学性质对于三类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性影响,就读于重点中学的学生满意度更高。重点中学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等教育资源更好,对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关注,学生接受文化自信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也要优于普通中学。

(5)学生干部经历差异。学生干部经历对于三类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性影响,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满意度更高。学生干部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整体比较高,接受了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锻炼,对于国家大事、高校教育目标等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还会作为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协助组织者参与其中。

3.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差异性比较

首先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三类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进行比较,再对三类文化自信教育中的细分类别进行比较。具体见表2、表3、表4。

研究发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满意度、革命文化教育满意度得分显著低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满意度,说明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中存在不均衡之处。

主体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的受益者、创造者和传播者,具有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还能通过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方式扩大深化教育功效。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大多是通过课堂书本、文学作品,或是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方式被动地接受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限。

客体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学生们能设身处地感受到影响和熏陶,而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比起当下可见、可感知的先进文化还是具有年代感和距离感。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传统美德教育满意度最低,民族精神教育满意度最高。当下部分大学生透露出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虚无主义倾向,可以看出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充分表明高校“重情”“利他”传统美德教育还任重道远。民族精神教育的评价最高,学生给“我很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这一题目打了最高分,并认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校园内物质环境中有较好体现”“较好地融入了各类课程和校园活动”,说明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认可度。

在革命文化教育中,革命精神教育满意度最低,革命历史教育满意度最高。革命精神孕育凝结于各段革命历史谱系之中,精神和历史是分不开的,但比起客观发生过的历史事实,革命精神从内容上来说更加抽象,具有无法言说的感性特征。

对革命精神的教育和学习需要建立在对历史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比单纯的历史学习更深一个层次。目前很多红色资源、媒介资源为学习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平台,但是如何增进学生对源于历史实践的革命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感,如何使革命精神对当下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发挥启发作用,还需要更深层次地探讨。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满意度均较高,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认可度比较高,应当继续坚持。

四、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改进路径与对策

(一)发挥教育主体作用,打造分众多维的教育体系

提升教育主体文化认知认同,施教者和受教者都需要持续接受文化自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要增强思政课教师文化认知整体水平,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参与者,需要不断提升文化认知,将文化自信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提高文化自信教育在专业课、通识课中的融合渗透。

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分门别类,抓住特点,因材施教。高校应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认知;继续巩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组织活动、参与活动中的带头作用,发挥他们在学生群体里中的朋辈教育作用;对于非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党员同学,应利用学生组织、社团、班团集体等多渠道,紧密结合校外课堂,让文化自信教育下沉。

多管齐下,让文化自信教育渗透到高校育人各个环节。完善文化课程教育体系,发挥课堂教学的文化主导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体验感;突出实践的文化教化作用,在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活动中践行文化自信;利用好新媒体资源,打造优质网络文化传播平台,将网站、微信、QQ、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建设成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二)挖掘学科育人功能,以学科自信专业自信提振文化自信

一流大学以一流学科为基础和抓手,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参考西方國家特别是美国学科标准,如美国ESI学科、英国泰晤士学科等等。要建立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标准体系,只有夯实基于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一流学科建设,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为建设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构建扎实的基础。

大学的学科专业教育和文化育人是有机关联、相互交织、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一流学科建设要做好专业教育,更要有文化传承,抛开中华文化传承,只谈学科知识,就像无本之源,无水之木,走不长远[5];离开学科谈文化自信,似有神无形,飘在空中,是无法落地的。

中国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命名为“天宫”,无不充分展现了前沿科技领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礼敬。

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各大学科能够始终聚焦国家需求,心怀国之大者;各大学科也在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文明本源,为中华文化丰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给养。

调研显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对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说明在文化自信教育面前,各学科具备同样的基础和优势。

一流学科的创建是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更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升华,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基础[6],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立足学科特色,壮大学科优势,挖掘学科中的文化育人之道,实现学科育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双重目标。

(三)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做法,在交融比较中加强文化自信教育

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与国际接轨。国外一流大学强调创新进取、自由民主、公共福祉、开放包容、国际意识、保护自然等,他们在推进文化自信教育方面的特色做法可以互相借鉴,互融互通。

哈佛大学打造的学术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文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无界化”学院整体概念、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实物文化,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的开放包容文化和“自由式管理”特色等都为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在交流比较中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一流大学都是积淀深厚、文化繁荣、综合实力雄厚、声誉卓著的顶级学府,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探索未知领域中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彼此都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深化交流,加强全方位合作才能攻克共同的难题。要借鉴先进经验,更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弘扬中国文化价值体系,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凭借自身实力跻身各大学术文化前沿合作领域。

在创新合作中弘扬民族文化特色。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要创建的是扎根在中国大地、传播中国文化、基于中国国情和现实的一流大学。

未来的中国一流大学既是世界的,更是中国的,每所大学都代表一种文化的独特存在,一流大学作为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也是文化交融的共同体。在国际创新合作中,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抓住重要战略机遇,秉承自身优势,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培养饱含民族文化自信,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7-01).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702/c640 93-28517655.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2015-11-0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 深化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多样文明互学互鉴[N]. 人民日报,2018-05-05(004).

[4] 杜兰晓. 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4.

[5] 蔡红生,杨琴. 大学文化:“双一流”建设的灵魂[J]. 思想教育研究,2017(01):80-84.

[6] 滕连帅,戴相斌. “双一流”大学建设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01):201-206.

(荐稿人:徐洁,浙江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

基金项目:浙江大学2020年党建研究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满意度调查和改进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王璐莎(1988—) ,女,硕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朱蓝燕(1998—),女,学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双一流文化自信高等教育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