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的教学探索

2022-06-17 14:59高蓓蘅杜肖寒尹正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高蓓蘅 杜肖寒 尹正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是对“文化自信”的积极实践,对培养富有家国情怀且具有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一线教师视角出发,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发现——理解——创设”的教学规律,探讨深挖专业课程中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具体做法。认为可以从扭转认知,树立信心;厘清传统文化框架,动态完善精神内涵;聚焦教学规律,深挖结合点;融入教学各环节,优化教学模式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融入;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4-0018-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的中心任务是专业课教师要深挖专业课程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需将其巧妙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使传统文化与该学科相互呼应、相互拓展,旨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软着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学生,打造有温度的大学课堂,实现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及并強调“文化自信”,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的研究多为宏观整体规划,但对于精耕细作的教学实践部分,即教师如何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则探讨较少。本文从专业课教师视角,针对“最后一公里”,本文探索如何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其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的意义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是对中央指导的回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1],意味着将以往的“专人专课教”转变为“人人所有课程教”,这也是回应“三全育人”的一种协同教育。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是全球化时代及和谐社会的召唤。在全球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甚至交锋更加频繁,存在着以洋为准、以洋为先,甚至贬低和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相关研究显示,传统观念越强,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越正面,青年对国家认同越高[2]。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的传承经验和显著成就,充分证明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化进程是可以相容的[3]。传统文化的熏陶会影响大学生的文化同理心、开放思想、情绪稳定性、社会主动性和灵活性[4],缩小技术和人文情怀间的鸿沟。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是高校大学生的需要。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为:高校传统文化传承已形成一定合力,但力度有待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处于较高水平,价值判断较为明晰,但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的深入了解不够,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文化自信意识较为淡薄。影视、小说成为大学生乐于获取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存在变异的现象。高校传承传统文化的手段相对单一、课程僵化,效果不理想[5-7],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的现存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里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依赖“专人专课”,部分专业课教师容易因此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产生思想上的轻视。其次,受制于教师的能力经验及课程专业性特点,专业课教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教学内容亟待“融为一体”。目前,高校专业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简单复古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挖掘的结合点较少,融合只停留在表面,甚至牵强嵌入,缺乏深层次的探讨和剖析。

教学模式缺乏“融会贯通”。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高校专业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目前更多停留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缺乏与教学活动中其他要素的融会贯通。

三、“融”的路径探索

(一)扭转认知,树立信心

“认知—情感—行为意向模型”证明了态度对主体的实际行为的重要性[8]。相关研究也表明教师态度远比知识和技能对学校教育变革的能动作用要大[9]。因此,教师的个人态度决定着传统文化教育能否与专业课有效融合。专业课教师应认识到各类课程都是育人的基本载体,各科教师具有双重角色和双重使命。

针对“畏难”情绪,专业课教师应认识到:文化教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由自然、人、社会、组织等众多领域构成的动态的开放性认知系统。各要素在文化课程目标的引领下交叉、融合,为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提供环境支持和材料依据[10]。教师应树立信心,认识到在专业课里融入传统文化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二)厘清传统文化框架,动态完善精神内涵

课堂是主阵地,就教学内容而言,针对专业课融入传统文化中出现的挖掘结合点较少,首先应厘清传统文化的框架,以此扩展广度。

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除了鸦片战争以前创造的旧文化外,也应包括超越时空延伸变化后、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文化。关于传统文化的选择标准,《意见》指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在此基础上,结合《意见》与其他相关文献,可厘清传统文化的内容框架如表1:

需要说明的是,该文化框架应是不断发展演化的,教师应不断完善其时代的价值内涵和精神资源。

(三)聚焦教学规律,深挖结合点

针对融合只停留在表面、甚至牵强嵌入,缺乏深层次的探讨和剖析等问题,需要思考“深度”挖掘。教师可按照“发现——理解——创设”这一教学规律[10],尝试以聚类思维、归纳演绎、大概念提取、关联内化及迁移应用等思维理论为基础[15],对要素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并积极进行思维转换与碰撞。

1. “发现”阶段

首先,从专业课内容到传统文化内容。即从专业课的知识本质特征出发,主动寻找传统文化内容框架中能够对应的内容。比如人文社科类专业课可思考与地域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老字号文化等的对接,艺术类专业课可思考与文学艺术文化等的对接,理工类专业课可思考与科学技术类文化的对接。传统精神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是融合与升华。其次,从传统文化内容到专业课内容。即从传统文化框架出发,寻找專业课的具体知识点。教师在阅读相关书籍或视频时,通过归类聚类和大概念提取,有意识地将相关材料补充到已有的传统文化框架,再对应到专业课知识点。比如从《论语》《韩非子》《道德经》等经典寻找管理思想;从《人物志》《长短经》《帝鉴图说》《冰鉴》等探索领导素养;从《天工开物》《齐名要术》《梦溪笔谈》等汲取科技养分;从《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发现医学智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是融合的最后归宿和升华。

2. “理解”阶段

用发散的类比带动大脑,创造出异质性的材料启发学生去领悟。异质性的材料可通过中西结合、跨学科跨章节等方法进行融合。中西结合的途径之一是中西理论的对比。例如关于人性的讨论,可以将西方的“经纪人、社会人、复杂人、自动人、效用人”理论与中国的“儒家性本善、法家性本恶、道家人性有善恶”进行对比和讨论。

途径之二是西理中典或中理西典。西理中典,即学习西方经典理论时,可辅佐中国经典进行理解。比如西方的非正式组织的理论可结合尧帝时期的诽谤之木、舜帝时期的纳言官、周朝的采诗官、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来论述非正式组织的沟通;中理西典,即学习中国理论时,可辅佐西方案例进行理解。如学习儒家的领导素养之道“观六征”,可辅佐尼克松先生的著作《领袖们》进行分析理解。

跨学科跨章节的融合可采用以名著或历史事实为主干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比如一部《红楼梦》可以解读出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学等跨学科跨章节的理论知识点;或者“《论语》创作的背后”这样的历史事实也可以引导学生跨学科跨章节将人、群体、组织和国家的相关专业知识点进行串联。不仅增加了课堂趣味,并且能对原有认知结构产生冲击,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结构的进化。

3. “创设”阶段

该阶段的融合重点应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转向促进学生文化成果在新的问题环境中的应用和创新。教师可引入跨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只要有自然、人、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等元素,必然蕴含丰富的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元素,供各专业课寻找自身的融合点。教师带领学生置身于当下全球化、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中,引导学生从专业课知识点着手,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辩证地分析和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由此产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成果,特别是解读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学生而言,既不是主动接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与专业课的知识点结合,经过思考与感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后生成。

综上,专业课与传统文化通过广度和深度的融合点挖掘,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思维上往返转换,直到这种往返转换变得自觉和从容,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学生亦能把习得知识再现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和行业需求,完成“学”与“用”的螺旋式上升,使其逐渐成为社会中“通融识见”的人。

(四)融入教学各环节,优化教学模式

除了在教学内容上深挖结合点,教师还应尝试将传统文化与教学过程中其他要素进行融合,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学目标要“融”。教学目标应包含情感目标。目前的专业课教学目标常见的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但缺少情感目标。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优化为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核心,以中华优秀思想和精神文化为归宿的、培养富有社会情感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文化人的总要求,积极思考如何在感悟专业课的情感体验与塑造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融入。

其次,课后作业要“融”。根据专业课知识点,学生亦可被要求按照“发现——理解——创设”这一学习规律再次挖掘新的传统文化融合点,由此拓展课堂信息量,增加课程深度,为大学生合理“增负”。

第三,教学评价要“融”。由于教学目标融合了“情感目标”,教学评价也应对其进行评价。针对目前高校内专业课考评体系未必包含这一元素,教师可以自行调研,主要包括历年成绩对比(特别是与融合前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成绩)、融合后学生的课堂满意度、对增加传统文化元素的课堂感受、学生行为检测(如是否自觉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以滋养品格、是否主动体悟革命文化以提升境界、是否积极吸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指引实践等)、责任感与使命感等。教师根据教学评价进行下一步融合的调整和完善,增强融合信心,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情感有温度的教学。

四、融合实践中需正视的问题

首先,以专业知识为主,传统文化为辅,不能喧宾夺主。其次,融入的多少,都是有益尝试,切忌生拉硬拽。第三,西理中典或中理西典,均应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互做有益补充[1]。最后,个人的“精耕细作”离不开整体顶层设计。“微观”加“宏观”,才能真正做好两者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2017-01-25)[2021-07-25].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 金炜玲. 亚洲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3年亚洲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数据[J]. 中国青年研究,2018(03):63-70.

[3] 孙正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述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9):106-109.

[4] Müller,F.,Denk,A.,Lubaway,E.,et al. Assessing Social,Emo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s of Students and School Staff: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20(29).

[5] 程为民,熊建生.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基于国内十余所高校7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04):68-71+87.

[6] 简臻锐. 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结构与结果探析——基于北京市9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05):75-80.

[7] 田素美.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视野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文化产业概论”为例[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02):122-135.

[8] Hilgard,E.R.. The Trilogy of Mind: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Conation[J].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1980,16(02):107-117.

[9] 丁奕然,呂立杰. 中小学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态度的现状、模型建构与对策建议[J]. 中国电化教育,2021(06):83- 89+143.

[10] 邵子华. 论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学术逻辑[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03):112-117.

[11] 赵占良.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01):41-46.

[12] 魏荣,肖李伟.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40-42.

[13] 沈锡伦. 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4] 钟明善,朱正威. 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5] 钟柏昌,刘晓凡. 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理机制与4C教学模式建构[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04):20-32.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文化传承视野下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DJY2070);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职业适应性培养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改革探索”(项目编号:HNJG2017ZD-5)。

作者简介:高蓓蘅(1976 —),女,博士在读,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杜肖寒(1978—),女,博士在读,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尹正江(1972—),男,硕士,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