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教学中蹲踞式跳远教学研究

2022-06-17 08:56汪海平陇西县实验小学
灌篮 2022年4期
关键词:落地速度环节

汪海平 陇西县实验小学

在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课训练项目也越来越丰富。蹲踞式跳远现下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但是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针对蹲踞式跳远项目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措施分享几点教育心得。

一、蹲踞式跳远的技术结构

跳远是一项众所周知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最后腾空阶段,运动员的空中姿势有走步式、蹲踞式、挺身式三种。三种空中姿势的难度是不一样的,其中走步式最难,而对蹲踞式跳远来说要求比较简单,这也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蹲踞式跳远训练的主要原因。蹲踞式跳远技术结构划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助跑、踏跳、腾空、落地,这几个环节兼容了爆发力、力量、速度等素质,将力与美之间的关系充分展现出来。在蹲踞式跳远中,这四个技术环节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其中踏跳是最关键的因素,助跑是最基础的因素,而运动员在跳远中的高远度则取决于腾空,最后落地环节发挥延伸远度的作用。

二、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动作分解

(一)助跑环节

在蹲踞式跳远项目中,助跑是最基础的环节,它与长跑、短跑不一样,长跑是为了提升运动员的耐力素质,短跑是为了增强运动员的爆发力,而助跑是为了让运动员在起跳之前获得水平方向的推力,使他们更好地踏跳。明确助跑目的之后,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训练时应在这个环节着重培养其准确度与速度,使儿童在助跑阶段获得最高速度值。当然,准确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小学生能够精准预测起跳板位置,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动作。此外,助跑姿势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要让学生在助跑时保证姿势平衡,为他们稳定发挥奠定基础。在实际训练中,经常有小学生在助跑环节先迈大步再迈小步,最后上板费力,这种姿势既难以让身体保持平衡性,也不能获得最高速度。对于助跑的距离,目前尚未统一规定,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运动承受力与身体素质去决定,比如身体状况不佳时可以缩短一些距离,而若是处于兴奋状态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距离。

(二)踏跳环节

在整个蹲踞式跳远过程中,踏跳环节至关重要,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它对学生支撑能力与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指导小学生踏跳时,教师重点要训练他们的凌空速度与角度。结合诸多教学案例可以发现,蹲踞式跳远中的踏跳环节难点在于要让学生精准跳在规定的范围内,这需要他们在踏跳阶段将之前环节即助跑中获得的速度转化为腿的腾空发力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发力点,并告诫他们发力一定要狠。需要注意的是,助跑环节学生获得水平上的推力,继而精准地踏上踏板,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脚尖,不可以超出踏板的前沿。更重要的是,脚与踏板之间避免长时间接触,要迅速将助跑环节获得的水平推力转化成腿的起跳力,保证腾起速度最大,更要准确把握好腾空角度。

(三)腾空环节

小学生在蹲踞式跳远腾空阶段的表现直接影响他们的最终成绩,这个阶段教师重点是指导学生保持四肢平衡性,特别是上肢与下肢之间的配合度。腾空之前的两个环节分别是助跑与踏跳,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跑与跳两个环节的动作连贯起来,这样才能在腾空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在触及踏跳板的瞬间,要求学生有规律地向后摆动手臂,同一时间要让双腿蹬地并朝着斜上方起跳。为了让小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原地模仿练习,让他们把握好腾空的角度与速度。通常来说,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展开训练,先指导小学生三步助跑,再提升至六步助跑,最后进行全程助跑,在一步步的训练中准确把握起跳角度并控制好腾空速度。

(四)落地环节

在蹲踞式跳远运动中,很多人经常忽视了落地环节,认为腾空结束后跳远距离已经固定了,实则不然。仔细观察蹲踞式跳远中的落地环节发现运动员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特殊的抛物线,这其中也需要技巧与方法。换言之,落地技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蹲踞式跳远成绩。在腾空阶段,学生应用力向下摆动双臂,同时腿部应朝着斜前方发力,保证落地的平稳性。若是能够熟练、精准地掌握落地技术,就能够显著增加跳远距离。因此,在蹲踞式跳远训练中,教师要重视落地环节的指导,比如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把握两腿前伸的用力点,使腾空抛物射程尽可能地延长,实现成绩最优化。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小学生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腾空动作结束后应前伸上身、高抬下身、半伸双臂并紧贴腰间,在脚尖朝下、小腿伸直的同时用力向后摆动双臂。与此同时,当脚尖与沙面触及时应当微微屈膝,同样用力向后方摆动双臂,以此形成惯性,让身体尽可能地超出落地点。

三、蹲踞式跳远教学实践策略

(一)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号召下,教师应积极使用现代化技术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提升教学水平。以微课为例,这是现阶段已经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突破传统教学瓶颈以及拓展课堂教学资源上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它开发更多形象、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此激发学生兴趣,降低他们的训练难度。实践证明,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蹲踞式跳远,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并掌握蹲踞式跳远中的相关技术要领。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移动、在线、远程、自主等多样化教学需求,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针对蹲踞式跳远四个技术环节制作微视频,如蹲踞式跳远中的腾空环节,由于这个环节的动作稍纵即逝,教师亲自示范很难让学生看清,但是微视频的介入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腾空阶段的动作尤其是一些细节部位,使用多媒体的慢放、暂停以及重复播放功能,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细节,有效掌握相关的动作要领,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更轻松。除了在课上利用微视频讲解知识与动作技巧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训练之前通过钉钉、超星学习通等平台提供学生微视频,让他们课前自主练习,从而具备更高的听课起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既实现了教学资源配置最优化,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学生体能训练,为蹲踞式跳远扎实基础

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动作技巧的讲解,还要重视学生体能训练。只有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学生才能在蹲踞式跳远中发挥出最佳水平,有效运用技战术。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力量训练。通过对蹲踞式跳远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它需要运动员瞬间完成,而且离不开高速助跑,只有发挥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较强的身体素质是蹲踞式跳远不可或缺的支撑,故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力量训练,如负沙袋蹲跳、负杠铃蹲跳、俯卧撑等,以此提升他们的力量素质;第二,速度训练,在蹲踞式跳远中,运动员的远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速度。通常来说,助跑距离约20 米,在这个短距离内,运动员必须发挥出自己最快速度,所以教师要重视并指导学生进行速度训练,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就是短距离反复全力快跑,如20-30 米重复跑、跑台阶、高抬腿跑、小步跑、下坡跑、变速跑、顺风跑等;第三,弹跳爆发力训练。蹲踞式跳远对运动员弹跳爆发力有很高的要求,这是一种综合力量,即爆发力与弹跳的结合,运动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由跑向跳的转换,保证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单足交换跳、蹲跳起,还可以进行间跳,以此发展踝关节、脚掌以及小腿的力量。此外,组织学生跨步跳、弓箭步跳、触胸跳、屈腿跳、蛙跳等,以此发展髋关节力量以及大腿肌肉等;第四,灵敏性与柔韧性训练。蹲踞式跳远中,运动员对跳跃技术的掌握直接受到灵敏性与柔韧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灵敏性与柔韧性的训练,可以采取踢腿、摆腿、压腿等方式,还可以通过体操、游戏等项目发展小学生的灵敏性;第五,耐力训练。蹲踞式跳远对于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若是没有良好的持久性,学生很难在跳远中稳定发挥自己的水平,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耐力训练。在具体的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多次重复的大强度助跑起跳练习以及跳远专项所需部位肌肉耐力训练等。

(三)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交还学生学习主动权,指出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要凸显出来。在蹲踞式跳远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或者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掌握。例如,在指导学生“腾空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腾空阶段脚踏板起什么作用呢?”“腾空时如何克服身体起跳后向前倾而不是向上的错误动作呢?”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让他们掌握动作的同时能够认识其中的原理。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布置探究任务或者创设问题情境后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活动,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想法,为了达成统一共识,他们需要集体交流,进一步思考与归纳,这样既可以提升他们的体育认知水平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蹲踞式跳远中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在蹲踞式跳远训练或比赛中,由于对动作的理解不到位或其他原因,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常见的有:

1.助跑阶段。①摆臂不协调。一些学生在助跑阶段比较紧张,摆臂不协调,甚至出现直臂摆的情况。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站立式摆臂练习,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形成惯性,并且强调上体保持放松。②上体过多前倾。一般来说,跳跃类助跑中上体与地面夹角尽可能在5°左右,不能过多前倾。然而在实际训练或比赛中,一些学生甚至鞠躬式助跑,这不利于跑与跳的衔接。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助跑时眼睛平视前方,尤其不能低头含胸,适当地调高身体重心。

2.踏跳阶段。踏跳环节经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蹬伸时机掌握不好;腿部力量比较差,拉大步上板;摆动腿的蹬摆速度较慢,摆动幅度较小。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反复进行各种速度的腾空步练习,在他们掌握腾空步之后再上板练习起跳;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训练他们的踝关节与腿部力量;强调起跳中摆动腿的重要作用,提高摆动腿的摆动幅度与摆动速度。

3.腾空与落地阶段。腾空与落地环节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有腾空过高或过低;收腿不充分或者过慢;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差异较大。为了帮助他们纠正这些问题,教师要在起跳训练中向学生反复强调,假如腾起角落大上体应前倾一些,如果腾起角度小就没有远度和高度;对于收腿不充分或过慢的问题,则指导他们利用一定远度或高度的标志线去纠正;对于落地不稳的问题则需要加强收腹跳练习,注意不是小腿往臀部靠而是大腿往胸部靠,动作要及时。

五、结论

综上所述,蹲踞式跳远是一项复杂的体育项目,既需要学生掌握技术要领也需要他们有较强的体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实际能力,结合蹲踞式跳远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同时要注意一些常见错误并提前帮助学生打好“预防针”,保证他们的训练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落地速度环节
行驶速度
速度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午后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图侃天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难忘落地大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