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022-06-18 14:29王珊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摘要]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鄂豫皖苏区作为当时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其文化建设不仅推动了根据地各项建设,而且是中共革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学界对于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全面梳理近十年来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并对研究的继续深入提出建议,有利于推动苏区文化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资鉴。

[关键词]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研究综述;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王珊,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48。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5-0043-03

1930年6月,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这标志着鄂豫皖苏区的正式形成。经过不断发展,鄂豫皖苏区一度成为规模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中,鄂豫皖苏区的文化建設对苏区的巩固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苏区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及此领域的具体创新成果,不同学者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本文拟对近十年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并试图针对学界现有成果及存在的不足,探索出改进方法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而推动苏区文化建设史的发展,并为其他苏区文化建设史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近十年来学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大致是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来进行研究。其中,宏观研究注重整体性,从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目的、形式、内容等方面入手,总结出其文化建设的特征、效果及意义。微观研究注重专题性,多侧重于文化建设中的某一方面,例如革命歌谣、新闻报刊、干部教育等,来进行较为详细深入的论述。

(一)以整体性研究为视角

邓正霖利用史料,梳理出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为文化及教育事业建设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文章全面且简略,文中将文化事业建设分类为“新闻出版事业”“群众文化运动”及“传播革命思想”三部分。唐金培总结出了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模式,即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劳苦大众为主体、以革命知识分子为骨干、以各级党和政府为主导、以服务革命战争为目标。李良明则主要探讨了党在鄂豫皖苏区局部执政期间的文化建设实践工作,认为“文化活动和宣传教育紧密结合,是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特点”,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革命战争。正是由于党局部执政期间,处处为民,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才使得鄂豫皖苏区得以不断巩固并发展。邹荣、李文馨分析了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模式的形成及特征,认为其模式具有战时动员目标指向及军事化管理两种基本特征。针对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的实践与表达,邹荣与李文馨探寻当时中共文化建设的思想和逻辑基础,并从文化共生的实践进行分析,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步融合进行了探讨,认为党在苏维埃苏区进行文化建设时,处理好了原有传统文化与革命引领的新兴文化之间的关系。唐金培、李良明及邹荣等人对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特征及最终目的的探索,对整个苏区文化史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邹荣认为苏区的文化建设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颇有价值。

(二)以专题性研究为视角

近十年来,除宏观视角外,学界对于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内容的研究以微观视角为主,从文化建设中的某一切入点入手来进行专题性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传唱革命歌谣。陈杰认为,鄂豫皖苏区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果并加以推广的原因,除了该地区一直流行民间歌谣外,还包括国际革命文艺导向及国内歌谣运动的影响。革命歌谣采取“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利用歌谣原来的曲调进行二次创作,在歌词中反映了苏区社会的现状。此外,陈杰在文章第五部分中将鄂豫皖苏区和中央苏区与国统区歌谣作了对比研究,视角独特。冯妍妍以革命歌谣为主线,分析其对鄂豫皖苏区妇女的动员。文中指出,当地女性由于封建压迫,文化程度较低,需要特定的宣传和教化方式。而动员女性的革命歌谣在内容上颇具特点,主要披露女性所受到的性别、家庭和阶级压迫。余保刚、王婧宇认为,传统歌谣多表达日常生活,缺乏革命自觉意识。在保留原有曲调、用词方式及语言结构的基础上,传统歌谣的生活话语被升级改造成革命话语。革命歌谣使民众认清悲惨现状,这是革命的前提条件;反思受苦原因,促进革命意识启蒙;激发革命斗志,宣传党的立场和使命,使革命意识能够转化为具体的革命行为。王靖宇认为,党在当时就意识到了意识形态的极端重要性,并利用革命歌谣进行革命意识形态的传播。王文针对革命歌谣的意识形态传播功能进行研究,引入传播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革命歌谣的传播过程,认为革命歌谣之所以能够在苏区传播开来,与传播主体多样、传播方式互补、传播内容通俗、传播受众广泛密切相关。利用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展开研究,视角独特,具有借鉴意义。

2.创办新闻报刊。彭润娜认为,宣传工作的初步开展,是由本地籍党的杰出人物的引领、发动,以及党自身的组织基础来进行的。其宣传动员工作采取了报刊、民谣等多种形式,并利用农民运动来推动工作进展。胡志国认为,鄂豫皖苏区党和政府在创办新闻报刊的过程中,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并严格政治标准、注重质量。这不仅是鄂豫皖苏区的办报特色,而且也成为党宝贵的办刊经验。

3.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靳涛涛、陈茂华认为,农民之所以愿意接受党领导的革命,不仅因为其是土地革命的直接受益者,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党的革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了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更好地开展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党通过文艺、教学、标语、报刊等方式向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土地政策及科学文化教育。贺宗凯对苏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梳理,认为“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初步形成了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制度建设、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也是党在鄂豫皖苏区激烈的斗争环境中,能长期坚持战斗并取得一系列辉煌成果的重要原因。

4.注重学校教育。夏国娟在文中梳理了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设立的历史条件、发展阶段及所教授的主要内容,并总结了列宁小学的主要特点。高顺涛将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分为了红军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普通教育,并认为其教育建设具有鲜明阶级性、强烈政治性、广泛的群众基础、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革旧出新的教材内容。冯松围绕着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成仿吾,探讨了其在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实践活动。成仿吾关注学校教育,强调教育为工农劳苦群众服务,关注教师、学生问题,重视教学质量。冯松通过革命知识分子的教育实践活动来梳理学校教育工作,分析角度独特。

二、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针对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普遍认为其文化建设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文化水平,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起到了宣传马列主义、鼓舞并动员民众的作用,培养出大量对党忠诚、英勇善战的党政军干部,推动了革命进程,促进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也对新时代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此外,一些学者的观点因视角不同而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借鉴意义。

(一)宣传教化功能的发挥

冯妍妍认为,革命歌谣调动起妇女参与革命的热情。但其宣传教育功能并不是一开始就发挥作用的。妇女短期内思想没有转变,不认同部分红歌的内容,如劝夫参军。但在对红歌内容及时调整为对社会的批判及展望未来后,吸引了更多妇女投身于革命事业。冯妍妍利用相关档案论证,分析较为深入。此外,冯妍妍认为,革命歌谣这种新型的动员形式给中国共产党推行民主政治带来了新的启示,成为党进行组织宣传的方式之一。陈杰则在冯妍妍的分析上更进一步,认为革命歌谣颠覆了传统歌谣自上而下反映民情的功能,变成了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对苏区不同群体进行形塑、启蒙和动员的工具”。陈杰认为,革命歌谣不仅促进了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文艺理论的形成,且在宣传教化功能上具有延续性。这种文艺形式,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创以来,逐渐兴盛并形成体系,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革命记忆,继续在中共政治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

高顺涛认为,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在中国的实践和运用,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和借鉴。邹荣认为,在鄂豫皖苏区的文化动员实践活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意识形态及革命话语体系的建构

靳涛涛、陈茂华认为,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做法,使得农民能够接受并认同党的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价值观。余保刚、王婧宇认为,鄂豫皖苏区利用革命歌谣这一形式,促进革命话语体系的建构,有效地实现了政治动员,并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他们都侧重于对苏区文化建设中意识形态及话语体系的建构进行分析。在邹荣的博士论文中,他对鄂豫皖苏区的文化动员与意识形态建构的作用及影响,作了跨度较大的纵向分析。他认为,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持续到解放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文化动员对当地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共的意识形态嵌入了民众的认知中。

(四)现实意义

胡志国认为,新闻报刊也是苏区新兴文化教育事业的有效载体,其办刊历程及经验对当前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冯松认为,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工作对新时代中国教育有重要启示,不仅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及重视教师的基本理念。陈杰认为,革命歌谣起到了启蒙与动员民众的作用,具有革命记忆和政治作用的双重功能,对当今的意识形态宣传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研究前瞻

近十年来,学界对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如上所述,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视角多偏向专题性研究,研究内容多与文化建设的动员目的联系比较密切。但就笔者所查阅的相关成果而言,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第一,应加强对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视程度,增强研究自觉性。鄂豫皖苏区人民浴血奋战,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充分体现了鄂豫皖蘇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仍然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也能够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提供借鉴经验。

第二,可适当扩大资料收集范围来源。就笔者所梳理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研究中存在着重复性研究、参考文献来源单一等问题。其参考文献多为中央、地方文件及回忆录等来源。对鄂豫皖苏区的文化建设资料的搜集,也可适当着眼于当时国统区方面的文件、报道及回忆录。

第三,应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在笔者看来,目前对革命知识分子在文化建中的作用的研究不够深入具体。成仿吾、沈泽民等革命知识分子,作为当时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参与了文化建设的政策制定、内容实施等方面。不论是对当地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还是对民众参与政治的动员,都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鄂豫皖苏区一度成为规模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因此,应与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作一比较,有利于对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评价,为苏区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提供借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正霖.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述略[J].党史博采(下),2020(07):15-16.

[2]唐金培.鄂豫皖苏区文化建设模式及其历史地位[J].中州学刊,2008(06):183-186.

[3]李良明.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苏区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J].苏区研究,2018(06):19-35.

[4]邹荣,李文馨.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模式的形成与特征[J].三峡论坛,2012(04):18-22.

[5]陈杰.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D].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9.

[6]冯妍妍.红色歌谣与苏维埃运动中的妇女动员——以鄂豫皖苏区为考察对象[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2):81-85.

[7]余保刚,王婧宇.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04):14-18.

[8]王婧宇.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意识形态传播功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19.

[9]彭润娜.鄂豫皖苏区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10]胡志国.鄂豫皖苏区时期(1927—1934)的新闻报刊述论[J].新闻爱好者,2020(01):73-75.

[11]靳涛涛,陈茂华.论鄂豫皖苏区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20(01):82-83.

[12]贺宗凯.鄂豫皖苏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探析[J].苏区研究,2019(05):62-72.

[13]夏国娟.鄂豫皖苏区列宁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2018.

[14]高顺涛.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建设(1927—1932)[D].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3.

[15]冯松.成仿吾在鄂豫皖苏区的教育实践及启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01):102-106.

[16]邹荣.文化共生视野下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的实践与表达——以革命歌曲为例[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05):27-30.

[17]邹荣.鄂豫皖苏区文化动员与意识形态建构(1920—1937)[D].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3.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