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美国人对当代中国的认知

2022-06-18 14:29张宝国田进史佳宁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社会结构当代中国中国故事

张宝国 田进 史佳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深受老一代媒体人斯诺等人的影响,许多新生代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踏着其先人的足迹探访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国度。本文选取布朗、海斯勒和麦尔等三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生代美国人,探索分析他们如何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向西方传播一个真实而全面的当代中国。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价值观;中国故事

[作者简介]张宝国,南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江苏南通 226019;田进,南通大学外语学院,江苏南通 226019;史佳宁,南通大学外语学院,江苏南通 226019。

[课题]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美国纪实文学中的红色中国叙事研究”(编号:202110304076Y)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5-0046-03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一直饱受西方媒体的责难。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国内中国共产党饱受国民党政权的“妖魔化”诋毁。然而,物极必反。历史上的责难曾导致一大批外国记者、尤其是包括斯诺(Edgar Snow)在内的美国记者冲破国民党政府层层封锁,到达陕甘宁边区亲自探访红色中国真实面貌,第一次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介绍给了全世界。新中国成立初期,甚至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深受斯诺等人影响的许多新生代美国人,如布朗(William Brown潘维廉)、海斯勒(Peter Hessler何伟)和麦尔(Michael Meyer梅英东)等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踏着先人的足迹探访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国度,通过纪实作品描述东南沿海大城市、西南沿江小城和东北农村,向西方传播着一个真实的当代中国。然而,这些本不可或缺的纪实作品,在研究领域却经常缺席、鲜为人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以时间脉络和地理方位为线索,聚焦布朗、海斯勒和麦尔等三位美国人的家书及纪实文学作品,研究他们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记录描述他们眼中的当代中国以及对当代中国的认知。

一、《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中厦门的人和事

《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Off the Wall——How We Fell For China)作者布朗(中文名字潘维廉)从一个长期在华生活的美国人的视角,记录和展现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东南沿海城市厦门的伟大变革,生动记录了1988年来华工作以来他对厦门以及厦门大学的认识变化,进而向海外读者真实展现了近几十年中国的变化,以及作者一家人“浓浓的中国情”。

布朗对以厦门为缩影的当代中国的认知从人和事两个方面展开,记录了他来中国生活后心路历程的转变,客观公正地向读者讲述厦门的人和事,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叙事方面,他对厦大“度假楼”生活的记录代表了他对中国的最初认知。

关于“度假楼”外面风景,他描述到:“外面的景色足以媲美《国家地理》的风景照……我们透过窗户便能欣赏到无比迷人的厦门风光,犹如出自《国家地理》的全景照片。”关于校方最初安排他们住进“度假楼”,他写到:“度假楼……居住环境很简朴,也十分整洁,校领导会自豪地带客人参观。”关于“度假楼”最初生活,他又记录到“度假樓生活让我们了解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事,幸运的是最初感觉有些不好相处的那几位教职工,现在已经成了我们‘亲如一家’的朋友”。

在对人物描写方面,主要集中在生活中的小人物身上。

李西本来是布朗家的保姆,来自福建农村,文化程度不高,但布朗对她评价很高,说她“……也能顶起大半个天,觉得她本可以成为企业家”。

1990年4月17日,布朗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到普通中国人。他写到:“中国人,不论富裕还是贫穷,都非常慷慨大方。住在附近的一位瓦匠听说我岳父母准备来中国看望我们,给我送了5斤新捕捞的鱼。一位退休的残疾校园工人常常把他菜园里种的蔬菜送给我们,还送些花卉盆景给我家装扮庭院,另一位老邻居还给我们送来了两个他亲手种的大木瓜。”

综上所述,无论叙事还是人物描述方面,布朗对厦门的认知是正面的,对当代中国描述是客观公正的。在他眼里,厦门的风光是迷人的,中国人是友好、热情、善良、纯朴的。作为外国专家楼的“度假楼”虽然简陋,但已经是当时最好的住宿安排,他感受到了厦大校方对外国友人的善意和重视。此外,他所说的度假楼里那几个教职工的“不好相处”,显然是指两种文化最初交往时常见的不适应现象,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交往的频繁与加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他们(布朗和那几个教职工)最终“亲如一家”。

布朗对当代中国的认知也可以用他后来的评价来概括。2020年布朗谈到:“在1988年,我深信中国终将繁荣发展,但当时预期需要40年到50年,没想到20年就实现了……也未料想,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未在经济贸易背后动用军事力量就能达到如此发展程度的超级大国,这对于世界各国也是值得借鉴的”。

二、让美国人了解世纪之交的中国——海斯勒的《江城》和《寻路中国》

如果说,70多年前,斯诺记录的是一个新旧制度交替的中国,30多年来布朗记录的是一个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那么20多年前,海斯勒(中文名字何伟)对中国的认知融入了他们“‘外来者’的体验与思考,包含了生活复杂性和个体独特性的现代中国”。与斯诺不同的是,作为新生代美国人的海斯勒记录的是一个转型中国,其关注的焦点是普通的小人物以及那些常被忽视的小事情。

《江城》(River Town)展现的是90年代末中国西南重庆沿江小城涪陵的小人物,特别是涪陵新女性形象,包括不断抗争追求独立的女学生、勇敢追爱的中年女子和中年大学女教师等女性形象。海斯勒的亲身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结构与价值观的新变化”,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教他汉语的廖老师。在海斯勒眼里,廖老师一向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二人也经常争论不休。其实这种争论实属中西两种文化激烈地碰撞与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彼此会理解对方。

在客观展现小事情方面,海斯勒以一个“外人”的独特视角捕捉到连中国人自己都容易忽视的话题,那就是三峡大坝蓄水后部分消失的历史古迹。在白鹤梁一节,海斯勒提到:“在被江水即将淹没的、刻有清代著名书法家谢彬题写‘中流砥柱’四个大字的‘白鹤梁’一旦显露,那砂石是会说话的。在长达四千英里的长江河道上,再也找不到别的地方,对江河的生命留下如此生动的记录。”

《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反映了中国的许多变化,他用英文记载下来所见所闻的初衷,是“想让美国人了解中国的普通人”,是为了帮助美国人正确了解中国人现在关心的是什么,最看重的是哪些东西。正是因为有了对这些基层生活的观察,有了对这些小人物的关注,才让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真实的中国。

总之,在上述两部作品中,海斯勒关注的是诸如罗师傅、小龙、魏子淇、王老板、高老板等这样的“小人物”,关注的是白鹤梁这样的“小事情”。从这些小人物小事情上,真实记录了他对当代中国的客观认知。

三、为美国人打开中国东北之窗——麦尔的《东北游记》

作为与海斯勒同时(1995年前后)到达中国西南任教的美国青年麦尔(中文名字梅英东)在他的《东北游记》一书中,从“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打开了“东北之窗”。通过这两扇窗口,麦尔向读者介绍东北历史,领略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吉林市大荒地村,藉此体现他对东北及当代中国的客观认知。

在考察挖掘东北历史方面,麦尔提到了他和妻子探访集安上京遗址(皇族坟墓)。还提到了当年清政府为保留自己的文化原貌,在东北地区修筑了一道被称为“关外长城”旨在区隔汉文化的篱笆墙——“柳条边”。另外,作者还梳理介绍了吉林舒兰市的历史脉络,发现该市由一个移民村(四家房)逐步发展而来。

如果说,前面实例含有宏观叙事色彩,那么,在“三姨的歌谣”一章,唱出了东北地区百年的沧桑历史。“三姨的歌谣”,既包括三姨小时候常听到的东北抗日军民保家卫国所唱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解放后人们广泛传唱的《东方红》。作为中国读者不难看出,这些“歌谣”在一定程度上向美国年轻读者展现了东三省近百年来的沧桑历史。

在展现当代中国农村现实方面,作为中国东北女婿,麥尔对中国是友善的,他对妻子及其家乡吉林大荒地村是热爱的,他对大荒地村的认知是正面的。例如,他对大荒地村的最初印象作如下描述,“在我眼中,东北农村美丽而独特……天空湛蓝,空气清新……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区域的丰富多彩丝毫不输美国”。他用“暖和、舒服、香味和面包”等字眼来描写简陋的住处。再有,每当他听《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时,都会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因为他强烈感受到妻子家乡中国人的热情、豪爽和乐于助人。他每次跨入妻子三舅家的门槛,都会觉得亲切愉快,有种“家”的感觉,进而很快与妻子家人、亲戚、邻居打成一片,很快融入了大荒地村,成为大荒地村“一份子”,被村里人昵称为“彪子、山炮”(直爽率真)。

此外,在展现大荒地村现实方面,麦尔在“霜降”一章,特别谈到了促使大荒地村沧桑巨变的东福米业公司。根据麦尔的描述,作为当地民营企业的代表及大荒地村巨变的重要推手,东福米业有着中国新型农民的美丽梦想。从麦尔与米业老板刘延峰的对话中得知,东福米业的梦想是“让自己的乡亲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低矮、黑暗、破旧的土坯房中搬出来住进楼房,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像城里人一样,建立超级市场,让乡亲们一年四季都有蔬菜水果吃,冬天不再只吃大白菜,不再只吃高粱和窝头;并与附近的北华大学合作,把教育资源引进来,设立附小附中,让村里孩子有好学校上;建设新公路,缩小城乡差距,建成美丽富裕的新农村,不仅东福米业富裕起来,还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麦尔坦言,刘延峰的远大抱负与他自己小时候梦想接近,表明他对刘延峰的东福米业梦想高度认可。可惜在美国麦尔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在当代中国,刘延峰赶上了好时代,他对麦尔谈的远大理想当时(2011年)已有一定基础,到今天已基本实现。据央视网和松花江网2021年报道,吉林大荒地村已经建成具有特色农业旅游的吉林“最美乡村”。央视第13套节目2021年10月还以“昔日大荒地,今天美乡村”为题对大荒地村的沧桑巨变作了专门报道。

与其他作家作品不同,麦尔此次不再关注中国大城市,而是转向东北农村。怀着极大的热忱搜寻挖掘东北历史,更是作为大荒地村一份子(洋女婿),向中外读者展现中国农村沧桑巨变的历史画卷,展示他所了解认识的“美丽、清新、丰富多彩、热情、亲切、豪爽”和“家一样”的当代中国。

综上所述,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实现了全球第二的历史性跨越。以上述三位为代表的新生代美国人在改革开放不同阶段来到中国,以纪实文字的方式向世界解构长期以来对当代中国的“刻板印象”,通过对各自客观认知的纪实描述,展现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当代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何晶.老潘的中国情[J].中国报道,2019(04):94.

[2]张涛甫.在中国,读懂中国[J].青年记者,2011(15):95.

[3][美]布朗.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M].韦忠和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李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彼得·海斯勒的中国形象建构及其叙事话语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05):43-48.

[5][美]海斯勒.江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6][美]海斯勒.寻路中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7]林颐.游荡于东北的历史与现实之间[J].东北之窗,2017(09):60-61.

[8][美]麦尔.东北游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9]杨春芳.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D].武汉:武汉大学英语系,2017.

[10]塞纳.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东北:读迈克尔·麦尔的《东北游记》[J].农家书屋,2017(07):44-45.

猜你喜欢
社会结构当代中国中国故事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比较的视野:反思功能主义传播观的三个预设
乡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哪些难题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镜鉴与反思: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及其困境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