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2022-06-18 14:29郑斌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政治素养创新发展思政课

[摘要]“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这是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的谆谆教诲,也是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籍此良机,围绕创新发展主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适合新时代要求,适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政治素养;价值准则

[作者简介]郑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福建厦门 36310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5-0058-0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開好思政课程,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于探索,创新发展,才能不负使命。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高校思政课难讲,是业界共识。该领域的创新发展同样面临艰巨考验。除传统的制约因素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较以往面临更多压力和挑战。

国际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①“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不可避免地会波及高校,对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构成巨大的外部干扰。

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尤其是不平衡的发展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之前,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利益诉求乃至不同的价值追求,由此引发的分歧和矛盾必然会影响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大学生对社会、对生活、对前途、对未来的不同期盼和愿景。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引领者重任的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压力是可以想象的。

国际、国内两个大背景投映下的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堪称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良莠难分,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均深刻影响着人民群众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包括思维方式,成为利益表达、舆论斗争、思想争锋、价值博弈的主要载体,极大增加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与此同时,新时代日益完善的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融汇哲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广博、逻辑严谨、结构科学、内涵丰富,要兼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胜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越发艰难。

二、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问题的提出

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印发有关文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出明确要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蒙以养正,圣功也。’④就是说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⑤在强调思政课的极端重要性和思政课教师责任的极端重大性的同时,指出:要真正落实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地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需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在创新中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⑥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从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课程教材体系、教师队伍、课程特色、党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全方位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措施和路径,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必须严格遵循的大“道”。

(二)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定位,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谋求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相结合原则

1843年,马克思在致卢格的信中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期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高度肯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同时,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⑩彰显了党和人民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兼具的历史继承性、时代创新性及其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作了完美的阐释。同样道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⑪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谋求思政课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原则,在发扬光大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绝不是另起炉灶,独辟蹊径。

四、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核心要义是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其实践过程应在突出政治性的同时,强化价值性,注重实效性。

(一)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的创新发展

1.从理论维度来看,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创新的全过程。从政治高度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党中央对思政课的原则要求,是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创新发展的重大使命。从教学实践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思政课几门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量重、比例高、难度大,如何合理高效安排相关教学内容,是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从历史维度来看,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向大学生提供富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的精神命脉和根本。革命文化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消化吸收了适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升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在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后者是前者的赓续传承、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三者既各具特点又相互贯通,共同闪烁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一定要下大力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体系。

3.从实践维度来看,习近平强调,“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⑫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要根据社会实践的变迁,不断发现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更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破题,用实践立论,用客观、鲜活的事实来阐释理论。

(二)高校思政课内容载体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⑬的号召,事实上,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包括思政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实施,通过合适的载体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校思政课内容载体的创新发展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思政课内容体系的创新需要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育人效应。

1.要更加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使原本抽象的教育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丰富。目前常见的各级各类主题教育网站如慕课、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都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结果。

2.要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思想政治课变得活泼生动。以近几年高校青年学生中大受欢迎的动画系列短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为例,“以符号的萌化和对叙事逻辑简化的方式,将复杂政治话语情感简化,从而降低了欣赏门槛”。换句话说,高校思政课内容载体的年轻化、现代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是颇值得思政课教师思考乃至借鉴的,如果能收到好的效果,就应该尽量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喜好,例如借助网络新媒体、VR技术等以创新的融媒体技术展示高校思政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创新实践成果。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创新发展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⑭要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思政课主体自身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1.高校思政课教师必备的政治素养和价值准则。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严格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既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了总体原则,又为思政课教师确立了参照目标,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备的政治素养和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

2.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术”方面的创新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更好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思政课的创新发展,除遵循上述不可或缺的大“道”之外,还要着力提升讲好思政课的“术”,具体而言,要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的授课规律,善于结合自身教学特色与教育对象的需求,凭借适合的“术”来传授真理的大“道”。比如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高度”“力度”和“温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再比如教学语言的锤炼上,课堂上要尽量说通俗的话,用深入浅出的朴实话语把深奥的道理表达清楚;尽量说“接地气”的话,避免套话、空话;尽量说能打动人心的话,即言之有理又言之有情、言之有趣。

[注释]

①②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06-23(02).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1).

④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

⑤⑪⑭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03-19(01).

⑥吴秋余.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N].人民日报,2020-06-08(04).

⑦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09-11(01).

⑧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09(01).

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⑩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⑫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05-05(02).

⑬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12-08(01).

猜你喜欢
政治素养创新发展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简论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高校辅导员必须提升政治素养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