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实践教学体系融合自主学习构建研究

2022-06-18 14:33胡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摘要:关于符号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国外很多学者提出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是认知负荷模型(Effort Model)和释意理论(Theory of Sense)。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英语口译课程,但将同声传译作为一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的学校很少,构建符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体系彰显了大学本科的特色,创新性地将符号代码的运用、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综合性实践体系构建及评估体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关键词:英语口译;实践教学;符号代码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口译研究者Daniel Gile 在认知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传译的精力分配模式,或称认知负荷模型。根据该理论,口译过程实际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含四个部分:听力和分析L ( listening and analysis)、笔记N( note - taking)、短时记忆M( short - term memory)和协调C( coordination),即CI = L + N + M + C。第二个阶段包括记忆Rem( remembering),解读笔记Read( note - reading)和表达P( production),这三者之间需要有机协调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即CI = Rem + Read + P。译员只有协调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听得好、记得牢、说得快、译得准。在任何一个环节投入精力过多,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完成质量,甚至导致口译失败。法国翻译学家塞莱丝柯维奇提出的释意派理论为口译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以前人理论为基础,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中,统一符号的教授与应用,强化符号的规范与符号个体特色,将符号及缩略词的运用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在学习和训练中要鼓励学生开发适合自己的符号,探索出能有效提高口译效率和质量的符号体系及笔记策略。

二、具体研究对象和内容:

1.本课题具体研究对象:

武昌首义学院英语专业2019级和2018级口译教学的学生及他们的口译课程中口译符号训练过程实证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口译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性构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口译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与副作用研究,笔记符号法运用的适时性和辅助性研究,笔记符号辅助性运用与英汉语码转换合理性研究,口译过程中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对口译能力提高促进的调查与研究等。

2.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口译

口译是一种即席性很强的语言符号转码活动,口译可概括为:原语输入→解码→记忆→编码→译语输出。口译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译员本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对以上几个环节的熟练驾驭。

20世纪60-70,口译研究关注口译的信息处理,属认知心理学口译研究,该时期最为典型的是Seleskovitch模式。70-80年代,神经语言学/神经心理学研究、认知处理范式的口译研究和IT范式一样,也都关注口译过程中的信息处理。90年代,口译研究的目标文本产出范式,重点讨论口译质量标准和译语语篇功能问题,其代表是Gile模式。今天,释意学派及其理论仍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当代国际国内口译研究。在国内,厦门大学是国内第一个组建口译教学科研团队并“厦大模式”的学校。该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随后,武汉大学提倡“笔记法”。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分别结合各自学生特点制定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鲜有人涉足该研究的主要原因是:1.英专开办口译方向的学校并不多,很多学校缺乏经过专业培训的口译老师。2.民办高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挖掘口译培养模式难度较大。3.口译中涉及到的语码转换和符号代码运用需要长期跟踪及时监控,部分老师觉得费时费力,成效短期内难以预见。

(2)文献综述法--自主学习

“自主性学习”具有它的复杂性,不同的人会赋予给它不同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也对其作了相应的理解和综述。

就国外而言,这个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但是它的研究高潮时期是在90年代末期。Henry Holec最早对“自主学习”进行研究并将其引入外语界。他认为自主(1981)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此后,对自主学习研究比较出名的学者有Little(1991)、Gardner、Miller(1999)。其中,Little(1991)强调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进行的批判性思考,并指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与学习内容存在心理联系。Gardner、Miller(1999)从政治概念、教育实践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分类。

以上成果为本论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使本研究具有理论性和实用性。但是在独立院校中对于成功素质教育结合自主学习的探索却很少,尤其对大多熟英语基础不扎实,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探讨方面十分欠缺,而现在的大学生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要使自己在社会上能应对这种竞争,他们必须有过硬的综合素质-----这其中之一就是学生拥有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口译实践中融合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3.定量研究的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在独立学院学生和教师中进行适当抽样并制定调查方案,包括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问卷设计和调查内容。(1)调查范围。主要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譯方向的学生进行调查。(2)调查对象。按照设计思路,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参与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和一线教师。(3)设计问卷调查表。(4)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回收。(5)为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采用学生抽样访谈法

4.个案研究法。对新生及老生进行辅导答疑的方式进行集中而又深入的研究,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然后用统计的方法探讨笔记符号法对学生口译能力提高的影响及其运用的适时性。3AB22A38-453A-4276-98B4-8A57827D0D18

5.自主学习与口译实践的融合

三、研究达到的目标:

从探索口译培养模式着手,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口译能力提高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从而为民办高校口译教学和研究开辟先河,打下口译研究的稳固铺垫。

通过合理利用符号代码,探索一条适合英语专业特别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英专学短期内提高口译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从学生认知因素角度、情感因素角度、社会因素角度来对符号代码运用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使教师口译实训有的放矢,以验证如下假设:在排除一些不利于民办高校口译能力提高因素的情况下,学生口译能力并不比知名大学学生差。以期达到口译教学中成功素质教育期望的培养目标。

通过该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口译实训能力,改进学生口译实训方式,使学生口译实训事半功倍,部分学生通过全国口译考试获得口译证书,从而使学生在就业中拥有一技之长,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稳固基础。

四、研究发现和创新之处

1.口译中符号笔记法形式创新研究。

主要探讨通过简略的符号形式在短期内如何有效记录对方的讲话内容,快速实现语码转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探索口译培养模式着手,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口译能力提高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从而为民办高校口译教学和研究开辟先河,打下口译研究的稳固铺垫。

2.口译能力提高对策性研究与科学性评估。

探讨教师在口译教学中快速提高学生口译能力的教学对策,并研究制定科学评估口译实践的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通过合理利用符号代码,探索一条适合英语专业特别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英专学短期内提高口译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从学生认知因素角度、情感因素角度、社会因素角度来对符号代码运用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使教师口译实训有的放矢,以验证如下假设:在排除一些不利于民办高校口译能力提高因素的情况下,学生口译能力并不比知名大学学生差。以期达到口译教学中成功素质教育期望的培养目标。

3.创新性英语口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通过该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口译实训能力,改进学生口译实训方式,使学生口译实训事半功倍,部分学生通过全国口译考试获得口译证书,从而使学生在就业中拥有一技之长,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稳固基础。通过创新性构建口译实践体系,找出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口译能力、让学生合理参与口译实践、教师科学评估学生口译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为高校口译教学改革取得成效性进步打下基础。

五、总结

本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统计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样本选定、抽样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同时,研究中实时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的方式进行集中而又深入的研究,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然后用统计的方法探讨笔记符号法对学生口译能力提高的影响及其运用的适时性。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的教学重在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准备。

语言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紧密相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语言教学方法息息相关。结合教学实践从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语言等方面对独立院校英语课中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评述。教学方法的转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语言学习中的“内因”。

结合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提出学生在语言学习具备的非专业素质是实现学习自主的先决条件。

建议在今后课题研究中,研究方法可以重叠进行,并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避免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和猜测,尽量使研究更科学,结论更准确。成果可以进一步运用和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该研究进行了试点推行,效果很明显,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好评。建议该项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推进,进一步深入和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文秋芳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第一版.

[2]《英语教学成功之道》Paul DaviesEric Pears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1第一版.

[3]Fanselow, John.1987. Breaking the rules: Generating and exploring alternatives in languageteaching. New York: Longman.

[4]Fanselow, John.1998.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 in L2 teacher education. TESOL Quarterly32.

[5]《当代英语教学模式与技巧》,席玉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第一版.

[6]郭富强.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7]戴文进.科技英语安逸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8]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

[9]孔令翠,蒙兴灿.实用汉英翻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9.

[10]申雨平,戴寧.使用英汉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8.

[11]冯梅,刘荣强.英汉科技翻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6.

[12]李亚舒,赵文利,吴伟雄.科技翻译论著新萃.气象出版社,2000,3.

作者简介:胡丽(1982-),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生硕士,武汉首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语言学方向研究。3AB22A38-453A-4276-98B4-8A57827D0D18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